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
A,刹车过程中甲车的加速度与乙车的加速度之比为3:2
2025届9月月考物理试卷
16
B.若两车不相撞,则=24s时,两车间距最大
C.若两车发生碰撤,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一定小于48m
一、单总题
D.若两车发生碰撞,则可能是在刹车24s以后的某时刻发生相撞
244048s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7,蹦床运动是一种集竞技、健身、观赏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某同学在练习蹦床运动时在弹性网上安装压
A,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一定也越大
力传感器,利用压力传感器记录了他运动过程中所受蹦床弹力F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B。“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单位m、kg、s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FIN
A,该同学刚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可算出其质量为45kg
1400
D.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2.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手机支架,其表面采用了光滑材质,手机与支架之间摩擦
B.该同学在6.69~7.4s内先处于失重状态,后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C.该同学全程的最大加速度为10m/s2
力可忽略不计,手机支架与手机后背、底部的两个接触面相互垂直.某次手机静置于手
01.5
D,该同学在4.66.63内离开蹦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5m
4.66.67.4
机支架上时,手机与水平面夹角为日,手机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手机支架对
8.工程建设中经常用到较大的水泥圆管,装卸工人为保证圆管从较高的车斗
手机的作用力大小为()
上卸下时不被损坏,在车斗边缘平行固定两根木棍,将圆管纵向架在两根术
A.mg
B.mgsin
c器6
D.sin
棍之间,让圆管沿木棍缓慢滑下,此过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在其他
3、如图所示,一光滑球体放在三角形木块与竖直墙壁之间,整个装置保持静止。已知三角形木块AB边与水平地面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减缓圆管下滑的方法是()
的夹角B=53°,光滑球体的质量为m,三角形木块的质量为3m,最大静摩擦力等于
A.适当增大两根木棍的间距B.适当增大木棍与水平面的夹角日
滑动摩擦力,取如53°=0.8,则三角形木块和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
C.换成两根表面更光滑的木棍
D.换成两根更短的木棍
A君
4
B.
c
D
二、多选题
9,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4.小军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悬挂好已调零的弹簧
A.甲、乙发生的位移分别为5m、-10m,则乙的位移大B.描述矢量时既要说明大小,又要指明方向
测力计,用细线绕过固定在实验桌上的定滑轮,水平连接正方体物块,将其放在长
C.矢量的大小就是标量
D.温度计读数时正的温度一定高于负的温度,正负不能代表方向
木板上,物块的上、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实验时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长木板使
10.如图所示,一轻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段绕过滑轮A、B栓接在物块N∠L
其水平运动,直到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长木板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上,物块M连接在动滑轮B上,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物块M、N
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忽略一切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F是一对平衡力
C.当拉动长木板的速度变大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也变大
A,水平拉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B.绳子对物块N的拉力变大
D.若将物块上下颠倒,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C.物块M会下降
D.绳子对滑轮B的作用力不变
11.如图所示,O点为竖直圆周的圆心,MW和PQ是两根光滑细杆,两细杆的两端均在
M
5.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其中k的值与弹簧材料、原长L、横截面积S等
因素有关,理论与实验都表明k一空,其中Y是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在国际单位制中,
圆周上,M为圆周上的最高点,为圆周上的最低点,从P两点等高。两个可视为质点
的圆环1、2(图中均未画出)分别套在细杆MW、P 上,并从从、P两点由静止释放,
杨氏模量Y的单位为()
0
两圆环滑到从、2两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所用时间分别为、专,则()
A.N.m2
B.N.m
C.N.m
D.N.m2
P
6.在某个恶劣天气中,能见度很低,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甲在前、乙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
A.4=nB.4>%2
C.>h2
D、4=5
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利车,两辆车刹车时的一(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