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气候 课件(共52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地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气候 课件(共52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地理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27 22:2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2 气候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
3.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形成原因,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重 点 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学 习 目 标
目录
01
中国的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02
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带
03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04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中国的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01
中国的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南方广州的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芬香,观赏、采购鲜花的人们喜气洋洋,流连忘返。
北方哈尔滨的冰灯展里,各式冰灯晶莹剔透,色彩缤纷,人们冒着低于–20℃的严寒观赏冰灯,犹如步入神话中的水晶宫。
中国的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28℃
10℃
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
中国的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
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为何偏低?
中国的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市的北极村,1月平均气温为–30.6℃。那里曾经出现过–52.3℃的极端最低气温。
中国的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7月平均气温为33℃,人称“火洲”。那里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9.6℃。
中国的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6个温度带。
中国的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03
暖温带
04
亚热带
05
热带
01
寒温带
02
中温带
06
青藏高原区
中国的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热带
积温>8000℃
亚热带
4500~8000℃
暖温带
3400~4500℃
中温带
1600~3400℃
寒温带
<1600℃
水稻、热带作物,一年三熟
水稻、油菜、甘薯、茶叶,一年两熟到三熟
冬小麦、玉米、甘薯、花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一年一熟
春小麦、马铃薯,一年一熟
中国的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北方的房屋大多数坐北朝南,密闭程度较高,墙体较厚,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两层窗户,房内或以炕代床,或有地炉、火墙,有利于取暖和保暖。
中国的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南方的房屋则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和透气。
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带
02
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带
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递减
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
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达6 558毫米。1912年更创下年降水量8 409毫米的记录。
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年降水天数不足10天,有些年份滴水不见。
在吐鲁番,常常见到一幢幢专门晾制葡萄干的“荫房”。在干旱少雨的气候下,葡萄挂在通风的室内就可以自然风干。
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带
探寻原因
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为什么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维度因素
降水东西差异
加剧东西差异
东部降水的南北差异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带
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带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
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 10月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带
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这往往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带
降水量与蒸发量
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
降水量>蒸发量
气候湿润
降水量<蒸发量
气候干旱
湿 润 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带
湿润区
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植被以森林为主,耕地以水田为主。
湖南凤凰古城周围的田园风光
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带
半湿润区
年降水量为400 800毫米,属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耕地大多是旱地。
河北承德的森林草原
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带
半干旱区
年降水量为200 400毫米,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带
干旱区
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远离海洋,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带
湿润区
森林
半湿润区
森林草原
半干旱区
草原
干旱区
荒漠
湿 润 区
半湿润区
干 旱 区
800mm
400mm
200mm
夏季风的进退
锋面雨带的移动
Feng Mian Yu Dai De Yi Dong
东部地区雨带推移
南部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东北地区
6月
7、8月
5月
9月
10月
北方雨季 短
南方雨季 长
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带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03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气温和干湿状况的空间差异大,气候类型多样。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我国一些高大的山地,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
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和旱季
分布地区
云南省、广东省、台湾省的南部以及海南省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
冬季温和(低温)少雨(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
分布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气候特点
01
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
分布地区
02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气候特点
西北内陆地区
分布地区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四季低温,有的地区甚至终年冰雪覆盖
气候特点
青藏高原
分布地区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高原山地气候
横断山区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04
90°
直射
斜射
照射面积小
=光照集中
=太阳辐射强
照射面积大
=光照分散
=太阳辐射弱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
来源:太平洋
性质:温暖湿润
风向: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来源:蒙古—西伯利亚
性质:寒冷干燥
风向: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东南部
西北部
降水少
降水多
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制约
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降水丰富 集中夏季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从沿海向内陆降水渐少
从沿海向内陆降水渐少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后练习
下图为珠江水系位置图、珠江流域气候资料图以及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2小题。
1.该区域( )
A.夏季炎热干燥 B.冬季寒冷漫长
C.夏季高温多雨 D.全年温和湿润
从珠江流域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区域夏季(6月~8月)多雨,月平均降水量均在100毫米以上,并不是干燥,A错误;珠江流域冬季(12月~次年2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属于温和,并不是寒冷(0℃以下),B错误;珠江流域夏季高温多雨,C正确;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珠江流域夏季是高温(20℃以上)多雨(月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D错误。故选:C。
C
下图为珠江水系位置图、珠江流域气候资料图以及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2小题。
从“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可知,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夏季(6月~8月),即西江主汛期出现在夏季,B正确。故选B。
2.西江主汛期出现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B
2月乍暖还寒之时,中国天气网发布了“全国穿衣指南地图”。读图,据此完成3~5小题。
3.从“穿衣指南地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南北温差大
C.从西向东递减 D.东西部气温相同
从“穿衣指南地图”可以看出,我国南北方地区气温差异大,从北向南气温越来越高,穿着的衣服越来越少,B正确。故选B。
B
2月乍暖还寒之时,中国天气网发布了“全国穿衣指南地图”。读图,据此完成3~5小题。
黑龙江省的是冬装上阵,海南省则是轻装上阵,造成这种穿衣差异大的原因是由于两地纬度相差大,黑龙江纬度高、气温低,海南省则纬度低、气温高;东西之间气温差异较小,但不可能相同,A正确。故选A。
4.黑龙江省和海南省穿衣差异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类型 D.人类活动
A
2月乍暖还寒之时,中国天气网发布了“全国穿衣指南地图”。读图,据此完成3~5小题。
“寒意仍浓,棉服护身”和“昼暖夜寒,衣服叠穿”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该分界线是一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D正确。故选D。
5.“寒意仍浓,棉服护身”和“昼暖夜寒,衣服叠穿”的分界线大致接近我国( )
A.地势的第一和第二阶梯分界线
B.400mm等降水量线
C.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D.一月0℃等温线
D
夏季风的不确定性,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旱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读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据此完成6~8小题。
6.图中Ⅱ地区雨季的时间段大致是( )
A.4—5月 B.6—7月 C.7—8月 D.9—10月
我国雨带自南向北推移。由图可知,图中Ⅱ地区雨季的时间段大致是6-7月,B正确;4-5月为Ⅰ地区雨季,A错误;7-8月为Ⅰ地区雨季,C错误;9-10月为华西秋雨,D错误。故选B。
B
夏季风的不确定性,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旱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读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据此完成6~8小题。
南方夏季干旱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势力强,雨带推进迅速,在我国北方滞留时间长,我国北涝南早,A正确;夏季风势力弱,雨带推进迟缓,在我国南方久久徘徊,易导致南涝北早,B错误;纬度和地形与南方夏季干旱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
7.“春旱不算旱,夏旱丢一半”是指夏天的干旱程度要比春天严重,我国南方夏季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势力强,雨带推进迅速,在我国北方滞留时间长
B.夏季风势力弱,雨带推进迟缓,在我国南方久久徘徊
C.我国南方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D.我国南方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A
夏季风的不确定性,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旱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读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据此完成6~8小题。
夏季风势力强弱变化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雨带推进迅速,进入Ⅰ地区,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早”的现象,A正确;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Ⅱ地区,未推移进入Ⅰ地区,则会导致“南涝北早”的现象,B、C、D错误。故选A。
8.如果在6月以后,雨带迅速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
A.北涝南旱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A
课堂小结
气候
中国的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带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温分布
六大温度带
降水分布
四大干湿地区
五种气候类型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感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