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巧测一粒黄豆的质量(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巧测一粒黄豆的质量(冀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10-15 22: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巧测一粒黄豆的质量
教学目标
1.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测量较小物品的质量;
2.经历估计、讨论、小组合作测量较小物品质量的过程;
3.在解决测量较小物品质量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测量较小物品质量的过程。
教具准备
教师:一个西红柿、一个西瓜、一个波罗。
学生:每一合作小组准备一大袋黄豆,一袋花生米,一台电子称。
教学过程
一、估质量
师:你能估计出这些水果的质量吗?一个西红柿大约有多重?一个西瓜呢?一个菠萝呢?谁能说说讲桌上放的这三个水果有多重呢?
生1:一个西红柿大约有0.2千克。
生2:一个西瓜大约有6千克,一个菠萝大约有0.8千克。
生3:……
师:你们估计的准不准我们用称称一下就知道了,谁来帮老师称一称?
找几个学生演示称量的过程,并验证大家估计的是否准确。
二、测量一粒黄豆的质量
师:我们能用称称出上面水果的质量,那么你能称出一粒黄豆有多重吗?我们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一台电子称,根据下面的要求称一称?看哪组反应最快!
(1) 一大袋黄豆。
(2) 从袋子里拿出2包黄豆。
(3) 再从2包里拿出一包黄豆。
(4) 从一包黄豆里拿出一粒黄豆。
师:你发现了什么?一粒黄豆有没有质量?为什么现在称不出质量?
根据下面的步骤,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测量。
1.如果不换工具,还用这个称,你会测量一粒黄豆的质量吗?
(1) 独立想办法。
(2) 小组讨论。
(3) 全班汇报交流方案。
2.交流,教师适当引导:
生:一粒黄豆的质量称不出来,但是我们可以先称出100粒黄豆的重量,再用100粒黄豆的重量除以100就得到一粒黄豆的质量。
生:也可以先称出一定重量的黄豆,再数一数有多少粒,最后用总重量除以粒数得到一粒黄豆的质量。
3.边交流边板书:
4.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发现:这两种方法最后一步都要用总重量去除以粒数,得到一粒黄豆的质量;而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先数再称,一个是先称再数。
6.(1)你认为第一种方法中数出多少粒黄豆比较合适?10粒行吗?(师在电子秤上演示10粒黄豆,发现称不出重量。)48粒行吗?为什么?——计算起来不方便!数100粒比较合适!
(2)第二种方法先称出多少克比较合适?——100克,但是100克所含的黄豆可能太多了,比较难数,称50克比较合适!
7.每一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案动手试一试!
8.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教师巡视。
9.汇报交流,完善板书。
生:我们先数出100粒黄豆,称出重量为20克,用20除以100等于0.2克。
生:我们先称出50克黄豆,数了一下有250粒,用50除以250等于0.2克。
10.小结:不管用哪种方案去测量一粒黄豆的质量,都可以测出一粒黄豆大约重0.2克,这个0.2克是准确值吗?——近似值。
11.知道了一粒黄豆的质量,我们还可以测出什么?
—— 一袋黄豆的重量。
—— 一袋黄豆的数量。
三、巩固练习
测一粒花生米的质量。
(1)你能估一估吗?用手掂一掂一袋花生米的重量和一袋黄豆的重量,根据一袋黄豆的重量和数量有根据的估一估这袋花生米的质量。
(2)设计测量方案。
——先数出一袋花生米的数量,再称出一袋花生米的重量,最后算一算。
(3)实验操作。
(4)汇报实验结果。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发现了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