(共24张PPT)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学习目标
1.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等基本史实;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2.通过运用图文史料,分析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代背景,培养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合作探究,认识《辛丑条约》的危害性,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学习本课,感悟义和团战士和清军爱国官兵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史实,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家国情怀)
一、义和团运动
1.含义:19世纪末 .由山东、直隶(今河北省)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以设坛练拳的方法组织群众,宣传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
义和团形势图
1896-1899年秋
义和拳主要
活动地区
义和团,起山东,
不到三月遍地红。
孩童个个拿起刀,
保国逞英雄。
——义和团歌谣
反清秘密结社组织或单纯习武团体
一、义和团运动
2.义和团运动概况
①根本原因:
②直接原因:
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③斗争对象:
帝国主义侵略者
⑥性质: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④时 间:
19世纪末
⑤地 点:
山东、直隶一带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一、义和团运动
3.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
清政府
剿 灭
招 抚
义和团
获得合法地位
变化原因:利用义和团(抵抗洋人)。
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义和团运动初期,山东冠县、平原县义和拳与清朝官兵都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冲突和战斗。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秩序,对义和团采取剿杀政策。
皇太后…召集各大臣,密议团匪乱事…决计不将义和团剿除。 …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
——《拳乱纪闻》
4.发展
政策
斗争
成就
清政府“招抚”义和团,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粘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捣毁教堂、拆毁铁路、砍断电线,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到1900年,义和团控制了京津地区。
引发帝国主义不满,联合侵华
义和团, 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义和团歌谣
剿灭——招抚——剿杀
一、义和团运动
一、义和团运动
5.口 号:
扶清灭洋
表明了当时民族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扶清”
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让群众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灭洋”
反帝国主义斗争意识;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
盲目排外。
* 迷信色彩。
农民阶级局限性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失败
二、八国联军侵华
1.八国联军侵华原因
义和团发展迅速
清政府
招抚义和团
①直接原因:
②根本原因:
引起列强强烈不满
联合镇压义和团
八国联军侵华
镇压义和团运动
维护和扩大侵略权益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挑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中将西摩尔
二、八国联军侵华
2.概况
①时间:
③侵略者:
1900年(庚子年)
英 美 俄 日 法 德 意 奥
②头目:
西摩尔(前期)、瓦德西(接任者)
④进军路线: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兵锋直指北京,对中国不宣而战。
二、八国联军侵华
3.过程:
(1)廊坊阻击战
北京
天津
联军乘火车前往
遭到义和团阻击,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
廊坊
西摩尔
抵达廊坊的八国联军
二、八国联军侵华
(2)攻陷大沽炮台
外国军队不断四处寻衅,射杀团民、清军。大沽炮台失陷的消息传到北京,再加上接到了关于列强要慈禧归政给光绪帝的谎报,气急败坏的慈禧太后遂对外宣战。
大沽口炮台
——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北京外国军队射杀团民
对外宣战!
3.过程:
6月21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公布《宣战诏书》,同时向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匈十一国宣战。(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勇敢的女人! )
同时清廷还悬赏捕杀洋人:”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
(3)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郊民巷使馆区
义和团围困下的英国公使馆
被义和团用火药重创的西什库教堂
这一举动使清政府处于被动局面,成为列强扩大战争的借口。
北京
3.过程:
二、八国联军侵华
列强扩大侵略的借口 在北京,清政府利用义和团和清军对教堂和使馆区侵略军愤怒,鼓励他们义和团和清军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使清政府在政治上处于被动的地位,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4)天津保卫战
激战老龙头火车站
炮轰紫竹林租界
天津义和团在清军帮助下,与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并炮轰紫竹林租界。天津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7月中旬,天津失陷。
聂士成血祭八里台
将军驱骑刀光寒,一跃桥头此生瞻。聂公当年激扬处,多少青松配雨寒。
二、八国联军侵华
3.过程:
(5)慈禧西逃→下令绞杀义和团 攻占北京: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侵华联军占领了北京城。
二、八国联军侵华
3.过程:
八国联军在紫禁城
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下令剿杀义和团,并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
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
清政府态度
剿灭
招抚
剿灭
3.历史作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瓦德西
2.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4.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二、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
俄军在屠杀中国百姓
法国抢来的耕牛
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
烧
杀
抢
掠
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抢劫,无数村镇沦为废墟,天津被烧毁三分之一,北京一片残墙断壁。
被屠杀中国百姓
各国公使、商人纷纷进宫,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过了片刻皇帝瘾。
5.北京侵略暴行
二、八国联军侵华
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1.时间:1901年(辛丑年)
清政府 与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 11国
2.签订国: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享年79岁。
李鸿章
三、《辛丑条约》签订
三、《辛丑条约》签订
3.《辛丑条约》内容
内容 危害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使东交民巷成为“国中之国”、清廷处于各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使清政府的外交机构更适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需要。
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
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丧失军事自主权,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3.《辛丑条约》的影响
材料一: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能够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辛丑条约》签定后,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法,慈禧携光绪皇帝回到北京。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①《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
的不平等条约;(地位)
②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三、《辛丑条约》签订
任人摆布的清廷
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清政府已然成为“洋人的朝廷”
慈禧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错误,她后悔莫及。
三、《辛丑条约》签订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条约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
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
拓展延伸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
加深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辛丑条约》签订
课堂思考:中国向何处去?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开始沦为
进一步加深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
中国一步一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学技术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学制度
?
庚子拳匪之乱以后,全体人民感觉清政府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种障碍……清政府虽逐渐推行新政,汉人始终不信服他们。——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课堂小结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2.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
运动
背景: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3.《辛丑条约》签订
斗争方式: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
口号:扶清灭洋
失败原因:中外势力联合绞杀
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原因: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权益
过程
内容:赔、禁、拆、划、改
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随堂训练
1.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其中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