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广泛影响,包括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以及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影响。
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当前存在的各类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及其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具体危害,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学生能够详细知道近年来环境问题的有效治理措施,包括政府政策、企业行动、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努力等方面,并理解这些措施的实施原理和效果。
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并提出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可以采取的切实可行的行动,不仅包括个人行为的改变,还包括如何影响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参与环保行动。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和动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环保行动建议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各类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具体危害,包括大气污染(如雾霾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水污染(如重金属污染对人体脏器的损害)、土壤污染(影响农作物安全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噪声污染(对听力和心理的不良影响)、固体废弃物污染(滋生细菌和污染土壤水源)等。让学生不仅知道有这些环境问题存在,还能清晰阐述其危害的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
2.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近年来环境问题的有效治理措施。从政府层面的环保政策法规(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垃圾分类政策等),到企业的绿色生产行动(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等),再到社会组织的环保活动(环保公益宣传、志愿者行动等)以及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努力(如绿色出行、节约能源等),使学生明白这些治理措施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它们对改善环境的重要意义。
3.促使学生思考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行动方案,包括个人层面的行动(如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爱护花草树木等),以及如何带动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参与环保行动(如组织家庭环保活动、向学校提出环保建议、参与社区环保志愿活动等),培养学生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环境问题与人类健康之间复杂的关联关系。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且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例如,大气污染中的细颗粒物如何进入人体并引发呼吸系统疾病,水污染中的化学物质如何在食物链中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等,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案例分析和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过程。
引导学生在了解众多环境问题和治理措施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提出适合不同场景的环保行动建议。不同的环境问题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法,而且在家庭、学校、社区等不同场景中,环保行动的可行性和重点也有所不同。这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环保行动方案。
培养学生长期坚持环保行动的意识和习惯。环保行动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而小学生的注意力和毅力相对较弱。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将环保行动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可以通过榜样示范、奖励机制、定期反馈等方式,鼓励学生持续参与环保行动。
四、教学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
五、教学时间
40 分钟
六、教学准备
1.环境问题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收集更多高质量的图片和视频,涵盖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和美丽的自然景观。例如,可以收集一些关于森林砍伐、水土流失、野生动物灭绝等问题的图片,以及一些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美丽风景视频。
对图片和视频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活动环节进行展示。例如,可以将大气污染的图片和视频放在一起,水污染的放在一起,方便学生对比和分析。
2.环境问题案例研究材料:
准备多个详细的环境问题案例,包括问题的背景、危害、治理过程和成效。例如,可以准备关于太湖蓝藻爆发、北京雾霾治理、垃圾分类推广等案例。
每个案例可以附上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例如,对于太湖蓝藻爆发的案例,可以提出问题:“蓝藻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哪些影响?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
3.环保行动建议卡片:
设计不同类型的环保行动建议卡片,如节约能源、减少垃圾、爱护动植物、绿色出行等方面。每张卡片上可以详细介绍一种环保行动的具体方法和意义。
可以在卡片上配上一些生动的图片,增加吸引力。例如,在节约能源的卡片上可以配上一个孩子关灯的图片,在绿色出行的卡片上可以配上一辆自行车的图片。
4.小组讨论用的便利贴和马克笔:
准备足够数量的便利贴和马克笔,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小组讨论和写下自己的想法。
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便利贴和马克笔,增加趣味性。例如,可以让每个小组使用一种特定颜色的便利贴和马克笔,方便在展示环节区分不同小组的观点。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开场白: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地球上,但是现在我们的环境却面临着很多问题。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我们的未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我们与环境” 这个话题,看看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观看视频:
播放关于环境问题的短片,如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受污染的环境对比。视频可以包括森林、河流、海洋等自然景观的美丽画面,以及雾霾、水污染、垃圾堆积等环境问题的场景。
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这些环境问题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你们有什么感受?
(二)活动一:环境问题大搜索(7 分钟)
图片展示:
展示环境问题相关的图片,如雾霾、水污染、垃圾堆积等。图片可以是真实的照片,也可以是漫画或插画,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可以对每张图片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图片中展示的环境问题的具体情况。例如,对于雾霾的图片,可以介绍雾霾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如何防护等知识。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图片中展示的环境问题及其可能对健康造成的危害。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种环境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然后派代表进行发言。
教师可以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巡视,倾听学生的讨论内容,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提示。例如,当学生讨论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考虑水污染对饮用水、农作物和水产品的影响,以及可能导致的疾病。
(三)活动二:环境治理案例分析(10 分钟)
案例介绍:
教师介绍近年来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的案例,如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的案例。教师可以详细介绍北京市采取的治理措施,如推广清洁能源、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等,以及这些措施取得的成效,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增加、PM2.5 浓度的降低等。
教师还可以介绍其他地区或国家的环境治理案例,如日本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新加坡的花园城市建设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小组分析:
学生分析案例中采取的治理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然后制作一张海报,展示案例中的治理措施和成效,并在海报上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教师可以在小组分析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如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等。例如,当学生分析日本垃圾分类的案例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于日本垃圾分类制度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日本是如何通过法律、教育和社会监督等手段实现垃圾分类的。
(四)活动三:环保行动建议(8分钟)
发放卡片:
每个学生获得一张环保行动建议卡片。卡片可以随机发放,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环保行动建议。
教师可以在发放卡片之前,对卡片上的环保行动建议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这些行动的意义和方法。例如,对于节约能源的卡片,可以介绍一些节约用电、用水和用气的小窍门;对于绿色出行的卡片,可以介绍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好处。
个人思考:
学生思考卡片上的问题,并写下自己的想法。问题可以包括:“你认为这个环保行动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你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变?你如何说服你的家人和朋友一起参与这个环保行动?” 等。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时间进行思考和写作,然后鼓励学生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互相启发和补充。
小组分享: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建议,并讨论如何实施。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种环保行动建议进行深入讨论,制定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包括行动的目标、步骤、时间安排和责任人等。
教师可以在小组分享过程中倾听学生的讨论内容,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例如,当学生讨论绿色出行的行动计划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考虑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如何规划出行路线、如何鼓励家人和朋友一起参与等问题。
(五)活动四:我们的环保承诺(5 分钟)
便利贴准备:
每个学生获得一张便利贴。便利贴可以是彩色的,增加趣味性。
教师可以在发放便利贴之前,强调环保承诺的重要性,让学生认真思考自己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写下承诺:
学生写下自己为了保护环境可以做的事情。承诺可以是具体的行动,如 “我每天步行上学”、“我每周少用一次塑料袋” 等,也可以是一种态度或价值观,如 “我要爱护大自然,不破坏环境”、“我要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等。
展示承诺:
将便利贴贴在教室的 “环保承诺墙” 上。教师可以在教室的一面墙上贴上一张大纸,写上 “环保承诺墙” 几个字,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便利贴贴在上面。
教师可以在展示承诺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阅读和交流彼此的承诺,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和责任感。
(六)结束与反馈(5 分钟)
总结:
教师总结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学习点。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参与度、讨论的深度、行动计划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也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教师可以说:“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大家积极参与了各项活动,对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小组讨论中,同学们能够积极发言,提出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在制定行动计划时,同学们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方案。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在行动中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要积极宣传环保知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反馈收集:
让学生填写简单的反馈表,收集他们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反馈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你最喜欢哪个活动环节?为什么?
你在活动中学到了什么?
你对活动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你今后会采取哪些环保行动?
教师可以在学生填写反馈表的过程中,巡视教室,解答学生的疑问和问题。反馈表填写完毕后,教师可以收集反馈表,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和需求,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完善。
八、教学反思
1.评估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次数、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制作海报和行动计划的认真程度等,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分析学生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环保行动建议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理解程度。可以从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对环境问题危害的认识、对环境治理措施的认识和对环保行动的认识等方面进行评估。
例如,可以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是否能够准确地描述环境问题的现象和危害,是否能够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和环保行动建议;可以分析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是否能够理解案例中的治理措施和成效,是否能够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可以检查学生在环保行动建议中是否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可行的环保行动方案。
2.思考如何改进活动,使其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活动的喜好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反馈意见。
尝试引入更多的互动环节和创意元素,如游戏、竞赛、角色扮演等,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可以组织一场环保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环保知识;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扮演环保志愿者、政府官员、企业代表等角色,模拟环境治理的过程。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内容和任务。例如,可以让学生调查自己家庭的能源消耗情况,制定家庭节能计划;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学校的垃圾分类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3.考虑如何将环境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环境问题,如浪费水电、乱扔垃圾、使用一次性物品等,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就在我们身边。
鼓励学生将环保行动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如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的好习惯,减少垃圾的产生,选择环保的交通工具等。
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宣传、植树造林、环保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环保的重要性和乐趣。
与家长和社区合作,共同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如举办环保讲座、组织环保亲子活动等,让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也能受到环保教育的影响。
九、教学资源
1. 环境问题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高质量的环境问题图片和视频,如国家地理频道、环保组织网站等。也可以自己拍摄一些身边的环境问题照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环境问题的存在。
利用图书馆资源,查找关于环境问题的书籍和杂志,从中选取合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展示。例如,一些科普读物中可能会有关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的生动图片和案例分析视频。
关注环保纪录片,如《地球脉动》《蓝色星球》等,从中截取精彩片段用于教学。这些纪录片不仅能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观,也能深刻揭示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2. 近年来环境治理成功案例的资料:
可以在新闻媒体、环保组织网站、政府部门网站等渠道收集近年来环境治理成功案例的资料,如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垃圾分类推广等方面的案例。也可以邀请环保专家或志愿者来学校进行讲座,介绍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
收集国内外知名企业在环保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功案例,如一些企业通过采用清洁能源、推行绿色生产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案例可以激发学生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环保思路。
查阅学术文献,了解环境治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教师可以将这些专业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进行介绍,拓宽学生的视野。
3. 环保行动建议卡片制作模板:
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环保行动建议卡片制作模板,或者自己设计制作模板。模板可以包括环保行动的名称、具体方法、意义和图片等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环保行动建议。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环保行动建议卡片,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组织一次卡片设计比赛,评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与美术老师合作,将环保行动建议卡片的制作与美术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环保知识的同时,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4. 便利贴和马克笔:
可以在文具店购买便利贴和马克笔,选择颜色鲜艳、质量好的产品,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利用学校的美术材料库,为学生提供更多种类的绘画工具,如彩色铅笔、水彩笔等,让学生可以用不同的工具在便利贴上表达自己的环保承诺。
与家长合作,让家长为学生准备一些个性化的便利贴和马克笔,如带有学生名字或喜欢的图案的便利贴,增加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