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检测卷(二)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检测卷(二)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8 14:4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检测卷(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I.“夏传子,家天下。”《三字经》这样描述是因为夏朝创立了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2.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池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这表明( )
A.夏朝的文明已经高度发达
B.夏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C.夏朝已具有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
D.夏朝已经集齐所有国家机器
3.文字是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 )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金文
4.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国,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 )
A.巩固了西周疆土 B.确立了等级制度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促进了民族交融
5.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要定期朝见周天子。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则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中央集权加强 B.周王室衰微
C.社会和平稳定 D.儒学居主导地位
6.山戎(春秋时期的少数民族)特有的“戎菽”(大豆),因齐桓公征伐山戎而布于天下。这反映出齐桓公的征伐( )
A.导致了山戎的灭亡 B.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交流
C.实现了局部的统一 D.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7.下图文物可以佐证战国时期( )
A.经济繁荣 B.社会稳定 C.政治清明 D.战争频繁
8.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如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等。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增强周王室实力 B.实现富国强兵
C.缓和社会矛盾 D.促进生产力发展
9.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变法打破了贵族阶层世袭,建立了军功爵制,将战功作为升迁的主要依据。这种改变直接有利于秦国( )
A.稳定社会秩序 B.发展社会经济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实现民族交融
10.考古发现的战国中后期的铁器,出土范围遍及秦、齐、燕、楚等七国境内,器类包括农具、手工业工具、兵器和杂器。这表明当时铁器( )
A.象征贵族身份 B.制作工艺精良
C.实行官营专卖 D.得到广泛使用
11.梁启超说:“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 )
A.“无为而治” B.“有教无类”
C.“兼爱” D.以法治国
12.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可知,二人都主张( )
A.无为而治 B.因势而变 C.兼爱非攻 D.尊卑有序
1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体现出这一时期 ( )
A.兼并战争不断 B.制度变革深刻
C.经济发展迅速 D.思想学术繁荣
14.精美的历史文物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文物体现的是( )
A.炎黄时期的创造发明 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
C.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一 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5.下图是汉字“中国”演变的简要历程,据此可知(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橘书
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 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继承人。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舜年老时让位于禹。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上古时期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什么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重要条件是什么。(5分)
材料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有助于我们了解哪个朝代的历史信息 结合所学,说说该朝代在王位(首领)继承方式上与之前相比有什么变化。(5分)
材料三
受封的诸侯承担向周王进献贡赋的义务,其军队也要服从周王调遣;同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在自己的封通内进行再分辨
(3)材料三中的图文信息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诸侯在接受周天子分封的同时,必须向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 该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10分)
(4)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你归纳夏商周时期的阶段特征。(2分)
17.(2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产的变化】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 级分)
【时代的智者】
材料二 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具体内容为:一、人类对自身与外界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二、对人自己的认识上,即人性善恶,人与人的关系上有全新的认识。孔孟提倡从道德上律己来调整社会关系,荀子、韩非则从人性本恶的观点出发,强调法律的强制作用。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争论的主要问题。(5分)
【先民的创造】
材料三
(3)修建都江堰这项伟大工程的是哪位杰出人物 你怎么评价该工程 (6分)
(4)结合以上材料,总结一下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和我国历史发展呈现的显著趋势。(4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摘编自《论语》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管仲相桓公”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伟业。(2分)
材料二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诸侯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的秦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摘编自马非百《秦集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秦国商鞅变法的特点。(4分)
材料三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意义。(4分)
综合上述材料,你可获得怎样的启示 (2分)
1. C
2. C 解析 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信息,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池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说明夏朝具备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C项正确。
3. B
4. A 解析根据题干“周王和周公建国……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可知,分封制以同姓贵族为主体,有利于巩固西周“家天下”的统治,有利于巩固西周疆土,故选 A项;题干没有涉及分封制确立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等级制度,排除B项;实现富国强兵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作用,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西周的民族关系,排除D项。
5.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鲁国朝见当时强国晋国的次数远高于朝见周天子的次数,说明当时周王室衰微,B项正确;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项;春秋时期的显著特征是诸侯争霸,排除C项;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排除D项。故选B。
6. B 7. D 8. B 9. C
10. 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铁器,出土范围遍及……”可知,当时的铁器得到广泛使用,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铁器象征贵族身份,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制作工艺,排除 B项;材料未体现铁器官营专卖,排除C项。
11. B 12. B 13. D 14. B
15.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演变过程的掌握,“中国”二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可以看出汉字“中国”的字形有相似之处,其演变是一脉相承的、C项正确;汉字的传承没有发生异变,排除A项;汉字演变的总体趋势是由繁到简,排除B项;汉字的造字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等,排除D项。故选C。
16.(1)禅让制;德才兼备。
(2)夏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制度:分封制。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进献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意义:稳定西周政治形势,巩固周王室统治;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
(4)奴隶制王朝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17.(1)新现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新兴阶级:地主阶级。
(2)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性善恶的认识;治理国家的方式(是德治还是法治)。
(3)人物:李冰。评价: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了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4)主要特征:诸侯争霸、大国兼并、经济发展、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繁荣;趋势: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18.(1)使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后来居上;注重创建新制度;改革成效最明显(或秦国商鞅变法最彻底、最成功)。
(3)增强了秦国国力,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的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4)要勇于创新,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改革是强国之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