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阶段检测(一)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Na-23 Mg-24 Cl-35.5, Fe-56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 ①⑥ B. ②③⑤ C. ③⑤ D.②③④
2.某同学在检测某溶液是否显酸性时,取出少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A.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B.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C.滴入NaCO,溶液 D.加入锌粒
3.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
A.H2SO4 Al2O3 C CO B. Mg (OH)2 CuSO4 C CO2
C.KOH HNO3 O2 SO2 D.HCl NaOH O2 P2O5
4.下列四种盐溶液中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NaNO3 B.Ca(OH)2 C.HCI D.CuSO4
5.如图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水溶液的pH,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肥皂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食醋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C.草木灰可改良碱性土壤 D.皮肤被蚂蚁蛰入蚁酸,可用牙膏涂抹消肿
6.下列试剂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A.Na2CO3 溶液 B.MgCl2溶液 C.Ba(OH)2溶液 D.酚酞溶液
7.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
B.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
C.该图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该反应实质是Na+和CI-结合生成NaCl
9.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类比推理正确的是()
A.NaOH和KOH都是强碱,两者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B.N2和02都是非金属单质,两者的化学性质都非常活泼
C.盐酸和硫酸都是强酸,两者都易挥发
D.CaO和Fe203都是金属氧化物,两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10.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人类正在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下列有关海水资源开采、提取的工艺流程或原理中、不正确的是()
A.海水晒盐:海水经日晒、风吹,即通过蒸发结晶法可获得大量粗盐品体
B.粗盐提纯: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Na2SO4,可选用足量BaCl2溶液,并过滤
C.海水淡化:鉴别海水与淡水,可分别向样品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D.海水制“碱”:向海水中依次通入足量氨气、二氧化碳,即可直接制备氢氧化钠
11.如图是分离与提纯海水的流程图:
A.常用淡化海水的方法有蒸馏法、过滤法等
B.粗盐提纯为较纯净的食盐晶体的操作为:溶解、过滤、蒸发
C.通常在苦卤中加入熟石灰制取氢氧化镁
D.海水中的食盐用途广泛,例如侯德榜利用食盐为原料制得了纯碱
12.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NO3, HCI Na2SO4 B.NaNO3,NaCl CuSO4 t
C.NaCl Na2SO4. Na2CO3 D.NaOH BaCl2 Na2SO4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1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MnO2 C 加水,过滤
B CO2 HCI 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 KC1 溶液 K2CO3 滴加适量稀硫酸
D CuSO4溶液 H2SO4 过量的CuO,过滤
A.A B.B C.C D.D
14.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滴加硝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反应为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中含三种溶质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 a克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呈中性
15.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锌与稀硫酸 B.烧碱溶液与稀硫酸:C.氧化铁与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16.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错误的是( )
选项 X的物质类别 观点描述
A 金属 若X为Cu,则反应能够发生
B 金属氧化物 若X为Mg0,则Y为HO
C 女 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
D 盐 着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30分。)
17.(5分)只用H、C、O、CI、Ca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按要求填空。
(1)各写出一个化学式:
①胃液中的酸是 ;
②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③敞口久置的石灰水瓶壁上形成的白色物质是 。
(2)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复分解反应:
18.(6分)A与B有如下的反应: A+B→C+D
(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 (填写化学式)。
(2)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B与CO2反应也能生成C,则A为 (填写化学式);写出B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A的固体是一种干燥剂,C是蓝色沉淀,则A为 (填写化学式),C为 填(写化学式)。
(4分)现将某白色粉末溶入一无色中性液体中,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试按上列要求推断未知物:
(1)用化学式写出:C ;D .
(2)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0.(5分)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 色,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阳离子;向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发生,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
(2)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另外一种物质不反应。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 。
21.(5分)海洋中蕴含丰富的资源。
(1)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海水变为淡水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滤纸过滤 B.吸附 C.沉降 D.蒸馏
(2)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V中所加试剂是 ;
②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Cl2、MgSO4等可溶性杂质,可加入下了物质,利用过滤等操作进行除杂,则加入下列三种物质的先后顺序为 (填写序号)。
a.适量的盐酸 b.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c.稍过量的Ba(OH)2:溶液
③第II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3(5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酸加图所示,回答下列的问题。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四辞下列问题,
(1)出温度为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内物质的溶解度,
(2)图中A点表示乙物质在t1℃时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甲中合有少量乙时,可以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4)将t2℃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不能达到日的的是 :
A.蒸发溶剂 B.降低温度
C.增加溶质 D.升高温度
(5)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100g稀释成溶质质量数为2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g。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3.(5分)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①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大于7,测定某稀H2SO4的pH.pH小于7。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小于7。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上 过量。
②方案二: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 。
图
滴加酚酞试液 滴加足量稀H2SO4
NaOH溶液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 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
24.(8分)宏宏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它记盖瓶前,对于该消液是否变质,宏宏邀的几个喜欢探究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提出问题1】该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 产生 说明读溶液已经变质。变明的职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农示)
(2)【提出问题2】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
【提出猜想】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只含Na2CO3。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含有 。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有 生成 猜想 成立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只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试液 上层清液变红
(3)【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取该样品并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4)【反思交流】在【实验探究2】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钡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
四、计算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5.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实际生产碳酸钠中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该样品混合物20.4g,将其放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放出气体质量与滴加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 7(填“<”“>”或"="):
(2)该样品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g;
(3)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所得溶液勺不饱和溶液,请计算此时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