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6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集训九 名句名篇默写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2016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集训九 名句名篇默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06 20:2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名句名篇默写
(时间:120分钟 满分:232分)
(56分)
1.(2015·江苏)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__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4)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5)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6)________________,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7)兴于《诗》,立于礼,________________。(《论语·泰伯》)
(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2.(2014·江苏)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6)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7)__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8)水至清则无鱼,________________。(《汉书·东方朔传》)
3.(2013·江苏)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2)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7)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8)祸兮福之所倚,________________。(《老子》五十八章)
4.(2015·苏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4)________________,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6)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7)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8)___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5.(2015·常州一中模拟)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诗经·氓》)
(2)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5)_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6)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8)________________,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6.(2015·常州北郊中学模拟)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2)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6)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质胜文则野,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
(8)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7.(2015·洪泽中学模拟)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2)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3)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5)________________,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
(6)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君子矜而不争,________________。(《论语》)
(8)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孟子·滕文公下》)
(176分)
8.(2015·南通一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民为贵,________________,君为轻。(《孟子》)
(2)教也者,________________。(《礼记·学记》)
(3)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__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7)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9.(2015·启东中学期末)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___,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7)国将兴,________________。(《荀子·大略》)
(8)________________,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10.(2015·苏北四市模拟)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3)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5)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7)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__,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8)牢骚太盛防肠断,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11.(2015·海州中学模拟)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2)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6)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7)________________,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8)________________,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12.(2015·前黄中学模拟)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________________,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3)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沉吟放拨插弦中,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钉头磷磷,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7)兄弟阋于墙,________________。(诗经·棠棣)
(8)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论语》)
13.(2015·常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诗经·卫风·氓》)
(2)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6)嗟乎!________________!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
(7)使天下之人,________________,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阿房宫赋》)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4.(2014·苏锡常镇一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诗经·秦风·蒹葭》)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________________,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5)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防民之口,________________。(《国语·周语上》)
(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________________,无欲则刚。(林则徐)
15.(2014·扬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2)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4)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6)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7)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8)仰不愧于天,________________。(《孟子·尽心上》)
16.(2013·南京、淮安二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_,何不改乎此度?(屈原《离骚》)
(4)辘辘远听,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论语》)
(6)陛下亦宜自谋,________________,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7)________________,从恶如崩。(《国语》)
(8)博观而约取,________________。(苏轼《稼说送张琥》)
17.(2015·苏北四市三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________________,辩乎荣辱之境。(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4)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5)________________,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6)________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7)流丸止于瓯臾,________________。(《荀子·大略》)
(8)粗缯大布裹生涯,________________。(苏轼《和董传留别》)
18.(2015·苏锡常镇二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
(2)万物并育而不相害,____________  。(《中庸》)
(3)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4)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人面不知何处去,____________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7)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8)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19.(2015·泰州二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卫风·氓》)
(2)__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3)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5)文章合为时而著,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与元九书》)
(6)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___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8)牢骚太盛防肠断,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20.(2015·南通二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2)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7)射者中,弈者胜,________________,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1.(2015·南京二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兄弟不知,咥其笑矣。________________,躬自悼矣。(《诗经·氓》)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3)________________,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4)一肌一容,________________,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5)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可堪回首,佛狸祠下,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________________。(《周易·系辞上》)
(8)________________,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22.(2015·北郊中学模拟)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杜牧《阿房宫赋》)
(2)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________________,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7)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周易·象传》)
(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_。(《论语·学而》)
23.(2015·常州一中模拟)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氓》)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苏轼《赤壁赋》)
(5)何夜无月?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绝山献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_,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7)人生天地之间,________________,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8)________________,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4.(2014·南京三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2)_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4)绝山献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_,飞漱其间。(郦道元《三峡》)
(5)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7)后生可畏,________________?(《论语》)
(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________________。(《礼记·大学》)
25.(2014·南通三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
(2)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____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
(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4)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5)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7)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________________,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横渠四句》)
(8)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6.(2014·徐州三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6)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君子不以言举人,________________。(《论语》)
(8)________________,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27.(2014·苏锡常镇二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二人同心,________________。(《周易》)
(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3)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4)清荣峻茂,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5)所守或匪亲,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6)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7)今年欢笑复明年,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8)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28.(2013·徐州、宿迁三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________________,不亦远乎?(《论语》)
(2)_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3)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___,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4)________________,矗不知乎几千万落。(杜牧《阿房宫赋》)
(5)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6)锦帽貂裘,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8)________________,毋临渴而掘井。(朱柏庐《朱子家训》)
29.(2013·苏锡常镇二调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__,又重之以修能。(屈原《离骚》)
(3)暮春三月,江南草长,________________,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
(4)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5)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6)舳舻千里,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_,横槊赋诗。(苏轼《赤壁赋》)
(7)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8)不要人夸颜色好,________________。(王冕《墨梅》)
热点题型阶段检测(三)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3分)
一、古诗文阅读(102分)
(一)文言文阅读(7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
邵雍字尧夫。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游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遂不复出。
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①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②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士之道洛者,有不之公府,必之雍。雍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襮③,不设防畛④,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熙宁行新法,吏牵迫不可为,或投劾⑤去。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皆贻书访雍,雍曰:“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耶?”
嘉祐诏求遗逸,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授将作监主簿,复举逸士,补颍州团练推官,皆固辞乃受命,竟称疾不之官。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元祐中赐谥康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有删节)
【注】 ①芘:通“庇”,荫庇。②信宿:连宿两夜。③表襮:自我炫耀。④防畛:喻防人之心。畛,界限。⑤投劾:递上引咎辞职的呈文,古代弃官的一种方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尝造其庐        造:造访,拜访。
B.雅敬雍,恒相从游 雅:文雅,有礼仪。
C.士之道洛者 道:取道。
D.父子昆弟每相饬曰 饬:告诫。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邵雍少时志向远大,广泛阅读,刻苦磨砺,周游四方。后来拜北海的李之才为师,学习《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B.邵雍安贫乐道,司马光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邵雍常到田间耕作,把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
C.门生故友因新法过于苛严准备弃官,征询邵雍意见,邵雍认为新法固然苛严,但能够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弃官没有什么好处。
D.邵雍不求仕达,先后两次被举荐为官,都是在坚决推辞之后接受任命的,但最后还是称病不赴任。去世时,追赠秘书省著作郎同时赐谥号康节。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邵雍“道德贤良”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8分)
曾公,讳致尧,抚州南丰人也。少知名江南。太平兴国八年,举进士及第,为符离主簿,累迁光禄寺丞、监越州酒税。数上书言事,太宗奇之,召拜著作佐郎。使行视汴河漕运,称旨。迁秘书丞,为两浙转运使。
谏议大夫魏庠知苏州,恃旧恩,多不法,吏莫敢近。公劾其状以闻,太宗惊曰:“是敢治魏庠,可畏也!”卒为公罢庠。洛苑使杨允恭以言事见幸,无不听,事有下,公常厝不行。允恭以诉,太宗遣使问公,公具言其不可。公既绳其大而人所难者,至其小易,则务为宽简。岁终,其课为最,徙知寿州。寿近,京师诸豪大商交结权贵,号为难治。公居岁余,诸豪敛手,莫敢犯法,人亦莫见其以何术而然也。公于寿尤有惠爱,既去,寿人遮留数日,以一骑从二卒逃去,过他州,寿人犹有追之者。再迁主客员外、判三司盐钱勾院。
是时,李继捧以银、夏五州归朝廷,其弟继迁亡入碛中为寇。太宗遽遣继捧往招之,至则诱其兄以阴合,卒复图而囚之。自陕以西,既苦兵矣。真宗初即位,益欲来以恩德,许还其地,使听约束。公独以谓继迁反覆,不可予。继迁已得五州,后二年,果叛,围灵武。议者又欲予之,公益争以为不可。言虽不从,真宗知其材,将召以知制诰①,而大臣有不可者,乃已,出为京西转运使。
王均伏诛,奉使安抚西川,误留诏书于家。其副潘惟岳教公上言“渡吉柏江舟破亡之”,以自解。公曰:“为臣而欺其君,吾不能为也。”乃上书自劾,释不问。其后惟岳入见禁中,道蜀事,具言公所自劾者,真宗嗟叹久之。
继迁兵既久不解,丞相张齐贤经略②环、庆以西,署公判官以从。公曰:“西兵十万,皆属王超。超材既不可专任,而兵多势重,非易可指麾。若不得节度诸将,事必不集。”真宗难其言,为诏陕西听经略使得自发兵而已。公度言终不合,乃辞行。会召赐金紫③,公谢曰:“臣尝言丞相某,事未效,不敢受赐。”由是贬黄州团练副使。公已贬,而王超兵败,继迁破清远军,朝廷卒亦弃灵州。
公贬逾年,复为户部员外郎,知泰州。上疏论事,语斥大臣尤切,当时皆不悦,又徙知鄂州。坐知扬州误入添支俸多一月,虽尝自言,犹贬监江宁府酒税。用封禅恩,累迁户部郎中。大中祥符五年五月某日,卒于官,享年六十有六。
(选自《欧阳修文集》卷二十,有删改)
【注】 ①知制诰:官名,北宋时朝廷的文字秘书。②经略:a.筹划治理、大略、要略,b.官名,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③金紫:唐宋的官服和佩饰,指“金印紫绶”,借指高官显爵。王均(?—1000),北宋川陕士兵起义领袖。
5.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事有下,公常厝不行    厝:放置。
B.公既绳其大而人所难者 绳:纠正。
C.若不得节度诸将,事必不集 集:集合。
D.上疏论事,语斥大臣尤切 切:激烈。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谏议大夫魏庠在苏州任上,多有不法行为,别人不敢言,曾致尧则进行弹劾,受到宋太宗的肯定,魏庠最终被罢了官。
B.曾致尧在寿州担任知州期间,颇有政声,离任时,百姓再三挽留,几天不能成行,最后只能单骑带二卒,逃离了寿州。
C.曾致尧在奉命安抚西川时,误把诏书忘在家里,他不肯编谎话为自己解脱,而是上书弹劾自己的过错,宋真宗知情后感叹不已。
D.在对待李继迁的问题上,曾致尧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却因言辞过于激烈而触怒了皇上,因此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数上书言事,太宗奇之,召拜著作佐郎。(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益欲来以恩德,许还其地,使听约束。(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列举文中表现曾致尧性格刚直的实例。(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8分)
赵犨传
赵犨,其先天水人。幼有奇智,龆龀之时,与邻里小儿戏于道左,恒分布行列为部伍战阵之状,自为董帅,指顾有节,如夙习焉,群儿皆禀而从之,无敢乱其行者。其父目而异之,曰:“吾家千里驹也,必大吾门矣!”唐会昌中,壶关作乱,随父北征,收天井关。未几,从王师征蛮,斩获甚众。本道录其勋,陟为马步都虞候。
及黄巢陷长安,天子幸蜀,中原无上,人心骚动。于是陈州数百人相率告许州连帅,愿得犨知军州事。其帅即以状闻,于是天子下诏,以犨署陈州刺史。既视事,乃谓将吏曰:“贱巢之虐,遍于四方,苟不为长安市人所诛,则必驱残党以东下。况与忠武久为仇雠,凌我土疆,势必然也。”乃遣增垣墉,浚沟洫。实仓廪,积薪刍。又招召劲勇,置之麾下。以仲弟昶为防遏都指挥使,以季弟珝为亲从都知兵马使,分领锐兵。黄巢在长安,果为王师四面扼束,食尽人饥,谋东奔之计,先遣骁将孟楷直入项县。犨引兵击之。贼众大溃,斩获略尽,生擒孟楷。
巢党悉众东来,陈人惧焉。犨恐众心携离,乃于众中扬言曰:“今贱众围逼,众寡不均,男子当于死中求生,又何惧也?汝但观吾之破贼,敢有异议者斩之!”由是众心靡不踊跃。无何,开门与贼接战,每战皆捷,贼众益怒。蔡人济以甲胄,军无所阙焉。凡围陈三百日,大小数百战,虽兵食将尽,然人心益固。犨因令间道奉羽书乞师于太祖。太祖素多犨之勇果,乃许之。重围遂解。
龙纪元年三月,又以平巢、蔡功,就加平章事,充忠武军节度使,仍以陈州为理所。由是中原尘静,唐帝复归长安,陈、许流亡之民,襁负归业。犨设法招抚,人皆感之。
犨兄弟三人,时称雍睦。一日,念仲弟昶同心王事,共立军功,乃下令尽以军州事付于昶,遂上表乞骸。后数月,寝疾,卒于陈州官舍,年六十六。
(节选自《旧五代史·梁书·赵犨传》,有删改)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陟为马步都虞候    陟:降职。
B.凌我土疆,势必然也 凌:侵犯。
C.蔡人济以甲胄 济:帮助。
D.遂上表乞骸 乞骸:自请退休。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犨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与邻里小孩玩排兵布阵的游戏,他的父亲目睹后大为赞赏,认为他将来一定会光大门庭。
B.赵犨富有远见,勇于担当。他在代理陈州刺史的时候,就料定黄巢必将兵败东犯。当孟楷直入项县时,他果断出击,大获全胜。
C.赵犨善于稳定民心,严明军纪。他带领军民苦守陈州三百天,终在外援的帮助下,迫使黄巢的军队解除了对陈州的重重围困。
D.赵氏兄弟相处和睦,所以赵犨晚年上书朝廷,请求将陈州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与自己同心协力处理政事并建立军功的二弟赵昶。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如夙习焉,群儿皆禀而从之,无敢乱其行者。(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不为长安市人所诛,则必驱残党以东下。(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为了预防黄巢的军队东下陈州,赵犨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8分)
李叔明传
李叔明,字晋,阆州新政人。本鲜于氏,世为右族。兄仲通,字向,天宝末为京兆尹、剑南节度使。兄弟皆涉学,轻财务施。
叔明擢明经,为杨国忠剑南判官。乾元中,除司勋员外郎,副汉中王瑀使回纥,回纥遇瑀慢,叔明让曰:“大国通好,使贤王持节。可汗,唐之婿,恃功而倨,可乎?”可汗为加礼。复命,迁司门郎中。
东都平,拜洛阳令,招徕遗民,号能吏。擢商州刺史、上津转运使。迁京尹,久之,以疾辞,除太子右庶子。崔旰扰成都,出为邛州刺史。旰入朝,即拜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徙治梓州。
建中初,吐蕃袭火井,掠龙州,陷扶、文、远三州。叔明分五将邀击,走之,以功加检校户部尚书。梁崇义阻命,诏引兵下峡,战荆门,败其众,襄州平,迁检校尚书左仆射。
德宗幸兴元,出家赀助军,悉衣币献宫掖,加太子太傅,封蓟国公。初,东川承兵盗,乡邑雕破,叔明治之二十年,抚接有方,华裔遂安。后朝京师,以病足,赐锦辇,令宦士肩舁以见,拜尚书右仆射。乞骸骨,改太子太傅致仕。
贞元三年,卒,谥曰襄。始,叔明与仲通俱京兆尹,及兼秩御史中丞,并节制剑南,又与子昇俱兼大夫,蜀人推为盛门。
叔明素恶道、佛之弊,上言曰:“佛,空寂无为者也;道,清虚寡欲者也。今迷其内而饰其外,使农夫工女堕业以避役,故农桑不劝,兵赋日屈,国用军储为耗。 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道士十四,每等降杀以七,皆择有行者,余还为民。”德宗善之,以为不止本道,可为天下法,乃下尚书省杂议。
子昇,以少卿从德宗梁州。叔明严敕以死报,故昇有功,擢禁军将军。贞元初,迁太子詹事。坐郜国公主,贬罗州别驾。
叔明素豪侈,在蜀殖财,广第舍田产。殁数年,子孙骄纵,赀产皆尽。世言多藏者以叔明为鉴云。
(选自《新唐书》)
1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兄弟皆涉学,轻财务施   务:必须。
B.以疾辞,除太子右庶子 辞:辞去(官职)。
C.出家赀助军,悉衣币献宫掖 悉:尽其全部。
D.乞骸骨,改太子太傅致仕 致仕:交还官职,退休。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叔明是阆州新政人,世代为豪族,他的哥哥叫李仲通,天宝末年担任京兆尹、剑南节度使。他们兄弟两人都在学业方面较用心。
B.李叔明出使回纥时,回纥人对汉中王礼节简慢,他对其进行了有理有节的批评,最终使回纥可汗认识到了错误。后被升为司门郎中。
C.东川地区有兵盗侵袭,村落凋破。李叔明在此治理了二十年,安抚、接纳有方,该地区才安定。
D.李叔明生活的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很多人为逃避劳役、兵役和赋税,纷纷信佛信道,致使国家财用军事储备大大减少,后被德宗加以限制。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叔明让曰:“大国通好,使贤王持节。可汗,唐之婿,恃功而倨,可乎?”(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德宗善之,以为不止本道,可为天下法,乃下尚书省杂议。(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概括李叔明的人物形象。(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2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7~19题。(11分)
渡 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7.“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颈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阐述。(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指出最后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沙鸥”意象的作用。(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20~22题。(11分)
望蓟门①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②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 ①蓟门:即蓟门关,古时北京东面防卫门户之一,在今河北省境内。②笳鼓:笳声、鼓声,借指军乐。
20.从全诗看,“客心惊”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作答。(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全诗紧扣“望”字展开,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构思脉络。(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史记·荆轲刺秦王》)
(6)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___________,然后君子。(《论语》)
(8)________________,怨及其身。(《礼记》)
二、语言文字运用(21分)
24.(2015·原创)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不可否认,机场服务的定价较之于市区具有特殊性,但一碗面条卖88元,的确有点“________”的感觉了。
②反垄断法在我国实施时间并不长。相关机构和部门应加强对专家的监督和管理,决不能让某些专家________、吃里扒外,败坏法学的声誉。
③昨天,在南京中山植物园野菜展上,园丁老唐对着“展台”上留下的一个个空缺直叹气摇头。老唐告诉记者,野菜展才不到10天的时间,被市民________的野菜就有30多盆。
A.顺手牵羊 趁火打劫 浑水摸鱼
B.趁火打劫 浑水摸鱼 顺手牵羊
C.顺手牵羊 浑水摸鱼 趁火打劫
D.趁火打劫 顺手牵羊 浑水摸鱼
2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近年来,我国各地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灰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去年,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标志着中国数千年来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意味着广大百姓生活质量与价值观念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和改善。
C.从今年高考“一模”统计数据看,学生成绩整体正常,反映了各学校的备考措施和教学效果良好,达到预期目标,发现了一些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短板。
D.城市雕塑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公共艺术,应该慎之又慎。既然城市雕塑是面向大众,是由民众买单,那么接受民众的审核不仅是对民众的尊重,更是民众的权利。
26.一位老年妇女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副挽联,其中有三副分别是逝者儿子、女婿、侄子送的,均未署名,请根据内容将其张贴到对应的地方(  )(3分)
①我欲招魂,四五日苦雨凄风,问归何处?情怜犹子,数十年嘉言懿范,痛想生平 ②梦断北堂春雨萱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 ③获选昔乘龙犹记东床惭坦腹,游仙今驾鹤那堪北堂仰遗容
A.①挽伯母 ②挽岳母 ③挽母
B.①挽岳母 ②挽母 ③挽伯母
C.①挽伯母 ②挽母 ③挽岳母
D.①挽母 ②挽伯母 ③挽岳母
2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作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③①⑤②④⑥ B.③④②①⑥⑤
C.②③①④⑤⑥ D.②③⑥④①⑤
28.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3分)
A.嘲笑蜜蜂不知变通,只知道一味在玻璃上撞,表达了对墨守成规的人的嘲讽。
B.窗内的人向往窗外的世界,表达了对被学业禁锢的学子的同情。
C.对窗户上蜜蜂的告诫,让它们另寻出路到屋外去,表达了对小生命的怜惜和爱护。
D.应当抛弃书本,像蜜蜂一样努力追求梦想,劝诫学子不要只知道死学习,要努力追寻梦想。
29.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3分)
A.财务和销售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是企业动作的核心。
B.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企业中占有重要位置。
C.有些人在生产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环保与安全。
D.有些人高高在上,不注重听取职工的意见。
30.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不贴切的一项是(  )(3分)
A.多行不义必自毙,人类最终将自食因无知造成的恶果。
B.讽刺了社会上某些人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现象。
C.讽刺了社会上某些人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环境的行为。
D.人类破坏环境自认为胜利,最终将是人类的毁灭。
三、现代文阅读重点练
考点集训九 名句名篇默写
1.【详细分析】易错字:(2)渚;(3)惑;(4)蔓;(5)雁。
答案 (1)信誓旦旦 (2)渚清沙白鸟飞回 (3)惑而不从师 (4)不蔓不枝 (5)衡阳雁去无留意 (6)月出于东山之上 (7)成于乐 (8)化作春泥更护花
2.【详细分析】本题考查识记默写名句名篇。注意易错字:分、序、霁、牍、察。
答案 (1)定乎内外之分 (2)春与秋其代序 (3)不霁何虹 (4)气吞万里如虎 (5)白露为霜 (6)无案牍之劳形
(7)往者不可谏 (8)人至察则无徒
3.【详细分析】注意重点字、难写字不要写错,如“萧萧”“茫茫”“濯”“涟”“冠”,每空1分,错字本空不得分。
答案 (1)神人无功 (2)恐年岁之不吾与 (3)无边落木萧萧下 (4)别时茫茫江浸月 (5)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濯清涟而不妖 (7)衣冠简朴古风存 (8)福兮祸之所伏
4.(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2)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3)日月忽其不淹兮 (4)闻道有先后 (5)望帝春心托杜鹃 (6)自缘身在最高层 (7)庭下如积水空明 (8)苟利国家生死以
5.(1)乘彼垝垣 (2)剑阁峥嵘而崔嵬 (3)渺沧海之一粟 (4)雕阑玉砌应犹在 (5)扈江离与辟芷兮 (6)水中藻荇交横 (7)干戈寥落四周星 (8)寄意寒星荃不察
6.(1)朝菌不知晦朔 (2)术业有专攻 (3)侣鱼虾而友麋鹿
(4)艰难苦恨繁霜鬓 (5)衣冠简朴古风存 (6)绝胜烟柳满皇都 (7)文胜质则史 (8)心有灵犀一点通
7.(1)朝搴阰之木兰兮 (2)小学而大遗 (3)只是当时已惘然 (4)烽火扬州路 (5)乱石穿空 (6)风烟望五津 (7)群而不党 (8)贫贱不能移
8.(1)社稷次之 (2)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3)夕揽洲之宿莽
(4)飞湍瀑流争喧豗 (5)天街小雨润如酥 (6)雕阑玉砌应犹在 (7)泣孤舟之嫠妇 (8)濯清涟而不妖
9.(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恐年岁之不吾与 (3)以手抚膺坐长叹 (4)惊涛拍岸 (5)猥自枉屈 (6)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必贵师而重傅 (8)历览前贤国与家
10.(1)泣涕涟涟 (2)八百里分麾下炙 (3)扪参历井仰胁息
(4)朝菌不知晦朔 (5)水中藻荇交横 (6)沙鸥翔集 (7)发愤忘食 (8)风物长宜放眼量
11.(1)猿鸣三声泪沾裳 (2)箫鼓追随春社近 (3)赢得仓皇北顾 (4)弃掷逦迤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以手抚膺坐长叹 (7)位卑未敢忘忧国 (8)众口铄金
12.(1)酒酣胸胆尚开张 (2)日星隐耀 (3)官盛则近谀 (4)百步九折萦岩峦 (5)整顿衣裳起敛容 (6)多于在庾之粟粒 (7)外御其侮 (8)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1)乘彼垝垣 (2)金石可镂 (3)恐年岁之不吾与
(4)猿猱欲度愁攀援 (5)风急天高猿啸哀 (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7)不敢言而敢怒 (8)赢得仓皇北顾
14.(1)在水之湄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位卑则足羞
(4)庄生晓梦迷蝴蝶 (5)虽一毫而莫取 (6)舞榭歌台
(7)甚于防川 (8)壁立千仞
15.(1)朝菌不知晦朔 (2)举匏尊以相属 (3)夙兴夜寐 (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清荣峻茂 (6)角声满天秋色里 (7)静影沉璧 (8)俯不怍于人
16.(1)而后乃今将图南 (2)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不抚壮而弃秽兮 (4)杳不知其所之也 (5)其不善者而改之 (6)以咨诹善道 (7)从善如登 (8)厚积而薄发
17.(1)其叶沃若 (2)定乎内外之分 (3)沧海月明珠有泪 (4)不见曦月 (5)乡为身死而不受 (6)相与枕藉乎舟中
(7)流言止于智者 (8)腹有诗书气自华
18.(1)言笑晏晏 (2)道并行而不相悖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桃花依旧笑春风 (7)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9.(1)泣涕涟涟 (2)往者不可谏 (3)纫秋兰以为佩
(4)直挂云帆济沧海 (5)歌诗合为事而作 (6)水中藻荇交横 (7)苟利国家生死以 (8)风物长宜放眼量
20.(1)谨庠序之教 (2)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俱怀逸兴壮思飞 (5)梦啼妆泪红阑干 (6)塞上燕脂凝夜紫 (7)觥筹交错 (8)赢得仓皇北顾
21.(1)静言思之 (2)择其善者而从之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4)尽态极妍 (5)水中藻荇交横 (6)一片神鸦社鼓
(7)其臭如兰 (8)不要人夸颜色好
22.(1)妃嫔媵嫱 (2)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3)夕揽洲之宿莽
(4)夙兴夜寐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6)庶竭驽钝
(7)君子以自强不息 (8)敏于事而慎于言
23.(1)士贰其行 (2)弃掷逦迤 (3)猿猱欲度愁攀援
(4)山川相缪 (5)何处无竹柏 (6)悬泉瀑布 (7)若白驹之过隙 (8)为人性僻耽佳句
24.(1)夙兴夜寐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3)以塞忠谏之路也 (4)悬泉瀑布 (5)未成曲调先有情 (6)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7)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8)在止于至善
25.(1)士不可以不弘毅 (2)翱翔蓬蒿之间 (3)日月忽其不淹兮 (4)飞漱其间 (5)梦啼妆泪红阑干 (6)燕然未勒归无计 (7)为往圣继绝学 (8)赢得生前身后名
26.(1)而后乃今将图南 (2)肇锡余以嘉名 (3)扪参历井仰胁息 (4)举匏尊以相属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6)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7)不以人废言 (8)踏遍青山人未老
27.(1)其利断金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良多趣味 (5)化为狼与豺 (6)奈何取之尽锱铢 (7)秋月春风等闲度 (8)雕阑玉砌应犹在
28.(1)死而后已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3)则素湍绿潭 (4)蜂房水涡 (5)雕阑玉砌应犹在 (6)千骑卷平冈
(7)箫鼓追随春社近 (8)宜未雨而绸缪
29.(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3)杂花生树 (4)地崩山摧壮士死 (5)浑欲不胜簪 (6)酾酒临江 (7)弓如霹雳弦惊 (8)只留清气满乾坤
热点题型阶段检测(三)
1.B [雅:非常。]
2.D [“同时赐谥号康节”错误。]
3.(1)①邵雍时常早上就焚香安适地坐着(思考问题),到吃晚饭时总要喝三四瓯酒,微醉就不再喝了,常常不至于大醉,兴起的时候就自己吟咏作诗。
②邵雍与人交谈,乐意说人家的长处而隐讳人家的缺陷。有靠近他向他请教问学的,他总尽力地解答,从不以强迫的方式来告诉别人。
4.(示例一)在极度贫寒的环境下邵雍亲自打柴、烧火做饭来侍奉自己的父母。(或“躬樵爨以事父母”)
(示例二)司马光以像对待兄长一样的礼节对待邵雍。它们二人的纯正品行成为四周乡里所仰慕学习的楷模。父亲训斥儿子、哥哥教育弟弟都会说:“不要做不好的事,恐怕司马端明、邵先生知道。”(或“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其他答案也可,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邵雍,字尧夫。邵雍年少的时候,也是自称有雄才大志的人,慷慨激扬的欲求取功名。凡是书籍他都要认真地去读。开始求学就是艰苦而勤奋的,冬天不生炉子,夏天不打扇子,夜里不睡觉地刻苦学习好几年。在苦读中他叹息道:“过去的古人们,为求学尚好访友拜师的,但唯有我自己没有去四方走走学学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就越过黄河、汾河,徒涉江淮、汉江平原,考察了西周的那些分封国的齐、鲁、宋、郑遗址,游历了很长时间,然后幡然归来,感叹地说道:“道就在这啊!”于是不再出行远游。
当时北海李之才担任共城县令,听说邵雍好学,便亲自造访其庐,问邵雍说:“你知道万物中的道理和性质、性命的学说吗?”邵雍回答道:“如果我有那个幸运的话,愿意接受先生传授的教育。”于是侍奉李之才左右,系统学习了《河图》《洛书》《宓义》,伏羲氏八卦六十四图像。
邵雍初到洛阳的时候,非常的贫寒,所居住的房屋四面用蓬草做成的,不能挡风避雨,在这样的环境下邵雍亲自打柴、烧火做饭来侍奉自己的父母,虽然总是很穷苦,什么也没有,但他很安然自得其乐的样子,周围的人不能理解。(人们不知道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怎么就这样地安然生活的原因何在。)到了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为尽孝道,他倾其所有安葬了母亲,成了一贫如洗的人了。当时的前宰相富弼、做过高官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大学问家、著名诗词家吕公著等退居洛中,敬重邵雍的儒雅高深的学问为大家在一起交谈的方便就集资为邵雍置办了接近都市的宅院。从此,邵雍依据时节耕种收获,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为自己的宅院起名叫“安乐窝”,于是自己起个道号叫“安乐先生”。 邵雍时常早上就焚香安适地坐着(思考问题),到吃晚饭时总要喝三四瓯酒,微醉就不再喝了,常常不至于大醉,兴起的时候就自己吟咏作诗。春秋农闲时节,常出入城乡游历,风雨天常不出门,出门就乘坐小车,一个人推着,随意所行。当官的人家听到他那独特熟悉的车音,争相迎候,连小孩子和老夫人和那些仆人、衙役们都会欢愉地说:“我家先生来到了。”不再直呼他的姓名。有时候留下连宿两夜才离开。有好事者在洛阳周边建有别致的小屋,如同是邵雍的小歇的居所,以方便他到来时居住,名字叫“行窝”。
司马光以像对待兄长一样的礼节对待邵雍,他们二人的纯正品行成为四周乡里所仰慕学习的楷模,父亲训斥儿子、哥哥教育弟弟都会说:“不要做不好的事,恐怕司马端明、邵先生知道。”有读书的士子取道洛阳,有不去官府,但必到邵雍处拜望的。邵雍德行气质纯粹,看上去就知道他的贤良,但邵雍自己从来不表露自己,不设置什么界限,和大家在一起谈笑风生的,没有区别于他人。与人交谈,乐意说人家的长处而隐讳人家的缺陷。有靠近他向他请教问题的,他总尽力地解答,从不以强迫的方式来告诉别人。待人不分贵贱,不论年纪大小,一样诚恳地接待。所以,贤良的人喜欢他的德行,不贤良的人也佩服他的感化力。一时间洛阳人才特盛行,忠厚之风传遍天下。
熙宁时颁行新法,官吏受胁迫难以推行,有的就递上引咎辞职的呈文,想要离开。邵雍居住在州县的门生旧友都带着书信造访邵雍,邵雍说:“这是有才德的人应当尽力的时候,新法固然苛严,能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弃官有什么好处呢?”
嘉祐时,皇帝下诏求散失的贤才,西京留守王拱辰把邵雍推荐应诏,任命他为将作监主簿,下诏再推举有杰出才能的人,补任颍州团练推官,都坚决推辞之后才接受任命,最后还是称病不赴任。熙宁十年,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赠他秘书省著作郎。元祐时又赐予他谥号康节。
5.C [集:成功。]
6.D [不是“因言辞过于激烈而触怒了皇上”,而是曾致尧不接受皇帝的赏赐,驳了皇帝的面子。]
7.(1)(曾致尧)多次向朝廷书面提出自己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宋太宗看了感到很惊奇,征召授予他著作佐郎的官职。
(2)(宋真宗)更加想用恩惠使李继迁归顺,答应归还他的地盘,让他听从朝廷的管理。
8.①公劾其状以闻。②为臣而欺其君,吾不能为也。
③事未效,不敢受赐。④语斥大臣尤切,当时皆不悦。
【参考译文】
曾致尧,是抚州南丰人。小时候在江南就很出名。太平兴国八年,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做了符离县的主簿,后连续升官做光禄寺丞、监管越州的酒税。多次向朝廷书面提出自己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宋太宗看了感到很惊奇,征召授予他著作佐郎的官职。让他巡行视察汴河运输的事宜,他做的非常合太宗的心意。升职做了秘书丞,又做了两浙转运使。
谏议大夫魏庠在苏州做知州,依仗皇帝对他的恩宠,干了很多违法的事情,官员们没有谁敢过问这些事的。曾致尧弹劾他的罪状让皇帝知道,太宗吃惊地说:“这人敢管魏庠,令人佩服!”最终因为曾致尧罢免了魏庠。洛苑使杨允恭凭借进谏受到皇帝的宠幸,他的建议皇帝没有不听从的,他提议的事情安排下来,曾致尧常常搁置一边不去执行。杨允恭把这事上告给皇帝,太宗派人问曾致尧,曾致尧详细说了事情不可执行的原因。曾致尧对那些事关重大并且人们感到为难的事情严加纠正,对那些小事,要求就非常宽松。年终,他的考评是最好的,调任寿州做知州。寿州离京师很近,那些富豪大商与权贵结交,以难管著称。曾致尧在寿州过了一年多,那些富豪缩手,没有谁敢触犯法律,人们也没看见他用什么办法做到这样的。曾致尧对寿州特别有惠政和爱心,离任时,寿州百姓拦阻挽留好几天,最后他一人骑马,带着两个兵卒逃离,路过别的州县,寿州人还有追赶他的。两次升迁做主客员外、三司盐钱勾院通判。
这时,李继捧拿银、夏五个州归顺朝廷,他的弟弟李继迁逃进沙漠做了盗匪。宋太宗急忙派李继捧去招降他,李继捧到了以后,李继迁就用假合作诱骗他的哥哥,最终又达到了目的,囚禁了李继捧。自陕地以西,又陷入了兵祸之苦。宋真宗刚刚登上皇帝位,更加想用恩惠使李继迁归顺,答应归还他的地盘,让他听从朝廷的管理。唯独曾致尧认为李继迁反复无常,不可归还土地。李继迁在得到五个州后,过了二年,果然反叛,包围了灵武。议事的大臣又要把灵武给李继迁,曾致尧更加争执,认为不可。他的话虽然没有被听从,但真宗了解了他的才能,打算征召他做知制诰,可是有大臣不同意的,于是这事就算了,出任做了京西转运使。
王均被诛灭,曾致尧奉命安抚西川,误把诏书遗留在家里。他的副手潘惟岳让曾致尧对皇帝说“过吉柏江时船破丢失了诏书”,来自我解脱。曾致尧说:“做臣子却欺骗自己的君主,我不能这样做。”于是上书弹劾自己,朝廷放下此事没有过问。这以后潘惟岳进入内宫觐见皇帝,提起西川的事情,详细介绍了曾致尧弹劾自己的情况,真宗听后慨叹不已。
李继迁兵患已长时间不能解除,丞相张齐贤掌管环、庆以西的军务,朝廷任命曾致尧凭判官的身份随从。曾致尧说:“西兵十万,都归王超指挥。王超的才能不可让他独自一人担任要职,而且兵力多势必导致权势过大,到那时就不容易指挥了。如果不能调动指挥各位将领,事情一定不会成功。”真宗对他的建议感到很为难,下了诏书,也只是让陕西听从张齐贤的指挥,让张齐贤能自己调动军队罢了。曾致尧考虑到自己的建议最终不会被采纳,于是就告辞出发了。恰逢朝廷对众高官进行赏赐,曾致尧拒绝说:“我曾为某丞相进言,但事情没有奏效,不敢接受赏赐。”因此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曾致尧被贬后,不久王超兵败,李继迁攻破清远军,朝廷最终也只好放弃灵州。
曾致尧被贬过了一年,又做了户部员外郎,泰州知州。上奏疏议论国家事务,言语斥责大臣特别激烈,当时都不高兴,又调任鄂州知州。后来在扬州知州任上,因为失误多支取了一个月的俸禄,虽然自己曾主动说明,还是被贬为监江宁府酒税。因为朝廷封禅的恩惠,多次升官为户部郎中。大中祥符五年五月某日,死在官任上,享年六十六岁。
9.A [A项,“陟”应解释为“提升”。]
10.D [无中生有,赵犨只是上书请求退休,且时间顺序有误,上书是在将权力交给赵昶之后。]
11.(1)(赵犨)好像早就熟悉这些,小孩们都遵循并听从他,没有敢扰乱行列的人。
(2)(黄巢)假使不被长安的百姓诛杀,那么一定会驱使(他的)残余势力向东进犯。
12.①加固城池。②充实粮草。③招募勇士。④分兵防守。
【参考译文】
赵犨,他的祖先是天水人。(赵犨)小时候特别聪明,刚换乳牙的时候,与邻居小孩儿在路旁玩耍,常常排列行列如同军队行军布阵的样子,自己当大元帅,指挥照应有章程,好像早就熟悉这些,小孩们都遵循并听从他,没有敢扰乱行列的人。他的父亲看到后非常惊奇,说:“真是我家的千里马啊,(他)肯定能光大我家的门楣!”唐代会昌年间,壶关叛乱,(赵犨)跟随父亲北征,收复了天井关。不久,他跟随王师征讨少数民族叛乱,斩首与俘获很多(反贼)。根据府道记录的他的功劳,(赵犨)被提升为马步都虞候。
等到黄巢攻陷长安,天子到蜀地去,中原无主,人心骚动不安。于是陈州数百人一起报告许州连帅,希望能让赵犨主管陈州军事。连帅就将情况报告给皇上,于是皇上下诏,任命赵犨担任陈州刺史。到任以后,(赵犨)就对将士官员们说:“反贼黄巢的暴虐,遍布四方,(黄巢)假使不被长安的百姓诛杀,那么一定会驱使(他的)残余势力向东进犯。况且长期与忠武军为仇敌,侵犯我们的地域,按照情势是必然的。”于是派遣士兵增高城墙,挖深沟壑。充实仓库,收集柴草。又招募彪悍勇猛的士兵,收编到自己的军队中。任命二弟赵昶为防遏都指挥使,三弟赵珝为亲从都知兵马使,分别率领精锐部队。黄巢在长安,果然被王师从四面包围控制,粮食耗尽士兵饥饿,谋划向东逃跑的计划,先派遣骁将孟楷径直攻入项县。赵犨率领军队攻击他。反贼全面溃败,几乎全被斩首与俘获,活捉了孟楷。
黄巢召集全部部下向东奔袭而来,陈州百姓十分害怕。赵犨担心百姓人心涣散,于是在百姓中宣扬说:“现在反贼包围逼近(陈州),(虽然)敌众我寡,(但是)男人应当在绝处求生,又何必害怕呢?你们就看着我如何破敌吧,敢有不同意见的斩首!”从此百姓没有不踊跃的。不久,赵犨开门与反贼交战。每次交战都胜利,反贼们更加恼怒。蔡州人帮助黄巢,提供了军备,反贼军队不再缺乏东西。(黄巢)一共包围陈州三百天,大小战斗数百场,虽然(赵犨的)军队粮食将要耗尽,但人心却更加稳固。赵犨于是派人从小路带着鸡毛信到京城向太祖求救。梁太祖一向赞赏赵犨的勇敢果断,于是答应了他(求援的请求)。于是化解了(敌军的)重重包围。
龙纪元年三月,(赵犨)又凭借平叛黄巢、蔡州的功劳,加封平章事,担任忠武军节度使,仍以陈州为办公场所。从此中原太平无战事,唐代皇帝又重归长安,陈州、许州流离失所的百姓,用布幅把行李负在背上,回乡重归旧业。赵犨设法招抚(他们),百姓都非常感激他。
赵犨兄弟三人,当时的人称赞他们和睦。有一天,(赵犨)想起二弟赵昶与自己同心侍奉朝廷,一起建立军功,于是下令把陈州的军政大权全部交给赵昶,就向朝廷上书请求退休。过后几个月,(赵犨)患病卧床,在陈州官舍中去世,终年六十六岁。
13.A [A项,“务”应解释为“致力,专力从事”。]
14.D [“后被德宗加以限制”与原文不符。]
15.(1)李叔明责备(他们)说:“我们大国与(你们)往来交好,特地派遣贤王拿着符节(出使)。(你们的)可汗,是我大唐的女婿,却依仗功劳而傲慢,可以这样吗?”
(2)德宗觉得这样很好,认为不只(李叔明)所在的行政区适用,也可以被天下效法,于是就交付尚书省商议。
16.乐善好施,为官有方,屡建战功,生活豪侈。
【参考译文】
李叔明,字晋,是四川阆州新政人。 (他)本来姓鲜于,世代为豪族。(他的)哥哥叫李仲通,字向,天宝末年担任京兆尹、剑南节度使。兄弟二人都有学问,看轻财物而致力于施惠。
李叔明是科举考试明经科选拔出来的,做杨国忠的剑南判官。乾元年间,被任命为司勋员外郎,作为汉中王李瑀的副使出使回纥,回纥怠慢李瑀,李叔明责备(他们)说:“我们大国与(你们)往来交好,特地派遣贤王拿着符节(出使)。(你们的)可汗,是我大唐的女婿,却依仗功劳而傲慢,可以这样吗?”回纥可汗因此为他们增加了礼节。(李叔明)回朝复命,升任司门郎中。
东都洛阳收复后,(李叔明)担任洛阳令,(他)招引不愿出仕的人,被称为有能力的官员。(李叔明)升任商州刺史、上津转运使。(后来,他)升任京兆尹,很久以后,因病辞官,(朝廷)授予(他)太子右庶子的官职。崔旰扰乱成都,(李叔明)出任邛州刺史。崔旰归附朝廷,(李叔明)即担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治所迁移到梓州。
建中初年,吐蕃袭击火井,抢掠龙州,攻陷了扶州、文州、远州三个州。李叔明分别派五名将领分路攻击,赶走了他们,因为退敌之功升任检校户部尚书。梁崇义违抗命令,(皇帝)下令(让李叔明)带兵出三峡,(两军)在荆门激战,(李叔明)打败了梁崇义的军队,襄州平定后,(李叔明)升任检校尚书左仆射。
德宗皇帝到兴元,(李叔明)拿出家产帮助军队,把家里的布匹和钱全部献给皇宫,(皇帝)加封(他)为太子太傅,封为蓟国公。 当初,东川经历战乱和士兵抢掠,乡村和城镇,残破不堪,李叔明治理了二十年,安抚接纳百姓很有方法,百姓于是安定下来。后来(李叔明)回到京都,因为脚有病,(皇帝)赐给(他)锦辇,下令让太监抬着(他)上朝拜见,升任(他)做尚书右仆射。(后来他)年老请求退休,改任太子太傅才退休。
贞元三年,(李叔明)去世,谥号是“襄”。当初,李叔明与李仲通都当过京兆尹,又兼任御史中丞,并担任剑南节度使,(他)又与儿子李昇都兼任大夫,四川人推崇(他们一家)是名门。
李叔明向来厌恶道教和佛教的弊端,(他)上奏说:“佛教是空寂无为的,道教是清心寡欲的。如今众人内心迷信这些而表现在外面,让农民工匠男男女女放弃工作来回避劳役,所以农桑不兴,军费日益减少,国家财用和军事储备被败坏损耗。我请求把本行政区寺庙分成三等,道观分成两等,上等寺庙留下僧人21人,上等道观留下道士14人,每降低一等,减少7人,都选择有德行的人(留下),其余的(让他们)还俗为民。”德宗觉得这样很好,认为不只(李叔明)所在的行政区适用,也可以被天下效法,于是就交付尚书省商议。
(李叔明的)儿子李昇,凭借着少卿的身份跟随德宗皇帝到梁州。李叔明严令(他)以死报国,所以李昇有功,被提拔为禁军将军。 贞元初年,(李昇)升任太子詹事。因为郜国公主事件受牵连,被贬为罗州别驾。
李叔明生活向来豪华奢侈,在四川聚集财产,扩建房舍扩大田产。(他)死后几年,(他的)子孙骄横放纵,钱财家产都败光了。世人都传言说家产丰厚的人都应把李叔明的遭遇作为借鉴。
17.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18.情感:表现了诗人在历尽旅途劳顿之时,也饱受思乡之苦。诗句写一个人独自睡去后,却又为思念家乡的梦而惊醒,看看经历了一路颠沛而破旧不堪的裘衣,似乎还沾染着京都的风尘。
19.修辞:比喻。作用: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20.①军容严整。②山川险要。③景色壮伟。④防守稳固。
21.用典。表达了诗人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22.先总写登台远望的感受,接着写远望之景和遐想,最后写由望产生的壮情。
23.(1)侣鱼虾而友麋鹿 (2)春光融融 (3)舞榭歌台
(4)小弦切切如私语 (5)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6)宠辱偕忘 (7)文质彬彬 (8)口惠而实不至
24.B [趁火打劫:趁,乘机。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浑水摸鱼:浑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顺手牵羊: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25.A [辨析病句最常用的办法是结构分析法,即找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再逐一查找它们是否有成分赘余或残缺、搭配不当等考纲所列的六种毛病。B项,犯搭配不当错误,“价值观念”不能和“改善”搭配,应改为“改变”。C项,“反映了各学校的备考措施和教学效果良好,达到预期目标,发现了一些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短板”兼有句式杂糅及缺主语的毛病。D项,“城市雕塑”是前后分句的主语,应放在“既然”前,“接受民众的审核”不能说“是民众的权利”,搭配不当。]
26.C [根据①联中的“犹子”推断该联不是挽母,根据②联中“北堂”“萱花”可知为挽母,根据③联中“东床”的典故可以推断为挽岳母。]
27.D [注意④中的“然而”表转折,③⑥和①⑤应该形成转折意,⑥在③后,⑤紧跟①,依据后文的“也”表明①⑤应该在④的后面,③⑥在④之前,②最适宜位于句首。所以选D。]
28.C [漫画选自丰子恺先生的《护生画集》,画配诗最后一句是“快把窗子开,放他还故乡”,画风是丰子恺先生的典型画风,蜜蜂处在画中央,是画中的主体。联系蜜蜂扑扇的翅膀和丰子恺画作的一贯风格可知这幅画的主题是护生。A项,忽略了人物专注的神态。B项,忽略了窗户上的蜜蜂。D项,在画中完全没有依据。]
29.C [这幅漫画涉及企业的五个要素:环保、安全、财务、技术、销售,通过座位的等级来看,前二者在较矮的位置,后三者在较高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财务、技术、销售在企业主管者心目中的位置,漫画的寓意也不言自明:有些人(企业)在生产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环保与安全的社会现象。]
30.B [漫画中画了一棵手掌形的树,“手指”被砍去了三根,只剩下光秃秃的“食指”和“中指”成“V”形。漫画涉及环保话题,人类破坏环境,以为是征服了自然,取得了胜利,其实人类将自食恶果。标题“这不是胜利”更点明中心;这不是胜利,而是对人类的控诉;这不是胜利,而是人类的毁灭。由寓意可知B项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