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7 11:1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A.团结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
B.协商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
C.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D.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2.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C.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从《共同纲领》、政府组成到国名、国旗、国歌,无不是经过反复的讨论、按会议程序表决通过的。这体现了( )
A.人民利益得到实现 B.人大代表的广泛性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政治建设的民主性
4.2024年3月4日,一年一座的全国两会拉开帷幕。“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代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意义是( )
A.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
C.标志着基层民主制度正式确立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5.竺可桢在1949年9月27日的日记中写道:“三点至中南海怀仁堂开第六次大会。...讲毕已将七点,开始讨论国都、国旗、纪元。”此次会议 ( )
A.为新中国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B.决定实行第一一个五年计划
C.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决定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6.某年《人民日报》报道:“(当国旗图案通过后)许多机关、团体、学校、商号以至民宅,立即自发去订新式国旗。……顾客们成排地挤在门前急着买,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时挂出来,或挂得更早一些。”这反映当时( )
A.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B.人民期盼新生政权
C.土地改革得到拥护 D.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7.记者徐铸成曾在日记里写道:“天安门广场挤满人群,红旗似海,殆为我国历史上空前之盛况也。……三时,大会开始,毛主席等就位,鸣礼炮一百二十响,毛主席亲自升旗,……并大声高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全场一片欢腾,余亦感极泪下。”日记中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
A.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开国大典 D.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8.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这是“国庆日”的来历。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为了中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这种纪念方式( )
A.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为人民民主提供制度保障 D.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政权认同感
9.诗句能反映各时代的历史,承载着一定的时代特征。下列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诗句,按其所对应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②“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③“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④“历尽艰辛和险阻,天安门上定乾坤”
⑤“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A.④⑤①②③ B.⑤②③①④ C.⑤①②③④ D.③④⑤①②
10.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这两个“天安门”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五四运动, 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 D.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11.黄炎培先生在《永远纪念着的一九四九年》中写道:“这一年‘人’的地位被发现了,群众的力量被认识了。”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A.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 B.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结束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1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先后收回外国兵营地产、征用兵营及其他建筑,还建立了人民海关,使海关管理权完全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据此可知,中国( )
A.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B.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C.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D.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国家
13.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流行的政治词汇之一。从“人民解放军”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C.赢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14.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命运—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 )
A.大陆获得了完全的统一 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C.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15.开国大典前夕,天安门城楼东西两侧分别悬挂起“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巨幅标语。1950年国庆节前,将东侧标语改为“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这一变化( )
A.适应了经济建设的形势和需要 B.体现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的壮大
C.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愿望 D.宣告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复兴
16.1951年,中央与西藏代表共同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从这一协议名称中,可以提取有效历史信息是( )
①新中国采用和谈方式解放西藏 ②西藏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下辖的地方政府
③中央政府与西藏政府达成共识,促进民族团结 ④和平解放西藏,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下面的纪念邮票所纪念的历史事件( )
A.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B.推动了西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D.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8.对于西藏解放,中央邀请班禅进京谈判;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也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希望早日解放西藏。由此可知,西藏的和平解放( )
A.推动第一个自治区诞生 B.受到了外国势力干扰
C.实现了祖国的完全统一 D.得益于双方共同努力
19.下列这组油画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其反映的主题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B.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
C.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开启中国历史新纪元
20.历史学家金冲及说:“在中国的政治话语中,1949年是‘旧社会’与‘新社会’、‘黑暗’与‘光明’的分水岭。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前途命运,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 )
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二、材料题
21.材料分析
材料一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民从哪一年开始站起来了?右图所示的历史事件是?“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有什么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确立了什么制度?它的中心议题是什么?它暂时代行什么机关的职权?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
——摘编自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人在做着不同“西方梦”时进行了哪些近代化探索。
材料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启动。早在1949年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了中国将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趋势论断,他说:“我们已经或即将区别于古代,取得了或即将取得使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地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
——摘编自王宗礼《新中国成立70年来现代化中国道路及其理论超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D A B C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B B A C D A B
1.A
【详解】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民主人士”等,结合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知识可知,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要议题是讨论成立新中国,A项正确;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在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制定,排除B项;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1956年4月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不同的党派、区域、军队、团体和特邀代表,人数分布较为广泛,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性,A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符合史实,但是材料中没有涉及作用,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到中国共产党,无法得出其领导地位,排除C项;第一届政协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但是材料没有涉及该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根据材料“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从《共同纲领》、政府组成到国名、国旗、国歌,无不是经过反复的讨论、按会议程序表决通过的”可知,新中国的国名、国旗、国歌都是通过政治协商会议讨论通过的,这体现了我国政治建设的民主性,D项正确;这时期新中国还未正式确立,人民利益还未得到实现,排除A项;人大代表大会确立于1954年,不符合题干内容,排除B项;社会主义制度通过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而逐渐确立,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据题干“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项正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排除A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排除B项;2001年,我国正式确立了基层民主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据题干“1949年9月”“开始讨论国都、国旗、纪元”和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参加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议决定将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等,A项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即1953年开始实施的国家重大经济建设战略决策,与竺可桢日记中描述的会议内容不符,排除B项;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与竺可桢日记中提到的会议时间和内容均不相符,排除C项;“一带一路”建设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重大倡议,与竺可桢日记中描述的会议内容和时间均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当国旗图案通过后)许多机关、团体、学校、商号以至民宅,立即自发去订新式国旗。……顾客们成排地挤在门前急着买,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时挂出来,或挂得更早一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人民“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时挂出来,或挂的更早一些”,这反映出当时人民对新生政权的期盼,B项正确;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即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时间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项;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巩固了新生政权,题干与土地改革无关,排除C项;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实现统一,题干中开国大典时祖国大陆尚未实现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天安门广场挤满人群,红旗似海,殆为我国历史上空前之盛况也。……三时,大会开始,毛主席等就位,鸣礼炮一百二十响,毛主席亲自升旗,……并大声高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可知,描述的是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C项正确;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发生在开国大典之前,排除A项;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1945年召开中共七大,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国庆日的来历和纪念,目的是为了强化民众对新中国、新政权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D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A项;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题干内容没有联系,排除B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民主提供制度保障,与题干内容没有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反映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发生在1949年4月; ②“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红军长征,发生在1934年-1936年;③“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反映的是全民族抗战,时间为1937-1945年; ④“历尽艰辛和险阻,天安门上定乾坤”反映的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⑤“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反映的是1921年在浙江嘉兴南湖召开的中共一大。综上所述,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顺序是⑤②③①④,B项正确;ACD顺序不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名学生,到天安门广场和东交民巷使馆区举行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人们以无比喜悦的心情欢庆新中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所以两个“天安门”分别与五四运动和开国大典有关。D项正确;戊戌变法不在天安门,排除A项;辛亥革命在武昌首义,之后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在北京大学,不在天安门,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据题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人’的地位被发现了”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D项正确;台湾尚未回归,祖国统一大业至今没有完成,排除A项;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但题干强调了‘人’的地位被发现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排除B项;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先后收回外国兵营的地产权,征用兵营及其他建筑,建立了人民海关,使海关权完全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可知,材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海关管理权掌握在了中国人自己手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B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在题干中未体现,排除A项;台湾尚未回归,祖国还未实现统一,排除C项;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流行的政治词汇之一”和所学可知,“人民”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是因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的百年屈辱史,中国人从此站了起来,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所以“人民”一词开始流行,D项正确;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排除A项;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赢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但与题干材料“人民”的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中国的命运—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可知材料体现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B项正确;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性影响不符,排除A项;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性影响不符,排除C项;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性影响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详解】根据题干“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结合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B项正确;适应了经济建设的形势和需要与世界人民的团结无关,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排除C项;“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6.A
【详解】结合所学,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领土基本解放,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祖国至今还没有实现完全统一,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17.C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信息可知,材料邮票纪念的是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西藏的和平解放意味着祖国大陆完成了统一,C项正确;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意味着基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排除A项;1951年,我国尚未开始三大改造,尚未进入社会主义国家,排除B项;西藏的和平解放无法得出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18.D
【详解】根据题干“对于西藏解放,中央邀请班禅进京谈判;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也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希望早日解放西藏”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央和班禅双方都支持和平解放西藏,说明西藏的和平解放得益于双方共同努力,D项正确;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西藏和平解放是在1951年,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题干信息不涉及外国势力,无法得出受到了外国势力干扰的结论,排除B项;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但当时台湾等地尚未解放,不能说实现了祖国的完全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
19.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幅图反映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二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三幅图片反映了南昌起义,第四幅图反映了1949年开国大典,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因此主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A项正确;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属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无法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B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与五四运动、中共一大等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开国大典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无法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20.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B项正确;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排除A项;1956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排除C项;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排除D项。故选B项。
21.(1)时间:1949年。
历史事件:开国大典。
历史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心议题: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
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详解】(1)时间:根据材料一“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站起来了。
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图示可知,反映的是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
历史意义: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的知识可知,可以从国内和国际进行分析,所以,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标志着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制度、中心议题和机关:结合所学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22.(1)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2)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详解】(1)探索: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从“器物”层面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创办了许多近代企业,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则从“制度”层面,试图通过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实现政治上的近代化;而新文化运动则是要在“文化”的层面上扫清中国人心中的封建落后的思想,树立民主与科学的风尚,实现思想上的近代化。因此近代中国人在做着不同“西方梦”时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是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作用:根据材料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启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在于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