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6张PPT。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
1.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的产生条件
3.知道声音的传播途径
4.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课前预习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正在发
声的物体叫做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
在 ,振动停止,发声也就 .
2.声音传播途径:声音靠 传播,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任何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
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以 的形式传播,
传播速度因介质而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
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在 中最慢. 150C时,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m/s.振动声源振动停止介质真空声波固体气体3403.(2014淮安)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
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
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A4.某人站在峭壁前850米处,对着峭壁高喊一声,则此
人听到回声所需时间是( )
A. 2.5秒 B. 5秒 C. 7.5秒 D. 10秒
5.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靠得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是因为 ( )
A.无线电话传声快
B.月球上没有大气,真空中不能传声
C.月球上温度太低传声传声太慢
D.宇航员穿上宇航服听不到声音BB6. 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A.空气、水、铜 B.铜、空气、水 C.水、铜、空气 D.铜、水、空气D课堂精讲
知识点1.声音的发生
通过观察和探究可知: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
止.(注意:不能说成“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因为
当振动停止后,声波还在向外传播。)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说明:发声体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和气
体.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就分别是由气体、液
体和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课堂精讲
【例1.】(2014无锡)敲击鼓面,人们可以听
到鼓声,鼓声是由鼓面 产生的,然
后通过 传播到人的耳朵.变式拓展1.(2014扬州)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
了振动D【例2】(2009年赤峰市)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变式拓展2.如图,手握铝棒中点,并轻轻摩擦铝棒,会发出很大的声音,当铝棒发声时( )
A.只有铝棒周围空气在振动 B.只有铝棒在振动
C.铝棒和周围的空气都在振动 D.铝棒和周围的
空气都没有振动B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
声音传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传播的具体过程是:振动的物体带动周围的介质产生相应的振动;这些随发声体振动的介质,又带动较远的其他介质振动,使振动向外传播.发声物体产生的振动,由近及远的传播就形成声波.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登月宇航员即使靠得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
回声:
声波碰到障碍物时要反射回来。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的声波传到人耳的现象就叫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来的声音滞后0.1秒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我们在大山中呼喊一般会听到回声,但在教室里我们却听不到回声。因为只有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秒以上,人耳才能将原声与回声区别开来,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加强了原声,清晰度变差了,分辩不出原声和回声。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等。【例3】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变式拓展3 小提琴声是通过琴弓与琴弦的摩擦使琴弦振动(如图所示),琴弦将振动传递给木质的琴码和琴箱,再使琴箱内的空气振动,最终传递到听者
耳中的.这一振动的传递过程说明 和 都能传声.固体空气【例4】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
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制的管道,这种做法
是利用铁管能( )
A.传声 B.传热 C.导电 D.通风变式拓展4. 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C知识点3.声速
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声速的计算公式v=s/t,其中s表示声音传播通过的距
离,t表示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v表示声速。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以及温度有关,在15℃的空
气中,声速为340m/s,通常情况下,固体中的声速大
于液体中的声速,液体中的声速大于气体中的声速。
【例5】看到闪电5后才听到雷声,求打雷处到听者多远?
变式拓展:5.关于声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增大
B.声音从空气中传到水中时,声速不变
C.声音的速度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D.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增大C课堂检测
1、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
A、钢轨 B、纯水 C、木材 D、空气
2、航天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他们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宇航服不能传递声音
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D3、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
A. 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D
4. 声音是一种波,回声就是声波 形成的,通常
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在一根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紧贴钢
管的同学可以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反射340空气钢管
5、人在游泳时,会引起水的 而发声,鱼会被吓跑,
这主要是因为 能够传声。
6、想象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3个合理场景.
当你对着一个走开的人大喊时,他会听不见;下课老师已经离开教室,后面的同学才听到老师的讲课声音;开车是遇到紧急情况,车子已经冲到了前笛声还没传到的等等.振动水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知道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3.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的方法。课前预习
1.音调:声音的 .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越高,音调越高.频率是指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 .
2.响度:声音的 .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越大,响度越大;振幅是指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此外,响度还跟人耳距发声体的远近以及声音的传播方式有关.
3.音色:发声体的音色随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的不同而不同.音色也叫做音质或音品.不同的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即音色)不同,用同一种音调弹奏同一首曲子.即使响度相同,人
们也可以分辨出是何种乐器.这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高低频率频率大小幅度振幅音色Hz
4.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A5.如图所示,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不开门?( )
A.说话响度不同
B.说话音调不同
C.说话音色不同
D.敲门声音不同C6.(2014绵阳)婷婷自制了一个叫做“水瓶琴“的乐器,如图所示,它是通过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而成.让水面高度不同,主耍是为了在 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传播速度A课堂精讲
1.音调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是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是用来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如果物体在1 s的时间里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 Hz.
超声和次声: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从20 Hz到20 000 Hz,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类都听不见,但有些动物能够听见.课堂精讲
【例1】(2014?青岛)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
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变式拓展:1. 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听不到蝴
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 )
A.人耳有障碍 B.翅膀振动发出声音响度不够大
C.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 D.翅膀不产生声波c2.响度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弱.响度与声音的传播方式有关,声音越集中,响度就越大.
增大响度的方法:增大振幅;拉近听者与声源的距离;控制声音的分散.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例2】小明要探究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是否有关.
实验器材: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
操作步骤:(1)用细线拴住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
(2)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
使它振动后,可以听到较
的声音,让音叉一臂的外侧
靠近并接触小球(如图),可以看到
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较小的角度(3)以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可以听到较 的声
音,且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可看到小球被
音叉弹开一个较大的角度.
结论: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变式拓展2(2014宁德)端午节龙舟赛上锣鼓声响彻
云霄,“响彻云霄”描述的是声音特性中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B3.音色
音色是指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特色(也叫音质或音品).音
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
动方式等因素决定的),不同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音色
是不同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根据音色不
同.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发声体有变化,音
色也将变化.例如:有经验的工作师傅,可以通过听
声音而得知机器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同一人的音色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起居、健康、训练等因
素而变化.【例3】(2014?宜宾)如图为一枚古钱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 声速 B.响度 C.音色 D.回音变式拓展:3. 2009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欢,小艳在现场听到“小沈阳”的声音是由________ 产生的,靠________传播过来的,“小沈阳”模仿“刀郎”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____ 相似.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声带振动空气音色响度真空自主检测
1. 小明同学在观看学校的管弦乐队排练时,听到小提琴和钢琴都发出C调的“Do”,他仍能区分开小提琴还是钢琴的琴声,这是依据( )
A.它们的声音的高低不同 B.它们的音调不同
C.它们的响度不同 D.它们的音色不同D2.工人师傅拿着铁锤敲打车轮或车轮上的钢板,由声音来判断它是否断裂.这是根据(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面锣,发出声音的不同处是(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CC4.夏日里买西瓜,常把西瓜抱起来拍几下听听声音,这是因为熟西瓜和生西瓜发出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A5.(2014泰州)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 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声音叫超声波
C.音色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D.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D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尖锐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太高
B.“引吭高歌”反映了声音的音调较高
C.“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很大
D.“一闻其声,便知其人”依据了声音的音色不同B7.(2014绥化)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的吼声警告其它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 特
性.人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特性分辨出吼猴的叫声.响度音色8.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 动 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音调第二章 声现象 第3节 声的利用学习目标
1.了解声的有关知识和应用
2.通过学习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1.声音可以传递 .如:蝙蝠靠 探索飞行中的障
碍和发现昆虫;利用 探测海深或鱼群.
2.声音能够传播 .如:超声波除垢;超声波碎石.
3.小猫、小狗等动物比人对声音敏感,主要是因为( )
A、这些小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大
B、这些小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大
C、这些小动物比人聪明
D、这些小动物的耳朵大信息超声波声呐能量B4.地震前夕,狗往往叫声频繁,这种异常现象表明( )
A、狗能发出与地震频率相同的次声波
B、人耳听不到地震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C、狗的耳朵听能听到次声波
D、地震波人耳感觉不出,因此没有声波产生C5. 下列属于声波能传递信息的是( )
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
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
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
D.如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
的水破碎产生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C6.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的是( )
A、扶仙湖水下考古用声呐探测湖底情况
B、海豚判断物体位置和大小
C、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D、预报海啸、台风D课堂精讲
1.声音与信息
利用声可以传递各种信息在医疗、工业、军事、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应用.如: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古代在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蝙蝠靠超声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个途径中的“闻”就是听,以及叩诊、B超等.
回声定位: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墙壁或
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田声传来的方向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
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利用回声定位进行探测可以
获得信息.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信息.
“B超”原理: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时,由于人体各部分器官对声波的反射情况不同,利用计算机、图像显示设备通过屏幕,可以清楚的将心、肝、肾等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显示在屏幕上.根据图像,大夫很快就可以找出病症所在的位置了.
可以利用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发出的次声波对这些自然灾害进行监测.
【例1】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B.医生用听诊器可了解病人心脏工作状况
C.牙医用超声波清洁牙齿
D.古代航行手在雾中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变式拓展:1. 下列不属于回声定位的实例是( )
A.蝙蝠夜间进行觅食
B.捕鱼船的声呐系统
C.医学上用的B超
D.海洋勘测船的声呐系统B2.声音与能量
声波与水波类似,水波可以传递能量.声波也可以传递能量,并且应用起来更为广泛、有用.如:利用声波的能量可以清洗精密机械,可以降低污染、美化环境,也可以帮助外科医生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等.
【例2】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变式拓展:2. 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说明声波具有传播 的性质.能量课堂检测
1. 下列各种现象的原理与声音的反射无关的是( )
A.在空谷中叫喊可以听到回声
B.振动的音叉在水面产生涟漪
C.蝙蝠能在夜间准确地捕捉住苍蝇和蚊子
D.声呐可以用来探测海洋深度B2.下列不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
A.响起的门铃声
B.战场上吹起的冲锋号声
C.声音在铁管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
D.雾中航行的水手吹响号角的回声C3.下列对声的应用中,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海深
B.医生为病人检查身体时所做的“B超”
C.渔船探测鱼群的位置
D.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4.中国传统中医用“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_____的意思,它是利用了声波传递_______的道理.
5.考古打捞人员运用设备探测海底沉船,实际上是利用了____________ 来测距定位的.同时也说明了____________可以传声.
6.敲响的鼓面能吹灭蜡烛,说明声音能够传______.
7.声波可以用来“洗”物体,把被清洗的物体放在清洗液里,让超声波穿过液体并引起液体的____________,而不会损坏被洗物体,洗碗机就利用这个道理制成的.听信息声呐(超声波)水能量振动第二章 声现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习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
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
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控制噪声的思路课前预习
1.乐音的物理定义:是物体 时发出的声音,
乐音的环保定义:让人感到身心愉悦的声音,
2.噪声的物理定义:由于声源做 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噪声的环保定义:一切影响人 、 和生活的声音。
3.用 来划分声音的等级,分贝的符号是 .
4.减弱噪声的途径:(1) ;
(2) ; (3) .有规则振动无规则工作学习分贝dB从声源处控制从传播的途径中控制在人耳接受处控制5.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躁,有害人的健康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乐音振动总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D.噪声是干扰他人休息、学习、生活、工作的声音D6. (2014海南)中考期间跳广场舞的阿姨为了减弱噪声,自觉把音响的音量调小,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 )
A. 在声源处 B. 在传播过程中
C. 在人耳处 D. 在声源和人耳处A课堂精讲
1.噪声的来源
噪声与乐音的分类:
从物理学(客观)的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而乐音是发声体做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主观)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而凡是使人感到身心愉悦的都是乐音。
噪声的来源:
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等.
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等.
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时的打桩声等.
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噪声等.【例1】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乐音和噪声都是由于振动而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的种类有关
C.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悦耳的笛声不会成为噪声变式拓展:1. 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
工业噪声: 。
交通噪声: 。机器的轰鸣汽车鸣笛声2.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噪声的等级用分贝来划分(符号dB),噪声污染轻者影响正常工作、生活,重者会引发疾病甚至死亡.
人们对常见声音的主观感觉及声强的分贝数如下表: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例2】乌鲁木齐市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80 dB。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 )
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
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
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
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变式拓展: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0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小的声音,而不是没有声音
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便停止传播C3.减弱噪声的途径
噪声的控制:噪声的减弱方法:
(1)在声源处减弱,如给内燃机加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加隔音设备,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3)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控制噪声的三个环节:消声(消除或削弱噪声源)、隔声(设置噪声的传播屏障)、吸声(吸收声音,减少反射)。【例3】(2014泉州)下列事例中,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
A.道路两旁植树
B.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
C.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变式拓展3.(2014湖北)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禁止广场舞活动
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A课堂检测
1.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
中属于噪声的是( )
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 ②剧场中京剧表演的表演声
③清晨公司里小鸟的鸣叫声 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
⑤婚庆时的爆竹声 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C2.一般来说,大礼堂四周墙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
这是为了( )
A.提高装饰的效果 B.增强声音的反射
C.减弱声音的反射 D.增强声音的响度C3.(2014十堰)为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哪种方法是最合理的?( )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在教室周围植树D4.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B5.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C.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指标
D.摩托车排气管上加消声器C6.(2014广安)我市为迎接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做了大量的工作,控制噪声污染就是其中一项,我们用 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 减弱噪声.
7.(2014遂宁)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优雅遂宁”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
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分贝dB传播过程中声源处响度
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