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分)下列选项中关于蝙蝠的说明,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蝙蝠是除人之外,地球上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哺乳动物。
B、全世界70%的蝙蝠吃昆虫,尤其是害虫。剩下大多数的爱吃水果和花蜜,是地球上的
最佳传粉者和种子传播者。
C、根据报道,蝙蝠身上能携带超过100多种毒性极大、凶险无比的病毒,历史上确实有
人类食用蝙蝠的记载,现在没有人食用。
D、对人类来说,当今世界最凶险的烈性传染病都是由蝙蝠传播的。
23.(3分)下列选项中关于蝙蝠百毒不侵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蝙蝠在飞行期间,需要消耗极大的能量,体内温度能达到40℃,可以用高温杀死微生
物,缩短疾病的存活时间,持续抑制病毒的复制。
B、日久天长,蝙蝠的基因快速进化,直到造就了无比逆天的免疫系统,强劲有力的防御功
能,很难被异物伤害。
C、科学发现,有几种蝙蝠的体内都丢失了一个包含“PYIN基因家族”的基因片段,基
因的不完整,使病毒无法对蝙蝠产生作用。
D、蝙蝠是超大数量的群居动物,而且居住在阴暗潮湿的洞穴里,彼此之间很容易扩散病原
体,达到“以毒攻毒”的效果,所以能百毒不侵。
24.(3分)下列选项中关于文中划线的句子说明方法及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1】句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地解释了蝙蝠的“翼手”的身体结构特征。
B、【2】句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蝙蝠吃昆虫的习性特征。
C、【3】句运用了举例子、引用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在一些地区蝙蝠是可以食用的。
D、【4】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蝙蝠比作“百毒不侵的金刚狼”,是为了生动形
象地说明蝙蝠能抵御体内数量多、毒性大的病毒侵袭的特点。
25.(3分)下列选项中关于对蝙蝠“敬而远之”的原因,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蝙蝠身上携带超过100多种毒性极大、凶险无比的病毒,是病毒携带者。
B、蝙蝠具备快速传播传染病的能力,是恐怖的病毒传播者。
C、蝙蝠的身体结构怪异,形貌令人害怕。
D、人类和蝙蝠基因差异小,被病毒作为共同宿主的可能性很大。
(三)阅读《不落别处》回答26-30题(15分)
在盛夏的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他土头土脸,相貌丑陋,怪怪地穿一
件很厚的褪了色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破旧的毛衣。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
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他很少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我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
来,又摇过去。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如果是中午,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面前,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
盛一盒便当送给他。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
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