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食物与消化》 单元教学规划 1.4《饮食与健康》教学设计(含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食物与消化》 单元教学规划 1.4《饮食与健康》教学设计(含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29 13:2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食物与消化》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人教鄂教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食物与消化
单元主题 在浩瀚的科学世界里,每一个细微的生命过程都蕴含着无尽的奥秘与精彩。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以“食物与消化”为主题,引领着孩子们踏上一场探索身体内部奇妙世界的旅程。这一单元不仅让孩子们了解食物如何成为身体成长和日常活动的能量源泉,还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与好奇心。 食物的魔力单元开篇,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向孩子们展示了食物的多样性——从香甜的水果到鲜嫩的蔬菜,从营养丰富的肉类到香喷喷的米饭,每一种食物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同时,提出问题:“我们吃下去的食物究竟去了哪里?它们是如何转化为我们奔跑、学习所需的能量的呢?”以此激发孩子们对食物消化过程的好奇心。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 了解食物的基本分类及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认识消化过程中食物的变化及能量的转化。 学习内容: 1. 食物分类:区分不同种类的食物(如谷物、蔬菜、水果、肉类等),并了解它们各自的营养价值。 2. 消化系统:认识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及其作用。 3. 消化过程:了解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咀嚼、唾液作用),通过食道进入胃,再到小肠被进一步分解吸收,最后在大肠形成粪便排出的过程。 4. 健康饮食: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学会选择健康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学业要求: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至少三种食物类别及其营养价值。能够用简单的图示或语言描述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食物在其中的流动路径。 通过观察、实验或模拟活动,理解消化过程中食物的变化。 能够制定一份简单的健康食谱,体现均衡饮食的原则。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食物与消化”为主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习兴趣。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认识食物开始,逐步深入到消化系统的探究,最终落实到健康饮食的实践上。教材注重科学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同时穿插了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探索欲旺盛的年龄阶段,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人体内部结构和复杂生理过程的理解还较为浅显。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直观展示和动手操作,通过生动的实验和模拟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其科学观念的形成和科学思维的发展。
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 树立食物多样性及均衡饮食的科学观念。 理解消化系统对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 培养运用分类、比较等方法分析食物营养价值的能力。 发展逻辑推理能力,理解消化过程的连续性和复杂性。 探究实践: 通过观察、实验、模拟等活动,亲身体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过程。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态度责任: 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增强健康饮食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个人健康负责。
单元结构化活动 1. 导入新课:通过“食物大搜索”游戏,引导学生分类并讨论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2. 认识消化系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消化系统模型,结合讲解和互动问答,帮助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消化过程模拟实验:分组进行“饼干旅行记”实验,模拟食物在口腔、食道、胃、小肠中的变化过程,加深理解。 4. 健康饮食设计: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食谱,并在班级内分享交流。 5. 总结反思:回顾单元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问答、小测验等形式,评估学生对食物分类、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消化过程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能力发展:观察学生在实验、模拟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科学探究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通过学生设计的健康食谱及其分享交流,评估其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态度变化,以及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责任感。 4.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设置同伴评价环节,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
第四课《饮食与健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识别并分类常见的食物类型(如谷物、蔬菜、水果、肉类、奶类等),了解它们各自的主要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2.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假设、设计简单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并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树立均衡饮食、不挑食、适量运动的健康生活理念,认识到个人饮食习惯对健康的长远影响。
4. 学会关注家庭成员及周围人的饮食健康,倡导并实践健康饮食的生活方式,培养关爱他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不同食物类别及其主要营养成分。掌握均衡膳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识别并实践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
难点:
将抽象的营养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实践。理解营养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及对身体机能的复杂影响。设计并实施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验证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活动设计:“营养小侦探”角色扮演。教师创设一个虚拟场景,学生扮演营养小侦探,接到任务去调查并解决“小镇居民饮食不均衡导致健康问题”的难题。通过这一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自然引入饮食与健康的话题。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初步感知饮食健康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铺垫情感基础。
(二)探究活动 1. 食物分类大挑战 学生分组,利用提供的食材卡片进行分类,并讨论每类食物的主要特点。 2. 营养成分猜猜看 展示不同食物图片,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猜测并讨论每种食物可能富含的营养成分。 3. 小小营养师 活动:模拟设计一日三餐菜单,要求营养均衡,包含各类食物。学生分组展示并解释设计理由。 4. “糖”的诱惑与陷阱 使用糖块和清水模拟含糖饮料的制作,观察糖溶解过程,讨论过量摄入糖分的危害。 5. 运动与饮食的奥秘 结合学生日常运动习惯,探讨运动与饮食的关系,理解适量运动对维持健康的重要性。 直观感受食物多样性,理解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为后续学习营养成分做准备。 加深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实践均衡膳食原则,提升应用能力,培养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 通过实验直观感受糖分摄入的影响,增强健康饮食意识。 拓宽视野,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全面性,促进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三)生活应用 活动设计:“我家的健康餐桌”计划。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定一周健康饮食计划,并记录执行过程中的感受与变化。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有效性,同时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饮食环境。
(四)知识总结 内容: 回顾食物分类及主要营养成分。 强调均衡膳食的重要性,包括适量摄入各类食物,避免偏食、挑食。 总结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如控制糖分、盐分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等。 强调适量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 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巩固学习成果,明确健康饮食的实践方向,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 食物可以分为五大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或豆制品)、奶类(或蛋类)。
2. 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_____、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_____。 答案:蛋白质、水。
3. 均衡膳食要求我们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食物的_____和_____。
答案:种类多样、数量合理。4. 过多摄入糖分可能会导致_____、_____等健康问题。
答案:肥胖、龋齿(或糖尿病等,视具体教学拓展而定)。
(二)、选择题
1. 下列哪种食物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A. 西瓜 B. 大米 C. 鸡蛋 D. 青菜
答案:C
2. 下列哪项不属于健康饮食的原则?
A. 多吃蔬菜水果 B. 经常吃零食 C. 控制盐分摄入 D. 适量饮水
答案:B
3. 下列哪项活动有助于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A. 长时间坐着不动 B. 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
C. 饭后散步 D. 睡前大量进食
答案:C
(三)、判断题
1. 所有的食物都含有相同的营养成分。()
答案:错
2. 均衡膳食就是每天必须吃相同量的各种食物。()
答案:错
3. 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代,因为它们提供的营养成分有所不同。()
答案:对
4.甜食是儿童喜爱的食物,可以无限制地食用。()
答案:错
(四)、简答题
1. 请简述均衡膳食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均衡膳食能确保身体获得全面而适量的营养素,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预防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促进健康成长。
2. 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做到健康饮食?
答案:合理搭配食物种类,保证食物多样性;控制食物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适量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结合适量运动,促进身体健康。
(五)、实验操作题
实验名称:自制果汁与市售果汁营养成分对比实验
实验材料:新鲜水果(如苹果、橙子)、榨汁机、市售果汁、试纸(用于检测糖分)、量杯、搅拌棒等。
实验步骤:
1. 使用榨汁机将新鲜水果榨成果汁,记录所用水果种类及重量。2. 取相同体积的自制果汁与市售果汁,分别置于两个量杯中。
3. 使用试纸检测两种果汁的糖分含量,并记录结果。
4. 观察并比较两种果汁的颜色、口感等物理性质。
实验结论:通过对比实验,学生可以发现自制果汁往往含有更少的添加剂和糖分,更加健康自然。同时,加深对市售果汁可能存在的健康隐患的认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