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什么影响?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减缩
失业人数增加
工人罢工频繁
政治危机
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美 国
德国
日本
意大利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了解意大利、德国和日本建立起法西斯政权的原因;
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 分析法西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
3、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意大利法西斯和纳粹德国的对外 扩张,知道德国、意大利、日本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认识到和平的可贵和战争的残酷。
学习目标
何为“法西斯”?
“束棒”为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一捆棍棒,象征暴力和强权。
法西斯,拉丁语“束棒”的译音。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高行政
长官有12个卫士相随,每个卫士手持象征着国家最高权力的束棒。
束棒用于施行笞刑,中间插着的斧子用于执行死刑。 象征:对内
强权统治,对外侵略掠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极端独裁形式。
法西斯主义的三大特征:
1. 独裁专制(摧毁民主制度,实行集权)
2. 极端民族主义(倡导种族优越论)
3. 军国主义(推崇战争与武力)
世界法西斯主义的三大形态:
德国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日本军国主义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阅读材料,分析意大利一战后面临着怎样的经济和政治局势?
材料1: 意大利在一战中支出军费120亿美元,其他损失30亿美元,欠美、英债务44亿美元。巴黎和会分赃最少,称之为“乞巧帝国主义”
材料2: 巴黎和会藐视意大利的要求的做法则使民众的不安更趋严重....由此导致的失望和受伤的自尊心造成了一种一触即发的局面。
材料3: 1916年,意大利全国各地举行的罢工达1871次,参加者55.4万人;1920年工人运动的声势更加浩大,全国举行罢工2 070次,参加者猛增至231.4万人。
材料4:意大利从1918年至1922年,政府更选5次最短的仅存在有7个半月。
经济衰退
民众不满
工人运动高涨
政治混乱
墨索里尼
组织
法西斯党
墨索里尼,1921年组织
"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成为该党领袖。他是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之一。
意大利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
1.背景:
人物扫描
出生于意大利费拉拉省,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党魁、法西斯独裁者,二战的元凶之一,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1921年创建法西斯党,大肆鼓吹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
墨索里尼
建立标志:1922年10月,法西斯党徒进军罗马,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
10月31日,意大利国王被迫任命墨索里尼为首相。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因不满法西斯党在意大利国会选举中只取得2个议席,组织四万名黑衫军进入罗马示威游行。
唯一一个不受经济危机影响而建立的法西斯政权
2.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对内:墨索里尼宣布法西斯党为意大利唯一合法政党,其后自封为“领袖”及“最高帝国元帅”。
对外:醉心于领土扩张,梦想恢复罗马帝国的疆界、地位和威严。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法西斯党徒在罗马街头焚毁反对派的宣传品
意军攻占埃塞俄比亚首都
埃塞俄比亚士兵
(2)对外实行侵略扩张
(1)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3.统治措施:
梦想恢复罗马帝国的疆界、地位和威严。
意大利不是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建立的法西斯政权。
早在1922年,墨索里尼就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政权,是最早建
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一战后的德国局势
一战后的德国——魏玛共和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魏玛共和国14年里更换了近20个内阁。政坛处于一种极其不稳定的状态,大小政党如雨后春笋,各方势力都在积极开拓自己的生存土壤。
魏玛共和国:1918年至1933年执政。1919年魏玛政府与协约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名叫做希特勒的退伍士兵开始走上时代的舞台……
1916年索姆河战役时,他的大腿被炮弹炸伤;1918年10月又因受到芥子气攻击而短暂失明。他在战争期间成为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狂热信徒。1920年3月31日,希特勒退伍。
希特勒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材料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的影响简表》
2.依据材料,分析概括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背景(原因)
国名\项目 工业生产 下降 对外贸易 缩减 工人失业 人数 工人罢工
次数
德国 40% 70% 800万 1931~1934年1000多次
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
直接原因:经济危机沉重打击德国,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社会 矛盾激化。
材料二:希特勒大谈民族的苦难和仇恨,向人民许下美好的诺言,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他的对外扩张,对内镇压工人的党纲,更是获得统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的大力支持;他还加紧勾结军队。
“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雅利安人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维护者;犹太人是劣等民族,是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的败类。”,“世界是属于法西斯的,民族的扩张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表现。”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现实原因:希特勒的蛊惑宣传,赢得了广泛支持,并趁势发展壮大。
(主观条件)
历史原因:德国民众对《凡尔赛条约》不满;渴望民族复兴,民族复 仇主义思想蔓延。
3.建立过程:
希特勒解散国会,
禁止其他政党活动, 建立法西斯专政。
01
02
03
04
纳粹党反动理论:
种族主义;
民族复仇主义;
反马克思主义;
卐(或卍,读作wàn)是一个古代宗教信仰的标志。在印度教、佛教中象征神圣吉祥。纳粹党认为卐为优等种族—雅利安人的精神图腾
阿道夫·希特勒
(1889-1945)
1932年,在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
德国纳粹国旗
纳粹国徽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33年,希特勒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
影响: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国会纵火案”
①政治: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
打击德国共产党;解散工会。
②思想:为加强思想控制,焚烧进步书籍。
③迫害犹太人。
“水晶之夜”1938年11月9日夜德全境犹太人商店的橱窗被打碎。纳粹有组织屠杀的开始。
德国有组织的屠杀犹太人达600万人
死亡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对内实行恐怖统治
3.统治措施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人间地狱”。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 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 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纳粹分子总共屠杀了约600万的犹太人,其中,400万是在专门的杀人点,被有组织的集体屠杀的。受害者人数占当时世界犹太总人口的1/3以上。
奥斯维辛集中营
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但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和没有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
进入焚尸炉前死难者留下的鞋子
拓展知识: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
②现实的需要: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成为了他们的理所当然。
纳粹分子总共屠杀了约600万的犹太人,其中,400万是在专门的杀人点比如集中营,被有组织的集体屠杀的。受害者人数占当时世界犹太总人口的1/3以上。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二战时的奥斯维新集中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
①历史原因(宗教信仰):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教职责,世俗的传统势力也往往把对犹太人的宗教迫害与经济掠夺结合起来。
③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世界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15%是犹太人,美国的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占了20%。美国的主要投资银行几乎都是犹太人...全世男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绘画大师毕加索。
德国
莱茵区
奥地利
东普鲁士
苏台德区
德国法西斯的扩张(1938年-1939年3月)
捷克斯洛伐克
①希特勒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
②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
③1936年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④1938年吞并奥地利
⑤1939年吞并
捷克斯洛伐克
(2)对外侵略扩张
发展军事工业
破坏凡尔赛体系,疯狂扩军备战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统治措施
漫画《希特勒、墨索里尼与狗》
这只狗是指谁? “只会吠而不会咬人”是什么意思?
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
为什么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能够一步步扩大呢?
1.含义:英法等采取的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与对手妥协,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的政策。
2.目的:维护自身利益
3.实质: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不干涉和纵容政策。
4.顶峰:1938年9月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
5.影响: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希特勒:“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
1935
1936
1938
1939
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
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吞并奥地利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知识拓展
绥靖政策
含义: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英法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与对手妥协的政策
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慕尼黑条约》
东普鲁士
德国
莱茵区
奥地利
捷克
斯洛伐克
3.统治措施: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
1927年时任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会后向天皇呈秘密奏折
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义一
国家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失业
人数
日本 (1931年) 32.9% 75.9% 约300万
日本出现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
① 侵略中国为日本既定国策
③军部法西斯势力积极推动对外扩张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② 经济大危机导致日本矛盾激化
2.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特点:
建立者:
建立标志:
影响:
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广田弘毅
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标志着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军部:指日本当时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包括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关东军等军事机关根据日本当时的宪法规定,天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军部直接听命于天皇,政府无权过问,使军部在日本社会中占有特殊地位。军部是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广田弘毅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统治政策:
加紧扩充军备,增加军费开支
制定了《国策基准》
1931年,策划九一八事变;扶植“满洲国”;蚕食华北地区;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
对内:
对外:
扩充军备
大东亚共荣圈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定为日本根本国策。
轴心国集团的建立将世界拖入战争轨道,最终二战爆发
1936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加入。至此,德、意、日结成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1940年,三国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影响: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结论:德意日侵略集团是发动二战的罪魁祸首
柏林
罗马
东京
轴心国
性质: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知识拓展
德国与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有何异同点?
想一想,美、德和日在应对经济大危机时有何不同?
德日:转嫁危机,侵略扩张。强化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实施法西斯管理,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美国:强化国家干预。减轻危机缓和社会矛盾,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
都受经济大危机打击下建立起法西斯政权;
都对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都产生复仇情绪;
(德因《凡尔赛条约》,日因《九国公约》在华利益受限制)
德国以纳粹党建立法西斯政权;日本以军部为核心建立。
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后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日本是在发动侵略过程中建立起法西斯政权的。
相同点
不同点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国 别 主要背景 建立时间 标志事件 法西斯暴行 影响
意大利
德 国
日 本
一战后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
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
吞并埃塞俄比亚
经济大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纳粹党首领希特勒出任总理
经济大危机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军部控制广田弘毅
内阁上台
1922年
1933年
1936年
“国会纵火案”、屠杀犹太人;占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
发动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等
1、措施:对内恐怖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2、目的:以侵略扩张的方式转嫁经济危机;
3、影响:20世纪30年代后期建立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课 堂 小 结
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主要相同点
主要不同点
1、背景:
2、建立政权方式:
德意政党夺权;
日本军部控制政权。
(法西斯主义)
(纳粹主义)
(军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