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阿拉木汗 教案 人教版(2012)音乐三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4 阿拉木汗 教案 人教版(2012)音乐三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9-27 18:3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阿拉木汗》教学设计
一、课时:1课时(40分钟)
二、教材分析
《阿拉木汗》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中的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鲜明,充分体现了维吾尔族音乐热情奔放的特点。歌词虽然简单,但富有民族特色,为学生了解新疆维吾尔族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初步感受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音乐学习能力,能够模仿简单的旋律和节奏。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于接受新的音乐体验。然而,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对新疆维吾尔族的文化了解有限,可能会对歌曲中的某些音乐元素感到陌生。此外,维吾尔语的发音对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发音的指导。
四、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
感受《阿拉木汗》的旋律美和节奏特点,体会维吾尔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通过多媒体资料,欣赏新疆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培养审美能力。
2. 艺术表现
准确演唱《阿拉木汗》,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尝试用富有民族特色的方式表现歌曲,如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
3. 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根据歌曲创编简单的伴奏节奏。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演唱方式(如轮唱、对唱)演绎歌曲。
4. 文化理解
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和代表性乐器。
培养学生对我国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阿拉木汗》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理解和感受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特征。
2. 教学难点:
维吾尔语歌词的准确发音。
表现维吾尔族音乐的独特韵味和情感。
六、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视频、音频和图片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参考。
分组教学法:通过分组活动,增强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性。
游戏教学法:设计简单的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
音频资料:《阿拉木汗》原唱、伴奏
视频资料:新疆风光视频、维吾尔族舞蹈视频
图片资料:新疆地图、维吾尔族服饰、传统乐器图片
实物:维吾尔族服饰道具(可选)、简单打击乐器(如三角铁)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始一段神奇的音乐之旅。请大家闭上眼睛,听一段美妙的音乐。(播放新疆风光视频背景音乐)
生:(闭眼聆听)
师:好,现在请睁开眼睛。刚才的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可能的回答)沙漠、骆驼、舞蹈等。
师:没错!这些都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方有关。(展示新疆地图)这里就是新疆,我们伟大祖国的西北边陲。新疆有哪些特色呢?
生:(可能的回答)葡萄、哈密瓜、舞蹈等。
师:很好!新疆不仅有美味的水果,还有独特的音乐和舞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来自新疆的民歌——《阿拉木汗》。
环节二:讲授新课(25分钟)
(一)感知(8分钟)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播放《阿拉木汗》原唱)
生:(认真聆听)
师: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它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生1:旋律很优美,让人想跳舞。
生2:歌词听不太懂,但感觉很有节奏感。
师:非常好的观察!这首歌确实充满了舞蹈的感觉,它的歌词是用维吾尔语唱的,所以我们听起来会觉得有些陌生。不过不用担心,我们今天会用汉语来学唱这首歌。
(二)探究(12分钟)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首先,我来为大家范唱一遍。
(教师范唱《阿拉木汗》)
师:现在,我们来一句一句地学习。跟我读:"阿拉木汗,我的阿拉木汗"
生:(跟读)阿拉木汗,我的阿拉木汗
师:很好!接下来:"你像天上的明星闪闪发光"
生:(跟读)你像天上的明星闪闪发光
(教师继续带领学生逐句学习歌词)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旋律。我唱一句,你们跟着唱一句。
(教师分句示范,学生跟唱,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
师:太棒了!我们来试试分组唱。男生唱第一句,女生唱第二句,然后交替。
(学生分组轮唱)
(三)示范(5分钟)
师:维吾尔族的音乐非常热情奔放,我们在唱歌的时候也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动作。看,像这样(教师示范简单的舞蹈动作)。
生:(模仿教师的动作)
师:很好!现在我们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
(全班一起唱歌并做动作)
环节三:巩固延伸(8分钟)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唱这首歌了,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们把全班分成四组,每组选择一种不同的表演方式:有的可以加入舞蹈,有的可以用三角铁伴奏,有的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声音演唱。大家有3分钟的时间准备,然后我们一起欣赏各组的表演。
(学生分组准备,然后依次表演)
师:太精彩了!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这就像我们伟大的祖国,虽然有56个民族,但我们和谐共处,共同谱写美好的乐章。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汗》,感受了新疆音乐的魅力。通过这首歌,我们不仅学会了新的曲目,还了解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和文化。
作业:
1. 复习《阿拉木汗》,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演唱。
2. 搜集一些有关新疆的有趣知识,下次课上与大家分享。
十、设计意图
(1) 初步感知环节:通过视频和音乐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利用多感官刺激,帮助学生建立对新疆文化的初步印象。
(2) 探究音乐环节: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从歌词到旋律,再到结合动作,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歌曲。通过分组活动增强参与度,培养合作精神。
(3) 巩固延伸环节:设计创意表演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通过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加深对歌曲和文化的理解。
十一、板书设计
《阿拉木汗》
|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
/ | \
热情奔放 独特旋律 民族文化
\ | /
音乐 + 舞蹈 = 艺术
十二、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通过多媒体资料和互动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阿拉木汗》这首维吾尔族民歌。通过分步骤的教学和多样化的活动,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较好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然而,在维吾尔语发音的教学上还需要改进,可以考虑邀请懂维吾尔语的老师来协助教学。此外,在文化背景的介绍上可以更加深入,帮助学生建立更全面的文化认知。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探索如何将音乐教学与文化教育更好地结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艺术素养。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