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确定依据】
一、课标分解
1.课标中与本单元、本课相关内容(目标、学业质量要求)摘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目标:“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学业质量”中提出要求:“能品味作品中重要的语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注意词语的感彩,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并主动与他人分享;能通过诵读、改写、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感人情境和形象的理解与审美体验。”
2.课标中与本单元、本课相关内容分解
本单元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围绕“世界各地”的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展现了不同特色的异域风情,体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观的魅力,能激发学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兴趣。第19课《牧场之国》作为第七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写景散文。课文描绘了荷兰的牧场风光,通过生动细腻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体现出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意境。课文的语句优美舒缓,富有节奏,充分表现了荷兰牧场的诗情画意,描写牧场上动物们富有情趣的生活时,拟人化的语言颇具美感,值得细细品味。
二、教材教学解读
1.语文要素解析
第七单元的单元介绍“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赞颂美,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同时品读动静结合写法所带来的表达效果来学会景色描写中语言表达的奥秘。
阅读要素“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习作要素“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体现读与写的结合与进阶。
2.“纵向+横向”解析单元
纵向:五年级上册“自然之趣”单元要求“初步体会文中动静描写”,一直到本单元“世界各地”要求“体会动静描写表达的效果”,不断进阶完成要求。
横向:在单元语文要素的指引下,3篇课文统一整合又各有侧重,牧场之国重点体会以动衬静的表达效果,还有指向单元表达要素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方法的迁移运用体现了由阅读到表达的一脉相承。
3.任务群定位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与习作要求以及本篇课文写景散文的文章类型,符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对学生“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诗歌、散文等优秀文学作品”与走进大自然“学习通过口头表述和多种形式的书面表达,分享观察自然、探索科学世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要求。
4.文本内容教学解读
《牧场之国》文本内容教学解读:
《牧场之国》描写了荷兰美丽、幽静的牧场风光,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文质精美,节奏感强,表现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本文作者卡雷尔·恰佩克,是捷克著名作家、剧作家、新闻记者、童话寓言家。卡雷尔·恰佩克既有富于思想深度的严肃作品,如科幻小说《豌鱼之乱》,又有老少皆宜的感人故事,如《我的小狗达西卡》《九个童话故事》等。这些作品是捷克家喻户晓的经典,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本篇课文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第1自然段统领全文,明确了本文的写作对象是定格于荷兰广袤的牧场之上的。第2-5自然段分别阐述荷兰牲畜们及夜晚人们的状态。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首尾呼应。"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一句在文中反复出现4次,一咏三叹,表达了对荷兰牧场宁静、自由、和谐生活的赞美,也加深读者对荷兰牧场的印象。
二是动静结合,画面感强。"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呈现出牧场独有的风光。黑白牛群虽然都在低头吃草,却各有姿态,别具风采;成群的骏马自由自在地飞驰;家畜们悠然自得;夜晚宁静,人畜歇息。这里,有直接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也有间接的动中有静、以动衬静。每个自然段都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画面,这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
三是点面结合,视野独特。全文既有全景式的"镜头",又有局部的"特写"。"绿色的低地""黑白牛群""金色晚霞",仅用简单的语句就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与"谁都不叫喊吆喝,牛的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相对照,衬托了那"一片寂静",让荷兰这个"牧场之国"名副其实。
三、学情分析
异国风光对学生来说相对陌生,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查找资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交流资料,生发出主动学习的欲望,教师通过讲解文章,调动学生感官入情入境,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异国他乡的魅力。
通过口头交流与调查问卷结果,可知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可以及揣摩文章表情达意的能力。但在重点词句以及写作手法尤其是动静相融表达效果上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指导。因此教学中根据文本特点,丰富学生想象力,通过抓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以激发其灵感与顿悟,深入理解文章情感。
【课时学习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探寻牧场之国景色之美。
2.小组合作学习,体会以动衬静的表达效果,积累语言,感受“一咏三叹”
的写法之妙。
3.结合资料感悟作者对牧场之国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探寻牧场之国景色之美。
2.小组合作学习,体会以动衬静的表达效果,积累语言,感受“一咏三叹”
的写法之妙。
【课时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嵌入评价
复习导入: 出示本课重点词语。 ( )然自得、极目( )( )、成( )上万 膘肥( )壮、( )( )无言、成( )结队 学生齐读 扫清生字障碍是进行阅读的前提,开始我们的牧场之旅吧。
学习活动一:借助表格,探寻牧场之景。1.抓中心问题展开教学。本课围绕哪一句话展开? 2.借助表格梳理画面。出示表格,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一幅画面的主要内容,取名字。 巡视后指导概括方法:先概括画面的主要内容,再把主要内容浓缩成一个短语,可以借助文段中的词,也可以自己概括。 3.交流感受朗读体会。师生配合读,说说这篇课文哪里让你印象最深? 预设齐答: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学生借助学习单自主学习、圈画、概括主要内容。 根据老师的指导后再次浓缩画面的主要名字,并汇报。 预设: 师生配合朗读。 预设:“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反复出现了4次。 预设:文章结构非常清晰,总分总。 预设:文中的动物们特点鲜明,人的活动很具体。 能够抓住核心问题,你的阅读是有效的。 通过圈画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提炼关键信息,在阅读学习中概括能力同样重要,大家要记得方法。 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每次阅读我们都要用心去体会,从中感受到文本带给我们的信息。
学习活动二:品鉴赏析,体会动静之美。 出示共学单,小组自主学习。 品读牛群吃草,感受安静。牛群吃草时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思考:牛群吃草为什么能这么专注? 引导学生再次读文,感受牛群吃草时的安静美。 总结学习方法:抓关键词。 2.品读骏马飞驰,感受自由。 出示《祖父的园子》段落,说说对比第三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 3.品读群畜活动,感受安闲。引导学生小组汇报,朗读总结。 4.品读牧场夜景,体会以动衬静的写法。 活动:自由读第5自然段,用“ ”画出表示宁静的词语,用“ ”画出表示反衬的词语,用“ ”画出表示动态的场景。这些动物在动,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却始终给我们一种宁静之感? 链接交流平台,总结写法,体会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配乐诵读。 学生根据共学单内容合作学习。 1读:默读课文2-5自然段。 2划:印象特别深刻的语句。 3悟: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 预设:非常专注。 想象画面,朗读课文。 预设:把牛群当成了人来写,写出牛群吃草时的宁静悠闲,整个牧场上十分和谐。 预设:作者在描写时把牛写的好像人一样,用人物的语言和性格将牛写得更生动了。 再次朗读课文,感受画面。 预设:“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飞驰到远方”中马儿奔跑的样子和“我”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样子很像。 小组汇报。 预设:我们发现第二、三段都是写了一种动物,而第4自然段描写了多种动物。 预设:在作者的笔下,荷兰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宁静、悠然、自得。 自由朗读,按要求进行批注。 预设:用表示宁静的词语直接描写静态美。 用“不”“没有”等表示否定的词语,能把宁静的感觉表示出来。 写动态是为了突出静。 正是因为安静才把每一个动景都演绎得生动,具体。 体会文章中以动衬静的精彩语言。 运用小组的智慧解决问题,通过你们的学习老师看到了你们的进步。 能用文中词语概括,把学会的方法应用上了,真不错。 通过拟人的写法,我们可以体会原是牛群吃草时的动态描写,却让我们感受到宁静之美,作者正是用这样的动静相容让我们感受到牛群的自由。 作者写骏马飞驰时写的是骏马的动态,那样子仿佛就是大草原的主人,在自己的王国里,充满快乐与自由。 总结:抓住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能够帮助我们丰富语言积累,获得审美体验。 边阅读边批注是一个好习惯。 就是因为动态场景的平和和从容才能衬托出牧场的宁静,这就是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
学习活动三:勾连表达,习得动静之法 小练笔:以“这就是荷兰为中心句”介绍荷兰。 学生尝试运用以动衬静的方法进行练笔。 生生互评。 在巡视检查中老师发现同学们尝试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能够客观的评价别人的作品是很好的品质。
学习活动四:补充资料,体悟作者之情。 出示拓展练习: 是 真正的荷兰。 出示战后意大利和英 国照片,说说这是真 正的意大利吗?这是 真正的英国吗? 出示插图,这是真正 的荷兰吗? 预设:牛羊成群是真正的荷兰。 运河交错是真正的荷兰。 风车林立是真正的荷兰。 悠然自得是真正的荷兰。 宁静幸福是真正的荷兰。 统一回答“不是” 齐读:这是真正的荷兰。 适时补充作者写作背景资料:作者是在亲自经历了世界大战之后感受到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后来到荷兰,荷兰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立国家,没有遭受战争的洗礼,处于和平的地方,所以作者看到荷兰的宁静、自由感受到弥足珍贵。 看来孩子们已经理解了作者关于“这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的内涵。
布置分层作业 听要求,综合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中都具有选择性,认真选择自己想完成的作业。
【作业设计与检测】
基础性作业
表达训练:请你当小导游围绕着课文内容给你的家人介绍牧场之国——荷兰。
评价标准:内容准确 表达流利 声情并茂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此项作业内容,鼓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巩固和再创造,为习作表达做准备。
二、综合性作业
1.动笔练习(任选一种):
(1)改写:学习了本课,你可以观察你身边动物吃草时的模样,加上你的感受,尝试着学习运用不同的文本表达形式来介绍你眼里的《牧场之国》。
(2)仿写:牧场上各种动物各具神态,你能仿照作者拟人+想象的方法,运用动静相融的描写手法写写其他动物,体现它们或宁静,或自由,或安闲,或和谐的状态,感受牧场上的情趣吗?
(3)练写:选择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中的其中一个场景写一写。
评价标准:语句通顺 书写工整 运用动静描写
2.阅读练习:
每天读一篇有关荷兰的民间故事,或者对荷兰牧场介绍的相关文章,养成阅读好习惯。
请同学们通过网络或书籍搜集小故事。理清故事情节,记下故事梗概,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把自己读到的小故事小组内的同学听。比一比生谁讲的小故事最有趣。每组选出来的故事大王,在全班交流。
评价标准:内容积极 表达流利 声情并茂
【设计意图】通过练笔和阅读作业设置,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运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表达能力,进而提高思维能力。
三、拓展性作业
跨学科拓展(任选一种):
(1)音乐学科:请你收集有关荷兰的诗歌,并和你学过的中国古诗相比,看看有什么不同,学唱一首在班级唱给同学们听。
(2)美术学科: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途即将结束,牧场之国给你带来了怎样美的感受呢?请你结合美术课《静物写生》中的绘画技巧来描绘课文中的景色。 (3)地理学科:请你结合地方课学到的知识,思考荷兰为什么称为牧场之国,在气候等特点上与中国有什么不同?
评价标准:融合性 创新力 表现力
【设计意图】通过跨学科拓展作业的设置,帮助学生树立统合观念,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有目的整合,进而达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