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20 12:01:51

文档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试题
1.(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小明给同学讲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时是相互的,下列所举的事例中最恰当的是(  )
A.手压气球,气球变形
B.将篮球投入篮球筐中
C.手指压铅笔尖,手指感到疼痛
D.从高处下落的重锤使沙地凹陷一个坑
【答案】C
【知识点】力和力的图示
【解析】【解答】A.手压气球,气球变形,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A错误;
B.将篮球投入篮球筐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
C.手指压铅笔尖,手指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从高处下落的重锤使沙地凹陷一个坑,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汽车驶过后建设中的高铁站扬起灰尘
B.泸州酒博会展区酒香四溢
C.细沙混进芝麻里
D.初冬的早上泸州玉带河河面,雾气弥漫
【答案】B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解答】A.汽车驶过后建设中的高铁站扬起灰尘,灰尘是由于气流的作用而运动,另外灰尘颗粒要比分子大得多,故A错误;
B.泸州酒博会展区酒香四溢,是由于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细沙和芝麻都是宏观物体,它们的运动都靠外力作用,不能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初冬的早上泸州玉带河河面,雾气弥漫,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属于物态变化,不能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分子热运动分析:
1.区别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理解物态变化。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3.(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同学们对运动场上出现的现象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抛出去的篮球会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
B.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惯性越来越小
C.百米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由于受惯性作用不会立即停下来
D.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答案】A
【知识点】惯性与质量
【解析】【解答】A.抛出去的篮球会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A正确;
B.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阻力的作用,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B错误;
C.百米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由于具有惯性不会立即停下来,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C错误;
D.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利用运动员的惯性来提高成绩,但不能增大惯性,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惯性的概念和特点分析:
1.衡量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质量大,惯性大,质量小,惯性小。
2.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不能与生活中的习惯混为一谈。
4.(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下列各物理量可用来鉴别物质的是(  )
①密度 ②体积 ③质量 ④比热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力学;热学
【解析】【解答】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一般情况下不同物质的特性不同,所以可用密度和比热容来鉴别物质,而体积和质量不是物质的特性,不能用来鉴别物质。
故选C。
【分析】1.物质的特性指的是这种物质特有的,可以用于区别其他物质的性质。密度、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
2.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通过计算物质的密度,查密度表,可以判断是哪种物质。
5.(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下图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气球时的情形,则气球(  )
A.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 D.无法判断
【答案】C
【知识点】电荷及三种起电方式
【解析】【解答】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由图可知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气球相排斥,则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气球一定带负电荷。
故选C。
【分析】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分析:气球远离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说明气球带负电。
6.(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苗淼家生活条件比较好,家里有电动轿车、燃油轿车、小客车、大货车,其中不属于热机的是(  )
A.电动轿车 B.燃油轿车 C.小客车 D.大货车
【答案】A
【知识点】热学
【解析】【解答】电动轿车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不属于热机;燃油轿车、小客车、大货车是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属于热机。
故选A。
【分析】理解什么是热机。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分析各个选项能量的转化即可正确解题。
7.(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小明家连接插线板的导线折断后,他把两根导线拧在一起继续使用,用久后发现连接处容易发热,其主要原因是连接处(  )
A.电阻变小 B.电流比别处电流小
C.电阻变大 D.电流比别处电流大
【答案】C
【知识点】焦耳定律;电阻
【解析】【解答】导线连接处因接触不良,电阻较大,导线连接处与导线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的电流、通电时间相等,由
可知,连接处产生的热量较多,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加速导线老化,甚至引起火灾。
故选C。
【分析】根据电路特点和焦耳定律分析:明白生活中的用电现象,导线连接处的导线因为通电时间长,发热后容易氧化,使金属电阻率发生变大,即电阻变大。
8.(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A、B、C、D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与所受合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图象法;运动学 S-t 图象;牛顿定律与图象;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A.斜率代表速度,斜率不变,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斜率代表加速度,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加速度不为零且保持逐渐增大,则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由于图像是合外力—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合外力增大,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增大,且方向不变,故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位移—时间图像,其斜率代表速度,速度—时间图像,其斜率代表加速度。
9.(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2s内
B.~表示时间,称为第3s内
C.~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
D.表示时间,称为第内
【答案】B
【知识点】时间与时刻
【解析】【解答】A.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 2s内指时间,故A错误;
B.~表示时间,称为第3s内,故B正确;
C.~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s内,第2s内是,故C错误;
D.表示时间,称为第ns内,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时间轴上点和线段的意义分析:
1.时刻和时间间隔分别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和一段线段。
2.时刻具有瞬时性特点,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个过程相对应。
10.(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小灯泡都不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个小灯泡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个小灯泡也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个小灯泡都亮。下列对电路故障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灯泡断路 B.小灯泡断路
C.小灯泡短路 D.开关S断路
【答案】D
【知识点】电路故障分析
【解析】【解答】A.由电路图知,两灯串联,如果灯断路,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灯是发光的,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
B.如果灯断路,导线接触b、c两点时,会发光,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
C.如果灯短路,则灯是发光的,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
D.如果开关断路,导线接触c、d两点时,电路是通路,两灯都发光,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电路的故障分析:
1.电路是通路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或灯泡发光,否则出现短路或断路的状态。
2.用导线检验电路故障时,导线与用电器并联,其他用电器能工作,说明此处用电器断路;其他用电器不能工作,其他用电器断路。
11.(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灯泡上标有“6 V 6 W”、灯泡上标有“6 V 3 W”的字样。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均正在发光,通过的电流分别为,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解析】【解答】BD.根据
可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分别为
由图可知灯泡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即
B错误,D错误;
AC.根据
可得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
A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析:
1.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通过两灯泡的电流比。
2.根据欧姆定律分析两灯泡两端的电压比。
12.(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小明在学习家庭电路时,安装了两盏白炽灯和两个插座,如图所示。如果两插座中均连入家用电器,且将电路中的开关全部闭合,那么各用电器工作的情况是(  )
A.甲、乙、丙、丁都正常工作 B.只有甲、乙、丁正常工作
C.只有甲正常工作 D.只有乙正常工作
【答案】C
【知识点】生活用电知识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甲并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且火线接在丙的前面,不受丙的影响,可以正常工作;丙插座串联在了火线上,如果丙插座上不接入用电器会使后面的电路出现断路,而接入用电器后,会与后面的用电器串联,使其他用电器都不能达到额定电压,无法正常工作。因此,由于丙的存在,会影响到乙、丁都无法正常工作。综上所述,只有甲可以正常工作,乙、丙丁均不能正常工作。
故选C。
【分析】根据家庭电路的连接特点分析:所有的用电器并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保证各用电器之间互相不影响,都能正常工作。
13.(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     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
【答案】响度;声源
【知识点】声学
【解析】【解答】声音的特性包括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大声”和“轻声”指的是声音的响度;
控制噪声有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轻声说话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响度 声源
【分析】根据声音的特性分析:
1.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声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2.减弱噪音的途径: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14.(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下图中用试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正确的使用方式是   (选填“甲”或“乙”)。电工师傅正确测试火线时,氖管发光,此时   (选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电工师傅的身体。
【答案】甲;有
【知识点】生活用电知识
【解析】【解答】使用试电笔时,笔尖接触被测导线,手接触尾部金属体,正确的使用方式是图甲。试电笔笔尖接触火线时,电流会经笔尖、氖管、大电阻、笔尾、人体导向大地,形成通路,这一过程中,人体会成为电路的一部分,会有微弱的电流通过人体。
故答案为:甲 有
【分析】根据试电笔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试电笔的辨别火线和零线的工具,使用时,氖管发光,说明接触的是火线,否则是零线。
15.(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2024年1月17日,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在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飞船相对于火箭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空间站是通过   波与地面联系的。
【答案】静止;电磁
【知识点】参考系与坐标系
【解析】【解答】在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飞船与火箭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所以飞船相对于火箭是静止的。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且可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空间站是通过电磁波与地面联系的。
故答案为:静止 电磁
【分析】根据题干中现象变化中的物理规律分析:
1.飞船相对火箭的运动情况,是以火箭为参考系,分析飞船的运动状态。
2.明白电磁波传递的是信息和能量。
16.(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是一种设想中的永动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这种永动机   (选填“能”或“不能”)制造出来。火箭发射升空时,燃料燃烧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   能,再转化为火箭的   能。
【答案】不能;内;机械
【知识点】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解析】【解答】永动机不能制造出来,这是因为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在火箭升空时,燃料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再转化为火箭机械能。
故答案为:不能 内 机械
【分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分析:
1.能量转化过程,明白该过程哪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了,产生哪种形式的能量。
2.理解由于能量守恒的原理,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17.(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如图甲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说明了分子间存在   ;
(2)如图乙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的酒精,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带颜色的水,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和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看见混合液体的体积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
(3)如图丙所示,将红墨水滴入热水中比滴入冷水中扩散得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   (选填“剧烈”或“缓慢”)。
【答案】(1)引力
(2)小于;间隙
(3)剧烈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2)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根据题意可知,将两滴相同的红墨水分别同时缓慢滴入冷水和热水中,过一段时间热水中的红墨水先变得均匀,说明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所以这个现象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烈。
故答案为:(1)引力 (2)小于 间隙 (3)剧烈
【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歇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存在分子斥力和分子引力,分子间有间隙。
18.(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为6V,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等于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选填字母);
A.定值电阻R断路 B.电流表被烧坏
C.滑动变阻器短路 D.定值电阻R短路
(2)实验中,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取下5Ω的电阻,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最   端,然后用10Ω的电阻代替5Ω的电阻接入电路;
(3)如图乙,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   V;为完成所有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   Ω的滑动变阻器。
【答案】(1)D
(2)断开开关;左
(3)2.5;35
【知识点】特殊方法测电阻
【解析】【解答】(1)A.若定值电阻R断路,电流表没有示数,则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电压,有示数,故A错误;
B.若电流表被烧坏了,整个电路断路,两表都没有示数,故B错误;
C.若滑动变阻器短路,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故C错误;
D.若定值电阻R短路,电路为通路,电流表有示数,此时电压表被短路而没有示数,故D正确。
(2)用5 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应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阻值最大处,即滑动变阻器的最左端。
(3)在更换定值电阻后,应移动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由图乙可知图像上任意一点的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为2.5 V,故可知实验时电压表示数保持2.5 V不变。
由串联分压知
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当时,则
解得
所以实验时选取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得小于35 Ω。
故答案为:(1)D (2)断开开关 左 (3)2.5 35
【分析】根据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分析:
1.分析电路故障时,可以根据选项逐个分析判断。
2.连接电路时,应该先断开开关,接通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3.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及分压原理分析判断。
19.(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王刚和李勇同学在学了《声现象》之后,决定做测定声音在铁轨中传播速度的实验,在距王刚730米处李勇用铁棍敲击铁轨一下,王刚用耳朵贴近铁轨时,能听到两声敲击声,两声的时间间隔为2秒,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每秒,铁轨为直轨道,则:
(1)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
(2)如果人耳要分辨两种声音,两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秒,要完成本次实验,王刚和李勇的距离应大于多少米?
【答案】(1)两声的时间间隔等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减去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时间,即有
解得
(2)两声的时间间隔等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与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时间的差,设王刚和李勇的距离应大于,则有
解得
即王刚和李勇的距离应大于36.5m。
【知识点】声波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声音时间间隔等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与声音在铁中的传播时间的时间差。根据题意结合速度计算公式分析计算即可。
2.设定两人间的最小距离,根据声音时间间隔等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与声音在铁中的传播时间的时间差。结合速度公式计算两人的最小距离。
(1)两声的时间间隔等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减去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时间,即有
解得
(2)两声的时间间隔等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与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时间的差,设王刚和李勇的距离应大于,则有
解得
即王刚和李勇的距离应大于36.5m。
20.(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8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压表的示数为2V。求:
(1)电阻的阻值;
(2)当滑片P移动至最左端时,电路中的电流。
【答案】(1)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后,、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由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通过电阻的电流
电阻的阻值
(2)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P移动至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为20Ω,电路中的总电阻
电路中的电流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简单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析:
1.根据电路图分析各电学元件的串并联关系。
2.根据欧姆定律分析R2连入电路的阻值。
3.分析电路总电阻,根据电阻的串联特点分析电阻R1的阻值。
(1)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后,、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由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通过电阻的电流
电阻的阻值
(2)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P移动至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为20Ω,电路中的总电阻
电路中的电流
21.(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如图甲所示为《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我国传统提水工具桔槔。图乙为其原理示意图,O为支点,A端用细绳悬挂一重石,B端用细绳悬挂水桶。已知水桶重力为、容积为,悬挂桶的绳子始终保持在竖直状态,忽略杆和绳的重力。(取)
(1)桶装满水时,求水桶中水的质量;
(2)空桶在水中漂浮时,求桶排开水的体积;
(3)一重力为的人用桔槔将装满水的桶提出水面(忽略桶外壁沾水),当桔槔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人对地面的压力为,求重石的重力。
【答案】(1)由
可得,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2)空桶在井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

可得,桶排开水的体积为

(3)桶装满水时,水的重力为
桶和水的总重力为
人的重力为480N,提水桶的过程中,人对地面的压力为600N,对人受力分析可得
代入数值得
解得
即绳子对人施加的向下的拉力为120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对绳子施加的向上的拉力为120N。对绳子受力分析有
代入数值得
解得
即B端对绳子的拉力为180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绳子对B端的拉力为180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变形并代入数值得
【知识点】力矩平衡;共点力的平衡
【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压强计算以及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1.根据密度公式分析水的质量,求出水的重力。
2.根据平衡条件和浮力公式分析桶排开水的体积。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B端绳子的拉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分析手对绳子的拉力,由受力平衡和相互作用求出重石的重力。
(1)由
可得,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2)空桶在井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

可得,桶排开水的体积为
(3)桶装满水时,水的重力为
桶和水的总重力为
人的重力为480N,提水桶的过程中,人对地面的压力为600N,对人受力分析可得
代入数值得
解得
即绳子对人施加的向下的拉力为120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对绳子施加的向上的拉力为120N。对绳子受力分析有
代入数值得
解得
即B端对绳子的拉力为180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绳子对B端的拉力为180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变形并代入数值得
1 / 1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试题
1.(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小明给同学讲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时是相互的,下列所举的事例中最恰当的是(  )
A.手压气球,气球变形
B.将篮球投入篮球筐中
C.手指压铅笔尖,手指感到疼痛
D.从高处下落的重锤使沙地凹陷一个坑
2.(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汽车驶过后建设中的高铁站扬起灰尘
B.泸州酒博会展区酒香四溢
C.细沙混进芝麻里
D.初冬的早上泸州玉带河河面,雾气弥漫
3.(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同学们对运动场上出现的现象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抛出去的篮球会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
B.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惯性越来越小
C.百米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由于受惯性作用不会立即停下来
D.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4.(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下列各物理量可用来鉴别物质的是(  )
①密度 ②体积 ③质量 ④比热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下图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气球时的情形,则气球(  )
A.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 D.无法判断
6.(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苗淼家生活条件比较好,家里有电动轿车、燃油轿车、小客车、大货车,其中不属于热机的是(  )
A.电动轿车 B.燃油轿车 C.小客车 D.大货车
7.(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小明家连接插线板的导线折断后,他把两根导线拧在一起继续使用,用久后发现连接处容易发热,其主要原因是连接处(  )
A.电阻变小 B.电流比别处电流小
C.电阻变大 D.电流比别处电流大
8.(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A、B、C、D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与所受合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
A. B.
C. D.
9.(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2s内
B.~表示时间,称为第3s内
C.~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
D.表示时间,称为第内
10.(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小灯泡都不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个小灯泡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个小灯泡也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个小灯泡都亮。下列对电路故障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灯泡断路 B.小灯泡断路
C.小灯泡短路 D.开关S断路
11.(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灯泡上标有“6 V 6 W”、灯泡上标有“6 V 3 W”的字样。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均正在发光,通过的电流分别为,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  )
A. B.
C. D.
12.(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小明在学习家庭电路时,安装了两盏白炽灯和两个插座,如图所示。如果两插座中均连入家用电器,且将电路中的开关全部闭合,那么各用电器工作的情况是(  )
A.甲、乙、丙、丁都正常工作 B.只有甲、乙、丁正常工作
C.只有甲正常工作 D.只有乙正常工作
13.(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     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
14.(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下图中用试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正确的使用方式是   (选填“甲”或“乙”)。电工师傅正确测试火线时,氖管发光,此时   (选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电工师傅的身体。
15.(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2024年1月17日,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在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飞船相对于火箭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空间站是通过   波与地面联系的。
16.(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是一种设想中的永动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这种永动机   (选填“能”或“不能”)制造出来。火箭发射升空时,燃料燃烧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   能,再转化为火箭的   能。
17.(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如图甲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说明了分子间存在   ;
(2)如图乙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的酒精,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带颜色的水,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和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看见混合液体的体积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
(3)如图丙所示,将红墨水滴入热水中比滴入冷水中扩散得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   (选填“剧烈”或“缓慢”)。
18.(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为6V,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等于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选填字母);
A.定值电阻R断路 B.电流表被烧坏
C.滑动变阻器短路 D.定值电阻R短路
(2)实验中,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取下5Ω的电阻,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最   端,然后用10Ω的电阻代替5Ω的电阻接入电路;
(3)如图乙,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   V;为完成所有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   Ω的滑动变阻器。
19.(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王刚和李勇同学在学了《声现象》之后,决定做测定声音在铁轨中传播速度的实验,在距王刚730米处李勇用铁棍敲击铁轨一下,王刚用耳朵贴近铁轨时,能听到两声敲击声,两声的时间间隔为2秒,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每秒,铁轨为直轨道,则:
(1)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
(2)如果人耳要分辨两种声音,两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秒,要完成本次实验,王刚和李勇的距离应大于多少米?
20.(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8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压表的示数为2V。求:
(1)电阻的阻值;
(2)当滑片P移动至最左端时,电路中的电流。
21.(2024高一上·衡阳开学考)如图甲所示为《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我国传统提水工具桔槔。图乙为其原理示意图,O为支点,A端用细绳悬挂一重石,B端用细绳悬挂水桶。已知水桶重力为、容积为,悬挂桶的绳子始终保持在竖直状态,忽略杆和绳的重力。(取)
(1)桶装满水时,求水桶中水的质量;
(2)空桶在水中漂浮时,求桶排开水的体积;
(3)一重力为的人用桔槔将装满水的桶提出水面(忽略桶外壁沾水),当桔槔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人对地面的压力为,求重石的重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力和力的图示
【解析】【解答】A.手压气球,气球变形,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A错误;
B.将篮球投入篮球筐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
C.手指压铅笔尖,手指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从高处下落的重锤使沙地凹陷一个坑,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答案】B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解答】A.汽车驶过后建设中的高铁站扬起灰尘,灰尘是由于气流的作用而运动,另外灰尘颗粒要比分子大得多,故A错误;
B.泸州酒博会展区酒香四溢,是由于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细沙和芝麻都是宏观物体,它们的运动都靠外力作用,不能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初冬的早上泸州玉带河河面,雾气弥漫,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属于物态变化,不能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分子热运动分析:
1.区别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理解物态变化。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3.【答案】A
【知识点】惯性与质量
【解析】【解答】A.抛出去的篮球会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A正确;
B.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阻力的作用,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B错误;
C.百米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由于具有惯性不会立即停下来,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C错误;
D.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利用运动员的惯性来提高成绩,但不能增大惯性,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惯性的概念和特点分析:
1.衡量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质量大,惯性大,质量小,惯性小。
2.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不能与生活中的习惯混为一谈。
4.【答案】C
【知识点】力学;热学
【解析】【解答】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一般情况下不同物质的特性不同,所以可用密度和比热容来鉴别物质,而体积和质量不是物质的特性,不能用来鉴别物质。
故选C。
【分析】1.物质的特性指的是这种物质特有的,可以用于区别其他物质的性质。密度、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
2.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通过计算物质的密度,查密度表,可以判断是哪种物质。
5.【答案】C
【知识点】电荷及三种起电方式
【解析】【解答】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由图可知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气球相排斥,则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气球一定带负电荷。
故选C。
【分析】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分析:气球远离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说明气球带负电。
6.【答案】A
【知识点】热学
【解析】【解答】电动轿车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不属于热机;燃油轿车、小客车、大货车是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属于热机。
故选A。
【分析】理解什么是热机。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分析各个选项能量的转化即可正确解题。
7.【答案】C
【知识点】焦耳定律;电阻
【解析】【解答】导线连接处因接触不良,电阻较大,导线连接处与导线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的电流、通电时间相等,由
可知,连接处产生的热量较多,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加速导线老化,甚至引起火灾。
故选C。
【分析】根据电路特点和焦耳定律分析:明白生活中的用电现象,导线连接处的导线因为通电时间长,发热后容易氧化,使金属电阻率发生变大,即电阻变大。
8.【答案】B
【知识点】图象法;运动学 S-t 图象;牛顿定律与图象;运动学 v-t 图象
【解析】【解答】A.斜率代表速度,斜率不变,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斜率代表加速度,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加速度不为零且保持逐渐增大,则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由于图像是合外力—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合外力增大,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增大,且方向不变,故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位移—时间图像,其斜率代表速度,速度—时间图像,其斜率代表加速度。
9.【答案】B
【知识点】时间与时刻
【解析】【解答】A.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 2s内指时间,故A错误;
B.~表示时间,称为第3s内,故B正确;
C.~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s内,第2s内是,故C错误;
D.表示时间,称为第ns内,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时间轴上点和线段的意义分析:
1.时刻和时间间隔分别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和一段线段。
2.时刻具有瞬时性特点,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个过程相对应。
10.【答案】D
【知识点】电路故障分析
【解析】【解答】A.由电路图知,两灯串联,如果灯断路,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灯是发光的,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
B.如果灯断路,导线接触b、c两点时,会发光,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
C.如果灯短路,则灯是发光的,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
D.如果开关断路,导线接触c、d两点时,电路是通路,两灯都发光,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电路的故障分析:
1.电路是通路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或灯泡发光,否则出现短路或断路的状态。
2.用导线检验电路故障时,导线与用电器并联,其他用电器能工作,说明此处用电器断路;其他用电器不能工作,其他用电器断路。
11.【答案】C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解析】【解答】BD.根据
可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分别为
由图可知灯泡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即
B错误,D错误;
AC.根据
可得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
A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析:
1.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通过两灯泡的电流比。
2.根据欧姆定律分析两灯泡两端的电压比。
12.【答案】C
【知识点】生活用电知识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甲并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且火线接在丙的前面,不受丙的影响,可以正常工作;丙插座串联在了火线上,如果丙插座上不接入用电器会使后面的电路出现断路,而接入用电器后,会与后面的用电器串联,使其他用电器都不能达到额定电压,无法正常工作。因此,由于丙的存在,会影响到乙、丁都无法正常工作。综上所述,只有甲可以正常工作,乙、丙丁均不能正常工作。
故选C。
【分析】根据家庭电路的连接特点分析:所有的用电器并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保证各用电器之间互相不影响,都能正常工作。
13.【答案】响度;声源
【知识点】声学
【解析】【解答】声音的特性包括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大声”和“轻声”指的是声音的响度;
控制噪声有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轻声说话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响度 声源
【分析】根据声音的特性分析:
1.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声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2.减弱噪音的途径: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14.【答案】甲;有
【知识点】生活用电知识
【解析】【解答】使用试电笔时,笔尖接触被测导线,手接触尾部金属体,正确的使用方式是图甲。试电笔笔尖接触火线时,电流会经笔尖、氖管、大电阻、笔尾、人体导向大地,形成通路,这一过程中,人体会成为电路的一部分,会有微弱的电流通过人体。
故答案为:甲 有
【分析】根据试电笔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试电笔的辨别火线和零线的工具,使用时,氖管发光,说明接触的是火线,否则是零线。
15.【答案】静止;电磁
【知识点】参考系与坐标系
【解析】【解答】在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飞船与火箭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所以飞船相对于火箭是静止的。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且可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空间站是通过电磁波与地面联系的。
故答案为:静止 电磁
【分析】根据题干中现象变化中的物理规律分析:
1.飞船相对火箭的运动情况,是以火箭为参考系,分析飞船的运动状态。
2.明白电磁波传递的是信息和能量。
16.【答案】不能;内;机械
【知识点】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解析】【解答】永动机不能制造出来,这是因为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在火箭升空时,燃料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再转化为火箭机械能。
故答案为:不能 内 机械
【分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分析:
1.能量转化过程,明白该过程哪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了,产生哪种形式的能量。
2.理解由于能量守恒的原理,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17.【答案】(1)引力
(2)小于;间隙
(3)剧烈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2)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根据题意可知,将两滴相同的红墨水分别同时缓慢滴入冷水和热水中,过一段时间热水中的红墨水先变得均匀,说明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所以这个现象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烈。
故答案为:(1)引力 (2)小于 间隙 (3)剧烈
【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歇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存在分子斥力和分子引力,分子间有间隙。
18.【答案】(1)D
(2)断开开关;左
(3)2.5;35
【知识点】特殊方法测电阻
【解析】【解答】(1)A.若定值电阻R断路,电流表没有示数,则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电压,有示数,故A错误;
B.若电流表被烧坏了,整个电路断路,两表都没有示数,故B错误;
C.若滑动变阻器短路,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故C错误;
D.若定值电阻R短路,电路为通路,电流表有示数,此时电压表被短路而没有示数,故D正确。
(2)用5 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应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阻值最大处,即滑动变阻器的最左端。
(3)在更换定值电阻后,应移动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由图乙可知图像上任意一点的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为2.5 V,故可知实验时电压表示数保持2.5 V不变。
由串联分压知
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当时,则
解得
所以实验时选取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得小于35 Ω。
故答案为:(1)D (2)断开开关 左 (3)2.5 35
【分析】根据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分析:
1.分析电路故障时,可以根据选项逐个分析判断。
2.连接电路时,应该先断开开关,接通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3.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及分压原理分析判断。
19.【答案】(1)两声的时间间隔等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减去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时间,即有
解得
(2)两声的时间间隔等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与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时间的差,设王刚和李勇的距离应大于,则有
解得
即王刚和李勇的距离应大于36.5m。
【知识点】声波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声音时间间隔等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与声音在铁中的传播时间的时间差。根据题意结合速度计算公式分析计算即可。
2.设定两人间的最小距离,根据声音时间间隔等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与声音在铁中的传播时间的时间差。结合速度公式计算两人的最小距离。
(1)两声的时间间隔等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减去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时间,即有
解得
(2)两声的时间间隔等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与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时间的差,设王刚和李勇的距离应大于,则有
解得
即王刚和李勇的距离应大于36.5m。
20.【答案】(1)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后,、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由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通过电阻的电流
电阻的阻值
(2)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P移动至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为20Ω,电路中的总电阻
电路中的电流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简单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析:
1.根据电路图分析各电学元件的串并联关系。
2.根据欧姆定律分析R2连入电路的阻值。
3.分析电路总电阻,根据电阻的串联特点分析电阻R1的阻值。
(1)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后,、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由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通过电阻的电流
电阻的阻值
(2)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P移动至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为20Ω,电路中的总电阻
电路中的电流
21.【答案】(1)由
可得,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2)空桶在井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

可得,桶排开水的体积为

(3)桶装满水时,水的重力为
桶和水的总重力为
人的重力为480N,提水桶的过程中,人对地面的压力为600N,对人受力分析可得
代入数值得
解得
即绳子对人施加的向下的拉力为120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对绳子施加的向上的拉力为120N。对绳子受力分析有
代入数值得
解得
即B端对绳子的拉力为180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绳子对B端的拉力为180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变形并代入数值得
【知识点】力矩平衡;共点力的平衡
【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压强计算以及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1.根据密度公式分析水的质量,求出水的重力。
2.根据平衡条件和浮力公式分析桶排开水的体积。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B端绳子的拉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分析手对绳子的拉力,由受力平衡和相互作用求出重石的重力。
(1)由
可得,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2)空桶在井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

可得,桶排开水的体积为
(3)桶装满水时,水的重力为
桶和水的总重力为
人的重力为480N,提水桶的过程中,人对地面的压力为600N,对人受力分析可得
代入数值得
解得
即绳子对人施加的向下的拉力为120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对绳子施加的向上的拉力为120N。对绳子受力分析有
代入数值得
解得
即B端对绳子的拉力为180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绳子对B端的拉力为180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变形并代入数值得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