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9 09:4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两百万
约年前
约BC
2070
BC
771
BC
221
220
约一万年前
旧石器
新石器
原始社会时期
中华文明起源
约BC
1600
BC
1046


西周
奴隶社会时期
中华文明早期国家形成与发展
东周/春秋战国
社会转型时期
奴隶→封建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
BC
207

BC
202
楚汉战争
9
西汉
23

25
东汉
封建社会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时期
奠定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模式
1、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2、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4、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BC
256
BC
770
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条件
措施
意义 ①民心所向: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
时人们的共识
②经济上: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客观上大势所趋
①地理: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据殽函^拥雍州^”)
②君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③思想: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主观上秦国富强
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登上皇帝的宝座)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振四海。——贾谊西汉《过秦论》
秦国部分统治者功绩展示 秦穆公 胸怀大志,称霸西戎
秦孝公 重用商鞅,实现富国强兵
秦惠文王 任用贤能,推行法制,开疆拓土
秦庄襄王 蚕食三晋,攻占大片土地
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BC221
秦朝建立
秦的统一 条件
巩固统一
意义
①民心: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
时人们的共识
②经济: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客观上大势所趋
①地理: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据殽函^拥雍州^”)
②君主: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③思想: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主观上秦国富强
军事
西南加强对云贵西南夷的控制
北击匈奴
建立秦朝 都咸阳
拓展疆域
管理少数民族
BC214修长城,西起临洮、冬至辽东
南征越族
东灭六国
BC230-BC221年,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BC214
修长城
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BC221
秦朝建立
秦的统一 条件
巩固统一
意义
①民心: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
时人们的共识
②经济: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客观上大势所趋
①地理: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据殽函^拥雍州^”)
②君主: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③思想: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主观上秦国富强
军事
西南加强对云贵西南夷的控制
北击匈奴
建立秦朝 都咸阳
BC214修长城
南征越族
东灭六国
BC230-BC221年,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制度
巩固中央集权
BC214
修长城
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BC221
秦朝建立
秦的统一 条件
巩固统一
意义
①民心: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
时人们的共识
②经济: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客观上大势所趋
①地理: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据殽函^拥雍州^”)
②君主: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③思想: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主观上秦国富强
军事
西南加强对云贵西南夷的控制
北击匈奴
建立秦朝 都咸阳
BC214修长城
南征越族
东灭六国
BC230-BC221年,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制度
巩固中央集权
地方:郡县制
彻底废除分封制,郡县制全国推广
郡县两级行政机构,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①实现了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
②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乡、里、亭,管理民众和治安
BC214
修长城
材料 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累积实力。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这样,不仅减少了地方实力超越中央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进了中央集权的程度。
——摘编自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的作用
结合材料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BC221
秦朝建立
秦的统一 条件
巩固统一
意义
①民心: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
时人们的共识
②经济: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客观上大势所趋
①地理: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据殽函^拥雍州^”)
②君主: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③思想: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主观上秦国富强
军事
西南加强对云贵西南夷的控制
北击匈奴
建立秦朝 都咸阳
BC214修长城
南征越族
东灭六国
BC230-BC221年,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制度
巩固中央集权
地方: 郡县制
BC214
修长城
中央
皇帝制度
特征: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实质:君主专制
三公九卿制
地方
君主专制
(决策方式)
中央集权
中央
中央政府
皇帝
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BC221
秦朝建立
秦的统一 条件
巩固统一
意义
①民心: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
时人们的共识
②经济: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客观上大势所趋
①地理: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据殽函^拥雍州^”)
②君主: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③思想: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主观上秦国富强
军事
西南加强对云贵西南夷的控制
北击匈奴
建立秦朝 都咸阳
BC214修长城
南征越族
东灭六国
BC230-BC221年,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制度
巩固中央集权
地方:郡县制
BC214
修长城
中央: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经济文化
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
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
社会管理
从秩序的层面看,东方六国的风俗共性明显,这就是有着明显的非秩序性和流动性,无论是燕赵之地的慷慨豪放,还是齐鲁大地的“怯群斗,好持刺”,抑或是楚国的“剽轻、易发怒”,“轻刻、矜己诺”,以及“通鱼盐之货”,巧辞辩说,游历为官,都反映着崇尚个体自由,而藐视国家秩序,社会力量和国家力量在相当程度上处于二元的对立状态。而秦国则相反,吏民均遵纪守法,谨守秩序,人们追求财富名利必须在法律的范围之内,社会力量处于国家力量的绝对支配之下。
——臧知非《周秦风俗的认同与冲突——秦始皇“匡饬异俗”探论》
颁行法律、
修驰道
车同轨
统一货币:秦半两
统一度量衡
车轮距离统一为6尺
统一文字—小篆
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BC221
秦朝建立
秦的统一 条件
巩固统一
意义
①民心: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
时人们的共识
②经济: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客观上大势所趋
①地理: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据殽函^拥雍州^”)
②君主: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③思想: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主观上秦国富强
军事
西南加强对云贵西南夷的控制
北击匈奴
建立秦朝 都咸阳
BC214修长城
南征越族
东灭六国
BC230-BC221年,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制度
巩固中央集权
地方:郡县制
BC214
修长城
中央: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经济文化
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
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
社会管理
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制度
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
疆域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历史必然
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民族关系
颁行法律、
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秦的速亡
条件
巩固统一 意义
BC221
秦朝建立
BC214
修长城
建立秦朝 都咸阳
东灭六国
BC230-BC221年,
①民心
②经济
客观上大势所趋
①地理
②君主
③思想
主观上秦国富强
军事
云贵西南夷
北击匈奴
修长城
南征越族
制度
巩固中央集权
地方:郡县制
中央: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经济文化
社会管理
制度
疆域
历史必然
民族关系
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
失在于 ,不在于 ,秦事然也。
——柳宗元《封建论》


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秦的速亡 条件 秦的暴政
巩固统一 意义 建立秦朝 都咸阳
东灭六国
BC230-BC221年,
①民心
②经济
客观上大势所趋
①地理
②君主
③思想
主观上秦国富强
军事
云贵西南夷
北击匈奴
修长城
南征越族
制度
巩固中央集权
地方:郡县制
中央: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经济文化
社会管理
制度
疆域
历史必然
民族关系
穷奢极欲,大兴土木
求仙访药
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
刑法严苛,人民摇手触禁
焚书坑儒
阶级矛盾激化
秦二世残忍昏庸,严刑峻法,
阶级矛盾和统治
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
BC221
秦朝建立
BC214
修长城
BC210
始皇死
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秦的速亡 条件 秦的暴政
巩固统一 农民起义
意义
BC221
秦朝建立
BC214
修长城
建立秦朝 都咸阳
东灭六国
BC230-BC221年,
①民心
②经济
客观上大势所趋
①地理
②君主
③思想
主观上秦国富强
军事
云贵西南夷
北击匈奴
修长城
南征越族
制度
巩固中央集权
地方:郡县制
中央: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经济文化
社会管理
制度
疆域
历史必然
民族关系
穷奢极欲,大兴土木
求仙访药
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
刑法严苛,人民摇手触禁焚书坑儒
阶级矛盾激化
秦二世残忍昏庸,严刑峻法,
阶级矛盾和统治
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
陈胜吴广起义:BC209,大泽乡
意义/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揭开了反秦起义的序幕。
政权:张楚
结果:天下云集响应,起义迅速蔓延,陈胜起义失败,
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实力却日益壮大。
BC209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战争
结果 项羽被刘邦击败
原因 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分封失当,缺乏稳固根据地
刘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
性质 地主阶级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力的斗争
BC202
BC207
秦亡
BC210
始皇死
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秦的速亡 条件 秦的暴政
巩固统一 农民起义
意义
BC221
秦朝建立
BC214
修长城
建立秦朝 都咸阳
东灭六国
BC230-BC221年,
①民心
②经济
客观上大势所趋
①地理
②君主
③思想
主观上秦国富强
军事
云贵西南夷
北击匈奴
修长城
南征越族
制度
巩固中央集权
地方:郡县制
中央: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经济文化
社会管理
制度
疆域
历史必然
民族关系
穷奢极欲,大兴土木
求仙访药
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
刑法严苛,人民摇手触禁焚书坑儒
阶级矛盾激化
秦二世残忍昏庸,严刑峻法,
阶级矛盾和统治
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
陈胜吴广起义:BC209,大泽乡
意义/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揭开了反秦起义的序幕。
政权:张楚
结果:天下云集响应,起义迅速蔓延,陈胜起义失败,
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实力却日益壮大。
BC209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战争
BC202
BC207
秦亡
BC210
始皇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