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8课《露》课件(29张)+教学设计(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8课《露》课件(29张)+教学设计(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09 14:23:29

文档简介

《露》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田晓菲的相关知识及本诗的相关背景。
2、体会诗歌物象的外在美、音韵美、以及形象而贴切的语言美。
3、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突出这首现代诗的主旨。
4、感悟作者自然而独特的人生感受,理解作者对自身价值的思考。
学情分析
因为现代诗的语言简练、诗的形象抽象和诗的意境优美,而且诗歌在表达的主题和感情上往往显得丰富而含蓄。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对语言文字的鉴赏水平相对较低,对现代诗意象的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常会导致对现代诗歌主题和感情的把握不准确,所以教师宜采用化抽象为具体的教法指导学生学习。
重点难点
1、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
2、感悟作者自然而独特的人生感受,理解作者对自身价值的思考。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嫩绿的草叶上是什么?
学生齐答:露珠
师:那你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露珠?(生答没有)那你就更没有发现露珠的美了?(生异口同声说:嗯)老师搜集了一组图片,你想不想欣赏一下露珠的美? (生答:想)
师:播放多媒体
生聚精会神地观看
师:目睹了露珠的美,你有何感想?那你想不想知道田晓菲心中对露是怎样感慨的?(生答: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田晓菲的诗歌《露》,看看作者心中的露是什么样的,多媒体出示题目及作者
【讲授】
一、认定目标
师: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田晓菲的相关知识及本诗的相关背景。
2、体会诗歌物象的外在美、音韵美、以及形象而贴切的语言美。
3、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突出这首现代诗的主旨。
4、感悟作者自然而独特的人生感受,理解作者对自身价值的思考。
生:齐读学习目标
二、知识积累
1、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多媒体显示)
①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1971年生。天津人,14岁从天津13中学直接升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出版作品有:《爱之歌》,《生活的单行道》,《秋水堂论金瓶梅》,《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等
② 诚然,10岁发表诗集,14岁即从中学直接升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19岁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35岁成为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这些年少的辉煌无疑为田晓菲的人生写下相当传奇的注脚。
③“北大历史上最年轻的天才学生” “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④ 背景资料:1985年,14岁的田晓菲写了这首诗,同年她被破格录入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学习,她从小就受家庭的影响,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广泛阅读了古今中外的名作,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她善于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并把对它们的灵感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露》就是其中一首。
2、字词积累
师多媒体出示
给下列词语注音。
嫩绿( )( ) 惺忪( )( ) 升华( ) ( )
妩媚( )( )璀璨( )( )
生齐读并听写(要求生给加点词注音并能读会写)
三、诗歌朗读
1、生齐读,师点评
2、师配乐范读 (要求注意节奏、重音、感情) 生静听
3、生练习朗读(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练习朗读)
4、生展示朗读(比比谁读得好),师点评
四、诗歌赏析
活动一:局部理解
1、读完了诗歌,请同学们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进行批注
2、生展示批注内容,用“我从文中某句感受到……”的句式说话,师点评
活动二:整体感知
1、诗的结尾“阳光妩媚的清早/我会升华成一朵/美丽的洁白的云”若改成“清早/我会蒸发成一缕/水蒸气”,意思上没有改变,但 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原句富有诗情画意,有一种图画美。改后的语句过于直白,失去了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洁白的云是露珠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很形象也很美丽,诗味很浓;而水蒸气缺乏形象的的美感,而且它转瞬之间就不见了,无法令人感知)
2、美在形象与意境
这首诗不仅语言美,外在的形象与内涵的意境更美,
师引导生分析,之后多媒体显示内容,生齐读
随着作者文字的描绘,读者仿佛已经看见草叶尖上和花蕊里晶莹的露珠,在晨曦中闪闪发亮。作者以一颗慧心感受着大自然,她看见草叶尖上和花心里的露珠,立即捕捉到了独特的美,并赋予这种美以人的心境和生活的内涵,于是露珠便有了外在形象和内涵意境双重的美。
本诗不仅美,为了表现主旨还运用了联想与想象的手法
活动三:课中微讲座
1、联想与想象(多媒体显示)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起另一个事物思维活动。就是由此想到彼,内容具体。比如:看见雪花会想到柳絮,看到秋风会想到落叶。
想象是由某一现实中存在的事物,创造(想)出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
内容可合理的虚构。比如:月亮上有什么?天上有什么?
2、请同学们朗读下面的诗歌,说出哪是联想,哪是想象?(多媒体显示)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生齐读,师引导生说出哪是联想,哪是想象
诗的开头,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多么像天上的明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这是运用联想,后3节中,作者运用想像,描绘美丽的街市,骑着牛闲游的牛郎织女,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的活动,真切而具体。
3、归纳全诗主旨
本诗是怎样运用联想与想象来表现主旨的?(多媒体显示)师引导生分析,生齐读
联想:露珠的晶莹使作者联想到“星星的眼泪”及“璀璨的明珠”一样具有温润的光泽,都给人一种或滑落或闪动的动感。
想象:作者把露珠想象成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精灵,她超然物外,特立独行,自持自重,即使在阳光下消失,也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换了一种生活环境,换了一种生存方式。
全诗主旨:作者以“露珠”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体现诗人不张扬、不抱怨、超然物外、坦荡纯洁的人生境界。
生把主旨抄写在书上
活动四:感悟人生
读了这首短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
生先说,师总结
正视现实,不自卑;尽其所能,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等
小结
这首诗歌是美的,通过朗读我们知道诗歌具有音韵美、语言美,通过赏析我们明白了诗歌的外在美和意境美,既然这首诗歌这么美,我们也有幸学习,那你是不是也来创作一首美诗。
五、诗歌创作
1、诗人以甘露自喻,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如果让你表达自己的理想,你愿意用什么来比喻呢? 试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多媒体显示)
2、学生写诗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师寄语】
《露》这首诗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和绚丽不仅在于永恒和结果,用心体验过程的美丽,珍惜我们曾经拥有,坦然面对生生灭灭。 不要因为自己的默默无闻而气馁,不因自己的渺小而自卑,把生活当作一种恩赐。相信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课件29张PPT。露田晓菲冀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六单元序曲露田晓菲学习目标1、了解田晓菲的相关知识及本诗的相关背景。
2、体会诗歌物象的外在美、音韵美、以及形象而贴切的语言美。
3、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突出这首现代诗的主旨。
4、感悟作者自然而独特的人生感受,理解作者对自身价值的思考。
第一乐章 知识积累
第二乐章 诗歌朗读
第三乐章 诗歌赏析
第四乐章 诗歌创作第 一 乐 章知识积累 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1971年生。天津人,14岁从天津13中学直接升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出版作品有:
爱之歌》
《《生活的单行道》
《秋水堂论金瓶梅》
《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等。10岁发表诗集,
14岁即从中学直接升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
19岁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
35岁成为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 “北大历史上最年轻的天才学生”
“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背景资料:
1985年,14岁的田晓菲写了这首诗,同年她被破格录入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学习,她从小就受家庭的影响,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广泛阅读了古今中外的名作,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她善于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并把对它们的灵感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露》就是其中一首。给下列字词注音
嫩绿( )( )
惺忪( )( )
升华( )( )
妩媚( )( )
璀璨( )( )nèn lǜ
xīng sōngshēng huá
wǔ mèicuǐ càn第 二 乐 章诗歌朗读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忪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

很少人注意我
我不抱怨
那——又有什么要紧?
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美丽的洁白的云
诗歌朗读第 三 乐 章诗歌赏析1、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进行批注活动一:局部理解2、用“我从文中某句感受到……”的句式说话 诗的结尾“阳光妩媚的清早/我会升华成一朵/美丽的洁白的云”若改成“清早/我会蒸发成一缕/水蒸气”,意思上没有改变,但 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原句富有诗情画意,有一种图画美。改后的语句过于直白,失去了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活动二:整体感知 外在的形象美和内涵的意境美 作者以一颗慧心感受着大自然,她看见草叶尖上和花心里的露珠,立即捕捉到了独特的美,并赋予这种美以人的心境和生活的内涵,于是露珠便有了外在形象和内涵意境双重的美。 活动三:课中微讲座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起另一个事物思维活动;就是由此想到彼,内容具体。比如:看见雪花会想到柳絮,看到秋风会想到落叶。
想象是由某一现实中存在的事物,创造(想)出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内容可合理的虚构。比如:月亮上有什么?天上有什么?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本诗是怎样运用联想与想象来表现主旨的?联想:露珠的晶莹使作者联想到“星星的眼泪”及“璀璨的明珠”,一样具有温润的光泽,都给人一种或滑落或闪动的动感。
想象:作者把露珠想象成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精灵,她超然物外,特立独行,自持自重,即使在阳光下消失,也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换了一种生活环境,换了一种生存方式。 作者以“露珠”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体现诗人不张扬、不抱怨、超然物外、坦荡纯洁的人生境界。全诗主旨 读了这首短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正视现实,不自卑;尽其所能,
不计名利,默默奉献活动四:感悟人生 诗歌是美的音韵美语言美外在美意境美第 四 乐 章诗歌创作 诗人以甘露自喻,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如果让你表达自己的理想,你愿意用什么来比喻呢? 试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追求或理想。 这首诗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和绚丽不仅在于永恒和结果,用心体验过程的美丽,珍惜我们的曾经拥有,坦然面对生生灭灭。 不要因为自己的默默无闻而气馁,不因自己的渺小而自卑,把生活当作一种恩赐。相信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教师寄语:尾声感谢每位热心指导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