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有机物与合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有机物与合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27 13:56:15

文档简介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有机物与合成
一、选择题
1.(2024九上·临海期末)下列物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陶瓷水杯 B.橡胶轮胎
C.报纸 D.可乐瓶
2.(2024九上·杭州期末)工业上常用乙炔(C2H2)和氧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切割、焊接金属,其中乙炔属于(  )
A.酸 B.氧化物 C.盐 D.有机物
3.(2024九上·平湖期末)随着科学科技的发展,各种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广泛应用,下列材料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单质的是(  )
A.合成塑料 B.合成纤维
C.合成橡胶 D.纳米金属材料
4.(2024九上·南浔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捡拾垃圾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简单方法。以下是小楠在江边捡拾的垃圾,其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塑料瓶 B.泡沫饭盒 C.易拉罐 D.垃圾袋
5.(2024九上·江北期末)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C.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6.(2024九上·余杭期末)长征七号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煤油的成分之一可用CH(CH2)10CH3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氧属于混合物
B.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C.CH(CH2)10CH3属于无机物
D.CH(CH2)10CH3可以燃烧,具有助燃性
7.(2023九上·义乌月考)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最外层使用了玻璃纤维和一种名为“特氟隆”的合成纤维,足以抵御微陨石的袭击和宇宙辐射。根据舱外航天服的功用,下列关于“特氟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导热性能好 B.熔点高
C.具有耐撞击性 D.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8.(2023九上·拱墅期末)《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这是对甲烷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下列有关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烷的化学式为C2H4
B.甲烷属于有机物
C.甲烷燃烧只生成水
D.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一定不会发生爆炸
9.(2021九上·镇海期末)科学家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 目前,这种“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片是一种单质
B.碳片是由碳元素组成
C.碳片是一种有机物
D.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CO2
10.(2020九上·宁波期中)下列物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易被分解的是(  )
①玻璃杯 ②塑料矿泉水瓶 ③汽车轮胎 ④残肢落叶 ⑤瓜果蔬菜
A.② B.①② C.①②③ D.④⑤
11.(2023九上·杭州期中) 人类生活生产中时常用到各种材料,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淀粉、纤维、橡胶、蛋白质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甲烷、尿素、醋酸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C.棉花、羊毛、涤纶都是合成材料
D.使用过的塑料、橡胶制品应回收利用
12.(2023九上·临平期中)关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分类上看:属于无机物
B.从变化上看:燃烧只生成一种物质
C.从性质上看:具有助燃性
D.从使用上看: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13.下列有关甲烷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B.甲烷具有可燃性,可做燃料
C.甲烷燃烧可产生3000℃的高温,可进行金属的焊接和切割
D.甲烷的燃烧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2024九上·海曙期末)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体育场屋面采用的新材料铝镁锰板合金,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亚运火炬“薪火”的主要燃料是甲醇(),属于有机物
C.主体育场的“花瓣”钢结构造型采用压弯成型技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D.亚运会开闭幕式首次使用“数字烟花”代替“实物烟花”,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
15.(2022九上·杭州期中)医用防护口罩的核心材料是“熔喷布”(主要成分为聚丙烯[(C3H6)n]),鼻梁压条的材料是金属铝;因其对带病毒气溶胶和有害微尘的阻隔效果显著(  )
A.“熔喷布”的主要成分聚丙烯属于无机物
B.制作鼻梁压条的金属铝是由铝分子构成的
C.用金属铝制作鼻梁压条是利用其导电性
D.医用防护口罩起阻隔作用的原理类似于过滤
二、填空题
16.(2024九上·江北期末)海鲜中的鲜味与氧化三甲胺(C3H9NO)有关。氧化三甲胺本身无气味,口感上有鲜味、淡淡的甜味,经高温作用,会发生分解反应,释放出三甲胺(C3H9N),三甲胺具有难闻的鱼腥味。
(1)氧化三甲胺在物质的分类上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根据氧化三甲胺的性质,请你提出一条海鲜保鲜的措施   。
17.(2024九上·镇海区期末)“绿色科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科学家通过研究实现了,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发生   反应(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只生成一种产物,实现了“零排放”。该产物就是甲酸(CH2O2),在物质分类上,甲酸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18.(2024九上·嘉兴期末)第19届杭州亚运会的主火炬燃料为甲醇,其制取方法是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和水。
(1)甲醇属于   (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从生产甲醇到燃烧甲醇,消耗和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从而实现“零增碳”,其意义是   。
19.(2023九上·杭州期中)化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
请回答:
(1)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领跑世界,其制造材料有铝合金等,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
(2)我国对石墨烯技术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比如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   性。
(3)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使用了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其中橡胶属于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 C.复合材料
(4)我国在氢能汽车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第四代以氢为燃料的电池技术。氢气作为理想能源前景广阔,氢能源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20.(2023九上·上虞期末)社会发展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汽车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汽车的部件中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2)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   的作用。
(3)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枯竭等问题。我市自2018年开始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到2019年实现全市全覆盖。乙醇(C2H5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在实验室中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铝、铜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是   。(填一种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
21.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繁多,烷烃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物质,表中列出了烷烃的一些信息.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十一烷 十六烷
化学式 CH4 C2H6 C3H8 ? C5H12 C11H24 C16H34
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194.5 287.5
相对密度 0.466 0.572 0.585 0.579 0.626 0.741 0.774
分析上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表中丁烷的化学式   
(2)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    原子个数有关.
(3)总结一条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2.(2021九上·定海月考)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 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图中字母 A 至 G 均表示装置编号)(提示:氢氧化钠能吸CO2 ;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发生装置 A 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为使 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 C 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
(2)E、F 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错误的地方,应如何改进?   ;理由是   ;
(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 装置的作用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
【解答】A.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错误。
B.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正确;
C.报纸是植物纤维制成的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错误。
D.可乐瓶属于金属材料。D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D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根据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分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乙炔是一种含碳的物质,因此属于有机物,故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3.【答案】D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以游离形式较稳定存在的物质。单质分为由单原子分子组成的单质和由多原子分子组成的单质。
【解答】 合成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复合而成并具有某些综合性能的材料。 所以合成材料不符合单质的定义。 纳米金属材料是形成纳米晶粒的金属,属于单质。
故答案为:D。
4.【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合成材料属于有机物,金属材料不是有机物分析。
【解答】A、塑料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B、泡沫属于合成材料,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C、易拉罐为金属材料,不是有机物,符合题意;
D、垃圾袋为塑料,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C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分析】A、根据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产生酸雨的气体分析;
B、根据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分析;
C、根据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会造成浪费且污染环境分析;
D、根据塑料垃圾造成白色污染分析。
【解答】A、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产生酸雨的气体,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保护环境 ,不符合题意;
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可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 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会造成浪费且破坏环境,符合题意;
D、塑料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B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解答】A. 液氧属于纯净物,A错误;
B. 液氧由分子构成,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B正确;
C. CH(CH2)10CH3 属于有机物,C错误;
D. CH(CH2)10CH3 可以燃烧,具有可燃性,D错误;
故答案为:B。
7.【答案】A
【知识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舱外航天服抵御微陨石的袭击和宇宙辐射的用途及合成纤维的性质分析。
【解答】A、该材料不具有导热性能好的性质,符合题意;
B、该材料抵御微陨石的袭击和宇宙辐射,熔点高,不符合题意;
C、具有耐撞击性,不符合题意;
D、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甲烷化学式为CH4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易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爆炸分析。
【解答】A、 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不符合题意;
B、 甲烷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符合题意;
C、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不符合题意;
D、 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碳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及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碳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故选C。
10.【答案】C
【知识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玻璃杯、塑料水瓶和汽车的橡胶轮胎,在自然界很难分解;而残肢落叶和瓜果蔬菜,在自然界容易分解,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合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判断。
【解答】 A.淀粉、纤维、橡胶、蛋白质都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甲烷、尿素、醋酸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有机化合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棉花、羊毛都是天然材料,故C错误不合题意;
D.使用过的塑料、橡胶制品应回收利用,节约资源,也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A、根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B、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C、根据甲烷的可燃性分析;
D、根据可燃气体点燃前需验纯分析。
【解答】A、甲烷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B、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C、甲烷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
D、甲烷为可燃气体,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A、根据甲烷为最简单有机物分析;
B、根据甲烷的可燃性分析;
C、根据甲烷燃烧不能产生高温分析;
D、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解答】A、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不符合题意;
B、 甲烷具有可燃性,可做燃料 ,不符合题意;
C、 甲烷燃烧不能产生3000℃的高温,符合题意;
D、 甲烷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A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B、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C、根据金属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绿色环保的理念来分析。
【解答】A、铝镁锰板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说法错误;
B、甲醇(CH3OH)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B说法正确;
C、主体育场的“花瓣”钢结构造型采用压弯成型技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故C说法正确;
D、亚运会开闭幕式首次使用“数字烟花”代替“实物烟花”,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15.【答案】D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金属的构成来分析;
C.根据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来分析;
D.根据过滤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 A.聚丙烯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
B.制作鼻梁压条的金属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
C.用金属铝制作鼻梁压条是利用其韧性,故C错误;
D.医用口罩对细菌、病毒有较强的阻隔作用,其作用原理相当于过滤,故D正确。
故选D。
16.【答案】(1)有机物
(2)低温保存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除碳酸钠等之外的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2)根据氧化三甲胺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1) 氧化三甲胺为含碳化合物,在物质的分类上属于有机物。
(2) 氧化三甲胺经高温作用,会发生分解反应, 所以保存时要低温保存。
故答案为:(1)有机物;(2)低温保存。
17.【答案】化合;有机物
【知识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反应的特征,有机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解答】 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反应生成一种产物,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甲酸(CH2O2)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18.【答案】(1)有机物;
(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和水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分析。
【解答】(1)甲醇属于有机物,由题意可知,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
(2)零增碳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
故答案为:(1)有机物; ;(2) 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
19.【答案】(1)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2)导电
(3)B
(4)本身无毒,热值高,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金属铝表面存在氧化膜分析;
(2)根据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分析;
(3)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4)根据燃烧产物分析解答。【解答】(1)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2) 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比如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导电性;
(3)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B;
(4)氢气燃烧生成水,氢气作为理想燃料优点是本身无毒,热值高,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
20.【答案】(1)轮胎、塑料保险杠
(2)防止金属锈蚀
(3)C2H5OH+3O2 3H2O+2CO2
(4)稀盐酸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分析】(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2)金属的防锈措施有:涂保护层(如涂油漆、烤漆、涂油等),保持表面的洁净并干燥等。
(3)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含碳、氢元素的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反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和酸反应。
【解答】(1)轮胎由橡胶制成,塑料保险杠由塑料制成,故答案为:轮胎、塑料保险杠。
(2)烤漆是金属防锈的一种方法,故答案为:防止金属锈蚀。
(3)乙醇(C2H5OH)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 : C2H5OH+3O2 3H2O+2CO2
(4)铝排在氢前面,铜排在氢后面,所以可以用是否与稀酸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故答案为:稀盐酸。
21.【答案】(1)C4H10
(2)碳
(3)随着碳原子教目增加。沸点越来越高,相对密度越来越大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从表中所给物质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的关系找出关系,再看一下物质命名与碳原子个数的关系,然后推导出物质丁烷的化学式;由表中所列数据总结出烷烃的沸点及相对密度的递变规律。
【解答】(1)表中所给物质来看,氢原子数为碳原子个数的2倍再加上2,物质的命名以碳原子的数目而定,所以丁烷分子中有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化学式为C4H10。
(2)由表可知,烷烃的命名是以碳原子数目而定的,故命名与分子中的碳原子个数有关。
(3)由表可以看出,随着碳原子数目增加,沸点越来越高,相对密度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1)C4H10;(2)碳;(3)随着碳原子数目增加,沸点越来越高,相对密度越来越大;
22.【答案】(1)浓硫酸
(2)对调装置E、F的位置;应该在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之前吸收水蒸气
(3)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吸收装置
【知识点】白色污染与防治;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要想测定塑料组成中的各元素的含量,需要除去其他干扰成分,使用碱石灰能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除掉.本实验是个定量分析实验,需要知道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也就是分别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当吸收需要分别进行时(相当于检验),就需要水在前,二氧化碳在后,和除杂恰好相反.
【解答】(1)要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首先需要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所以装置为B,装置C为浓硫酸,除水蒸汽;
(2)塑料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要测定碳氢元素的含量,需要测定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有水首先要先检验水,对调装置E、F的位置; 理由是 应该在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之前吸收水蒸气
(3)要想测定塑料组成中的各元素的含量,需要除去其他干扰成分,使用碱石灰能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除掉,所以本题答案为: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吸收装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1 / 1(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有机物与合成
一、选择题
1.(2024九上·临海期末)下列物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陶瓷水杯 B.橡胶轮胎
C.报纸 D.可乐瓶
【答案】B
【知识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
【解答】A.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错误。
B.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正确;
C.报纸是植物纤维制成的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错误。
D.可乐瓶属于金属材料。D错误。
故答案为:B。
2.(2024九上·杭州期末)工业上常用乙炔(C2H2)和氧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切割、焊接金属,其中乙炔属于(  )
A.酸 B.氧化物 C.盐 D.有机物
【答案】D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根据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分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乙炔是一种含碳的物质,因此属于有机物,故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3.(2024九上·平湖期末)随着科学科技的发展,各种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广泛应用,下列材料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单质的是(  )
A.合成塑料 B.合成纤维
C.合成橡胶 D.纳米金属材料
【答案】D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以游离形式较稳定存在的物质。单质分为由单原子分子组成的单质和由多原子分子组成的单质。
【解答】 合成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复合而成并具有某些综合性能的材料。 所以合成材料不符合单质的定义。 纳米金属材料是形成纳米晶粒的金属,属于单质。
故答案为:D。
4.(2024九上·南浔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捡拾垃圾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简单方法。以下是小楠在江边捡拾的垃圾,其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塑料瓶 B.泡沫饭盒 C.易拉罐 D.垃圾袋
【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合成材料属于有机物,金属材料不是有机物分析。
【解答】A、塑料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B、泡沫属于合成材料,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C、易拉罐为金属材料,不是有机物,符合题意;
D、垃圾袋为塑料,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4九上·江北期末)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C.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C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分析】A、根据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产生酸雨的气体分析;
B、根据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分析;
C、根据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会造成浪费且污染环境分析;
D、根据塑料垃圾造成白色污染分析。
【解答】A、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产生酸雨的气体,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保护环境 ,不符合题意;
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可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 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会造成浪费且破坏环境,符合题意;
D、塑料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4九上·余杭期末)长征七号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煤油的成分之一可用CH(CH2)10CH3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氧属于混合物
B.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C.CH(CH2)10CH3属于无机物
D.CH(CH2)10CH3可以燃烧,具有助燃性
【答案】B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解答】A. 液氧属于纯净物,A错误;
B. 液氧由分子构成,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B正确;
C. CH(CH2)10CH3 属于有机物,C错误;
D. CH(CH2)10CH3 可以燃烧,具有可燃性,D错误;
故答案为:B。
7.(2023九上·义乌月考)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最外层使用了玻璃纤维和一种名为“特氟隆”的合成纤维,足以抵御微陨石的袭击和宇宙辐射。根据舱外航天服的功用,下列关于“特氟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导热性能好 B.熔点高
C.具有耐撞击性 D.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答案】A
【知识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舱外航天服抵御微陨石的袭击和宇宙辐射的用途及合成纤维的性质分析。
【解答】A、该材料不具有导热性能好的性质,符合题意;
B、该材料抵御微陨石的袭击和宇宙辐射,熔点高,不符合题意;
C、具有耐撞击性,不符合题意;
D、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2023九上·拱墅期末)《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这是对甲烷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下列有关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烷的化学式为C2H4
B.甲烷属于有机物
C.甲烷燃烧只生成水
D.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一定不会发生爆炸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甲烷化学式为CH4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易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爆炸分析。
【解答】A、 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不符合题意;
B、 甲烷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符合题意;
C、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不符合题意;
D、 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2021九上·镇海期末)科学家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 目前,这种“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片是一种单质
B.碳片是由碳元素组成
C.碳片是一种有机物
D.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CO2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碳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及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碳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故选C。
10.(2020九上·宁波期中)下列物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易被分解的是(  )
①玻璃杯 ②塑料矿泉水瓶 ③汽车轮胎 ④残肢落叶 ⑤瓜果蔬菜
A.② B.①② C.①②③ D.④⑤
【答案】C
【知识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玻璃杯、塑料水瓶和汽车的橡胶轮胎,在自然界很难分解;而残肢落叶和瓜果蔬菜,在自然界容易分解,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
故选C。
11.(2023九上·杭州期中) 人类生活生产中时常用到各种材料,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淀粉、纤维、橡胶、蛋白质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甲烷、尿素、醋酸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C.棉花、羊毛、涤纶都是合成材料
D.使用过的塑料、橡胶制品应回收利用
【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合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判断。
【解答】 A.淀粉、纤维、橡胶、蛋白质都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甲烷、尿素、醋酸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有机化合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棉花、羊毛都是天然材料,故C错误不合题意;
D.使用过的塑料、橡胶制品应回收利用,节约资源,也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2.(2023九上·临平期中)关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分类上看:属于无机物
B.从变化上看:燃烧只生成一种物质
C.从性质上看:具有助燃性
D.从使用上看: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A、根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B、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C、根据甲烷的可燃性分析;
D、根据可燃气体点燃前需验纯分析。
【解答】A、甲烷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B、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C、甲烷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
D、甲烷为可燃气体,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符合题意;
故选D。
13.下列有关甲烷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B.甲烷具有可燃性,可做燃料
C.甲烷燃烧可产生3000℃的高温,可进行金属的焊接和切割
D.甲烷的燃烧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A、根据甲烷为最简单有机物分析;
B、根据甲烷的可燃性分析;
C、根据甲烷燃烧不能产生高温分析;
D、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解答】A、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不符合题意;
B、 甲烷具有可燃性,可做燃料 ,不符合题意;
C、 甲烷燃烧不能产生3000℃的高温,符合题意;
D、 甲烷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2024九上·海曙期末)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体育场屋面采用的新材料铝镁锰板合金,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亚运火炬“薪火”的主要燃料是甲醇(),属于有机物
C.主体育场的“花瓣”钢结构造型采用压弯成型技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D.亚运会开闭幕式首次使用“数字烟花”代替“实物烟花”,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
【答案】A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B、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C、根据金属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绿色环保的理念来分析。
【解答】A、铝镁锰板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说法错误;
B、甲醇(CH3OH)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B说法正确;
C、主体育场的“花瓣”钢结构造型采用压弯成型技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故C说法正确;
D、亚运会开闭幕式首次使用“数字烟花”代替“实物烟花”,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15.(2022九上·杭州期中)医用防护口罩的核心材料是“熔喷布”(主要成分为聚丙烯[(C3H6)n]),鼻梁压条的材料是金属铝;因其对带病毒气溶胶和有害微尘的阻隔效果显著(  )
A.“熔喷布”的主要成分聚丙烯属于无机物
B.制作鼻梁压条的金属铝是由铝分子构成的
C.用金属铝制作鼻梁压条是利用其导电性
D.医用防护口罩起阻隔作用的原理类似于过滤
【答案】D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金属的构成来分析;
C.根据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来分析;
D.根据过滤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 A.聚丙烯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
B.制作鼻梁压条的金属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
C.用金属铝制作鼻梁压条是利用其韧性,故C错误;
D.医用口罩对细菌、病毒有较强的阻隔作用,其作用原理相当于过滤,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6.(2024九上·江北期末)海鲜中的鲜味与氧化三甲胺(C3H9NO)有关。氧化三甲胺本身无气味,口感上有鲜味、淡淡的甜味,经高温作用,会发生分解反应,释放出三甲胺(C3H9N),三甲胺具有难闻的鱼腥味。
(1)氧化三甲胺在物质的分类上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根据氧化三甲胺的性质,请你提出一条海鲜保鲜的措施   。
【答案】(1)有机物
(2)低温保存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除碳酸钠等之外的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2)根据氧化三甲胺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1) 氧化三甲胺为含碳化合物,在物质的分类上属于有机物。
(2) 氧化三甲胺经高温作用,会发生分解反应, 所以保存时要低温保存。
故答案为:(1)有机物;(2)低温保存。
17.(2024九上·镇海区期末)“绿色科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科学家通过研究实现了,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发生   反应(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只生成一种产物,实现了“零排放”。该产物就是甲酸(CH2O2),在物质分类上,甲酸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答案】化合;有机物
【知识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反应的特征,有机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解答】 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反应生成一种产物,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甲酸(CH2O2)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18.(2024九上·嘉兴期末)第19届杭州亚运会的主火炬燃料为甲醇,其制取方法是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和水。
(1)甲醇属于   (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从生产甲醇到燃烧甲醇,消耗和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从而实现“零增碳”,其意义是   。
【答案】(1)有机物;
(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和水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分析。
【解答】(1)甲醇属于有机物,由题意可知,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
(2)零增碳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
故答案为:(1)有机物; ;(2) 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
19.(2023九上·杭州期中)化学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
请回答:
(1)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领跑世界,其制造材料有铝合金等,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
(2)我国对石墨烯技术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比如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   性。
(3)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使用了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其中橡胶属于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 C.复合材料
(4)我国在氢能汽车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第四代以氢为燃料的电池技术。氢气作为理想能源前景广阔,氢能源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2)导电
(3)B
(4)本身无毒,热值高,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金属铝表面存在氧化膜分析;
(2)根据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分析;
(3)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4)根据燃烧产物分析解答。【解答】(1)在空气中,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2) 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比如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导电性;
(3)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B;
(4)氢气燃烧生成水,氢气作为理想燃料优点是本身无毒,热值高,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
20.(2023九上·上虞期末)社会发展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汽车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汽车的部件中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2)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   的作用。
(3)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枯竭等问题。我市自2018年开始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到2019年实现全市全覆盖。乙醇(C2H5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在实验室中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铝、铜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是   。(填一种即可)
【答案】(1)轮胎、塑料保险杠
(2)防止金属锈蚀
(3)C2H5OH+3O2 3H2O+2CO2
(4)稀盐酸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分析】(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2)金属的防锈措施有:涂保护层(如涂油漆、烤漆、涂油等),保持表面的洁净并干燥等。
(3)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含碳、氢元素的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反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和酸反应。
【解答】(1)轮胎由橡胶制成,塑料保险杠由塑料制成,故答案为:轮胎、塑料保险杠。
(2)烤漆是金属防锈的一种方法,故答案为:防止金属锈蚀。
(3)乙醇(C2H5OH)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 : C2H5OH+3O2 3H2O+2CO2
(4)铝排在氢前面,铜排在氢后面,所以可以用是否与稀酸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故答案为:稀盐酸。
三、实验探究题
21.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繁多,烷烃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物质,表中列出了烷烃的一些信息.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十一烷 十六烷
化学式 CH4 C2H6 C3H8 ? C5H12 C11H24 C16H34
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194.5 287.5
相对密度 0.466 0.572 0.585 0.579 0.626 0.741 0.774
分析上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表中丁烷的化学式   
(2)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    原子个数有关.
(3)总结一条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答案】(1)C4H10
(2)碳
(3)随着碳原子教目增加。沸点越来越高,相对密度越来越大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从表中所给物质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的关系找出关系,再看一下物质命名与碳原子个数的关系,然后推导出物质丁烷的化学式;由表中所列数据总结出烷烃的沸点及相对密度的递变规律。
【解答】(1)表中所给物质来看,氢原子数为碳原子个数的2倍再加上2,物质的命名以碳原子的数目而定,所以丁烷分子中有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化学式为C4H10。
(2)由表可知,烷烃的命名是以碳原子数目而定的,故命名与分子中的碳原子个数有关。
(3)由表可以看出,随着碳原子数目增加,沸点越来越高,相对密度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1)C4H10;(2)碳;(3)随着碳原子数目增加,沸点越来越高,相对密度越来越大;
22.(2021九上·定海月考)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 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图中字母 A 至 G 均表示装置编号)(提示:氢氧化钠能吸CO2 ;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发生装置 A 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为使 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 C 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
(2)E、F 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错误的地方,应如何改进?   ;理由是   ;
(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 装置的作用是   
【答案】(1)浓硫酸
(2)对调装置E、F的位置;应该在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之前吸收水蒸气
(3)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吸收装置
【知识点】白色污染与防治;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要想测定塑料组成中的各元素的含量,需要除去其他干扰成分,使用碱石灰能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除掉.本实验是个定量分析实验,需要知道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也就是分别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当吸收需要分别进行时(相当于检验),就需要水在前,二氧化碳在后,和除杂恰好相反.
【解答】(1)要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首先需要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所以装置为B,装置C为浓硫酸,除水蒸汽;
(2)塑料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要测定碳氢元素的含量,需要测定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有水首先要先检验水,对调装置E、F的位置; 理由是 应该在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之前吸收水蒸气
(3)要想测定塑料组成中的各元素的含量,需要除去其他干扰成分,使用碱石灰能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除掉,所以本题答案为: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吸收装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