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酸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酸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27 09:56:50

文档简介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酸
一、选择题
1.(2023九上·绍兴月考)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物质甲是(  )。
A.浓氨水 B.浓硫酸 C.浓盐酸 D.食盐水
【答案】C
【知识点】酸、碱的概念;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pH值的测量及方法
【解析】【分析】盐酸物理性质(1)组成: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混合物)。(2)纯盐酸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杂质,而显黄色。(3)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汽重新结合成盐酸的小液滴(即白雾),挥发后质量变小。化学性质1、酸性:强酸性2、还原性
【解答】A.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色,A中浓氨水是碱性的,使紫色石蕊变蓝色,A错误;
B. 浓硫酸有吸水性,虽然显酸性,但是不会跑到右边去,所以不会使紫色石蕊变红,B错误;
C.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显酸性,所以会跑到右边的紫色石蕊试液中,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正确;
D. 食盐水是中性的,所以不会是紫色石蕊变红色,D错误;
故答案为:C
2.(2021九上·萧山期中)盐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很广,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时,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稀盐酸中滴入石蕊试液会变成红色,故A不合题意;
B.铁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会变成黄色,故B不合题意;
C.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稀硝酸,故C符合题意;
D.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明显现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3.(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小艺利用酒精提取了几种花的色素,并分别检测它们在不同溶液中的显色情况,记录如表。则其中能用来区分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的是(  )
花的种类 不同溶液中的颜色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月季花 红色 红色 黄色
菊花 红色 紫色 黄色
丝瓜花 黄色 黄色 黄色
一串红 红色 红色 黄绿色
A.月季花 B.菊花 C.丝瓜花 D.一串红
【答案】B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指示剂是指能够与酸性或碱性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月季花本身显红色,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黄色,遇中性溶液显红色,不能同时区别出酸性、中性溶液,故选项错误。
B、菊花本身显紫色,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黄色,遇中性溶液显紫色,可以同时区别出酸性、中性溶液,故选项正确。
C、丝瓜花本身显黄色,遇酸性溶液显黄绿色,遇碱性溶液显黄色,遇中性溶液显黄色,不能同时区别出酸性、中性溶液,故选项错误。
D、一串红本身显红色,遇酸性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黄绿色,遇中性溶液显红色,不能同时区别出酸性、中性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4.(2019九上·余杭月考)在①氧化铁 ②金属锌 ③氢氧化铜 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酸的通性:
①石蕊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
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③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④与盐反应生成盐和新酸;
⑤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氧化铁、金属锌和氢氧化铜都能与稀硫酸和稀盐酸反应;而氯化钡能够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所以能够与两种酸反应表示“酸的通性”的组合是①②③。
故选B。
5.(2023九上·嵊州期中)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会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氢离子和氯离子。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并确定各实验反应时氢离子是否发生变化。
【解答】 ①浓盐酸上方盖涂紫色石蕊试液的表面皿,可通过溶液颜色变红证明氢离子正确;②利用硝酸银溶液是验证氯离子,不能验证氢离子,错误;③利用pH试纸可证明溶液的酸性,即含氢离子,正确;④涂滴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盐酸中氢离子与氢氧化钠中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使酚酞颜色发生变化,可证明氢离子的存在,正确。
故选D。
6.(2020·富阳模拟)查阅资料可以知道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制造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Mg B.Fe2O3 C.CO2 D.Fe
【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非金属氧化物不能与酸反应分析。
【解答】镁、氧化铁、铁都能与酸发生反应,二氧化碳不能与酸发生反应,所以二氧化碳不能与柠檬酸反应;
故答案为:C。
7.(2023九上·杭州月考)氯气(Cl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IO,其中HCIO是一种酸。将Cl2通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有(  )
A.NaCl、H2O B.NaClO、H2O
C.NaCl、NaCIO D.NaCl、NaCIO、H2O
【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氯气与水反应生成 HCl 和 HClO,HCl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和H2O,HClO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O和H2O分析。
【解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 HCl 和 HClO,HCl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和H2O,HClO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O和H2O,则将Cl2通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有 NaCl、NaClO和H2O。
故答案为:D。
8.(2023九上·柯桥)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
A.加氢氧化铜固体生成蓝色溶液 B.加入镁粉,没有气体生成
C.测得该溶液的pH=7 D.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A、 加氢氧化铜固体生成蓝色溶液说明盐酸过量,不符合题意;
B、加入镁粉没有气体产生,只证明盐酸完全反应,不能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C、 测得该溶液的pH=7 ,可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符合题意;
D、 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说明氢氧化钠过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2023·舟山)如图是稀硫酸与甲、乙、丙、丁、戊五种常见物质反应出现的不同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可能是无色酚酞试液
B.乙、戊一定是金属单质
C.稀硫酸与丙生成的白色沉淀不可能属于盐
D.稀硫酸与丁的反应类型可能是置换反应
【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硫酸可以碱,活泼金属,盐,金属氧化物,酸碱指示剂反应。
【解答】A.甲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可能是金属氧化物;
C.生成物可能是硫酸钡;
D.丁为活泼金属,故其为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D.
10.(2023九上·玉环月考)刘谦在春晚上表演了魔壶,小徐在实验课上也进行了“魔壶”的实验。将“魔壶”中盛有的液体依次倒入两个分别盛有不同溶液的的烧杯中,现象如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魔壶”内盛有的液体 烧杯1中形成的“饮料 烧杯2中形成的“饮料
稀硫酸 “牛奶” “雪碧”
A.此实验用的“魔壶”能用铁制的
B.烧杯1中盛有的溶液一定是
C.烧杯2中得到“雪碧”饮料可能的原因是生成
D.若将“魔壶”中的溶液改为稀硝酸溶液实验现象相同
【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魔壶”中盛有的液体是稀硫酸分析。
B、根据与烧杯1中形成的“饮料”混合,变成“牛奶”,即生成了白色沉淀分析。
C、根据与烧杯2中形成的“饮料”混合,变成“雪碧”,即生成了气体分析。
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A. “魔壶”中盛有的液体是稀硫酸,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此实验用的“魔壶”不能用铁制,故错误。
B. 与烧杯1中形成的“饮料”混合,变成“牛奶”,即生成了白色沉淀,烧杯1 中盛有的溶液不一定是Ba(NO3)2,也可能是氯化钡溶液等,故错误。
C. 与烧杯2中形成的“饮料”混合,变成“雪碧”,即生成了气体,可能的原因是与碳酸盐溶液反应生成CO2,故正确。
D. 若将“魔壶”中的溶液改为稀硝酸溶液,硝酸不能与钡盐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实验现象是不同的,故错误。
故答案为:C。
11.(2022九上·苍南期中)为了研究稀硫酸的性质,教材中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分别将过量的稀硫酸滴入盛有锌粒、氧化铁粉末、氧化铜粉末、氢氧化铜和氯化钡溶液的5支试管中。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反应均体现了酸的通性
B.把稀硫酸改成稀盐酸现象都相同
C.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D.反应后的溶液全部倒进废液缸不再有新的反应
【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表现酸的通性的反应需消耗氢离子。
【解答】A、硫酸与氯化钡反应时氢离子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酸的通性,不符合题意;
B、 把稀硫酸改成稀盐酸,氯化钡由不会与盐酸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C、 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 ,不符合题意;
D、 因反应时都滴加了过量的稀硫酸,所以反应后的溶液全部倒进废液缸不再有新的反应 ,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3九上·定海月考)如图是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将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出A点溶液的pH将偏大
C.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
D.B点时加入溶液的质量和另一种溶液的质量一定相同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pH值的测量及方法;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还未滴加时溶液的pH值判断;
B.碱性溶液稀释后pH减小,酸性溶液稀释后pH变大;
C.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分析;
D.根据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判断。【解答】A.由图象可知,还没有滴加液体时,溶液的pH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即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故A错误;
B.A点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用湿润的pH试纸测A点溶液的pH,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溶液,溶液的碱性变弱,即pH减小,故B错误;
C.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故C正确;
D.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但B点时加入的溶液的质量和另一种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3.(2020九上·江北期末)小科按图示操作进行酸的性质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若X是稀硫酸,则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若X是稀硫酸,则d一定是CuO固体
C.若X是稀盐酸,则c一定是单质
D.若b是Fe2O3,则黄色溶液一定是氯化铁
【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
B、根据金属氧化物和碱都会生成盐和水分析;
]C、根据金属和金属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分析;
D、根据溶质中含有铁离子则呈黄色分析。
【解答】A、若X为硫酸,酸能使石蕊试液变工,则a可能是石蕊试液,符合题意;
B、 若X是稀硫酸,则d可能是CuO固体 、也可能是氢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C、 若X是稀盐酸,c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
D、 若b是Fe2O3,则黄色溶液可能是与盐酸反应的氯化铁也可能是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铁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2023·拱墅模拟)如图所示,小乐在实验室分别完成①②两个实验后,依次将①②反应后的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当②的废液倒入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向①反应后的废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会变红
B.若向②反应后的废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会变红
C.废液缸中最终的废液里一定含氯离子,一定不含氢离子
D.废液缸中最终的废液里一定含钠离子,一定不含钙离子
【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将①②反应后的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当②的废液倒入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 ,说明①反应后的废液成分为氯化钙和氯化氢,②反应后的废液成分为氯化钠和碳酸钠分析。
【解答】A、依次将①②反应后的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当②的废液倒入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 ,说明①反应后的废液中盐酸过量,若向①反应后的废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会变红 ,不符合题意;
B、 ②反应后的废液中碳酸钠过量,若向②反应后的废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会变红 ,不符合题意;
C、 废液缸中最终有白色沉淀,为碳酸钙,碳酸钙与酸不能共存,所以废液里一定含氯离子,一定不含氢离子 ,不符合题意;
D、 废液缸中最终的废液里一定含钠离子,可能含钙离子 ,符合题意;
故选D。
15.(2023九上·杭州月考)4mL质量分数为7.3%稀HCl和4mL质量分数为7.3%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下列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
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Fe,无气泡产生
B.在混合液中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紫色
C.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是否发生了发生化学反应,也证明酸或碱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Fe,无气泡产生,说明混合后的溶液中不存在盐酸,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B、在混合液中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紫色,说明混合后的溶液不存在盐酸,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正确。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说明混合后的溶液不存在盐酸,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6.(2021九上·金华期中)对知识的及时整理与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了硫酸
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
(1)已知X是金属单质,则X可以是   (填一种即可)。
(2)请写出稀硫酸与Y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答案】(1)铁(填活泼金属即可)
(2)与碱反应即可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酸的通性分析解答;
(2)根据酸的通性判断Y的物质类型,然后写出符合要求的方程式。
【解答】(1)酸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只要是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可以,则X可以是铁。
(2)根据酸的通性可知,Y应该为碱,如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方程式为:NaOH+H2SO4=Na2SO4+H2O。
17.(2023九上·温州期末)盐酸在实验室有较多的使用,也呈现出不同的性质。
(1)打开浓盐酸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    性;
(2)实验室常用金属锌与稀盐酸来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甲、乙所示,其中“●”表示的离子是    。
(3)实验室选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2%的盐酸与足量的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时,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与时间关系如图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发生装置中的锥形瓶外壁发烫。推测图中第5~10分钟时反应快速变慢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1)挥发
(2)Zn2+
(3)反应放出热量,加快盐酸挥发,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反应快速变慢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分析;
(2)根据反应前后溶液中粒子的种类分析;
(3)根据反应放热会加快盐酸挥发分析。
【解答】(1) 打开浓盐酸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2)锌与盐酸反应时反应前溶液中离子为氢离子和氯离子,反应后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溶液中离子多了锌离子,由所给图示可知,“●”表示的离子是Zn2+;
(3)实验过程中发现,发生装置中的锥形瓶外壁发烫,说明反应放热,反应放出热量会加快盐酸挥发,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使得反应快速变慢;
故答案为:(1)挥发;(2)Zn2+ ;(3) 反应放出热量,加快盐酸挥发,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反应快速变慢。
18.(2022九上·镇海期中)小科所在的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D中沉淀的化学式是:   。
(3)B、D试管内的物质在E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
【答案】(1)HCl+NaOH=NaCl+H2O
(2)CaCO3
(3)NaCl、CaCl2;HCl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分析;
(2)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钙分析;
(3)根据碳酸钙能溶于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生成物质,反应物可能有剩余分析。
【解答】(1) B中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
(2) D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3)B、D试管内的物质在E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B中溶质为氯化钠和盐酸,盐酸将D中碳酸钙溶解,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则一定与D中氢氧化钠先发生了反应,故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CaCl2,可能含 HCl ;
故答案为:(1) HCl+NaOH=NaCl+H2O ;(2) CaCO3 ;(3) NaCl、CaCl2 ; HCl 。
19.(2022九上·瑞安期中)兴趣小组研究酸碱反应时利用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指示剂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和溶液颜色变化如下图所示。
(1)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2)根据乙图颜色的变化,判断图甲中B溶液是   。(填写溶液名称)
(3)图乙中M点时,溶液中除紫色石蕊外还存在的溶质有   。
【答案】(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2)稀硫酸
(3)Na2SO4、H2SO4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能使石蕊变蓝色,硫酸钠使石蕊呈紫色,硫酸使石蕊变红色,结合图示中颜色的变化判断分析。
【解答】(1)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2)由乙图中变化可知,最终溶液颜色为蓝色,说明图甲中A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先变紫色再变红色,说明B溶液为稀硫酸;
(3)图乙中M点对应溶液呈红色,说明硫酸过量,溶液中除紫色石蕊外还存在的溶质有Na2SO4、H2SO4 。
故答案为:(1)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2)稀硫酸;(3)Na2SO4、H2SO4。
三、实验探究题
20.(2023九上·余姚期末)甲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较强的腐蚀性。小科想知道甲酸是否具有酸性,做了如下探究:
(1)他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检验这一猜想?请用图中字母表示   。
(2)若小科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   气体。
(3)甲酸(HCOOH)是有机物,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照水分子中氢原子、氧原子个数比“脱出”生成水;这就是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室里将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进行反应,该反应中甲酸脱水后会生成气体   。
【答案】(1)C
(2)二氧化碳
(3)一氧化碳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2)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3)根据甲酸的化学式分析解答。
【解答】(1)甲酸中滴加蒸馏水,或者滴加氯化钠溶液后,没有任何现象发生,而滴加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甲酸呈酸性,故选C。
(2)若小科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3)根据甲酸的化学式HCOOH和质量守恒定律得到:HCOOH=H2O+CO,因此甲酸脱水后生成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21.(2023九上·嵊州期中)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的化学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实验学习,请根据下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产生气泡是试管   ;(填“①”“②”、“③”或“④”);
(2)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中观察到试管⑤中物质变蓝色溶液,X可能是   。
【答案】(1)②④
(2)2HCl+CuO=CuCl2+H2O
(3)氢氧化铜或Cu(OH)2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各试管中反应的现象分析;
(2)根据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分析;
(3)根据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分析。
【解答】(1)“①”中无明显现象发生,“②”中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有气泡产生,“③”中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④”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
(2) 试管③中发生的氧化铜与盐酸生成氯化铜和水的反应,方程式是 2HCl+CuO=CuCl2+H2O 。
(3) 实验中观察到试管⑤中物质变蓝色溶液,说明X中含有铜元素,由酸的化学性质可知,X可能是氢氧化铜。
故答案为:(1) ②④ ;(2)2HCl+CuO=CuCl2+H2O ;(3) 氢氧化铜或Cu(OH)2 。
四、解答题
22.(2020九上·衢州期中)小明买了一瓶钙片,但说明书某些地方模糊不清,于是拿到实验室做了探究:取2片钙片样品研磨后放在烧杯里,加入50g盐酸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钙片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溶液反应),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1)将钙片研磨的目的是   。
(2)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    g。
(3)试通过计算求每片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
【答案】(1)增大碳酸钙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利于充分反应,使计算结果更准确
(2)1.1
(3)解:设2片钙片中含碳酸钙x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x 1.1g
x =2.5 g
每片钙片中含碳酸钙1.25g
答:每片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为1.25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度越快,现象越明显;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烧杯的总质量之差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3)写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最后用碳酸钙的质量除以钙片的片数即可。
【解答】(1)将钙片研磨的目的是增大碳酸钙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利于充分反应,使计算结果更准确;
(2)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54g-52.9g=1.1g;
23.(2024九上·平湖期末)高纯度的MnO2主要用于制造干电池。科学活动小组同学得到某MnO2样品(主要含有杂质MnCO3,其它杂质忽略不计)。为了测定此样品中MnO2的含量,把10g MnO2样品放入烧杯中,将40g稀硫酸分4次加入与之充分反应,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已知烧杯中发生的反应为:MnCO3+H2SO4=MnSO4+H2O+CO2↑)
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质量(g) 9.425 8.85 8.275 7.82
请根据图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中MnO2的质量为   克。
(2)稀硫酸有剩余的是第   次实验。
(3)第⒉次加入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7.82
(2)4
(3)MnCO3+H2SO4=MnSO4+H2O+CO2↑
115 151 44
(10-8.85)g x y
x=1.51g
y=0.44g
MnSO4%=1.51g/(1.15+20-0.44)g≈7.3%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样品中碳酸锰和硫酸反应,反应后固体减少质量就是反应碳酸锰的质量,第4次反应中稀硫酸过量,碳酸锰全部反应,杂质碳酸锰的质量共为10g-7.82g=2.18g;
【解答】(1)第1、2、3、4次反应碳酸锰质量分别为10g-9.425g=0.575g、 9.425g-8.85g=0.575g、8.85g-8.275g=0.575g、8.275g-7.82g=0.455g,此时 MnCO3 已经反应完全,所以样品中MnO2的质量为7.82g;
(2)10g硫酸能消耗0.575gMnCO3,但第4次只消耗了0.455gMnCO3,所以稀硫酸有剩余的是第4次实验;
(3)利用方程式计算产生的硫酸锰的质量,硫酸锰质量除以溶液质量等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 1(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酸
一、选择题
1.(2023九上·绍兴月考)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物质甲是(  )。
A.浓氨水 B.浓硫酸 C.浓盐酸 D.食盐水
2.(2021九上·萧山期中)盐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很广,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时,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是(  )
A. B.
C. D.
3.(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小艺利用酒精提取了几种花的色素,并分别检测它们在不同溶液中的显色情况,记录如表。则其中能用来区分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的是(  )
花的种类 不同溶液中的颜色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月季花 红色 红色 黄色
菊花 红色 紫色 黄色
丝瓜花 黄色 黄色 黄色
一串红 红色 红色 黄绿色
A.月季花 B.菊花 C.丝瓜花 D.一串红
4.(2019九上·余杭月考)在①氧化铁 ②金属锌 ③氢氧化铜 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3九上·嵊州期中)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会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氢离子和氯离子。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20·富阳模拟)查阅资料可以知道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制造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Mg B.Fe2O3 C.CO2 D.Fe
7.(2023九上·杭州月考)氯气(Cl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IO,其中HCIO是一种酸。将Cl2通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有(  )
A.NaCl、H2O B.NaClO、H2O
C.NaCl、NaCIO D.NaCl、NaCIO、H2O
8.(2023九上·柯桥)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
A.加氢氧化铜固体生成蓝色溶液 B.加入镁粉,没有气体生成
C.测得该溶液的pH=7 D.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9.(2023·舟山)如图是稀硫酸与甲、乙、丙、丁、戊五种常见物质反应出现的不同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可能是无色酚酞试液
B.乙、戊一定是金属单质
C.稀硫酸与丙生成的白色沉淀不可能属于盐
D.稀硫酸与丁的反应类型可能是置换反应
10.(2023九上·玉环月考)刘谦在春晚上表演了魔壶,小徐在实验课上也进行了“魔壶”的实验。将“魔壶”中盛有的液体依次倒入两个分别盛有不同溶液的的烧杯中,现象如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魔壶”内盛有的液体 烧杯1中形成的“饮料 烧杯2中形成的“饮料
稀硫酸 “牛奶” “雪碧”
A.此实验用的“魔壶”能用铁制的
B.烧杯1中盛有的溶液一定是
C.烧杯2中得到“雪碧”饮料可能的原因是生成
D.若将“魔壶”中的溶液改为稀硝酸溶液实验现象相同
11.(2022九上·苍南期中)为了研究稀硫酸的性质,教材中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分别将过量的稀硫酸滴入盛有锌粒、氧化铁粉末、氧化铜粉末、氢氧化铜和氯化钡溶液的5支试管中。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反应均体现了酸的通性
B.把稀硫酸改成稀盐酸现象都相同
C.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D.反应后的溶液全部倒进废液缸不再有新的反应
12.(2023九上·定海月考)如图是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将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出A点溶液的pH将偏大
C.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
D.B点时加入溶液的质量和另一种溶液的质量一定相同
13.(2020九上·江北期末)小科按图示操作进行酸的性质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若X是稀硫酸,则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若X是稀硫酸,则d一定是CuO固体
C.若X是稀盐酸,则c一定是单质
D.若b是Fe2O3,则黄色溶液一定是氯化铁
14.(2023·拱墅模拟)如图所示,小乐在实验室分别完成①②两个实验后,依次将①②反应后的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当②的废液倒入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向①反应后的废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会变红
B.若向②反应后的废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会变红
C.废液缸中最终的废液里一定含氯离子,一定不含氢离子
D.废液缸中最终的废液里一定含钠离子,一定不含钙离子
15.(2023九上·杭州月考)4mL质量分数为7.3%稀HCl和4mL质量分数为7.3%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下列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
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Fe,无气泡产生
B.在混合液中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紫色
C.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
二、填空题
16.(2021九上·金华期中)对知识的及时整理与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了硫酸
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
(1)已知X是金属单质,则X可以是   (填一种即可)。
(2)请写出稀硫酸与Y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17.(2023九上·温州期末)盐酸在实验室有较多的使用,也呈现出不同的性质。
(1)打开浓盐酸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    性;
(2)实验室常用金属锌与稀盐酸来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甲、乙所示,其中“●”表示的离子是    。
(3)实验室选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2%的盐酸与足量的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时,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与时间关系如图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发生装置中的锥形瓶外壁发烫。推测图中第5~10分钟时反应快速变慢的主要原因是    。
18.(2022九上·镇海期中)小科所在的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D中沉淀的化学式是:   。
(3)B、D试管内的物质在E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
19.(2022九上·瑞安期中)兴趣小组研究酸碱反应时利用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指示剂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和溶液颜色变化如下图所示。
(1)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2)根据乙图颜色的变化,判断图甲中B溶液是   。(填写溶液名称)
(3)图乙中M点时,溶液中除紫色石蕊外还存在的溶质有   。
三、实验探究题
20.(2023九上·余姚期末)甲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较强的腐蚀性。小科想知道甲酸是否具有酸性,做了如下探究:
(1)他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检验这一猜想?请用图中字母表示   。
(2)若小科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   气体。
(3)甲酸(HCOOH)是有机物,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照水分子中氢原子、氧原子个数比“脱出”生成水;这就是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室里将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进行反应,该反应中甲酸脱水后会生成气体   。
21.(2023九上·嵊州期中)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的化学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实验学习,请根据下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产生气泡是试管   ;(填“①”“②”、“③”或“④”);
(2)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中观察到试管⑤中物质变蓝色溶液,X可能是   。
四、解答题
22.(2020九上·衢州期中)小明买了一瓶钙片,但说明书某些地方模糊不清,于是拿到实验室做了探究:取2片钙片样品研磨后放在烧杯里,加入50g盐酸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钙片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溶液反应),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1)将钙片研磨的目的是   。
(2)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    g。
(3)试通过计算求每片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
23.(2024九上·平湖期末)高纯度的MnO2主要用于制造干电池。科学活动小组同学得到某MnO2样品(主要含有杂质MnCO3,其它杂质忽略不计)。为了测定此样品中MnO2的含量,把10g MnO2样品放入烧杯中,将40g稀硫酸分4次加入与之充分反应,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已知烧杯中发生的反应为:MnCO3+H2SO4=MnSO4+H2O+CO2↑)
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质量(g) 9.425 8.85 8.275 7.82
请根据图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中MnO2的质量为   克。
(2)稀硫酸有剩余的是第   次实验。
(3)第⒉次加入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酸、碱的概念;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pH值的测量及方法
【解析】【分析】盐酸物理性质(1)组成: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混合物)。(2)纯盐酸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杂质,而显黄色。(3)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汽重新结合成盐酸的小液滴(即白雾),挥发后质量变小。化学性质1、酸性:强酸性2、还原性
【解答】A.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色,A中浓氨水是碱性的,使紫色石蕊变蓝色,A错误;
B. 浓硫酸有吸水性,虽然显酸性,但是不会跑到右边去,所以不会使紫色石蕊变红,B错误;
C.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显酸性,所以会跑到右边的紫色石蕊试液中,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正确;
D. 食盐水是中性的,所以不会是紫色石蕊变红色,D错误;
故答案为:C
2.【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稀盐酸中滴入石蕊试液会变成红色,故A不合题意;
B.铁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会变成黄色,故B不合题意;
C.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稀硝酸,故C符合题意;
D.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明显现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指示剂是指能够与酸性或碱性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月季花本身显红色,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黄色,遇中性溶液显红色,不能同时区别出酸性、中性溶液,故选项错误。
B、菊花本身显紫色,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黄色,遇中性溶液显紫色,可以同时区别出酸性、中性溶液,故选项正确。
C、丝瓜花本身显黄色,遇酸性溶液显黄绿色,遇碱性溶液显黄色,遇中性溶液显黄色,不能同时区别出酸性、中性溶液,故选项错误。
D、一串红本身显红色,遇酸性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黄绿色,遇中性溶液显红色,不能同时区别出酸性、中性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4.【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酸的通性:
①石蕊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
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③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④与盐反应生成盐和新酸;
⑤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氧化铁、金属锌和氢氧化铜都能与稀硫酸和稀盐酸反应;而氯化钡能够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所以能够与两种酸反应表示“酸的通性”的组合是①②③。
故选B。
5.【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并确定各实验反应时氢离子是否发生变化。
【解答】 ①浓盐酸上方盖涂紫色石蕊试液的表面皿,可通过溶液颜色变红证明氢离子正确;②利用硝酸银溶液是验证氯离子,不能验证氢离子,错误;③利用pH试纸可证明溶液的酸性,即含氢离子,正确;④涂滴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盐酸中氢离子与氢氧化钠中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使酚酞颜色发生变化,可证明氢离子的存在,正确。
故选D。
6.【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非金属氧化物不能与酸反应分析。
【解答】镁、氧化铁、铁都能与酸发生反应,二氧化碳不能与酸发生反应,所以二氧化碳不能与柠檬酸反应;
故答案为:C。
7.【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氯气与水反应生成 HCl 和 HClO,HCl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和H2O,HClO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O和H2O分析。
【解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 HCl 和 HClO,HCl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和H2O,HClO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O和H2O,则将Cl2通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有 NaCl、NaClO和H2O。
故答案为:D。
8.【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A、 加氢氧化铜固体生成蓝色溶液说明盐酸过量,不符合题意;
B、加入镁粉没有气体产生,只证明盐酸完全反应,不能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C、 测得该溶液的pH=7 ,可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符合题意;
D、 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说明氢氧化钠过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硫酸可以碱,活泼金属,盐,金属氧化物,酸碱指示剂反应。
【解答】A.甲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可能是金属氧化物;
C.生成物可能是硫酸钡;
D.丁为活泼金属,故其为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D.
10.【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魔壶”中盛有的液体是稀硫酸分析。
B、根据与烧杯1中形成的“饮料”混合,变成“牛奶”,即生成了白色沉淀分析。
C、根据与烧杯2中形成的“饮料”混合,变成“雪碧”,即生成了气体分析。
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A. “魔壶”中盛有的液体是稀硫酸,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此实验用的“魔壶”不能用铁制,故错误。
B. 与烧杯1中形成的“饮料”混合,变成“牛奶”,即生成了白色沉淀,烧杯1 中盛有的溶液不一定是Ba(NO3)2,也可能是氯化钡溶液等,故错误。
C. 与烧杯2中形成的“饮料”混合,变成“雪碧”,即生成了气体,可能的原因是与碳酸盐溶液反应生成CO2,故正确。
D. 若将“魔壶”中的溶液改为稀硝酸溶液,硝酸不能与钡盐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实验现象是不同的,故错误。
故答案为:C。
11.【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表现酸的通性的反应需消耗氢离子。
【解答】A、硫酸与氯化钡反应时氢离子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酸的通性,不符合题意;
B、 把稀硫酸改成稀盐酸,氯化钡由不会与盐酸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C、 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 ,不符合题意;
D、 因反应时都滴加了过量的稀硫酸,所以反应后的溶液全部倒进废液缸不再有新的反应 ,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pH值的测量及方法;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还未滴加时溶液的pH值判断;
B.碱性溶液稀释后pH减小,酸性溶液稀释后pH变大;
C.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分析;
D.根据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判断。【解答】A.由图象可知,还没有滴加液体时,溶液的pH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即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故A错误;
B.A点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用湿润的pH试纸测A点溶液的pH,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溶液,溶液的碱性变弱,即pH减小,故B错误;
C.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故C正确;
D.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但B点时加入的溶液的质量和另一种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3.【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
B、根据金属氧化物和碱都会生成盐和水分析;
]C、根据金属和金属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分析;
D、根据溶质中含有铁离子则呈黄色分析。
【解答】A、若X为硫酸,酸能使石蕊试液变工,则a可能是石蕊试液,符合题意;
B、 若X是稀硫酸,则d可能是CuO固体 、也可能是氢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C、 若X是稀盐酸,c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
D、 若b是Fe2O3,则黄色溶液可能是与盐酸反应的氯化铁也可能是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铁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将①②反应后的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当②的废液倒入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 ,说明①反应后的废液成分为氯化钙和氯化氢,②反应后的废液成分为氯化钠和碳酸钠分析。
【解答】A、依次将①②反应后的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当②的废液倒入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 ,说明①反应后的废液中盐酸过量,若向①反应后的废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会变红 ,不符合题意;
B、 ②反应后的废液中碳酸钠过量,若向②反应后的废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会变红 ,不符合题意;
C、 废液缸中最终有白色沉淀,为碳酸钙,碳酸钙与酸不能共存,所以废液里一定含氯离子,一定不含氢离子 ,不符合题意;
D、 废液缸中最终的废液里一定含钠离子,可能含钙离子 ,符合题意;
故选D。
15.【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是否发生了发生化学反应,也证明酸或碱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Fe,无气泡产生,说明混合后的溶液中不存在盐酸,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B、在混合液中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紫色,说明混合后的溶液不存在盐酸,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正确。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说明混合后的溶液不存在盐酸,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6.【答案】(1)铁(填活泼金属即可)
(2)与碱反应即可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酸的通性分析解答;
(2)根据酸的通性判断Y的物质类型,然后写出符合要求的方程式。
【解答】(1)酸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只要是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可以,则X可以是铁。
(2)根据酸的通性可知,Y应该为碱,如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方程式为:NaOH+H2SO4=Na2SO4+H2O。
17.【答案】(1)挥发
(2)Zn2+
(3)反应放出热量,加快盐酸挥发,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反应快速变慢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分析;
(2)根据反应前后溶液中粒子的种类分析;
(3)根据反应放热会加快盐酸挥发分析。
【解答】(1) 打开浓盐酸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2)锌与盐酸反应时反应前溶液中离子为氢离子和氯离子,反应后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溶液中离子多了锌离子,由所给图示可知,“●”表示的离子是Zn2+;
(3)实验过程中发现,发生装置中的锥形瓶外壁发烫,说明反应放热,反应放出热量会加快盐酸挥发,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使得反应快速变慢;
故答案为:(1)挥发;(2)Zn2+ ;(3) 反应放出热量,加快盐酸挥发,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反应快速变慢。
18.【答案】(1)HCl+NaOH=NaCl+H2O
(2)CaCO3
(3)NaCl、CaCl2;HCl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分析;
(2)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钙分析;
(3)根据碳酸钙能溶于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生成物质,反应物可能有剩余分析。
【解答】(1) B中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
(2) D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3)B、D试管内的物质在E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B中溶质为氯化钠和盐酸,盐酸将D中碳酸钙溶解,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则一定与D中氢氧化钠先发生了反应,故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CaCl2,可能含 HCl ;
故答案为:(1) HCl+NaOH=NaCl+H2O ;(2) CaCO3 ;(3) NaCl、CaCl2 ; HCl 。
19.【答案】(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2)稀硫酸
(3)Na2SO4、H2SO4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能使石蕊变蓝色,硫酸钠使石蕊呈紫色,硫酸使石蕊变红色,结合图示中颜色的变化判断分析。
【解答】(1)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2)由乙图中变化可知,最终溶液颜色为蓝色,说明图甲中A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先变紫色再变红色,说明B溶液为稀硫酸;
(3)图乙中M点对应溶液呈红色,说明硫酸过量,溶液中除紫色石蕊外还存在的溶质有Na2SO4、H2SO4 。
故答案为:(1)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2)稀硫酸;(3)Na2SO4、H2SO4。
20.【答案】(1)C
(2)二氧化碳
(3)一氧化碳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2)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3)根据甲酸的化学式分析解答。
【解答】(1)甲酸中滴加蒸馏水,或者滴加氯化钠溶液后,没有任何现象发生,而滴加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甲酸呈酸性,故选C。
(2)若小科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3)根据甲酸的化学式HCOOH和质量守恒定律得到:HCOOH=H2O+CO,因此甲酸脱水后生成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21.【答案】(1)②④
(2)2HCl+CuO=CuCl2+H2O
(3)氢氧化铜或Cu(OH)2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各试管中反应的现象分析;
(2)根据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分析;
(3)根据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分析。
【解答】(1)“①”中无明显现象发生,“②”中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有气泡产生,“③”中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④”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
(2) 试管③中发生的氧化铜与盐酸生成氯化铜和水的反应,方程式是 2HCl+CuO=CuCl2+H2O 。
(3) 实验中观察到试管⑤中物质变蓝色溶液,说明X中含有铜元素,由酸的化学性质可知,X可能是氢氧化铜。
故答案为:(1) ②④ ;(2)2HCl+CuO=CuCl2+H2O ;(3) 氢氧化铜或Cu(OH)2 。
22.【答案】(1)增大碳酸钙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利于充分反应,使计算结果更准确
(2)1.1
(3)解:设2片钙片中含碳酸钙x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x 1.1g
x =2.5 g
每片钙片中含碳酸钙1.25g
答:每片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为1.25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度越快,现象越明显;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烧杯的总质量之差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3)写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最后用碳酸钙的质量除以钙片的片数即可。
【解答】(1)将钙片研磨的目的是增大碳酸钙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利于充分反应,使计算结果更准确;
(2)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54g-52.9g=1.1g;
23.【答案】(1)7.82
(2)4
(3)MnCO3+H2SO4=MnSO4+H2O+CO2↑
115 151 44
(10-8.85)g x y
x=1.51g
y=0.44g
MnSO4%=1.51g/(1.15+20-0.44)g≈7.3%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样品中碳酸锰和硫酸反应,反应后固体减少质量就是反应碳酸锰的质量,第4次反应中稀硫酸过量,碳酸锰全部反应,杂质碳酸锰的质量共为10g-7.82g=2.18g;
【解答】(1)第1、2、3、4次反应碳酸锰质量分别为10g-9.425g=0.575g、 9.425g-8.85g=0.575g、8.85g-8.275g=0.575g、8.275g-7.82g=0.455g,此时 MnCO3 已经反应完全,所以样品中MnO2的质量为7.82g;
(2)10g硫酸能消耗0.575gMnCO3,但第4次只消耗了0.455gMnCO3,所以稀硫酸有剩余的是第4次实验;
(3)利用方程式计算产生的硫酸锰的质量,硫酸锰质量除以溶液质量等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