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9 14:0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学目标】
①知道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史料实证)
②了解陈胜吴广起义和刘邦项羽起义的基本史实及历史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③知道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唯物史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
教学难点:秦的暴政与农民大起义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看图猜成语,大家知道这是哪一成语典故么?
答案提示:指鹿为马
教师指导:赵高想要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 您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大臣,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果然,这件事以后,朝中上下莫不噤声,都看赵高的眼色行事,任其为所欲为。指鹿为马这件事给摇摇欲坠的秦王朝一个沉重的打击,敲响了秦朝灭亡的钟声,下面让我们走入本课,一起来了解秦末农民大起义。
环节二:整体感知
1、先导阅读:结合本课子目录思考,秦末的农民大起义指什么?起义的原因是什么?最终结果如何?
答案提示:
环节三:新课教学
(一)目标导学一:秦的暴政
1、自主学习:【史料实证】阅读史料,归纳秦朝暴政的表现。
①材料一:......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至于始皇......收泰半之赋...... ——《汉书·食货志》
答案提示:赋税沉重
教师指导:材料一解析:要向官府交纳的田租、人头税,以及花在盐铁上的钱(因为秦代盐铁价贵),这些是以前的二十倍。有的人耕种豪民的田地,交纳十分之五的税。所以贫困的人常穿牛马的衣服,食猪狗的食物。
材料二解析:至秦始皇时,国家征收的田赋超过百姓收入的半数。
②材料一:......又加月为更卒(劳役),已复为正(正卒),一岁屯戍(戍卒),一岁力役(郡兵),三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 ——《史记·七十列传·张耳陈馀列传》
答案提示:徭役、兵役繁重
教师指导:材料一解析:人民每年给官府服一个月徭役,即“月为更卒”;服完徭役之后又连月轮番服兵役,一年或充任卫士以保卫京师,守卫京师诸官府,或为戍卒戍守边境,另一年服役于本郡县,边服役,边训练,以上所有的服役是以前的三十倍;
材料二解析:北部边境有修筑万里长城的苦役,南边广征兵丁戍守五岭,国内国外动荡不安,百姓疲惫不堪。
③材料一:商君之法,弃灰(垃圾)于道者,黥。——《汉书 · 五行志》
材料二:或盗采人桑叶,赃不盈一钱,何论?赀[zī]徭(服徭役)三旬。——《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
答案提示:法律严苛
教师指导:材料一解析:乱丢垃圾被人发现,要在脸上刺字。
材料二解析:有人偷偷采摘别人的桑叶,所采的桑叶不值一钱 ,查获后司法机关判罚他服徭役三十天。
④材料一: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秦简》
材料二:逃兵役,夷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睡虎地秦墓竹简》
答案提示:刑罚残酷
教师指导:材料一解析:五个人在一起共同实施盗窃,赃物价值在一钱以上的,砍断他们的左脚,并且在脸上刺字并涂墨做标记,还要判处徒刑。
材料二解析:找理由逃避服兵役的,处以诛灭三族之极刑
⑤材料一: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史记》
答案提示:焚书坑儒
教师指导:材料一解析:到了秦朝末年,秦始皇焚烧《诗》《书》,坑杀儒生,儒家典籍六艺从此残缺。
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虽然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成功。但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不利于社会发展,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并且手法残忍,残暴。
⑥材料一: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lù]死(先羞辱后斩杀)咸阳市,十公主磔[zhé](肢解分尸)死于杜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赋敛愈重,戍徭无已。 ——《史记·李斯列传》
答案提示:秦二世更加残暴
教师指导:公元前210年秋,秦始皇在巡行沙丘的途中病死,随即发生了兵变。当时宦官赵高拉拢丞相李斯,伪造了秦始皇的诏书,废掉了公子扶苏,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为帝,史称秦二世。
材料一解析:二世命令人将十二位公子在咸阳街头被羞辱并斩首示众,十位公主也在杜县被分裂肢体处死。
材料二解析:到了秦二世的时候,赋税越来越重,兵役徭役无休无止。
(二)目标导学二:陈胜、吴广起义
1、教师指导:秦朝的一系列暴政使得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天下的老百姓在秦朝的暴政下统治下,已经受了太多、太久的苦,最终导致农民反抗,农民起义爆发
2、自主学习:
①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内容,将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史实补充完整。
答案提示:
②如果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答案提示:会。 因为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教师指导:秦始皇广建宫殿、陵墓;繁重的赋税、徭役、兵役;残酷的刑法;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这些表明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具有必然性。而陈胜、吴广等人在途中遇雨误期,只是起义爆发的偶然现象。即使没有遇到大雨,农民起义也必定会爆发,
自主学习:
①【时空观念】找到渔阳的位置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说一说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和结果。
答案提示:大泽乡起义→攻占陈县,建张楚政权→联络各地反秦势力,天下响应→向西进攻,直逼咸阳→秦二世反击→起义失败
②陈胜、吴广起义能得到各地势力起兵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提示:秦朝暴政失去民心。
4、问题探究:【历史解释】陈胜、吴广起义有何影响?
答案提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具有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人民反抗残暴统治。
目标导学三:秦朝的灭亡
1、自主学习:【时空观念】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反秦浪潮并未平息,其中谁的队伍逐渐壮大?他们又是如何使秦朝走向灭亡的呢?
答案提示:项羽—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 刘邦—直逼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教师指导:借助地图,明确项羽、刘邦起义地点。明确巨鹿空间方位,讲述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以少胜多的故事,明确巨鹿之战的影响。由地图演示刘邦绕开秦军主力,直驱咸阳,灭亡秦朝。由此重点区分项羽和刘邦在秦朝灭亡中的不同贡献。
2、问题探究:【唯物史观】你认为秦速亡的原因是什么?从秦朝灭亡的历史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提示:秦的暴政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应勤政爱民,减轻百姓负担。
3、自主学习:观看视频
教师指导:这个视频将秦朝的一天细分到了小时,通过每一小时的推移,展现了秦朝从起源到统一,再到衰落的整个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磅礴与沧桑,也感受到了中国古老文明的起伏、辉煌和变迁。
【课堂小结】
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兵役、严苛的法律、残酷的刑罚以及秦二世更加残暴的统治让“天下苦秦久矣”!秦朝的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率先起义,虽然失败却具有革命首创精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随后项羽、刘邦继续起义,最终灭秦。
【巩固练习】
1.(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短短15年的秦朝,把全国的人力财力,榨取尽了,无数血汗生命,造成许多事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灭六国 B.焚诗书 C.行郡县 D.筑长城
2.(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3.(2022年四川广元)《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下列选项与材料中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无关的是( )
A.统一文字 B.统一度量衡 C.开拓交通 D.焚书坑儒
答案提示:DAD
【板书设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