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9 12:3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21 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王维 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中年后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悠闲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代表诗作有《相思》《辛夷坞》等。
山居秋暝
王维
点名地点
点名季节
点名具体时间
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的景物)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山居:山中的居所。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晚:傍晚。
注 释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注 释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尽。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留:居。
注 释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空山、青松
明月、清泉
翠竹、莲叶
清幽
恬静
淳美
诗中有画
意象画面
意境特点






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意境。
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和季节。
首联和诗题有什么关系?






颔联和颈联都是具体写景,找出这两联中的景物,想一想,这两联有什么不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自然
生活
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景物,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颈联用了“竹、莲、浣女、渔舟”等景物,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
颔联和首联
有什么关系呢?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新雨之后才能显清泉之声响。
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意境是否和谐?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遍勃勃生机。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从颔联和颈联,我们知道,诗中明明写了浣女渔舟,为什么还在首联说是“空山”呢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山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山。而是山中树木茂盛,遮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空山不见人”,更体现出这里的寂静,清新,幽雅。
这三联诗中,哪两联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具体地描绘出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通过找意象、感受画面,我们品味了这首诗的意境之美,那么,这么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也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精神的追求。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描绘了 后傍晚时分山村柔和美好的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 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秋雨初晴
山水田园
主题概括
鉴赏诗歌的方法
悟“言”:疏通文义,把握节奏。
悟“境”:捕捉意象,感受画面。
悟“意”:知人论世,体悟主旨。
再造:发挥想象,填补空白。

背诵时间
自由背诵 相互背诵 指名背诵 齐背
把这首古诗熟练地背给家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