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和总价》说课(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价、数量和总价》说课(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9-29 08:2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单价、数量和总价》
说课
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本节课通过实际购物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利用乘法计算总价的方法,并理解单价、数量变化时总价如何变化。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乘法运算能力,但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可能还需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购物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初步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2.构建“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构建“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难点
教法:情境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探究、讨论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清单
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
联系实际 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 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 归纳总结
创设情境 诱发兴趣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一个篮球 80 元,买 3 个要多少钱?
80×3=_____(元)
240
单价
数量
总价
解答下面的问题。
【课本P52例4】
(2)一千克苹果 10 元,买 4 千克要多少钱?
10×4=_____(元)
40
单价
数量
总价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作单价;买了多少,叫作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作总价。
知道了单价、数量,怎么求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二、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1)已知单价、数量,要求总价。
【课本P52做一做】
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1)每套校服 120 元,买 5 套要用多少元?
(2)学校买了 4 箱同样的粉笔,花了 840 元。每箱粉笔多少元?
(2)已知总价、数量,要求单价。
单买一种:
①18×3=54(元)
买两种:
②18×2=36(元)
36+21=57(元)
③21×2=42(元)
42+18=60(元)
【课本P55 练习九 第8题】
2.
三、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单价、数量和总价
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拓展升华,回顾总结
教学反思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师生共同回顾积的变化规律。
布置作业
1、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完成下表。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单价、数量和总价
每件商品的价格,叫作单价;
买了多少,叫作数量;
一共用的钱数,叫作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过程
课堂实施
反思
学生对单价、数量与总价这几个概念并不陌生。因此,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来认识和理解概念。先呈现两个典型问题进行探讨解决,然后引导学生去寻找它们的共同点,从而提炼出“单价、数量与总价”这三个概念,进而通过举例深入理解三个概念的含义。有了对“单价、数量和总价”这三个概念的充分感知,教师通过提问“如果已知单价和数量,怎么求总价?已知总价和数量,怎么求单价?已知总价和单价,怎么求数量?”帮助学生归纳出三者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敬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