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K—39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符号表征。以下信息:①反应条件;②反应物、生成物;③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④反应的微观过程;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⑥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能从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⑥ D.②④⑥
2.对某一物质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②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0.8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3.2g。该物质是( )
A. CO B. C2H6O C. CH4
3.有18.6g的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是23:3,把该固体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里残留物质的质量是 114. 2 g。则原 NaOH 和 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是( )
A.9.2g B.6.9g C.4.6g D.2.3g
4.取mg高锰酸钾、mg氯酸钾和 mg氯酸钾另加少量二氧化锰分别加热,实验测得加热温度与产生氧气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热稳定性:高锰酸钾>氯酸钾
B. a、b两点物质均为混合物,且含有一种相同的物质
C.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产生氧气的反应速度变快,且能增加氧气的量
D. t2 时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质量均不变
5.为探究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得出部分变质的结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 溶液
B. 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
C.溶液 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 NaOH和甲
D.步骤Ⅲ中溶液变成红色
6.已知硝酸盐易溶于水。对于反应: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类型可能是置换反应
B. X 和 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18
C. X可能是或
D. Y可能是 或
7.将铁粉与氧化铜粉末分别放入甲、乙两试管中,并按图示进行实验,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丙中剩余固体最多有两种物质组成 ②若丙中剩余固体,滴加稀硫酸无任何变化,则丙中溶液一定含有的溶质只有 ③若取出丙中剩余固体,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该气体为氢气 ④若丙中剩余固体为0.32g,且滴加稀硫酸无变化,则乙装置中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4.9g
A.1 B.2 C.3 D.4
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① NaCl、BaCl2、CuSO4、NaOH、NH4NO3 ② Ba(NO3)2、NaCl、Na2SO4、H2SO4、HCl ③ NaOH、FeCl3、MgSO4、BaCl2、KCl④AgNO3、HCl、K2CO3、NaCl、BaCl2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9.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 )
A.可用 Ba(OH)2 溶液鉴别 三种溶液
B.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氧化铜粉末、碳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
C. KNO3溶液、NaOH 溶液、H2SO4 溶液、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溶液、NaNO3 溶液、稀硫酸、KCl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10.某溶液中含有 现有①NaOH溶液、 溶液、③盐酸,将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并加以分离,则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11.有一不纯的 样品,可能含有 和 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 13.8g加入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4.4g气体,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样品中一定没有 CuSO4、NaCl
B.样品中一定有 NaCl
C.样品中一定有 和
D.样品中一定有 和 NaCl同时存在
12. a、b、c、d分别是 HCl、l 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现将它们的溶液两两混合,产生的现象如表所示:
反应物 a+b c+d a+d c+a d+b
现象 白↓ 白↓ 白↓ 白↓ 无色↑
则a、b、c、d依次是( )
A. HCl、BaCl2、AgNO3、Na2CO3
13.向某 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Zn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滤渣中一定有 Ag,一定没有 Zn,可能含有 Fe ③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 Zn(NO3)2,可能含有 和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4.如图,为验证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分别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等体积、足量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和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 K2,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Ⅱ中的短导管可使集气瓶内外的气压保持一致
B. Ⅱ中的氯化钙溶液有较多量进入Ⅰ中,且溶液变浑浊,证明氢氧化钠能与CO2 反应
C.该实验还能验证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强于氢氧化钙饱和溶液
D.实验后,Ⅲ中溶液中溶质只有CaCl2
15.向一定质量的FeCl3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a点时溶液中一定存在
B. c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
C. 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
D.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 时,溶液中不存在 NaOH
二、简答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6.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 ;b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 。
(3)装置A中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4)连接完B装置后应 ,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17.有四家化学制剂厂排放的废水的主要成分分别如下表:
厂名 A B C D
废水的主要成分 CuCl2 HCl Na2CO3 NaOH
为防止污染保护环境,四厂决定联合处理废水。其处理过程如下:
(1)(2分)在括号内填上化学制剂厂的代号。
(2)写出废水处理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甲池 ,
乙池 ,
丙池 。
18.现有含少量 NaCl 的 固体样品,某兴趣小组为测定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碱石灰的成分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1)①通入空气的作用是 。若将装置①去掉,会造成样品的质量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③中产生的现象是 。
(3)④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①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的化工产品为纯碱和氯化铵。
②生产原料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 和 及不溶性杂质。
③生产原理: 分离得晶体 A,并使其充分受热,即可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
④氯化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⑤部分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问题讨论】
(1)溶液 A中的溶质有 NaCl和 、 。
(2)上述流程中 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粗盐中的 。
(3)写出加入 溶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 (填序号)。
A. CO2 C. HCl D. NaOH
20.某 化肥中可能混进了 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同学们对该化肥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1)【探究一】取少量化肥样品与熟石灰在研钵中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色。
(2)【探究二】另取少量化肥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 A,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白色沉淀E 是 。
②小明认为由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混进了 和 一定没有 ,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是 ,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 。
(3)探究二最终的溶液 D 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该废液 (填“能”或“不能”)直接排放。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1.对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进行了下列探究:
【探究一】向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如图1):
(1)蜡烛燃烧变化的现象是: 。
(2)根据该实验现象推测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于 (写出用途)。
【探究二】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现进行探究实验如下:
如图2,在吸滤瓶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在小试管中加入盐酸。将小试管放入吸滤瓶中,并用止水夹夹住支管处的橡皮管。称量整个装置的质量,记录读数。将吸滤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倾倒入瓶中,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可观察到如图 3所示的现象。再次称量整个装置的质量,记录读数。两次读数 (填“是”或“否”)相等,理由是 。
22.某学习小组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 )与稀盐酸的反应,用两种不同方法分别测定生成CO2 的质量和体积:
(1)实验Ⅰ中,将小烧杯中的所有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石灰石中 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2)实验Ⅱ中,检查气密性,装好药品,然后将10mL稀盐酸快速推入烧瓶中。若稀盐酸是缓慢推入的,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0
(3)实验Ⅱ的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 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射器读数/mL 60.0 85.0 88.0 89.0 89.5 89.8 89.9 90.0 90.0 90.0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 的体积是 mL。
23.小江和小南同学发现实验室有两瓶标签模糊的白色粉末状药品,经询问老师,得知它们分别是 K2CO3 和 ,他们想通过所学知识把两种药品鉴别出来,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主要步骤如下:①按图组装仪器,称量5g样品1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③再称量5g样品 2,重复以上实验。
【实验结果】以曲线图呈现,如图:
【实验结论】两位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样品1是 。理由是
。
【反思与拓展】两位同学的称量无误,但在两次实验中,干燥管内物质的增重均 (填“大于”或者“小于”)理论值,请你帮助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 。
四、计算题(24题8分,25题10分,共18分)
24.小明为测定鸡蛋壳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放入锥形瓶里,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数据处理】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请帮小明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并写出计算过程。
【反思与评价】实验过程如果有部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溶解于水而没有全部逸出,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5.为探究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称取已部分被 H2 还原的氧化铜粉末(含 Cu和CuO) 7.2g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向烧杯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NaOH溶液,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烧杯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与加入 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 Cu和CuO的混合物中,Cu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2)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a的值。
期中综合测试卷
1. C 2. C 3. A 4. B 5. D 6. D 7. B 8. C 9. C 10. B11. B 12. D 13. C 14. D 15. A
16.(1)酒精灯 集气瓶
B C
(3)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破裂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解
17.(1)C B A D (2)Na2CO3+2HCl═2NaCl+H2O+CO2↑ ==
18.(1)排出装置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使之被氢氧化钡溶液全部吸收增大 (2)产生白色沉淀 (3)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③中
19.(1)NaOH Na2CO3(2)镁离子 CaCO3↓+2NaCl (4)ABC
20.(1)①NH3②蓝 (2)①BaSO4②因为步骤一引入氯离子,干扰判断(合理即可) ③将加入的稀盐酸改为稀硝酸
(3)NH NO3、KNO3、HNO3不能
21.【探究一】(1)蜡烛熄灭(2)灭火 【探究二】否 因为气球受到空气浮力,导致称量不准确
22.(1)加入稀盐酸时不再产生气泡 (2)产生的气体使装置内的压强增大,稀盐酸难以完全推入到烧瓶中(或仪器连接处脱落)
(3)80.0
23.【实验结论】Na2CO3 等质量的 和 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Na2CO3所产生的CO2质量大于 【反思与拓展】小于 稀盐酸滴入过快,CO2 没有被吸收完全
24.【数据处理】(1)4.4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
(2)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
100 44
X 4.4g
解得x=10g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反思与评价】偏小
25.(1)根据图像可知,部分被还原的氧化铜粉末加入稀硫酸后,氧化铜与硫酸反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烧杯内固体的质量一开始不增加,说明稀硫酸有剩余,则部分被还原的氧化铜粉末中铜的质量为3.2g,氧化铜的质量为 Cu和CuO的混合物中 Cu 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为
(2)设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是x,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是y,则
98 80
X 4g
解得.
98 80
Y 20%×10g
解得
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设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m,则
80 98
20%×20g m
解得m=4.9g
则a=4.9+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