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检测卷(二)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检测卷(二)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8 14:3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检测卷(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史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策……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此则材料记载的是汉武帝( )
A.确立察举制 B.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C.实施“推恩令” D.提出“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取消郡国铸钱的权利,专令水衡都尉所属的钟官、辨铜、技巧(一说均输)三官统一铸造新的五铢钱。他还责成各郡国销毁以前所铸货币,所得铜料输给三官。这一措施有利于( )
A.缩小诸侯的封地和势力 B.巩固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加强朝廷对经济的控制 D.大大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3.《汉书·武帝纪》记载:“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访求)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从中可知汉武帝( )
A.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 B.尊崇儒学,重视人才选拔
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北击匈奴、拓展疆土有功
4.有学者认为,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对各种学术活动一律加以取缔,汉代重在“尊”,尊儒的主要手段就是将儒家经术作为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内容。这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 )
A.以法治国,巩固统治 B.顺应自然,保障民生
C.统一思想,加强皇权 D.选贤任能,反对攻伐
5.汉武帝在位时,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委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其目的在于( )
A.分封诸侯,控制边疆地区
B.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
C.选拔人才,稳定社会局势
D.收揽民心,防止农民起义
6.表格中的史料反映了西汉初年至汉武帝时期社会生产出现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统治者采取了( )
西汉初年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汉武帝时期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而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史记·平准书》
A.重农抑商政策 B.统一货币政策
C.重视文化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7.《后汉书》记载:阳嘉二年(133),李固对策,提出“权去外戚,政归国家”,“罢退宦官,去其权”,禁绝宦官子弟“为吏察孝廉”。这反映出当时( )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D.豪强地主独霸一方
8.这场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得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随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政治变革,最终导致了三国时期的开始。这次起义是( )
A.大泽乡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9.《史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苜蓿、蒲陶(葡萄)种子,“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这说明张骞出使西域( )
A.建立了发达的驿站 B.促进了西域发展
C.推动了物种的交换 D.完成了最初使命
10.某学者指出,丝绸之路的形成,其意义的重要不只在于丝绸的转运,更在于有了这条通达的道路之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可以随着时代的演进而络绎往返。该言论旨在说明,丝绸之路的开通( )
A.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
B.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秩序的安定
C.沟通了南北方的经济
D.促进中国同其他地区的交流
11.据史籍记载,西汉时已开辟了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今斯里兰卡的航线。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
A.南方经济地位的提升 B.岭南耕作技术的发展
C.政治军事控制的加强 D.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12.两汉时期,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班超“投笔从戎”的追求,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事迹都蕴含着( )
A.以儒治国的思想 B.家国天下的情怀
C.统一中国的宏愿 D.无为而治的理念
13.《后汉书》中记载:“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皮)、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该材料侧重介绍造纸术的( )
A.出现背景 B.使用价值
C.制作原料 D.深远影响
14.汉简中有很多关于“伤寒”的记载,有研究称治疗伤寒的常用药“麻黄”源自西域楼兰。2世纪末,《伤寒杂病论》传入朝鲜半岛,并与当地的传统医学结合。结合所学可知,汉朝( )
A.伤寒长时间流行 B.医学领先世界
C.开通丝绸之路 D.文化包容开放
15.20世纪,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为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与方法。由此,王国维先生提出了将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下列选项中,科学运用此种方法的是( )
A.贾湖骨笛和伶伦制定音律
B.大禹治水传说与开封禹王台
C.新郑黄帝故里与阪泉大战
D.《史记·周本纪》与西周利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伴随着“礼崩乐坏”所代表的旧的政治秩序的崩溃,以及私学和士的兴起,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先后出现,各种不同的思想和主张在相互批判中不断融合,创造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指什么。(3分)
材料二 儒家从先秦到西汉经历了一个由子学到经学的演变过程。董仲舒是汉代儒学由子学演变为经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人物。他在政治上通过阐释儒家经典,为汉武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提供了理论依据,实现了儒学与君权相结合。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代儒学上升为经学的关键举措。(3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学说的重要影响。(9分)
17.(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陈胜)首事也。
——摘编自《史记·陈涉世家》
(1)《史记》是何人所著 材料一肯定了陈胜的什么功绩 (6分)
材料二 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绿林军进攻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东汉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他们各谋私利,相互争斗,致使东汉后期政治腐朽黑暗。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年,张角创立的“太平道”的信徒,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和东汉走向衰亡的共同原因。(10分)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秦汉王朝的衰败为后人提供了哪些启示。(4分)
18.(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
——摘编自翦伯赞《秦汉史》
(1)材料一中翦伯赞颂扬的“他”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他出使西域有何重大影响 (6分)
材料二 汉朝为发展同中亚、西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的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据当时文献记载,通往中亚、西亚的大道,有南北两条,这成为后来著名的“丝绸之路”。1959--1969年,在“丝绸之路”的我国境内新发现了大批文物,在新疆民丰这个当时是南路要冲的地点,发现了一枚汉代“司禾府印”,说明那时在当地曾设立了管理屯田事务的机构。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汉代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措施。(8分)
材料三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指出,在中国汉朝时期,以丝绸贸易为媒介和主要动力,开通了世界上最长的陆上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留下一连串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
——摘编自《李希霍芬中国旅行记》
材料三说丝绸之路是一条“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写出“丝绸之路”的作用。(6分)
第三单元检测卷(二)
1. 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削除王国的威胁,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使王国越来越小,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祭举制是汉朝的一种选官制、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对经济的控制,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是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 C 3. B
4. C 解析根据题干“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汉代重在‘尊’……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学的态度截然相反,但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统一思想,加强皇权,C项正确。
5. B 6. D 7. B 8. B 9. C
10. D 解析 根据材料“有了这条通达的道路之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可以随着时代的演进而络绎往返”可知,该学者认为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外文明。张骞通西域后,逐渐开辟了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地区的交流,D项正确。
11. D
12. B 13. C 14. D
15. 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二重证据法”强调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西周利簋是考古发现,《史记·周本纪》是文献记载,二者最符合“二重证据法”,D项正确。
16.(1)百家争鸣。
(2)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3)为汉武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提供了理论依据,实现了儒学与君权相结合。从此,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17.(1)司马迁;首倡起义反秦。
(2)政治腐朽黑暗,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
(3)统治者应以民为本,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减轻百姓负担,整顿吏治。
18.(1)张骞;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2)修筑道路,设置亭驿;设立管理屯田事务的机构。
(3)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