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九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明·刘俊《雪夜访普图》
太祖即位之初(962年),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
——《言行龟鉴·卷六》
宋太祖为何“夜不能寐”?他有何心事呢?
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
——《宋史·石守信传》
旧弊与防弊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旧弊
927年
出生
后唐天成二年
907年
唐朝灭亡
后梁建立
后梁朱温,原任宣武节度使
944年
成婚
后晋开运元年
948年
投奔郭威
后汉乾佑元年
959年
任禁军统领
后周显德六年
后唐李存勖,原任河东节度使
后晋石敬瑭,原任河东节度使
后汉刘知远,原任河东节度使
后周郭威,原任天雄军节度使
960年
黄袍加身
北宋建隆元年
北宋赵匡胤,原任归德军节度使
从赵匡胤的生平可以得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旧弊
五代十国形势图(960年)
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
——欧阳修《欧阳文忠全集》
北宋建立之初是何场景?综合材料回答五代时期旧弊指什么?
军阀割据、政局动荡
防弊
太祖既得天下……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
假如你是宋太祖或者宰相赵普,为使国家长治久安,你会采取何种防弊之政?
(小组讨论,写在纸上,集体展示)
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
防弊
帝(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馀,分治大籓,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宋记七》
集权
分权
崇文抑武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集权)
分散机构权力 (分权)
崇文抑武
防弊
集权 分权 崇文抑武
派文官担任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设诸路转运司负责地方财政,保证大部分赋税上缴中央
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中央: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地方:设四个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监控各州;州一级增设通判,制约知州
抑武:罢免宿将兵权;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崇文: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
防弊
集权 分权 崇文抑武
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
——苏洵《嘉祐集·卷1审势》
宋三百余年,外无汉王氏之患,内无唐武、韦之祸,岂不卓然而可尚哉!
——《宋史·后妃传序》
评价:
积极: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评价:
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权力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制衡在宋朝达到了极为精微的程度,灵活运用权力的空间被降到了极低的限度。
以对外的战争为例。北宋在外带兵的将帅是没有便宜行事权的,就是说不能根据战场情况的变化做战略甚至战术上的调整。
北宋的将帅出去打仗一般都带着钦定的阵图,有变化要及时上报朝廷,不能自己做主。
——杨立华《宋明理学十五讲》
防弊
新弊与除弊
文臣、武将、女主、外戚、宗室、宦官之祸渐消
新弊又起……
新弊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
公元1005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两国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公元1044年,宋夏签订“庆历和议”,西夏向北宋称臣,但实际上保持帝号;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合计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
边防压力
新弊
冗兵、冗官、冗费——财政危机
——朱国庆、陈海涛《宋朝经济发展浅议》
(宋王朝)养了武的又要养文的,文官数目也就逐渐增多,待遇亦逐渐提高。弄得一方面是冗兵,一方面是冗吏,国家负担一年重过一年,弱了转贫,贫了更转弱,宋代政府再也扭不转这形势来。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宋太宗)国家若无外患,必有内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新弊
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
——叶适《水心别集·纪纲二》
如何理解叶适所说“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
除弊
富国
强兵
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王安石变法
影响:
①达到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②强兵效果不明显。③一些措施执行时加重人民负担,引起争议。
除弊
山东登州的“阿云杀夫案”
北宋神宗年间,山东登州发生了一起杀夫案。行凶者少女阿云在母丧期间被逼与丑男韦大定亲。阿云很不满意,于是月黑风高之夜,带着柴刀潜入夫家,对着熟睡的韦大一通乱砍。或许是因为力气太小,或许是因为惊慌失措,韦大只被砍掉一只手指。阿云很快被缉拿归案,并如实招供。
——整理自赵冬梅《大宋之变》
知县:认为阿云“谋杀亲夫” ,判死刑
登州知州许遵:母丧期间定亲无效,“谋杀亲夫”不成立,而是 “杀人未遂”
王安石:轻判,流刑
司马光:重判,死刑
如果你是宋代法官,你会怎么处理阿云案?阿云杀夫案为何会引起朝野的巨大争议?你觉得皇帝会支持哪种判决,为什么?
循弊与偏安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
循弊与偏安
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1141年:宋金“绍兴和议”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
1142年:岳飞被南宋朝廷杀害
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
1279年:崖山海战,南宋灭亡
朕(宋太祖)与卿(赵普)平祸乱以取天下,所创法度,子孙若能谨守,虽百世可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宋太宗)国家若无外患,必有内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大宋王朝最终并未传至百世,大宋王朝最终亡于外忧,何故?
各抒己见
防弊之政
政之新弊
循弊政
除弊政
走向衰亡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宋史·王安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