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2再别康桥
编者:
【温馨寄语】
智慧的开发和能力的提升,永远没有捷径,唯有在课堂内外全心全力地学习,才能让你收获成功的喜悦。
学习目标
1.感知本诗的语言美,意象美、音乐美,情感美、结构美。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3.激情投入,体会徐志摩在诗中表现的特别的思想感情和心绪感受。
教学难点、重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是重点
2.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分析作者情感是难点。
课前预习
使用说明:1、借助“教材助读”,整体上了解徐志摩及其创作风格。
2、完成“自主学习 秀出风采”中的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认真书写,独立完成。
【教材助读 成长心灵】
温馨提示:用双色笔(红黑笔)勾出预习中的重要知识,并加以识记
1作家作品: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家。名章序,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21年入剑桥大学学习。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等。
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 ( http: / / www.21cnjy.com )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2、新月派简介: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年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就的闻一多,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创立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新格律理论,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康桥简介
康桥,即英国著名剑桥大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70几位剑桥学子获诺贝尔奖,6位英国首相,牛顿、培根、拜伦、罗素、维根斯坦以及查尔斯王子都曾是这里的学子。动静自如的人才,俯拾即是。
1920年,诗人曾游学于此,于是康桥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他的“精神依恋之乡”诗人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诗人意识是康桥给的胚芽的。”在这里诗人还邂逅了他的灵魂知己林徽因。
1928年夏天,诗人再次来到魂牵梦 ( http: / / www.21cnjy.com )萦的康桥,重逢的热泪还未流感,又要面对“执手相看泪眼”的别离,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再加上在康桥遇见的才女另嫁他人,自己与不相爱的人结婚。时代的风云也让作者感到无所适从,于是归国途中的轮船上,吟成了这首传世佳作。
学法指导:文学常识的识记,一是“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二是“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要以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为主线,积少成多,化整为零,反复记忆,将记忆和练习有机结合。
【自主学习·秀出风采】
整体感知
熟读诗歌,概括诗歌的情感
预习自测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提高能力的前提,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课,请同学们落实好下列内容。
1.字音字形辨识
青荇(xìng) 漫溯(sù) 长篙(gāo) 满载(zài)
河畔(pàn) 斑斓(bānlán) 笙箫(shēngxiāo)
2.词语辨析
① 斑斓 斑驳
“斑斓”指灿烂多彩,多用于书面语。“斑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
②荡漾 动荡
“荡漾”指(水波)一起一伏地动。“动荡”指波浪起伏;比喻局势、情况不稳定。
我的疑惑
(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写在下面,先组内讨论尝试解决,能解决的划“√”,不能解决的划“×”,待课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1) ( )
(2) ( )
(3) ( )
自我评价:_____ ____
课上探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整体感知
一、自由诵读,找出本诗押韵的韵脚,看看韵脚的变化?感受诗歌音乐美、建筑美
明确: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 押韵--每节押韵,逐行换韵。
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箫,桥;来,彩。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知识链接:
重章复唱手法
整首诗分几章,各章结构相似,句数相同,句式相同,各章相应位置的字有的虽有不同,但表意相近,这样的手法就叫做重章复唱。
在诗歌中的效果:
第一、反复强调,突出主题,便于加强抒情效果。
第二、回旋往复,音韵和谐 、琅琅上口、便于记忆。
二、你最喜欢那一节诗?有情感地朗读出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注意抓住意象和描绘意象特色的词语,说出意象之美和作者的情感,感受诗歌绘画美)
明确:
意象 情感
云彩 难舍难分(感伤、无奈) 奠基
风光如画 金柳 执爱、依恋
青荇 眷恋 别情依依
潭水 陶醉忘情 哀愁淡淡
长篙、星辉 快乐至极
夏虫 悲从中来
云彩 淡淡哀愁 余音
2.诗中的意象有什么特色?
明确:色彩鲜明、超凡脱俗
重点突破---感受诗歌、把握情感情感
一、全诗有哪些画面组成?
明确:挥手告别图-----河畔柳影图---青荇柔波图----榆荫潭藻图---撑篙寻梦图—夏虫悄夜图—招手惜别图
二、意象------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挥手告别图中,“金柳”改成“柳树”或者是“杨树”,如何?
明确1.与“夕阳”相映,给柳树披上金似的。
2.金色是最富贵的颜色。
3.代表着整个康桥,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
4.柳的意象:离别。
(1)折柳送别。
(2)“柳”的谐音“留”。
(3)西安灞桥,是古代的送别之地。伤心不过灞桥柳。
三、河畔柳影图中,为什么徐志摩甘愿做一条水草?
明确:1.“软泥”写出了泥的细腻与光滑。
2.“油油的”凸显水草的可爱与亲切。
3. “招摇”拟人的手法,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是虚张声势、引人注意,
招惹得作者心甘情愿地做一条康河的“水草”。
小结:这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明净、自由自在。
四、“河畔柳影图”“青荇柔波图”中运用了暗喻手法的有哪几句?
明确:“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
那柳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知识链接:暗喻。
1.概念: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有时不用比喻词。
2.典型形式:甲是乙。
五、撑篙寻梦图、夏虫悄夜图中诗人固执地寻找着 “彩虹似的梦”,希望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为什么又不能放歌呢?
明确:马上就要再次离开康桥,离别时的不舍压得诗人无法放声高歌。最后只能够“悄悄”地离去,微妙的苦闷尽在不言中。
六、招手惜别图,如何理解“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明确: 象征手法。
代表彩虹似的梦。它倒映在水中并不带走。不仅与母校告别,而且与康桥文化告别。
七、总结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首诗运用优美抒情的语言,以自己回到母校康桥,在河中泛舟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对母校热爱、依依惜别的深情.
总结收获 (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学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巩固——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一、基础巩固题————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叫不简单!
1、“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对这段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段诗用了反复的手法,三次用了“轻轻的”,既增加了诗的语言美,也体现了作者恋恋不舍的感情。
B.这段诗除了用了反复的修辞格外,还用了拟人——“作别西天的云彩”。
C.首句“轻轻的”修饰“走”,与下一句的“轻轻的来”中的“轻轻的”用法一样。
D.这段诗写出了诗人轻快、欢乐的心绪。
2、对《再别康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结构整齐,节奏和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具有音乐的波动和旋律美。
B.诗人抓住“金柳”“艳影”“青荇”“柔波”等意象来写,充分表现了作者难以拂去的情思。
C.《再别康桥》是一首诗,却又如一幅画,作者用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描绘出具有淡雅美的画面。
D.全诗的思想情绪起伏变化,第一至第四小节低缓,第五、第六小节昂扬,第七节又回到低缓。
答案:1、D写出诗人的“轻快、欢乐的心绪”与诗意相抵触,应该是“不愿打破康桥的宁静”。
2、D诗歌在第五小节用“寻梦”一词,一下子节奏变得昂扬,但在第六小节的开头用了一个“但”字,情绪又一下子低落下来,直至诗歌的结束。
二、能力提升题———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课外拓展阅读训练(注:☆要求ABC类同学必做,☆☆要求AB类学生必做)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一③题。(7分)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1.采采:采而又采。芣苢(fǒu yǐ 否以):植物名,即车前子,种子和全草入药。
2.薄言:发语词,无义。
3.有:取也。
4.掇(duō 多):拾取。
5.捋(luó 罗):以手掌握物而脱取。
6.袺(jié 洁):用衣襟兜东西。
7.襭(xié 协):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
译文: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衣襟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概括描述。
明确: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文本拓展——开阔视野、提高自我
走进徐志摩----徐志摩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毋须欢喜,
转瞬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再别康桥学案
编者:孙淑霞 校订:郭凯宇
【学习目标】
1.感知本诗的语言美,意象美、音乐美,情感美、结构美。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3.激情投入,体会徐志摩在诗中表现的特别的思想感情和心绪感受。
【教学难点、重点】
1.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是重点
2. 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分析作者情感是难点。
【课前预习】
使用说明:
1. 借助“教材助读”,整体上了解徐志摩及其创作风格。
2. 完成“自主学习 秀出风采”中的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
3. 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 认真书写,独立完成。
【教材助读 成长心灵】
1、作家作品: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散文家。名章序,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21年入剑桥大学学习。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等。
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2、新月派简介: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就的闻一多,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创立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新格律理论,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康桥简介
康桥,即英国著名剑桥大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70几位剑桥学子获诺贝尔奖,6位英国首相,牛顿、培根、拜伦、罗素、维根斯坦以及查尔斯王子都曾是这里的学子。动静自如的人才,俯拾即是。
1920年,诗人曾游学于此,于是康桥成了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精神依恋之乡”诗人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诗人意识是康桥给的胚芽的。”在这里诗人还邂逅了他的灵魂知己林徽因。
1928年夏天,诗人再次来到魂牵梦萦的康桥,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逢的热泪还未流感,又要面对“执手相看泪眼”的别离,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再加上在康桥遇见的才女另嫁他人,自己与不相爱的人结婚。时代的风云也让作者感到无所适从,于是归国途中的轮船上,吟成了这首传世佳作。
【学法指导】
文学常识的识记,一是“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国别和代表作”,二是“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要以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为主线,积少成多,化整为零,反复记忆,将记忆和练习有机结合。
【自主学习·秀出风采】
整体感知
熟读诗歌,概括诗歌的情感
【预习自测】
1.字音字形辨识
青荇 漫溯 长篙 满载 河畔 斑斓 笙箫
2.词语辨析
① 斑斓 斑驳 ②荡漾 动荡
我的疑惑
(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写在下面,先讨论尝试解决,能解决的划“√”,不能解决的划“×”,待课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1) ( )
(2) ( )
(3) ( )
自我评价:_____ ____
【课上探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整体感知
一、自由诵读,找出本诗押韵的韵脚,看看韵脚的变化?感受诗歌音乐美、建筑美
二、你最喜欢那一节诗?有情感地朗读出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注意抓住意象和描绘意象特色的词语,说出意象之美和作者的情感,感受诗歌绘画美)
三、诗中的意象有什么特色?
【重点突破】---感受诗歌、把握情感情感
一、全诗有哪些画面组成?
二、意象------寓“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挥手告别图中,“金柳”改成“柳树”或者是“杨树”,如何?
三、河畔柳影图中,为什么徐志摩甘愿做一条水草?
四、“河畔柳影图”“青荇柔波图”中运用了暗喻手法的有哪几句?
五、撑篙寻梦图、夏虫悄夜图中诗人固执地寻找着 “彩虹似的梦”,希望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为什么又不能放歌呢?
六、招手惜别图,如何理解“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七、总结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课后巩固】——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一、基础巩固题————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叫不简单!
1.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对这段
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段诗用了反复的手法,三次用了“轻轻的”,既增加了诗的语言美,也体现
了作者恋恋不舍的感情。
B.这段诗除了用了反复的修辞格外,还用了拟人——“作别西天的云彩”。
C.首句“轻轻的”修饰“走”,与下一句的“轻轻的来”中的“轻轻的”用法一
样。
D.这段诗写出了诗人轻快、欢乐的心绪。
2. 对《再别康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结构整齐,节奏和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具有音乐的波动和旋律
美。
B.诗人抓住“金柳”“艳影”“青荇”“柔波”等意象来写,充分表现了作者难以
拂去的情思。
C.《再别康桥》是一首诗,却又如一幅画,作者用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描绘出
具有淡雅美的画面。
D.全诗的思想情绪起伏变化,第一至第四小节低缓,第五、第六小节昂扬,第
七节又回到低缓。
二、能力提升题———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课外拓展阅读训练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一③题。(7分)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1.采采:采而又采。芣苢(fǒu yǐ 否以):植物名,即车前子,种子和全草入药。
2.薄言:发语词,无义。
3.有:取也。
4.掇(duō 多):拾取。
5.捋(luó 罗):以手掌握物而脱取。
6.袺(jié 洁):用衣襟兜东西。
7.襭(xié 协):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
译文: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衣襟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
景象 请概括描述。
【文本拓展】——开阔视野、提高自我
走进徐志摩----徐志摩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毋须欢喜,
转瞬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