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单元课内阅读重难点检测卷-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阅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 了,鸟儿不 了,蝴蝶 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在横线内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2)文中提到了哪些小动物?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做了哪些活动?
花的学校(节选)
①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②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的。
③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④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2.花孩子们的衣裳有 、 、 等颜色,由此我可以想到一个成语: 。
3.赏析有新鲜感的词句。
(1)第四自然段画“______”句子写出了花儿们因为有了雨的滋润 的情态,朗读时要读出 (A.兴奋 B.悲伤 C.惊讶)(填序号)的语气。
(2)结合课文内容,对画“______”句子中的“冲”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体现出了花孩子们迫不及待想回家的欢快心情。
B.体现出了花孩子们横冲直撞的情态。
C.体现出了花孩子们急于逃离学校,向往自由的迫切而沉重的心情。
D.换成“走”更能突出热闹的气氛。
4.花孩子们是怎样在“地下的学校”学习的呢?用“ ”在选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5.请你想象一下花孩子们冲出来以后的情景,动笔写一写。
课内阅读,精彩片段赏析。
①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②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③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6.在语段中找出一组近义词,用“______”画出来。
7.用“就是……也……”写一句话。
8.你是怎样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9.课内阅读。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节选)
①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②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③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文中加点的“这”指的是什么?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2)文中画“____”的句子,把 比作 。
(3)选文第①、②、③段各描绘了怎样的面面?请连一连。
第①段 雨靴蹦跳图
第②段 彩色地毯图
第③段 金色落叶图
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 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 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0.这一段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11.对于这一段的朗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的描写很有画面感,我们可以边朗读边想象,感受秋天的美景。
B.“扇哪扇哪”“飘哇飘哇”是写树叶的,读的语调要重一些,高一些。
C.“你挤我碰”“频频点头”等表示动作的词语,可以读得轻快、活泼。
12.看到文中描绘的橘子、柿子挂满果树的美好景象,就能想到《赠刘景文》中的两句诗:
13.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我也会仿照画“ ”的句子写一句。
参考答案:
1.(1)摇 叫 停
(2)鸟儿、蝴蝶、猴子、松鼠、山狸。
(3)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详解】(1)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书写时注意“摇、停”的正确写法。
(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文段中“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这些句子内容可知文中提到的小动物有:鸟儿、蝴蝶、猴子、松鼠、山狸。
(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可知,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2. 紫 黄 白 五颜六色 3. 自由生长、开放 A A 4.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的。 5.花孩子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手挽着手在草地上跳舞、狂欢,世界变得五彩缤纷。
【解析】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与成语的积累。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中“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可知,花孩子们的衣裳的颜色有:紫、黄、白。结合“紫、黄、白”可知,形容色彩多样,即可想到的成语: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等。
3.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与赏析。
(1)第④自然段中“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这句话写出了花儿们因为有了雨的滋润自由生长、开放的情态。雨就像是一个信号,让在地下等待的花儿们一下子活跃起来,它们迫不及待地从地下钻出来绽放,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从“冲了出来”这个表述可以看出花儿们非常急切且欢快地迎接开放的时刻。它们在地下的“学校”里被禁锢,而雨水的到来给它们带来了自由和展示美丽的机会,这种从被束缚到获得自由的转变使得它们满心欢喜、兴奋不已,所以要用兴奋的语气来朗读,才能将花儿们的这种欢快、迫不及待的情感表达出来。
故选A。
(2)冲:表示快速地向前闯,有急切、迅猛的意味。从“冲”字可以看出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花朵争相开放的情景,一个“冲”字形象的表达出这种热闹的气氛,体现了花孩子们放假时快乐、急切的心情。
故选A。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
题目要求找出花孩子们在“地下的学校”学习相关的句子,我们需要回到选文中仔细阅读。从文本内容来看,主要是从它们做功课以及违反规定会被老师罚这些方面来描述在地下学校学习的情况,相关的信息是第②自然段:“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的”。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想象的是“花孩子们冲出来以后的情景”。这需要我们基于文本中的描述,特别是花孩子们冲出地下学校、获得自由的那一刻,来构建后续的场景。考虑花孩子们冲出后的情感状态,他们应该是兴奋、欢快、自由的。这种情感会反映在它们的行为和周围的氛围中,比如阳光的明媚、微风的轻拂、色彩的鲜艳等。可以详细描述花孩子们的颜色、形态,以及它们如何因获得自由而更加绚烂多姿。想象并描述花孩子们冲出后的具体动作,如跳跃、旋转、舞蹈等,以及可能伴随的声音,如欢笑声、风声、鸟语等。也可以考虑花孩子们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如与草地、树木、其他生物的交流,以及它们如何共同营造出一个和谐、生动的画面。
示例:花孩子们从地下的学校冲出来后,在绿草如茵的大地上尽情地欢笑。他们在微风中翩翩起舞,紫的、黄的、白的花瓣相互交织,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有的花孩子和蝴蝶一起嬉戏,有的和蜜蜂说着悄悄话,还有的在和小草分享着自己在学校里的趣事。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享受着自由和快乐,那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生机勃勃。
6.详细——认真 7.为了学习知识,就是受点委屈也值得。 8.孙中山不怕挨打,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
【解析】6.本题考查近义词。
第①自然段“先生讲得很详细”这个句子中“详细”表明先生在讲解时,提供了充分、全面的信息,没有遗漏关键点,使得听者能够全面地理解所讲的内容。“大家听得很认真”这个句子中的“认真”说明听众在听讲时,态度专注,仔细聆听,没有分心,全神贯注于先生的讲解,以确保能够充分理解和吸收信息。其中的“详细”和“认真”,都体现了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无论是传授知识的一方,还是接收知识的一方,一丝不苟、专注的态度。故“详细“和“认真”是近义词。
7.本题考查关联词造句。
“就是……也……”表示假设的关系。这个关联词对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义,其中第一个分句提出了一个条件或情况,而第二个分句则表明,即使在这个条件下,某种结果或状态依然成立。这种用法强调了不论前面的条件如何,后面的结果或状态都是确定的,不受前面条件变化的影响。根据这个意思来造句,合理通顺即可。
示例:就是在最寒冷的冬天,他也坚持每天早起晨跑,从不懈怠。
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孙中山这句话深刻体现了求学之道的核心精神——“学问”二字,重在“问”与“求”。它告诉我们,面对知识的海洋,难免会有不懂之处,即使要挨打,也要勇于提问、敢于质疑,这是获取新知的关键。不懂就问,不仅能帮助我们填补知识的空白,更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1)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2) 棕红色的小雨靴 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3)
【详解】(1)本题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第②段从“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可知,“这”指的是: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2)本题考查修辞方法。
第③段“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中“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是这个句子把“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3)本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概括理解。
第①段“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可知应和“彩色地毯图”相连。
第②段“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可知应和“金色落叶图”相连。
第③段“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应和“雨靴蹦跳图”相连。即可这样连线:第①段 ——彩色地毯图。第②段——金色 落叶图。第③段——雨化蹦跳图。
10.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11.B 1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3.把红色给了山楂树,红红的山楂像一串串的玛瑙,散发着酸甜的香味。
【解析】10.本题考查对段落中心句的把握能力。
这段话先总述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接着分别阐述了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银杏叶,把红色给了枫叶,金黄色给了田野,橙红色给了果树,菊花仙子得到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等多种颜色。整个段落都是在具体描述秋天的雨带来的各种丰富的色彩,紧扣“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句话展开,所以这句话是该段落的中心句。
11.本题考查对文本朗读技巧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B.“扇哪扇哪”“飘哇飘哇”是写树叶飘落的动态,应读得轻缓一些,体现出树叶飘落的轻盈感,而不是语调要重一些,高一些,故该项分析错误。
故选B。
12.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与联想能力。
文中描写了橙红色的橘子、柿子挂满果树的景象,突出了秋天果实成熟的美好。苏轼《赠刘景文》中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句诗,恰恰也是在描绘秋天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丰收美景,与文中的景象相呼应。所以看到文中的景象容易联想到这两句诗。
1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文中“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村”中,把“秋天的雨”当作人来写,赋予它“给”这个动作;“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把银杏叶比作小扇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银杏叶的形状和颜色。仿写时,要先确定秋天的雨分给的对象,然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这个对象的特点,再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其一个动作来表现秋天的某个方面。
示例:把紫色给了葡萄,紫莹莹的葡萄像一串串玛瑙,晃啊晃啊,晃来了秋天的甜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