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能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朗”,“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童话、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中,应关注主要内容和有益启示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个人兴趣等。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他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思维活跃,能够迅速掌握新知识和技能。也有部分学生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他们在课堂上可能表现得较为被动,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如分析文本的深层含义、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等;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如提供阅读策略、引导他们逐步理解课文内容等。通过实施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适当的挑战和提升。
三、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丰富多彩,旨在通过多种文本形式,引领学生探索想象的无限魅力和深刻内涵。其中,《小圣施威降大圣》作为《西游记》的精彩节选,通过孙悟空与二郎神之间惊心动魄的斗法场面,不仅展现了作者吴承恩丰富的想象力,也让学生领略到了古典名著中的奇幻色彩和想象之美,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而安徒生的经典童话《皇帝的新装》则以讽刺的笔触,揭示了人性中的虚伪和自欺欺人。皇帝及其臣民的愚蠢行为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不仅让学生捧腹大笑,更促使他们深思人性的弱点和社会中的种种不公。这篇童话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讽刺意味,成为了本单元的一大亮点。
《女娲造人》这一神话故事,则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人民对生命起源的浪漫想象之中。女娲创造人类的过程不仅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崇拜,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想象力的无穷魅力。
《寓言四则》则通过简洁明了的故事,传达了深刻的道理。这些寓言故事既包含了古希腊的智慧,也融入了中国古代的哲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
除了丰富的文本阅读,本单元还注重实践与应用。通过阅读综合实践和写作训练,学生可以将所学的想象与创造力技巧应用于实际创作中,提高写作能力。而整本书阅读《西游记》则让学生更加深入地领略了想象的魅力和力量,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
课外古诗词诵读的选取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感受语言之美、培养文化素养的平台。四首古诗词的诵读和赏析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感,也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文化气息。
本单元选文内容贴近生活,让虚构的人物和场景开口说话,于妇孺皆懂的故事中寓含哲理,曲折地反映社会现实。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可观可感的丰富想象,具有较强的代入感,启迪我们观照现实生活。学习这些自然恰切、通俗易懂、合情合理的想象故事,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形成正面价值观。
四、单元任务设置
第一课段通过快速阅读,抓住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词”,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复述课文;通过对比阅读,学生掌握童话、诗歌、神话、寓言等体裁特点。第二课段区分实写和虚写,体会虚写妙处。学生对虚写句展开讨论,总结想象、联想句特点,在班级汇报展示。第三课段将单元中三篇课文故事与故事原型进行对比,总结并运用故事改写技巧,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改写篇目的思维导图绘制;第四课段结合选定篇目的“思维导图”和“改写构思表”,进行改写创作并在班级公众号推送,得赞数最多的文章向学校文学社微文推送栏目推送。这四个环节是递进关系,逐步推进,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能激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和写作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五、单元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每分钟不少于400字),抓住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词,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复述课文;
2.通过比较阅读,学生体会童话、诗歌、神话、寓言等体裁特点,结合文本特点,初步形成识文辨体能力;
3.结合本单元课文故事,学生合理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文本体验和哲理思考,改写出一则不少于600字的故事。
二、思维目标
1.调动学生体验,感受虚构与想象的妙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联想力,形成发散思维能力;
2.通过对文章主题多角度解读,学生对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引譬连类,形成相似情境下的类比思维;
3.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既符合文本内容,又超出文本情节的改写,形成独立思考能力。
三、价值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结合阅读体会和生活经验,学生举一反三,独立思考,观照身边现实世界;
2.通过改写课文,激发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深度思考,鞭挞假恶丑,向往真善美,形成健康健全人格;
3.通过联想和想象类文体的改写,激发学生探求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扩大自身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核心任务】
学校的扬帆文学社将出版一期以“想象”为主题的校刊,班级为学校文学社推选稿件,请同学们任选本单元一篇课文,发挥联想和想象改写课文故事并在班级公众号推送,得赞数多的文章为班级推选作品。
六、单元教学课时
本单元共四课段,共八课时。其中第一课段3课时,通读本单元4篇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本单元选篇体裁特点;第二课段2课时,区分实写与虚写特点,感受联想和想象句特点;第三课段3课时,探究故事改写的技巧,进行改写构思与思维导图的绘制;第四课段为写作课,聚焦学生的写作,完成故事改写。
七、教学实施
第一课段:
速读课文绘故事
一、课前准备:
本单元教材文本,打印学习任务单。
二、课堂导入:
同学们,想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借助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超越自身局限,体验更广大的世界。今天就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从不同的课文中换一种眼光来看世界。
活动一:速读课文,梳理情节
1.快速阅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结合课文中的人物和推动文章情节发展的关键词,完成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选文主要内容梳理表
篇目 主要人物 关键词 作者情感态度
明确:
学习任务单:选文主要内容梳理表
篇目 主要人物 关键词 作者情感、态度
《小圣施威降大圣》 大圣、小圣 斗法 作者展现了两人实力,表现了对两人的欣赏与赞美。
《皇帝的新装》 皇帝、骗子、小孩 新装 安徒生借孩子之口揭露了统治阶级虚伪、愚蠢本质,对无畏、敢讲真话的童心进行褒扬。
《女娲造人》 女娲、人类 神力 对女娲的赞美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赫尔墨斯、雕像者 价值 作者借雕塑者批判了那些像赫尔墨斯 一样妄自尊大、爱慕虚荣又有点自作聪明的人。
《蚊子和狮子》 蚊子、狮子 清醒 作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做事要不骄不躁,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取得小小的成就时,不要得意忘形。
《穿井得一人》 丁氏、宋君 谣言 作者借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可轻信传言,更不可以讹传讹。
《杞人忧天》 杞国人、晓之者 担忧 作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们不要为一些不会发生或者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对待事物应该多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活动一:对比阅读,概括选文体裁特点
请同学们结合活动一的阅读体验,将课文进行对比阅读,概括选文体裁特点,完成学习任务单。
知识链接: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5种。叙述(记叙)是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事情的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具体地描绘出来。说明,就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事物的性质、形状、用途等加以说明和介绍。抒情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的表现与抒发。议论就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的评论。
学习任务单:选篇体裁主要特点梳理表
篇目 体裁 主要特点
读者听众 语言特点 篇幅特点 表达方式 文本内涵 其他
《小圣施威降大圣》
《皇帝的新装》
《女娲造人》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明确:
学习任务单:选篇体裁主要特点梳理表
篇目 体裁
读者听众 语言特点 篇幅特点 表达方式 文本内涵 其他
《小圣施威降大圣》 中国古典神话 成人、儿童 文白相间,故事性强 有一定篇幅 记叙、描写 作者想要表现的是孙悟空机智勇敢、富于反抗的精神,却用诙谐的方式实现了这一严肃主题的表达。 语言幽默,想象奇特,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皇帝的新装》 童话 儿童 通俗易懂,故事性强 有一定篇幅 记叙描写 有教育意义,揭露了人性的虚伪,发人深省 夸张修辞,儿童视角,想象奇特
《女娲造人》 神话故事新编 成人、儿童 通俗易懂,故事性强 篇幅适中 议论,记叙 表现了古人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表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 语言平实,通俗易懂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寓言 成人、儿童 议论性强,哲理性强 篇幅较短 议论,描写,记叙 有教育意义,发人深省 充满哲理性,寓言鲜明
活动三:复述故事,小组评价
1.小组内,组员选择《皇帝的新装》或者《小圣施威降大圣》,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并根据评价量表进行自评和相互评价。
评价量表
等级 评价等级 自评 他评
优秀 1.故事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完备;2.故事情节完整:3.语言流畅、简练生动:4.能凸显作品风格和主题倾向。 8-10分
良好 1.故事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完备:2.故事情节基本完整:3.语言简练易懂;4.稍能凸显作品风格和主题倾向。 6-7分
一般 1.故事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较完备;2.主要故事情节完整;3.语言表达无明显痛洞;4.没有明显的作品风格和主颗倾向。 4-5分
差 1.故事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不完备;2.故事情节不完整;3.语言表达有痛洞:4.没有明显的作品风格和主题倾向 1-3分
第二课段:
品读课文赏想象
一、课前准备:
本单元教材文本,打印学习任务单。
二、课堂导入:
不论是安徒生“欺人的闹剧”,还是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以及《女娲造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都是作者奇妙想象的产物。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再次体会想象带给我们的迷人魅力。
活动一:跳读课文,找出虚实
学生快速阅读本单元课文,区分实写和虚写,摘取文章中实写和虚写的句子,体会虚写的妙处,完成学习任务单。
知识链接:实写和虚写。实写指的是对于对象本身进行正面的或直接的描写,可以给文章增添现实感和逼真感。此外,间接从各方面运用别的事物和形象,通过感受、想象、对比、映衬等手法间接渲染,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巧妙的把对象的特征显现出来,这种手法叫做虚写。虚写手法,或表现为“言在此而意在彼”,或为“形在此而实在彼”,或则“虚其形而存其实”,可以取得实写不能达到的效果。实写和虚写常组合使用,相互补充,效果更佳,人们称之为“虚实结合”。
学习任务单
区分实写与续写,探究虚写妙处
篇目 实写 虚写 虚写妙处
明确:
学习任务单
区分实写与续写,探究虚写妙处
篇目 实写 虚写 虚写妙处
《皇帝的新装》 1.两架空织布机上什么也没有。 2.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 3.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2.你看这段布美不 美 3.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 运用夸张、反复等修辞,调动读者想象,激发读者兴趣,把皇帝的昏庸、大臣的虚伪,骗子的丑恶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女娲造人》 1.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水池旁边蹲下来。清澈的池水照出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1.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 体现女娲造人后的喜悦之情。
《寓言四则》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穿井得一人》) 2.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人忧天》) 1.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穿井得一人》) 2.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杞人忧天》) 1句体现了谣言额度危害性。 2句体现了杞人的过于担忧的苦恼。
活动二:品读课文,讨论想象与联想
“虚写”句中,有相当一部分运用了“联想”和“想象”手法,课文选篇也是如此。请同学们以小
组为单位,选出你认为本单元课文中最具想象的部分,进行赏析,完成任务单,并进行展示汇报。
知识链接:联想和想象。联想是“现实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四类。其中:1.接近联想:由一种事物的经验联想到另一种在空间或时间上与它接近的事物。2.相似联想:由一种事物的经验联想到另一种在性质上和它相似的事物。3.对比联想:事物之间在性质、形态上的相异、相反所唤起的联想。4.关系联想:反映事物之间的种与属,部分与整体,主体与宾体,原因与结果等关系的联想。想象是“利用原有的表象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不仅能“回忆起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而且还能想象出当前和过去未感知过的事物和形象”。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1.再造性想象:根据他人语言文字描述或图样、符号的示意,经过自己加工、再造而再现出相应事物形象的想象。2.创造性想象:在特定事物刺激下既不依赖现成描绘,又不囿于反射当前事物,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目的,将当前感知对象与各种记忆材料加以组合改造,超前创造出暂未有又可能出现的事物,甚至是不可能出现的事物。
最具想象特色的部分
篇目 课文内容 赏析
《小圣施威降大圣》 最富有想象色彩的是大圣与小圣的斗法,变幻形态: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 大圣和小圣之间斗法,施展变幻奇术,由天上到地下、到水里,变化之奇、变化之多、变速之快,配合着双方的心理活动,真是精彩纷呈,不但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且还展现出相生相克、一物降一物的智慧。
《皇帝的新装》 是骗子宣称布料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皇帝的新装》中的想象是夸张式想象,人物言行思想因夸张而可笑,故事情节因夸张而荒诞,有漫画的效果。
《女娲造人》 最富有想象色彩的是《女娲造人》中女娲用泥捏的小家伙,一接触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妈妈!”接着一阵兴高采烈地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女娲造人》中的想象是阐释性想象,根据《风俗通》中的记述加以阐释、扩展,也有夸张的成分,夸大了女娲的力量。
《寓言四则》 最富有想象色彩的是《寓言四则》中蚊子、狮子、神都有人的思想和言行…… 《蚊子与狮子》中的想象是人格化想象,动物有了人的思想、意志和言行。
活动三:归纳总结,体会作用
小组合作讨论,根据前两个任务,归纳总结想象的特点及作用,完成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体裁 想象特点 具体表现 作用
童话
神话
寓言
明确:
体裁 想象特点 具体表现 作用
童话 夸张式想象 人物言行、心理、反复情节 反映现实生活,揭示人性。
神话 阐释性想象 神的力量、神的人性
寓言 人格化想象 形象的言行、心理
第三课段:
比读课文探手法
一、课前准备:
本单元教材文本,打印学习任务单。
二、课堂导入:
不论是安徒生“欺人的闹剧”,还是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以及《女娲造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都是作者奇妙想象的产物。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再次体会想象带给我们的迷人魅力。
活动一:对比异同,揭秘技巧
单元选篇《皇帝的新装》与《女娲造人》是在相应故事原型基础上“加工”改写而成。请同学们通过故事情节、主题等比较,对比异同,探究联想与想象的改写技巧。
助读资料一:
神奇之布[1]堂·曼纽埃索
从前有三个骗子来到王宫,声称他们能织出一种世上最神奇的布。国王很好奇,就命令三人留在宫内织布。三个骗子需要金、银及丝绸作织布的材料,国王就命人送去。隔了几天,国王急欲知道进度如何,便派大臣前去了解状况。大臣一到,三个骗子拿出布来,跟大臣解释说那匹布有多么柔软光华,简直是天上神物。然而大臣却看不见布。骗子又说那匹布还有一神奇之处,那就是,私生子和犹太人等出身卑劣之人是看不见的。大臣怕人怀疑自己出身不高贵,于是就睁眼说瞎话,回禀国王说布有多么柔软光华,简直是天上神物,并且就快织好了。国王甚是满意。接着几天,国王分别又派了几个人前去,每人说法都跟大臣一样。终于布织好了,国王前去试穿神奇之布作的衣服。国王本人也看不见衣服,但又怕人知道自己出身有问题,宁可相信它是神奇之布。硬着头皮,光溜溜的穿上神奇之布作的衣服游街。众人也都看不见衣服,但又怕自己出身有问题,不敢说出真相,只是一味的鼓掌。突然有个照管御骑的黑奴开口说道:“国王没有穿衣服。”众人终于醒悟,知道被骗了。国王命人捉拿三个骗子,然而那三个人早已逃之夭夭了。
学习任务单
要素 篇目
《神奇之布》 《皇帝的新装》
人物
情节
环境
主题
手法
改写技巧
明确:
学习任务单
要素 篇目
《神奇之布》 《皇帝的新装》
人物 国王、三个骗子、大臣、黑奴、众人。 皇帝、两个骗子、大臣、小孩、老百姓等。
情节 1.没有财产继承权的黑奴说真话: 2.出身有问题的人看不见衣服: 3.国王醒悟,骗子逃之夭夭。 1.小孩说真话:← 2.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 都看不见这衣服。 3.皇帝更骄傲的游行。
环境 无 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封建统治者贪奢淫逸。
主题 讽刺国王、大臣、众人的虚伪。 讽刺封建统治者的愚蠢无知、自欺欺人、虚荣腐败,对人民大众的信心。
手法 以叙述为主。 1.运用了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 2.运用了联想和想象表现手法: 3.人物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 4.内涵丰富,发人深省。
改写技巧 1.人物塑造要贴近生活,角色定位符合人物身份特点; 2作者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要有读者意识,改写要合情合理; 3.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会使描写生动,想象新颖、大胆新奇; 4.出乎意料的结局,能引发人深层次思考。
助读资料二:
女娲造人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务剧,力不暇供,乃引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
……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应劭《风俗通》
学习任务单
要素 篇目
《风俗通<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人物
情节
环境
主题
手法
改写技巧
明确:
学习任务单
要素 篇目
《风俗通<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人物 女娲,人类 女娲,人类
情节 1.女娲抟黄土作人 2.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1.女娲抟黄土作人 2.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3.女娲临水顾影的情节 4.女娲有人性
环境 无
主题 歌颂神力,男女不平等 解释人类起源,歌颂勤劳智慧的伟大母亲。
手法 想象 想象。比喻,细节描写,人物描写
改写技巧 增加了女娲人的心理、人的动煎格作、人的情感、人的体验。想象的基础是真实的生活经验。
总结联想与想象需要注意的问题:
联想要自然恰切 联想到的事物与其触发点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联。比如《荷叶·母亲》中,作者由荷叶对红莲的庇护,联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这是基于相似性做出的合理联想;如果联想到环境保护,联想到助人为乐,就显得牵强附会了。
想象要合情合理 想象所展示的未必是现实生活中有的,但一定要合乎生活的逻辑。《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虚构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但却是在真实生活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有着现实生活的影子。比如他身上有着猴子的特点:长毛,有尾巴,机灵,顽皮。
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诗人刘大白《秋江的晚上》一诗,写夕阳在江上坠落,是驮着斜阳归巢的倦鸟,"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而“头白的芦苇”,为夕阳的余晖所染,““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些想象就很新颖,给人以深刻印象。←
活动二:奇思妙想,导图绘制
同学们,根据选择的篇目,发挥联想和想象,参考《皇帝的新装》的思维导图,进行选篇改写构思(也可对《皇帝的新装》再次改写),绘制改写故事的思维导图。、
《皇帝的新装》思维导图 (
皇帝
) (
受
) (
官员
) (
百姓
) (
助
) (
传
) (
讽刺封建统治者的愚蠢无知、自欺欺人
) (
行
) (
揭
) (
骗子
) (
孩子
)骗
改写故事思维导图
改写项目 变化要素
人物塑造 1. 2. 3.
情节安排 1. 2. 3.
情感主旨 1. 2. 3.
表现手法 1. 2. 3.
第四课段:
绘声绘色展作品
一、课前准备:
本单元教材文本,打印学习任务单,“改写故事的思维导图”和课文改写构思表。
二、课堂导入:
结合选定篇目的“思维导图”和“写作构思表”,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不少于500字的改写创作。
改写故事评价量表
维度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评价说明 综合评价
情感表达 根据表达的情感需要确定主题 ☆☆☆☆☆ 1.主题表达不到位或没有表现主题 得1颗星及以下; 2.根据表达情感需要确定主题,主题表达能反映现实,但没有新意,得2 3颗星; 3.主题表达有新意,能反映现实,体现一定的思想内涵,引人深思,得4 5 颗星。
情节安排 想象大胆奇 特,合情合 1.情节之间无关联,脱离生活逻辑 得1颗星及以下; 2.各情节间条理清楚,合乎生活逻 辑,得2-3颗星; 3.有完整故事情节,情节发展出人意料,大胆新奇,得颗星。
人物塑造 人物在真实生活基础上创造,角色定位符合人 1.人物只是再现故事原型,并没有联想与想象,得1颗星及以下;“ 2.人物设计源于现实生活,缺乏形象性与典型性,得2-3颗星; 3.人物设计源于现实生活,角色定位符合人物身份特点,形象具体,深入人心,得 4-5 颗星。
手法运用 灵活运用修辞和描写等 表现手法。 1.未用或仅用一种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人物形象不具体,得1个颗星及以下; 2.灵活运用2到3种修辞和描写手法,人物形象具体可感,得2-3 颗星; 3.灵活运用3种以上修辞和描写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生动,得 4-5 颗星。
改写范文:
《皇帝的新装》结尾改写
皇帝举行完游行大典,回到皇宫,发现两个骗子已经逃跑了,皇帝把罪过全部推到了两位大臣身上,说他们联合骗子欺骗了他。过了几天,这个风波过去了,皇帝却仍不改他的爱好,依然每天待在更衣室里。
有一天,王国里来了一位商人,他说,他有全世界最美丽的衣服。皇帝这次不相信了,就决定赶他离开。可是这个商人说:“我的衣服是全世界最流行的衣服。没有品位的人或者品德低下的人会觉得它特别丑。”皇帝心想:“他说的准没错。他的衣服我们都可以看见,他一定不会是一个骗子。而我,是最高尚的人,最有品位的人,一定会看到这美丽衣服的
真实样子。”他立刻下令赏给他许多财宝,让他把衣服带来。不久,商人拿来了衣服。可是,这是一件多么丑陋的衣服!那颜色黯淡无光,是拿麻布制成的,没有任何花纹和色彩。商人指着它说:“请看!多么鲜艳的色彩!多么精美的花纹!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看得见它的美!”
而皇帝看到的却完全相反,可他却说:“是啊!老天,这是我见到的最美的衣服!”他的大臣们也这样说。他花掉了王国里所有的钱财买下了二十件这样的衣服,并且一直说:“这衣服多么便宜,多么值!"
没过多久,这个王国就被其他王国消灭了。皇帝死的时候,怀里也紧紧抱着那件“美丽”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