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城镇与乡村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 城镇与乡村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28 15:3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5.2 城镇与乡村
学习目标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总结城镇景观和乡村景观的不同点,培养区域认知的方法。
2.能够分析城乡分布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联系,理解其相互影响的关系。
3.通过对城乡知识的学习,了解家乡景观,加深对家乡的认识。
重 点 区分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学 习 目 标
目录
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01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02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01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乡村人口较少,人们主要从事耕种、放牧、捕鱼等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人口相对较多,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工作。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乡村 城镇
人口
生产活动
建筑密度
服务设施
交通
城镇与乡村的差异
较少
相对较多
耕种、放牧、捕鱼等
工业、服务业等
比较小
比较大
较少
齐全
狭窄、道路较少
交通发达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乡村建筑物密度小,高度低
城镇建筑物密度大,高度高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乡村建有农田、果园用地、池塘等
城镇建有各种绿化用地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村落发展成为城镇的条件
(1)自然条件
①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
②水源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利于经济发展。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村落发展成为城镇的条件
(2)社会经济条件
便利的交通条件,便于货物运输和人员交流。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想一想:三个乡村中,哪个更有可能演变为城市?为什么?
①地形平坦开阔,为城市的发
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②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
运交通便利。
02
02
城市和乡村的变化
02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为什么繁华的城镇里会有村名呢?
城镇和乡村自形成以来,总在不断发展变化。乡村经过发展,可以成为城镇。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
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
现在的北京
城镇的优势:生活便利,工作和学习机会多等。
城镇人口的比重: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年底,全世界人口中约有56%住在城镇。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随着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区边界向外扩张,甚至“吞并”周边的乡村,有的城市在老城之间发展了现代化的新城。
北京城市面积变化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建筑层数趋于增多,配套的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交通道路网更加密集等。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原来的牛舍被拆了,改造成活动广场。
建设了自来水管网,家家用上了自来水。
对河道进行清淤绿化,修建了观景拱桥和亲水平台。
道路升级改造,新建停车场。
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在农业生产中,电力、水力逐渐替代了人力、畜力,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镇更加接近。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课后练习
图为我国某地的传统聚落景观图,读图,据此完成1~2小题。
1.图中景观的聚落形式及主要生产方式是( )
①城市
②农村
③从事农业生产
④从事非农业生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是乡村聚落,其原因是:该地房屋稀疏,周边有大面积农田和树木,当地居民以茶树种植为主业,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②③正确,①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
C
图为我国某地的传统聚落景观图,读图,据此完成1~2小题。
2.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
A.它们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
B.它们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C.它们美观漂亮、结实耐用
D.它们是极好的旅游资源
B
传统聚落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对典型聚落完整地加以保护,对保存历史文明的遗存、保护人类多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保持地域特色、保护地方乡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B正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没有规定要保护文化遗产;有些革命纪念地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并不是所有文化遗产全是革命教育场所;有些世界文化遗产不是因为美观漂亮才被保护,而是因为有历史、文化价值才被保,A、C、D错误。故选B。
2021年2月14日,有“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之称的云南省翁丁老寨不幸遭遇火灾,百余户房子只剩几户未被烧毁。读翁丁老寨及传统民居景观图,据此完成3~4小题。
3.翁丁老寨( )
A.属于乡村聚落 B.属于城市聚落
C.建筑高楼林立 D.商业活动发达
由题可知,翁丁老寨多为传统民居,房屋规模在百余户,规模较小,多为当地少数民族居住,多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所以符合乡村聚落的特点,A正确。故选A。
A
2021年2月14日,有“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之称的云南省翁丁老寨不幸遭遇火灾,百余户房子只剩几户未被烧毁。读翁丁老寨及传统民居景观图,据此完成3~4小题。
该地地处云南西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低,北方冷空气不易到达,不易发生寒潮和降雪,A、B错误;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湿度较大,底层架空地板远离地面,利于空气流通,利于防潮散热,C正确;当地纬度低,光照较充足,窗户较大便于通风、散热,D错误。故选C。
4.当地自然环境与传统民居风格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寒潮多发——木质结构利于保暖
B.冬季降雪——屋顶陡峭便于排雪
C.湿度较大——底层架空利于防潮
D.光照不足——窗户较大便于采光
C
《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读“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示意图”,据此完成5~6小题。
5.结合“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内部只能生活不能生产
B.聚落的形成与动物种类相关
C.聚落是人类各种聚居形式的场所
D.聚落的发展不受生产技术的影响
从“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可知,聚落的形成会受到水源、交通、人口、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人类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称为聚落;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与交通密切相关,很多聚落沿交通线分布;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聚落是人们生活生产的地方,C正确。故选C。
C
《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读“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示意图”,据此完成5~6小题。
由题目可知,“桃花源”描述的聚落类型是乡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人们从事的是农业生产活动,D正确。故选D。
6.“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城市,“阡陌交通” B.乡村,“屋舍俨然”
C.城市,“土地平旷” D.乡村,“良田美池”
D
课堂小结
城镇与乡村
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城镇与乡村发展
乡村和城镇的含义
乡村和城镇的区别
城镇景观变化
乡村景观变化
城乡特色景观保护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