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导入:
上述故事说明了什么?
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实质:宗法制与分封制瓦解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一、政治大变动: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
思考:战国形势图与春秋相比,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状况:上下失序、社会混乱,道德仁义泯灭,天下争于战功。
说明:结束战乱,实现统一成为一种社会需求。
材料1: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战国策〉书录》
(1)“田氏取齐”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认为“战国”时期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状况?说明了什么?
宗法制、分封制的瓦解
材料2:唐朝孔颖达在《春秋 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为什么会产生华夏认同?华夏认同有何意义?
影响: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发展壮大;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为国家走向统一创造条件。
2、华夏认同:
原因: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而先进;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
二、经济大发展:农工商
农业进步
工商业繁荣
①农业技术: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②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①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②货币流通广泛
③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
三、社会大变革:变法改革
材料3: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许多国家掌握政权。他们为了打击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封建政治和经济秩序,巩固新生政权,增强竞争实力,纷纷开展变法运动。如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主张“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颁布《法经》。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时代潮流
影响: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问题探究1:结合材料3和所学知识,分析各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1)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铁犁牛耕技术);
(2)阶级关系发生变化(新兴地主阶级掌权)
(3)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目的)。
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五: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废井田,开阡陌
推行县制
什伍连坐制度
个体小家庭制度
军功爵制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
措施 内容 作用
政治 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普遍推行县制,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经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发展农耕,富国强兵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废井田,开阡陌”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军事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措施 内容 作用
政治
经济
军事
分类 内容 作用
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普遍推行县制,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民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特点: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三最”)
影响:顺应历史潮流,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政治
经济
军事
集权
富国
强兵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斯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不部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四、思想大解放: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1、孔子和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或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核心观念 “仁”,意为关爱他人
政治方面 ①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②对现实不满,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教育方面 “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推动私学发展
典籍整理 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
(1)孔子主张和贡献:
(2)老子思想主张:
世界观 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
唯物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朴素唯物论)
辩证法 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朴素辩证法)
政治观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2、百家争鸣: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始建于齐桓公时期,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门附近。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诸家。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邹衍、慎子(慎到)、申子(申不害)、鲁连子(鲁仲连) 荀子(荀况)等。尤其是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主张或特点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孟子 战国
荀子 战国
墨家 墨子 战国
道家 庄子 战国
法家 韩非 战国
阴阳家 邹衍 战国
主要思想
性善论,“仁政”
性恶论,隆礼重法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逍遥自由
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中央集权思想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政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问题探究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时代背景和意义。
1.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1)经济:铁犁牛耕使用,社会经济的发展;
(2)阶级: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和士阶层崛起。
(3)社会:私学兴起;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2.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性质)。
(2)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