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9 10:2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重难点检测卷-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猎人海力布(节选)
①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②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③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照样子,写词语。
倾盆大雨(含有夸张):
狂风怒号(形容天气):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什么描写?从中你看出来海力布怎样的特点?
3.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缩句)
4.海力布为什么会变成石头?
5.人们为什么要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6.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民间故事可分为五类: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
材料二: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某学校图书室近期订购了一批少儿读物,其中不乏优秀的中国民间故事图书,部分图书封面如下:
(1)阅读材料一,下列关于民间故事的特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口头传播 B.文学作家创编的
C.流传于民间 D.情节夸张,充满幻想
(2)材料二中, 、 、 和《牛郎织女》被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3)如果五年级的小语想选一本书和爸爸妈妈共读,你认为材料二中的书她选哪本比较合适呢?推荐的理由是什么?
7.类文阅读,完成练习。
重阳节的传说
①古时候,汝河边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小伙子,名叫桓景。他家里有父母和妻子,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过得十分快乐。
②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汝河里忽然出了一个瘟魔,岸边很多村庄流行起了瘟疫,死了不少人。桓景一家人也被染上了,父母和妻子都死了,只有桓景活了下来。
③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他听说东南方的山中有一位叫费长房的神仙,能降妖除魔,决定前去拜师学艺。
④桓景带上一袋干粮上路了。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费长房和蔼地对他说:“我看你一心想为民除害,就收下你这个徒弟吧。”他交给桓景一把降妖宝剑,又教他降魔的武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⑤一天早晨,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徒儿,你在这儿快一年了。我算了一下,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了。我给你一把茱萸叶、一瓶菊花酒。你赶紧回家,先让乡亲们登高避灾,再去斩妖除魔。”他一招手,飞来一只仙鹤,让桓景骑在仙鹤背上,把他送回了家。
⑥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叫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⑦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爬上了河岸,趾高气扬地走进村里。他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就四处张望,最后发现村民们都躲在山上,便狂叫着向山上冲去。刚到山脚下,突然一阵浓郁的茱萸叶香和菊花酒气迎面扑来,瘟魔顿时头晕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转。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背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⑧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袭扰了。
⑨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壮举。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为“重阳节”。
(1)桓景为什么要拜师学艺?
(2)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3)为了铲除瘟魔,桓景按照师傅的办法做了哪三件事?
① ② ③
(4)桓景与瘟魔是怎样搏斗的?在文中用“ ”画出来。
(5)过重阳节时人们为什么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的活动?
8.类文阅读,完成练习。
鲤鱼跃龙门
①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伊河流到这里被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
②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从河南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着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一条大红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过去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
③只见它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一样,从半里外就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山北的鲤鱼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了鼓舞,开始一个接一个跳龙门山。可是除了个别鲤鱼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跳不过去。那些跳不过去的鲤鱼,从空中摔下来,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呢。
④后来,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首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1)文中第三自然段中的“此情景”指的是什么?用“ ”画出相应的句子。
(2)下列词语对大红鲤鱼的形容准确的是(多选)( )
A.勇于挑战 B.甘于奉献 C.敢于尝试 D.冲动激进
(3)短文用李白的一首诗作为结尾,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李白这首诗的内容与“鲤鱼跃龙门”的传说有关。
B.引用李白的诗句,说明这个传说故事流传广泛,历史悠久。
C.以李白的诗句结尾,增强了传说故事的浪漫色彩,引人回味。
D.用李白的诗结尾,证明这个传说故事的真实性,连大诗人都确信无疑。
(4)读了这一则民间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沉香劈山救母
佚名
①传说,汉代有个书生叫刘玺(xǐ),上京赶考时,在华山的一座神庙中遇到了一位仙女——华岳三娘。可是,一个是天庭仙女,一个是人间凡人,又怎能缔(dì)结姻缘呢?但三娘不顾天条禁令,化身为一个民间女子,向刘玺道出真情,于是两人结为夫妻。
②过了一段时间,刘玺考期将临,三娘已有孕在身,离别之时,刘玺赠给三娘一块祖传沉香,说日后生子可以“沉香”为名。
③刘玺在京城一举中榜,被任命为扬州府巡按。就在他走马上任之时,华岳三娘却遭难了。
原来,这时正值王母娘娘生日,在天宫大办蟠(pán)桃会,三娘有孕在身,便推托染病而留在华山。谁知,她与凡人结为夫妻的事情被三娘的哥哥——二郎神知道了,他责怪妹妹私嫁凡人,触犯天条禁令,要捉拿她,让她接受惩罚。
④三娘本来有一件宝物——宝莲灯,连二郎神也不是手持宝莲灯的三娘的对手。但二郎神命哮天犬趁三娘休息之际,将宝莲灯偷出。就这样,可怜的三娘就被自己的哥哥二郎神压在华山下的黑云洞中接受惩罚。三娘在洞中生下了儿子,取名沉香。
⑤三娘怕二郎神对沉香下手,就恳求夜叉,将儿子送回扬州,留在其父刘玺身边。
⑥八年过去,沉香长大了,也渐渐懂事了,知道母亲被压在华山下受苦,一心想救出母亲三娘。他知道父亲帮不了他,便独自离家,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华山。
⑦可是沉香找不到母亲,便放声大哭。这哭喊声,惊动了路过此地的霹(pī)雳(lì)大仙。好心的大仙,问清原因,决定帮助沉香。于是,沉香拜大仙为师,学习六韬三略①、百般武艺、七十二变。十六岁生日那天,沉香收下大仙赠送的萱花开山神斧,出发救母。
⑧沉香来到华山黑云洞前,三娘知道沉香不是二郎神的对手,便叫他向舅舅——二郎神求情。于是,沉香来到二郎庙,谁知二郎神铁石心肠,不但不肯放了三娘,反而要向沉香下手。沉香愤怒到了极点,觉得二郎神欺人太甚,便抡起神斧与他打起来。
⑨这件事惊动了太白金星,派了四位大仙去看个究竞。大仙们觉得二郎神身为舅舅,如此凶狠,太无情无义了。于是暗中助了沉香一臂之力,他越斗越勇,战胜了二郎神,还拿回了宝莲灯。
⑩沉香立即飞回华山,举起萱花开山神斧,劈开华山,救出了被关在洞中十六年的母亲……
从此,三娘和儿子沉香、丈夫刘玺全家团圆,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文章有删改)
【注释】①六韬(tāo)三略:《六韬》《三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这里泛指兵书、兵法。
9.请结合下面的提示对沉香劈山救母的过程进行梳理。
独自前往华山寻母→ →获赠开山神斧,出发救母→与舅舅二郎神大战→ →劈山救母,一家团聚
10.请你用简短的语言对沉香劈山救母这一神话故事进行缩写。
11.读完这则故事,你和奇奇分别对故事中的沉香和二郎神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将它写下来交流。
奇奇:这则故事中的沉香不仅有孝心而且勇敢坚定、不怕吃苦,小小年纪独自去华山学艺救母亲。
你:这则故事中的二郎神,
12.挑战题 结合文章内容,想一想沉香见到十六年未见的母亲后,他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请你发挥想象,把母子相见的情节写具体。
13.民间故事中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你能在这个民间故事中,找到不可思议的情节吗?照样子完成下图。
参考答案:
1. 水滴石穿、惊天动地、人山人海 风和日丽、和风细雨、狂风暴雨 2.心理描写。表现了海力布舍己为人的品质。 3.海力布变成了石头。 4.因为海力布把动物说的话告诉了乡亲们。 5.因为海力布舍弃自己的生命救了大家。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对于“倾盆大雨(含有夸张)”这一类词语,我们可以寻找其他同样使用夸张手法来描述天气或景象的词语。例如:
鹅毛大雪:形容雪下得大而猛,像鹅毛一样纷纷扬扬。
烈日炎炎:形容阳光非常强烈,像火一样炙烤着大地。
对于“狂风怒号(形容天气)”这一类词语,我们需要找到其他能够生动描绘天气状况的词语,特别是与风、雨、雪等自然现象相关的。例如:
暴风骤雨:形容风急雨大,来势迅猛。
寒风凛冽:形容风很冷,刺骨。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读划线句子可知,这段文字是对海力布的心理活动进行的描写。通过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出海力布以下几个特点:
深思熟虑:海力布在面临紧急情况时,没有盲目行动或冲动决定,而是先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意识到只有说清楚搬家的原因,乡亲们才会相信并采取行动。这显示了他冷静、理智的一面。
责任感强:他深知自己的决定关系到乡亲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没有选择逃避或隐瞒,而是勇敢地承担起了告知真相的责任。这体现了他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无私奉献:在意识到只有牺牲自己才能拯救乡亲们时,海力布没有犹豫或退缩,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条路。他愿意为了他人的安全而牺牲自己的幸福甚至生命,这展现了他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勇敢坚定:面对即将到来的灾难和可能的牺牲,海力布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恐惧或动摇,而是坚定地做出了决定并付诸行动。这种勇敢坚定的品质让人敬佩。
3.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缩句是指将一个句子的主要意思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通常只保留主语、谓语和宾语,去掉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
原句:“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识别句子成分:
主语:“海力布”;状语:“刚说完”(这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或状态);谓语:“变成了”;宾语:“一块石头”。
保留句子主干:
在缩句中,我们需要保留句子的主干,即主语、谓语和宾语。这是句子表达的基本意思所在。
去除修饰成分:
“刚说完”是状语,用来描述“变成”这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或状态,属于修饰成分,可以去除。
进行缩句:
去除状语“刚说完”后,句子变为:“海力布变成了石头。”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海力布会变成石头的原因,在文中有明确的描述。他之所以会变成石头,是因为他违反了从龙王那里得到的宝石的禁忌——他把自己从鸟儿那里听到的灾难预警(大山即将崩塌,洪水将淹没大地)告诉了乡亲们。在得到这颗宝石时,龙王曾明确告诉他,宝石能让他听懂动物的语言,但听到的一切都不能告诉其他人,否则就会变成石头。
海力布深知如果不把真相告诉乡亲们,他们将无法及时逃离灾难,生命将受到威胁。为了救乡亲们的命,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说出真相,即使这意味着他将违背宝石的禁忌,变成石头。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敬佩。
因此,海力布变成石头是因为他把自己从鸟儿那里听到的灾难预警告诉了乡亲们,违反了宝石的禁忌。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英勇救难:海力布在故事中展现出无私的精神,他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救下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本身就值得人们敬仰。
牺牲自我:当得知村庄即将面临大山崩塌和洪水淹没的灾难时,海力布没有选择逃避或隐瞒,而是毅然决然地将这一消息告诉乡亲们,即使这意味着他将因此变成石头,永远无法复活。这种为了他人安危而牺牲自己的精神,让人们深受感动。
诚实守信:海力布在得到宝石后,始终保持着诚实守信的品质。他原本可以利用宝石的力量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但他却选择将宝石的用途用于帮助他人,并严守宝石的禁忌。当灾难来临时,他更是没有选择隐瞒真相,而是选择了说出真相,即使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精神传承:海力布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民间传说,它还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人们通过纪念海力布,不仅是在缅怀他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更是在传承这种精神,让后人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学会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保持勇敢和无私。
社会影响:海力布的故事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激励着人们积极向上、勇于担当。通过世世代代的纪念和传承,海力布的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6.(1)B
(2)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孟姜女哭长城》
(3)我认为选《中外民间故事精选》比较合适。因为这本书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活,有英雄传奇,有神话故事,有动物故事,等等。
【详解】(1)本题考查民间故事特点。
民间故事是由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不是文学作家创编的。 民间故事流传于民间,通过口头传播。其情节往往夸张,充满幻想。故选B。
(2)本题考查四大民间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与梁山伯相识并相知。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他们最终没能在一起,双双化蝶而去。
《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的丈夫被抓去修长城,久去未归。孟姜女历经千辛万苦去寻夫,却得知丈夫已累死在长城下,她悲痛欲绝,哭声震天,长城为之崩塌。
《白蛇传》:蛇妖白素贞与凡人许仙相爱并结为夫妻。但法海和尚认为人妖不能相恋,将白素贞镇压在雷峰塔下,最终许仙的儿子中了状元,救出了母亲。
《牛郎织女》:牛郎是个贫苦的孤儿,在老牛的帮助下结识了织女,二人相爱并结为夫妻。但王母娘娘强行将织女带回天上,牛郎带着孩子追上天,王母娘娘划出银河阻隔,只允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
(3)本题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
《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经典爱情故事,情节动人,能引发情感共鸣;
《孟姜女哭长城》展现了坚韧和不屈,具有教育意义;
《花木兰》人物形象独特: 情节跌宕起伏,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家国情怀。
《白蛇传》富有奇幻色彩,能激发想象;
《中外民间故事精选》内容丰富,情节精彩,人物形象鲜活丰满。
从中选择一本合适的书籍,抓住书的内容、情节等方面进行介绍。
例:《梁山伯与祝英台》
故事中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真挚的爱情令人感动,容易让小语和爸爸妈妈沉浸其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古代的读书风气、礼仪习俗等,共读过程中可以一起探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家庭成员可以分享对爱情、命运等主题的看法,促进亲子间的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
7.(1)他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
(2)这句话表明他在路途中历尽了种种艰辛。
(3) 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叫大家带在身边。 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 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4)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5)为了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壮举。
【详解】(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仔细阅读第②③自然段“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汝河里忽然出了一个瘟魔,岸边很多村庄流行起了瘟疫,死了不少人。桓景一家人也被染上了,父母和妻子都死了,只有桓景活了下来。”“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可以知道桓景为了让乡亲们不再受害,所以才会要拜师学艺。
(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用动词“翻过了”“蹚过了”“磨破了”以及数量词“一座又一座”“一条又一条”“一条又一条”等表现了桓景历尽艰难险阻,终于见到了东南方的山中叫费长房的神仙。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仔细阅读⑥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叫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可以知道桓景按照费长房的办法做了三件事:一是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二是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三是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4)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桓景与瘟魔是怎样搏斗的?仔细阅读⑦自然段可以知道主要介绍了桓景与瘟魔搏斗的情景: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背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5)本题考查为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节日习俗的了解。
仔细阅读第⑨自然段“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壮举。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为“重阳节”。可以知道为的是纪念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壮举。
8.(1)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
(2)AC
(3)D
(4)不要被困难吓倒,只有勇于尝试,努力拼搏,才能取得成功。
【详解】(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文中第三自然段中,“此情景”指的是前面所描述的大红鲤鱼跳过龙门山的过程和结果。
具体的相应句子是:“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 这部分内容详细描写了大红鲤鱼勇敢跳龙门并成功化身巨龙的情景。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从第②自然段可知,当大家对跳过龙门山拿不定主意时,大红鲤鱼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这体现了它敢于尝试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故选AC。
(3)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D.传说本身就是虚构的,用李白的诗结尾并不是为了证明这个传说故事的真实性,而是从侧面反映其影响力。
故选D。
(4)本题考查文章的主旨。
首先,需要回顾整个故事的情节和主要内容。 然后,思考故事中鲤鱼们的行为和结果,尤其是成功跳过龙门化为龙的大红鲤鱼和那些没有成功跳过的鲤鱼之间的差异。 最后,从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和启示性的道理。
示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勇敢尝试的精神和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不能畏惧退缩。只有敢于拼搏,勇往直前,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同时,也要从别人的成功经验中获得鼓舞和启发,不断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9. 寻母未果,华山拜师霹雳大仙学本领 获四位大仙助力,战胜二郎神,夺回宝莲灯 10.示例:汉代有一个叫刘玺的书生,上京赶考时,在华山一座神庙中遇到了仙女华岳三娘,三娘违反天条禁令,与刘玺结为夫妻。此事被她的兄长二郎神得知,派哮天犬偷走三娘法宝宝莲灯,将三娘压在华山下的黑云洞中。三娘在洞中生下沉香,送回刘玺身边。沉香渐渐懂事,从父亲口中得知自己身世,为了拯救被压在华山下的母亲,历经千辛万苦只身赶赴华山救母,在华山拜霹雳大仙为师,努力学习本领,并在众仙的助力下战胜了二郎神,最终用霹雳大仙赠送的萱花开山神斧劈开华山,救出了被关在洞中十六年的母亲,一家人得以团聚。 11.示例一:他和华岳三娘是兄妹,却不顾亲情狠心惩罚三娘,而且他作为沉香的舅舅,居然毫无怜惜之意,对沉香大打出手,他对待亲情的淡漠让我无法理解。
示例二:他对待亲情的淡漠让人无法理解,但是他作为神仙,遵守天规,即使是自己的妹妹,也一视同仁,说明他是一个忠于职守的人。 12.沉香劈开华山,见到了被关在洞中十六年的母亲,那一刻,母子俩深情对望,顾不上诉说多年离别之痛、思念之苦,母亲脸上流露出了微笑,沉香激动地扑向母亲的怀里,抱住母亲,喊道:“母亲,我是沉香,我来救你了!”母亲紧紧搂住他,仔细打量沉香的面庞,听着沉香眉飞色舞地讲述他打败二郎神的经过。 13.沉香的哭声惊动大仙:斧头能劈开华山
【解析】9.本题考查故事内容的理解。
第⑥自然段讲述了沉香知道母亲被压在华山下受苦,他离家前往华山寻找母亲。
第⑦自然段写了在华山,沉香因找不到母亲而悲痛大哭,其哭声引来了霹雳大仙。大仙了解情况后,决定帮助沉香,于是他成为了沉香的师傅,教导他武艺和变化之术,包括六韬三略、百般武艺、七十二变。沉香努力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为了救出母亲。这个故事情节可以概括为:沉香寻母未果,华山拜师霹雳大仙学本领。
第⑦自然段的结尾讲述了十六岁生日那天,沉香收下大仙赠送的萱花开山神斧,出发救母。这个故事情节可以概括为:沉香获赠开山神斧,出发救母。
第⑧自然段沉香来到舅舅二郎神庙寻求帮助,但二郎神却拒绝释放三娘,甚至要对沉香下手。因此,沉香愤怒到极点,与二郎神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这个故事情节可以概括为:与舅舅二郎神大战。
第⑨自然段讲述的是太白金星得知二郎神的行为后,派了四位大仙去查看情况。大仙们认为二郎神作为舅舅,对待沉香太过无情无义,于是暗中帮助沉香,使他能够战胜二郎神并拿回宝莲灯。这个故事情节可以概括为:沉香获四位大仙助力,战胜二郎神,夺回宝莲灯。
第⑩ 自然段讲述的是沉香在得到宝莲灯后,立即飞回华山,用神斧劈开华山,救出了被关在洞中十六年的母亲三娘。之后,三娘和儿子沉香、丈夫刘玺一家团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个故事情节可以概括为:沉香劈山救母,一家团聚。
结合题意内容可知:在第一个横线处填:寻母未果,华山拜师霹雳大仙学本领;第二个横线处填:获四位大仙助力,战胜二郎神,夺回宝莲灯。
10.本题考查故事内容的缩写。
缩写“沉香劈山救母”这个故事内容,首先确定故事主题和核心情节: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主题是亲情、勇气和牺牲。核心情节是沉香成长、学艺、劈山救母的历程。提取关键信息:关键信息包括二郎神与三娘的矛盾、沉香的出生、沉香学艺的过程以及最终劈山救母的英勇行为。简化语言: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故事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细节,避免冗长的描述。突出重点:重点突出沉香的勇气、决心和毅力,以及亲情的力量。调整逻辑顺序:按照时间顺序,从故事的开端到结束,有条理地进行缩写。
这个故事内容缩写为:讲述了二郎神之女三娘与凡人刘彦昌相爱,并生下儿子沉香。二郎神得知后,愤怒地施以重罚,将三娘压在华山之下。沉香长大后,决心救母,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学得一身武艺,最后劈开华山,救出了母亲。
11.本题考查分析故事人物形象。
根据收集的相关信息,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二郎神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可以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动机和情感等方面进行考虑。
这个故事中讲到二郎神得知妹妹三娘与凡人结婚并生下沉香后,不但不念亲情,反而毫不留情地要惩罚三娘。我们结合这个故事情节对二郎神的形象进行剖析。
正面方面:二郎神作为天庭的一员,坚决维护天庭的规矩和秩序。他不能容忍妹妹三娘违反天庭规定与凡人结婚,因此毫不犹豫地对她进行了惩罚。这种对规矩的坚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职责和使命。
反面方面:二郎神在故事中展现出了极度的冷漠和无情。他丝毫不顾及亲情,对他的亲人三娘和沉香进行无情的惩罚。这种冷漠无情的性格让人感到畏惧,也凸显了他与沉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总之,二郎神这个角色塑造了一个铁石心肠、冷酷无情的天庭神祇形象。他的冷漠无情和对天庭规矩的坚决维护,都让他成为了一个具有复杂性格和动人故事的角色。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补充。
结合故事内容可以根据沉香母子二人见面后的激动和想念写起。如沉香可以诉说对母亲的思念之苦,告诉母亲自己如何来到母亲身边和母亲相见,而母亲又是如何诉说对沉香的相思之苦,注意说话内容要符合人物身份,言之有理即可。如:沉香劈开华山,见到了被关在洞中十六年的母亲,那一刻,他激动地扑向母亲怀里,抱住母亲,喊道:“母亲,我是沉香,我来救你了!”母亲紧紧搂住沉香,给他一个香甜的吻。接着沉香眉飞色舞地讲述了他打败二郎神的经过,母亲听着,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13.本题考查神话中夸张的成分。
解答本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沉香劈山救母”这个民间故事的大致内容。然后,我们需要在故事中找到那些不可思议的情节。最后,对每个不可思议的情节进行分析并解释其可能的象征意义或社会文化背景。比如:下面故事中的两个情节显然是不可思议的。
1、这盏宝莲灯是有多神奇,人都不能毁坏它?
2、沉香的母亲被压在华山之下,但当沉香劈开华山后,他的母亲竟然还活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