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教材分析 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是贯穿酸碱盐知识的一个重要纽带。而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的将这一部分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接着教材通过交流与讨论引出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化学知识与生产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为学生学好化学增加了动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信息加工处理,用观察的方法辨析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化学应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教学重点、难点教法选择 让学生参与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主要选择了引导探究法,通过创设情景、设计实验方案等手段来探究中和反应,从探究中层层启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适时营造学生学习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为他们的学习添加“助推剂”,因此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探究情景,提供动手练习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其模式为:创景设疑——活动探究——归纳总结——交流讨论——练习实践。学情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的一些性质,学生可能存在一个疑问并急于想知道;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因此,结合教法与学生的实际,在老师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展并进行有目的的思维和观察实验现象等活动,再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交流讨论,从而得出实验结论,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的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二、课内探究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实验探究得出中和反应及其实质
3、通过交流讨论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4、总结交流
5、当堂测试
三、课后提升 课前预习
一、复习篇
1.酸有哪些通性?
2.碱有哪些通性?
二、预习篇
1.酸碱反应生成了什么?
2.酸碱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蜜蜂蛰伤 蚊子叮咬蚊虫叮咬时,在蚊子的口器中分泌出一种有机酸--蚁酸,在家庭中可用浓肥皂涂抹可迅速止痒。 二、实验探究得出中和反应及其实质你能设计方案吗?设计实验方案:
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氢氧化钠溶液跟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并说明获得结论的依据。 1、酚酞试液 2、石蕊试液 教师继续深入引导:你知道吗?1.方案中滴加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2.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为什么发生变化?
3.如何操作才能使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4.如果将恰好反应后的溶液蒸发,会得到什么物质?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NaOH = Na+ + OH- HCl = H+ + Cl-NaOH + HCl = NaCl +H2O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本质: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的过程。这个反应为中和反应。一、中和反应1、定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判断:反应物必须为酸和碱 练习: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2KOH + H2SO4 == K2SO4 + 2H2OCa(OH)2 + 2HCl == CaCl2 +2 H2OCa(OH)2 +H2SO4 == CaSO4 +2H2O思考:这四种物质在组成上有什么共同点?三、通过交流讨论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思考讨论:1.由于农业上不合理使用化肥,或酸雨的影响,破坏了土壤的酸碱性,应怎样改变酸性土壤?能试着写出化学方程式吗?2.某硫酸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严重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你会怎样处理这些废水呢?3.你知道胃酸的主要成分吗?胃药胶囊的主要成分呢?请试着写出中和胃酸的化学方程式。4、总结交流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一、中和反应
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5.当堂测试:
1.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和反应一定要放热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生成
C.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
D.酸碱中和反应完成后溶液显酸性
2.下列物质中常用来改良土壤酸性的是( )
A.石灰石 B.熟石灰 C.干冰 D.烧碱
3.下列反应,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二者是否发生反应的是( )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石灰水和稀盐酸
C.铁锈和稀硫酸 D.镁和稀硫酸.
4.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中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酚酞溶液 B.镁条 C.氯化钾溶液 D.氯化铜溶液DBBA5.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时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发生,某班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方案一: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几滴酚酞溶液,不断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搅拌.如果实验现象是 ,
就可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方案二:向装有一定量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如果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你认为方案二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填序号)
A.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pH逐渐减小,最终小于7.
B.用温度计测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的温度,温度明显上升.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再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2NaOH+H2SO4==Na2SO4+2H2O不正确.稀硫酸有剩余也会产生气泡.AB 6.板书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一、中和反应
?1、NaOH+HCl=NaCl+H2O
2、盐: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钙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称为盐。
3、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酸碱性
2、污水处理
3、用于医药
?设计思路 课内探究重点放在对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上。从创设情境引入到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方案都在为学生后面的实验探究做准备。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在课前预习中已有所了解,通过视频和三张图片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进入下面的问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