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1(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1(北京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10-15 22: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赤壁之战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会生字,理解“调兵遣将、相持、计策、自不量力、丢盔弃甲”等词语地意思,初步尝试缩写和改编课文。 2.认真阅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赤壁之战”的战争意义和历史意义。 3.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能有目的地进行拓展阅读,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缩写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赤壁之战”的战争意义和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 课前师生共同搜集“赤壁之战”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破题开篇,了解背景 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理解“之”的意思。 2.引导学生利用课外阅读的知识,介绍“你所知道的‘赤壁之战’”。 3.课件演示:赤壁之战的时代背景。 二、读通课文,质疑问难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个别学生轮读课文,检查通读课文效果,随机进行教学处理。 (1)联系上下文理解“隔江相对”,课件演示:两军布阵图。 (2)理解“调兵遣将”,比较“遣”与“遗”的字形。 (3)指导读通顺长句“不错,……上面铺着火硝、硫黄。” (个别学生读课文,重点是检查能否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暴露出来的具有共性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解决,通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基础;随机进行部分字词教学,既是字词分散教学的一种形式,也是从课文阅读整体出发的一种考虑。)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勾画,思考: (1)你对“赤壁之战”又知道了什么? (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对课文地理解程度,学生的回答会多种多样,教师要多肯定多鼓励学生能自己读懂课文,适当引导学生纠偏。) (2)你对“赤壁之战”还有什么问题? (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和习惯,同时也是对课文得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要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质疑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并以此为依据,展开下一步教学。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估计在这些范围之内:为什么要采用火攻?曹操怎么会这么轻易相信黄盖?怎么会这么巧,那天刚好刮东南风?……) 三、研读课文,讨论争辩 1.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研究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后,根据研究需要也可以阅读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深入研究。 (这一设计主要体现:一是给学生选择学习的机会;二是给学生自由研读的空间;三是引入课外资料实施开放教学。) 2.课堂交流研究成果,教师相机点拨,全体学生体会课文语言,学习课文重点内容。 (1)引导学生读一读三处描写曹军把船练起来的句子,体会火攻的妙处。 (2)引导学生读黄盖的信,体会曹操的盲目乐观和自信。 …… (在这里,教师的点拨非常重要,要引导学生言之有文,言之有理,是学生能从整体上深入理解课文。 3.以同质小组的形式交流富余成果。 (这是对合作学习时机的一种尝试,可以进一步满足学生的交流欲望,相互补充研究成果,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课时
一、精读深思,总结课文 1.默读课文,概括“赤壁之战”周瑜获胜的原因。 (要求学生不要说具体的措施,要很概括地说出几条原因,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同时也是语言品质的训练。) 2.小组讨论,优化答案。 (在个体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安排小组讨论,更有实效,确实能起到启发市委、深入思考、优化答案的效果。) 3.课堂交流。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智慧的火花,及时鼓励引导,帮助学生提高概括水平。一般的说,可以概括为: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把握时机等。) 二、缩写改编,内化课文 1.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联系课文理解“计策”。 2.以“黄盖是怎么说的?”为话题,缩写改编课文后半部分。 (利用课文地空白点进行语言转换和课文缩写练习,内化课文语言,深入理解课文。) 3.交流评价。 4.思考:把我们写的这段话放进课文中去好不好?为什么? (感悟一种写作技巧。) 三、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1.小结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 2.引入《念奴娇·赤壁怀古》,读一读,找一找那一句是描写赤壁之战的。 (在课内引入《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诗、注释以及今译文,体现了语文课堂的开放,扩大了阅读教学的容量,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豪情,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名著和古诗文,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 四、作业:(任意选择) 1.缩写《赤壁之战》全文。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浏览“网上三国”。 3.编一张以“三国”为主题的小报。 4.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