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秦始皇兵马俑
秦代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始皇兵马俑
秦代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
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统一:指国家由一个中央政府统治,没有分裂和割据。
知道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
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
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壹
贰
叁
学
标
习
目
1
金戈铁马 实现统一
2
秦皇新政 中央集权
3
文韬武略 巩固统一
秦统一中国
铠甲未解,双手犹紧紧地握住
我看不见的弓箭或长矛
如果钲鼓突然间敲起
你会立刻转身吗,立刻
向两千年前的沙场奔去
去加入一行行一列列的同袍
——余光中《秦俑》节选
1
Part
金戈铁马 实现统一
1.原因: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实行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大增,逐步成为中战国后期最实力最强的国家。
材料二:秦王嬴政聚才、用才有方,任用许多能臣悍将如李斯、蒙恬、尉缭、王翦等,君臣之间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秦始皇嬴政》
商鞅变法
任用人才
材料三:战国以来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民心所向
一、金戈铁马 实现统一
一、金戈铁马 实现统一
①时间:
②顺序:
③结果:
远交近攻
公元前221年
咸阳
秦国的历史结束了
秦朝的历史开始了
韩↓
赵↓
魏
↓
楚
↓
燕
↓
齐
公元前230年→
前221年
韩赵魏楚燕齐
(韩赵魏亡楚咽气)
思考:采用什么策略?
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 过程
一、金戈铁马 实现统一
秦朝统一
春秋争霸
战国兼并
3、 意义
秦的统一,①结束了 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 个 的 的 国家。(P44第3段)
春秋战国
一
统一
多民族
封建
一、金戈铁马 实现统一
3、 意义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秦的统一,①结束了 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 个 的 的 国家。(P44第3段)
春秋战国
一
统一
多民族
封建
一、金戈铁马 实现统一
3、 意义
第44页
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有利于国家繁荣昌盛。
合作探究:秦王的心事?假如你是秦朝的政治顾问,你有何良策来为嬴政分忧?
统一六国后,秦王的心事【第一回】
烦恼一:某日,秦王在大殿观察大秦的地图和周朝的地图,内心郁闷:“哼!周如此小邦,竟能与寡人一般称‘王’”。
烦恼二:秦王日夜操劳国事,每天要看重达一百二十多斤的竹简奏折,他不断唉声叹气:“唉!统一之后,真是辛苦,寡人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心好累。
烦恼三:丞相建议,在离京城很远的地方封几个王,李斯却说周亡皆因诸侯祸起。秦王心想:“真纠结,到底该怎么办?
称号不尊贵→
①创立皇帝制度
国事繁重→
②在中央:设三公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疆域管理难→
③在地方:建立郡县制
2
Part
秦皇新政 中央集权
功过五帝
德高三皇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自称为朕
命令称为制、诏
印称为玺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二、秦皇新政 中央集权
1、 皇帝制度
2、 中央:三公制
皇 帝
太 尉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最高
统治者
中央政府
行政
军事
监察
①组成:
②职务:
③作用:
加强君主专制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君主专制
▲秦虎符
集 权
二、秦皇新政 中央集权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地方长官的 任职方式
地方与中央 政府的关系
以血缘为基础
按_____划分
诸侯王位世袭
郡县长官由_____任免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拥兵自重
郡县是由______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机构
划分依据
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中央
地域
皇帝
皇 帝
郡(守)
县(令或长)
最高
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3、 地方:郡县制
①组成:
②特点: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③作用:
加强中央集权
思考:官员怎么产生?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集 权
集 权
太 尉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二、秦皇新政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中央集权: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严格服从中央政府。
念
概
解
析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封建制度
二、秦皇新政 中央集权
B.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A.有利于皇帝和朝廷控制全国,把各项制度推向全国
3、 地方:郡县制
④意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
▲秦朝形势图
二、秦皇新政 中央集权
①唉!有些地方路宽阔有的太窄,我坐着马车,差点过不去;②找人问路,听不懂我的话,我写出字,他又不认识;③到楚国买纪念品,那里的人只认楚国的货币,秦国的钱花不出;④我让他称一斤花生,他只给了我八两,还说他们都是这么卖的;⑤出来没半月,北方来加急文书,匈奴又侵犯我边疆地区...... 这样下去,怎能显示我大秦威严!
皇上,这是怎么回事?
去全国巡游一番,真让我失望!
统一六国后,秦皇的心事【第二回】
车辆和道路大小不一
文字语言不一
货币不统一
度量衡不统一
边疆危机严重
思考:怎么解决以上问题?
3
Part
文韬武略 巩固统一
三、文韬武略 巩固统一
巩固统一措施 作用
1.文化
2.经济
3.交通
4.军事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46-48页,找一找秦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完成表格。
统一文字(小篆)
①统一货币
①统一车轨
②修全国道路
②南凿灵渠
②统一度量衡
①北修长城
1、 文化
秦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统一文字
①内容:
②作用:
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使用(→隶书)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第46页
三、文韬武略 巩固统一
2、 经济
统一货币
①内容:
②作用: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地方经济交流。
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
在全国流通。
孔方兄
秦
三、文韬武略 巩固统一
2、 经济
统一度量衡
度(长度)
秦一尺约今23.1cm
量(容量)
秦一升约今202ml
衡(重量)
秦一斤约为今250g
作用: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三、文韬武略 巩固统一
3、 交通
统一车轨;
修筑全国道路
咸阳
文本
(秦)铜车马复原图
作用:
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秦)古驿道
三、文韬武略 巩固统一
▲秦朝形势图
4、 军事
临洮
辽东
北:修筑长城←
南:开凿灵渠←
作用:
灵渠
找一找:在图中
找一找秦长城的起止。
抵御匈奴
作用:
统一岭南
起止:
东起辽东,西到临洮
三、文韬武略 巩固统一
此为明朝长城,非秦朝长城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46-48页,找找秦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完成表格。
统一文字(小篆)
①统一货币
①统一车轨
②统一度量衡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便利经济的发展
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
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
②南凿灵渠,统一岭南
①北修长城,抵御匈奴
②修全国道路
巩固统一措施 作用
1.文化
2.经济
3.交通
4.军事
三、文韬武略 巩固统一
长城一带
南海
陇西
东海
大秦帝国疆域空前辽阔,鼎盛时期的面积34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同一时期称霸西方的罗马共和国鼎盛时期的面积只有195万平方公里。
秦朝的疆域
始皇的帝国,车同轨,书同文
威武的黑旗从长城飘扬到交址
……
严整的纪律,浩荡六千兵骑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余光中《秦俑》节选
秦灭六国
过程
巩固统一
的措施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统一中国
原因
意义
创立皇帝制度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北筑长城
南凿灵渠
在中央:三公制
在地方:郡县制
统一车轨
小结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政治
修驰道
启示:
统一
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和趋势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前230年——前221年
思想
焚书坑儒
秦朝已渐行渐远,秦朝时期形成的大一统的思想却深入人心。统一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成为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历史印记,成为中国人民永恒不变的历史追求!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的祖国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统一。然而,台湾海峡隔不断两岸同胞的血脉相连,隔不断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本课总结
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习近平
平语近人
小林秦朝经商记
1、转眼几年过去了,小林站在自家店铺里,想着:“时代不同了,现在是秦 了,国家 了。当初,我离开齐国,直奔都城 而来。这么多年,我依旧贩卖盐和丝绸,因为国家统一了 ,我从齐国带过来的尺子和容器都用不了。”
2、小林在咸阳大大赚了一笔之后,带着赚来的 钱,决定去南方做生意。这时,有个商人小王想他借钱,于是他用 (字体)写下了借据。
3、小林一路南下,顺着湘转道 渠进入漓水,来到最南端所在的 郡。他不由得感叹:“现在做生意比当初真是方便啊。”
巩固学习
朝
统一
咸阳
度量衡
圆形方孔半两
小篆
灵
象
2.(2021·江西中考真题)秦开创的体制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材料中“体制”的创立( )
A.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C.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D.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1.(2021·四川中考真题)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
课堂练习
D
A
3.右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标识,这种字体在秦朝时
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这种字体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草书 D.楷书
课堂练习
B
评价历史人物\
事件的原则:
1.客观全面
(一分为二)
2.史实+结论(史论结合)
课后作业
结合本课所学,你如何评价秦始皇?
▲孟姜女哭长城
▲焚书坑儒
功
过
VS
结束战乱
统一中国
巩固统一
奠基千年
严刑峻法
赋役沉重
焚书坑儒
统治残暴
总评价:秦始皇有功于历史,有罪于人民,功大于过。
识
知
拓
展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兵马俑一号坑
在_________临潼_______陵墓,1974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巨大的陪葬坑,里面有众多的_______。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成就之一。
陕西西安
兵马俑
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