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学案
编写:刘苏铭 审核:张丽娜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
2.了解排比的修辞方法,以及细节的巧妙运用
3.感受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特征,体会诗人对大堰河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
一、作者作品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 ( http: / / www.21cnjy.com ),浙江金华人。1928年就读于杭州 西湖艺术学院,次年留学法国。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 在狱中开始写诗,以 一诗成名。
1910年,艾青出生在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姓 ( http: / / www.21cnjy.com )蒋的地主家庭。艾青出生后,一个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爹娘。父母迷信,就把他送到本村一位贫苦的农妇“大堰河”家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她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一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1、戛然( ) 火钵( ) 忸怩( ) 团箕( ) 青苔( )
悉索( ) 荆棘( ) 凌侮( ) 叱骂( )
(1)堰( )揠( ) (2)掐( )陷( ) (3)侧( )恻( )
(4)檐( )赡( ) (5)菲( )扉( ) (6)苔( )怠( )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本诗共十三节,速读全诗,请梳理一下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填写好下面的表格。
章节 内容要点 感情
第一部分(1-3节)
第二部分(4-8节)
第三部分(9-11节)
第四部分(12-13节)
二、体会排比、细节的巧妙运用:
①快速浏览全诗找出运用排比手法的语段,自由朗读,体会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②说说什么是细节描写,找出运用细节描写的语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段细节描写,说说其作用。
③第4节和第6节中对于两个家庭的描述有什么作用?
三、这首诗是诗人献给他的“母亲”——一个普通中国农妇最真诚的颂歌。请根
据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总结大堰河的人物形象。
【拓展延伸】
你如何看待这首诗表现出来的阶级观念 大堰河形象在当代有何意义
【课堂巩固】
1. 下列句子朗读节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 / 使我想起了你
B. 大堰河,今天 / 我看到雪 / 使我想起了你
C.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 / 想起了你
D. 大堰河,今天 / 我看到雪 / 使我 / 想起了你
2. 《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的线索是( )
A. 大堰河的人生历程 B. “我”的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C. “我”的人生道路 D. 大堰河对“我”的爱
3.仿写两句话,要求与例句中画线句一致。
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 是一种喜悦的潇洒;
; 。
4. 比较阅读 : 阅读下面艾青的《礁石》一诗,完成下列问题。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艾青说过:“写诗的人常常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试比较分析《礁石》与《大堰河》在表达观念、抒发情感方面的“形象”有何不同?
简要赏析“礁石”这一形象: 《礁石》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海浪的描绘,塑造了搏击风浪,在狂涛中巍然屹立的礁石的形象。诗中用一个动词“扑”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浪的汹涌、猛烈、势不可挡,前边用“无休止”来修饰“浪”发起冲击的频率之快,更能烘托出海浪的来势汹汹。“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一句与前面写海浪的猛烈形成鲜明的对比,虽是直接写海浪,却间接的刻画了礁石的坚不可摧、稳若泰山、不畏风浪。尽管“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这足以见得礁石是何等的自信与伟大,这也正表现了礁石像勇士那样,搏击海浪、不折不挠、顽强抗争,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课外阅读】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赏析: 《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大堰河——我的保姆》学案
编写:刘苏铭 审核:张丽娜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
2.了解排比的修辞方法,以及细节的巧妙运用
3.感受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特征,体会诗人对大堰河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
一、作者作品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 ( http: / / www.21cnjy.com ),浙江金华人。1928年就读于杭州 西湖艺术学院,次年留学法国。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 在狱中开始写诗,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
1910年,艾青出生在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姓蒋的地主家庭。艾青出生后,一个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爹娘。父母迷信,就把他送到本村一位贫苦的农妇“大堰河”家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她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一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1、 戛然( ) 火钵( ) 忸怩( ) 团箕( )
青苔( ) 悉索( ) 荆棘( ) 凌侮( )
叱骂( )
(1)堰( )揠( ) (2)掐( )陷( )
(3)侧( )恻( ) (4)檐( )赡( )
(5)菲( )扉( ) (6)苔( )怠( )
1. jiá bō ní jī tái xī jí wǔ chì
2. ⑴ 大堰(yàn)河 揠(yà)苗助长 ⑵掐(qiā)算 陷(xiàn)阱
⑶侧(cè)目 恻(cè)隐 ⑷房檐(yán) 赡(shàn)养
⑸芳菲(fēi) 扉(fēi)页 ⑹青苔 怠慢
【文本研讨】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本诗共十三节,速读全诗,请梳理一下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填写好下面的表格。
章节 内容要点 感情
第一部分(1-3节) 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她与“我”的关系 对乳母的深切怀念和痛悼,诗人对大堰河的挚爱以及对旧社会的痛恨
第二部分(4-8节) 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 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 对乳母深切的眷恋和尊敬
第三部分(9-11节) 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 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诅咒和控诉
第四部分(12-13节) 诗人的思绪回到现实 用儿子对母亲的情感,为大堰河“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对大堰河以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
二、体会排比、细节的巧妙运用:
①快速浏览全诗找出运用排比手法的语段,自由朗读,体会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第4、8节运用了排比;第1、3节,第4节、第6-11诗节。
诗中多处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
诗中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复吟咏表现对大堰河的深情,许多节用了首尾诗句的反复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②说说什么是细节描写,找出运用细节描写的语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段细节描写,说说其作用。
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第4节,第5节和第7节都有细节描写。
第4节中,用8个排比词语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叙写大堰河的劳苦生活,做饭、缝补衣物、收拾家务,吃得非常差,孩子们穿得很破烂。这8个排比实际上是8个方面的生活细节,诗人利用回忆将这些日常零乱的琐事串连在了一起,将大堰河虽然困苦但对乳儿有着无比的爱心写得非常真切,充分。
第5节中,叙写“我被生我的父母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回到自己的家里”之后,发问道:“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5岁的孩子离开时稚嫩的记忆格外真实,偶然的一瞥让他看到了乳母的泪光,从“哭”这一细节中我们读出了大堰河对“我”超越血缘的爱。
第7节用了6个排比句集中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她在乳儿家的佣工生涯。为了生活,她洗衣、洗菜、切菜、喂猪、炖肉、晒豆和麦。。。。。。什么都干,地位的卑微与劳作繁重没有让她绝望,她表现着下层劳动妇女在面对苦难时的坚韧和逆来顺受,而且她始终“含着笑”,那么勤劳、淳朴和善良。而“我”在很多年后经历了长久的飘泊并参加了革命进步活动后,才真切地懂得了她命运的悲苦。这些细节的字里行间渗透着“我”对大堰河的无限赞美和同情。
③第4节和第6节中对于两个家庭的描述有什么作用?
诗人在第6节中着意描写地主生活的奢华,与第4节大堰河家穷困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三、这首诗是诗人献给他的“母亲”——一个普通中国农妇最真诚的颂歌。请根据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总结大堰河的人物形象。
大堰河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表)。(1)勤劳坚忍: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中部的爱。(2)安天乐命,质朴乐观: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3)善良慈爱:她是平凡而伟大的,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深爱着自己的乳儿,抚育了自己的乳儿,也养育了她的家。
【拓展延伸】
你如何看待这首诗表现出来的阶级观念 大堰河形象在当代有何意义
在阶级斗争年代里,文学作品往往需要用阶级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法进行政治解读。诗人虽然出身地主家庭,但他是吃了劳动人民的奶长大的,他对自己所属的阶级有憎恨对被压迫阶级有同情,这是很正常的。
在当今时代,社会仍然存在严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的不公,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却又命运悲苦的下层劳动人民比比皆是,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帮助这些弱势人群,所以,适当用阶级的眼光来看这首诗也是有必要的,至少可以唤起一些人的良知。
【课堂巩固】
1. 下列句子朗读节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 / 使我想起了你
B. 大堰河,今天 / 我看到雪 / 使我想起了你
C.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 / 想起了你
D. 大堰河,今天 / 我看到雪 / 使我 / 想起了你
2. 《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的线索是( B )
A. 大堰河的人生历程 B. “我”的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C. “我”的人生道路 D. 大堰河对“我”的爱
3.仿写两句话,要求与例句中画线句一致。
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 是一种喜悦的潇洒; ; 。
答案:“凌寒独自开”是一种孤傲的潇洒;“沙场秋点兵”是一种豪放的潇洒。4. 比较阅读 : 阅读下面艾青的《礁石》一诗,完成下列问题。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艾青说过:“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试比较分析《礁石》与《大堰河》在表达观念、抒发情感方面的“形象”有何不同?
《礁石》借事物形象——礁石的形象,《大堰河——我的保姆》借人物形象——大堰河来抒发感情
简要赏析“礁石”这一形象: 《礁石》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海浪的描绘,塑造了搏击风浪,在狂涛中巍然屹立的礁石的形象。诗中用一个动词“扑”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浪的汹涌、猛烈、势不可挡,前边用“无休止”来修饰“浪”发起冲击的频率之快,更能烘托出海浪的来势汹汹。“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一句与前面写海浪的猛烈形成鲜明的对比,虽是直接写海浪,却间接的刻画了礁石的坚不可摧、稳若泰山、不畏风浪。尽管“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这足以见得礁石是何等的自信与伟大,这也正表现了礁石像勇士那样,搏击海浪、不折不挠、顽强抗争,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课外阅读】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赏析: 《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