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唱歌 美丽的黄昏 教案 人教版(2012)音乐三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唱歌 美丽的黄昏 教案 人教版(2012)音乐三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9-27 17:4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美丽的黄昏》教学设计
一、课时:1课时(40分钟)
二、教材分析
本课《美丽的黄昏》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歌词意境优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黄昏景象。歌曲结构简单,易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掌握。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审美能力,同时提高音乐表现力。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音乐学习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音乐概念和技巧。他们对美好事物充满好奇和向往,想象力丰富,易于接受形象化的教学方式。然而,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保持兴趣。在歌唱技巧方面,学生可能在气息控制和音准方面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四、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
感受黄昏的美丽景象,体验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培养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艺术表现
学会正确演唱歌曲,掌握基本的呼吸和咬字发音技巧。
能够用适当的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意境。
3. 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或表现"美丽的黄昏"。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黄昏,并用艺术形式记录下来。
4. 文化理解
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歌词中蕴含的中国传统审美观念。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理解并表现歌曲的意境。
2. 教学难点:
控制气息,准确演唱"美丽的黄昏"这一乐句。
在演唱时融入对歌曲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创设黄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为学生树立标准。
3. 分组教学法: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互动和交流。
4. 游戏教学法:设计音乐游戏,增加学习趣味性。
5.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
七、教具准备:
1.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
2. 音频设备:音响
3. 教学课件:包含歌词、曲谱、配图
4. 乐器:钢琴或电子琴
5. 教学挂图:黄昏景象图片
6. 小白板和马克笔:用于学生创作活动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夕阳吗?(播放黄昏美景视频)
生:(观看视频,表现出兴趣)喜欢!很美!
师:请大家用一个词形容这个画面。
生:金黄的、温暖的、安静的……(学生踊跃发言)
师: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黄昏美景的歌曲——《美丽的黄昏》。
环节二:讲授新课(25分钟)
(一)感知(5分钟)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这首歌曲。(播放《美丽的黄昏》)
生:(闭眼倾听)
师:听完这首歌,你们有什么感受?歌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生1:我仿佛看到了金色的夕阳。
生2:我感觉很安静、很温暖。
师:非常好!这首歌确实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黄昏景象。
(二)探究(15分钟)
1. 学习歌词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歌词。(展示歌词)我来读一遍,大家跟我一起读。
师生:(齐读歌词)
师:歌词中有哪些词语描绘了黄昏的景象?
生: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晚风轻拂……
师:很棒!这些词语生动地描绘了黄昏的美景。现在,我们来学唱这首歌。
2. 学唱歌曲
师:我们先学第一句"美丽的黄昏"。注意听我怎么唱。(示范演唱)
生:(模仿教师演唱)
师:大家唱得不错。要注意"美丽"两个字要唱得圆润一些,"黄昏"要稍微拖长音。我们再来试一次。
生:(再次演唱,有所进步)
师:很好!现在我们分组练习。男生唱一遍,女生唱一遍,然后互相评价。
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
师:大家进步很大。现在我们一起把整首歌唱一遍。我来伴奏,大家跟着节奏唱。
全班:(在教师伴奏下演唱整首歌曲)
(三)示范(5分钟)
师:唱歌时,我们不仅要唱准音,还要表现出歌曲的感情。看老师怎么唱。(教师示范富有感情的演唱)
生:(认真观察教师的表情和动作)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老师唱歌时脸上带着微笑。
生2:老师唱到"晚风轻拂"时,手轻轻地挥动。
师:没错,这些表情和动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现在请大家站起来,我们一起用优美的歌声和恰当的表情动作来演唱这首歌。
环节三:巩固延伸(5分钟)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黄昏画家"。我会播放这首歌,当音乐停下时,请你们用动作表现出歌词中的某个场景。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播放音乐,随机停止)音乐停了,请表现"彩霞满天"这个场景。
生:(有的学生伸展双臂,有的做出仰望天空的动作)
师:太棒了!你们真是富有想象力的小画家。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5分钟)
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美丽的黄昏》这首歌。通过这首歌,我们感受到了黄昏的美丽,也学会了用优美的歌声和恰当的表情来表现歌曲。记住,音乐不仅要唱得准,更要唱出感情。
作业:
1. 复习今天学过的歌曲,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唱。
2. 观察真实的黄昏景象,用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下次上课时与大家分享。
十、设计意图
(1) 初步感知环节:通过视频和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先感受黄昏的美,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2) 探究音乐环节: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从整体感知到分步学习,再到综合运用。通过分组活动增加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3) 巩固延伸环节:设计"黄昏画家"游戏,既巩固所学内容,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通过作业布置,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探索和感受。
十一、板书设计
美丽的黄昏
1. 歌词意境
夕阳西下
彩霞满天
晚风轻拂
2. 演唱要点
准确的节奏
优美的旋律
清晰的咬字
3. 情感体验
感受自然之美
热爱生活
十二、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歌曲。使用视频导入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在时间控制上还需要改进。在歌曲教学环节,学生普遍反应积极,但个别学生在气息控制方面仍有困难,今后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呼吸练习。"黄昏画家"游戏受到学生欢迎,很好地调动了课堂氛围,但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变化,使游戏更具挑战性。总的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不仅学会了演唱,还在审美和情感方面有所收获。今后,我将继续探索如何更好地将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音乐课程更有意义和吸引力。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