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密度与社会生活(说课稿)石嘴山市第七中学
说课人:张乾鹏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且应用于生活的实践课,采用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再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实验性课题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热爱生活,尊重知识,加强合作意识,此外这节课对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注意力和自信心也有相应的培养。二、学情分析1、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通过近半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索的素养,乐于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正期待着将密度用于生活中去,运用密度来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本节课主要从生活的实例入手,通过实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科学,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2、从学生的知识水平上看,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相关知识,但对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的规范。
三、教学方法 教法:多媒体直观法、导学法、小组讨论 本节课以实验为依托,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运用知识,理解知识,在探索实验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提炼 重点,消化难点。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目标
(1)知道密度与温度有关,学会用密度与温度的
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会利用密度进行鉴别物质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解决实例,学会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 克服困难,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互帮互助的良好的心理素养。五、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利用热胀冷缩解释① “风的形成”
② “暖气片和空调”安装位置(1)、演示实验(2)、举例(3)、播放小视频1、热胀冷缩讲授新课,演示实验思考:难道所有的物质在任何温度下都是热胀冷缩吗?(二)水的反常膨胀。思考:冬天结冰的水中鱼为什么安然无恙?
冬天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二)、密度的应用1、鉴别物质例:一个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dm3 。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分析:1、要知道铅球是否用铅制造的,应先求出它的密度,再与金属铅的密度进行比较。
2、当然也可以假设铅球是用铅制作的,可以利用铅的密度和给出的体积算出铅球的质量,通过比质量判断。
3、当然还可以假设铅球是用铅制作的,可以利用铅的密度和给出的质量算出铅球的体积,通过比体积判断。提示:用密度鉴别物质,不是唯一的方法。有时还要利用的其他特性,比如颜色、硬度、气味等。更为科学的鉴别方法应采用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鉴别它的组成成分。2、检验牛奶的纯度3、选种老农扬场分拣麦粒与草屑4、根据密度与要求选定材料板书设计6.4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温度有关
1、热胀冷缩
2、水的反常膨胀
二、密度的应用
1、鉴别物质
2、检验牛奶的纯度
3、用盐水选种
4、根据密度与要求选定材料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师姓名
张乾鹏
学生年级
八年级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讲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且应用于生活的实践课,采用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再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实验性课题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热爱生活,尊重知识,加强合作意识,此外这节课对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注意力和自信心也有相应的培养。
学生分析
1、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通过近半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索的素养,乐于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正期待着将密度用于生活中去,运用密度来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本节课主要从生活的实例入手,通过实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科学,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2、从学生的知识水平上看,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相关知识,但对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的规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目标
(1)知道密度与温度有关,学会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会利用密度进行鉴别物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解决实例,学会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 克服困难,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互帮互助的良好的心理素养。
教学重点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
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多媒体直观法、导学法、小组讨论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以实验为依托,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运用知识,理解知识,在探索实验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提炼 重点,消化难点。对于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及学生已经具备的密度的有关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密度与温度、与物质鉴别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和点拨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结论,千万不要想当然的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对本节例题的教学也应这样,教学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新知效果会更好。
教学环境及
资源准备
电子白板
视频
演示实验
图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创设情 境
引入新 课
播放视频”鸡尾酒的调制”
观看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图片
板书课题:6.4 密度与生活
创造轻松学习的气氛
直观感受,联系实际
视频
图片
从有趣的实际问题中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展示学习目
举生活实例 :说明液体能发生热胀冷缩(烧开水)
问题1:我们学过那种测量工具利用这一原理?
演示实验1:说明气体也可以发生热胀冷缩
视频:说明固体也可以发生热胀冷缩
一般情况下,固、液、气都可以发生热胀冷缩现象
板书:1、热胀冷缩
说明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
一、密度与温度
问题2:风是怎样形成?
做风形成的实验:教材P22
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问题3: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片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问:人们很早就利用风力了,我们生活中用哪些应用?
温度可以改变物质的密度。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设问:难道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水的凝固点是0℃,北方的寒冷冬天,气温在0℃以下,湖面结成了冰,行人可以在湖面上行走。湖底还有鱼存活吗?
300多年前,人类就已知道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这一现象。在冰湖中作的测试表明,表面冻结的湖里,冰面以下的水体中密度从上至下递增(这是当然的事了,重在下,轻在上),温度也是由上至下递增,从表层水体的0℃至底层水体的4℃。正是因为这个特性,湖里的鱼类能够在严寒的冬天躲在底层水体中,不至于被冻成冰块。
水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在4℃以上是热胀冷缩。
课堂练习2:计算:1kg水的体积:
1kg冰的体积:
水的反常膨胀,给人类生活也带来不方便。北方的冬天,放在户外的自来水管将冻裂。所以对自来水管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
二、密度的应用
1.鉴别物质
讨论的问题如下:
例:一个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dm3 。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
又提问:如何利用家里能找到的器材,测出测量出铅球的质量和体积呢?
补充:用密度鉴别物质,不是唯一的方法。有时还要利用的其他特性,比如颜色、硬度、气味等。更为科学的鉴别方法应采用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鉴别它的组成成分。
播放图片:2、检验牛奶的纯度
3、用盐水选种
老农扬场分拣麦粒与草屑
4、根据密度与要求选定材料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变的,如一瓶水用去一半,剩下一半水的质量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不变。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板书)
学习目标明确
联系实际生活
温度计
观察实验现象
思考
思考并回答
对比
学生表述,补充
思考:教材P24
思考
讨论
小组回答
暖气周围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到暖气周围,又受热上升,利用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可以使整个屋子暖和起来。
例如:利用风力来取水,灌溉、磨面,推动帆船、滑翔机等,近代大规模应用风力,主要在发电上。思考
阅读课本“水的反常膨胀”
水的反膨胀现象,给人们带来了好处,江河湖面的水结冰时,因为冰的体积膨胀,密度比水小,总是浮在水面上;而水到了4℃,密度最大,总是沉在下面。这样,冰块就成了一层天然的防寒屏障,使江河湖海不至于一冻到底,使大量的水下生物得以生存。
动手计算,进行比较,理解水的反常膨胀
联系生活实际
解决生活实际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作答:先分别测量出铅球的质量和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它的密度,判断它是否是铅组成的
用体重计测出铅球的质量,可以用水桶做排水器材测出铅球排开水的质量,即可算出铅球的体积。
观看图片
解释生活事例
事例
演示实验
视频
演示实验
图像
图片
事例
图像
白板上调板
图片
调板
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了解到密度与温度有关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引导学生从物体的颜色、气味、味道这些特性鉴别物质种类。
课
后
小
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到了那些新知识?
2、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现象用到了了今天的知识?
学生表述
学生补充
板书
明确学习目标
夯实
基础
板
书
设 计
6.4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温度有关
1、热胀冷缩
2、水的反常膨胀
二、密度的应用
1、鉴别物质
2、检验牛奶的纯度
3、用盐水选种
4、根据密度与要求选定材料
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都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难免有不合理之处。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没有采取能够引起学生注意的方法来突出重点难点,也没有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学生对于重难点的认识仍然很模糊。而且,针对重点和难点的应用给漏掉了,没有让学生进行巩固。 没有让学生对照教学目标进行自我诊断,而是让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几乎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效果
6.4密度与社会生活(课后练习题)
1、物理与我们生活联系紧密,物理就在身边,请你列举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事例不少于3个。(开放性题目)
①????????????????????????? ;
②???????????????????????? ?;
③?????????????????????????
2、空气因受热体积 ,密度变 而 。热空气 后,温度较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 ,人类很早就学会利用 了,例如可以用来 、 、磨面、推动帆船和滑翔机,近代风力的大规模应用主要在 上。
3、由于水的 ,在严寒的冬天,河面封冻,较深的河底水却保持 的水温,鱼儿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游。
4、右图是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观察这个图象,可以得知,水在 时的密度最大.
5、当一铝条升温后,下列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质量 B密度 C体积 D以上三个都变
6、两个杯子分别盛有浓盐水和纯水,不能用嘴品尝,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设计两种区分开它们的方法:
①????????????????????????? ;
②???????????????????????? ?;
7.有一质量为5.4kg的铝球,体积是3000cm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铝=2.7×103kg/m3)(提示:此题有三种方法解,但用比较体积的方法方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