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论趣》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论趣》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09 15:5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论趣》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积累本课出现的成语和蕴涵哲理的语句。
体会林语堂小品文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指导学生把握文章基调,培养学生解读本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领学生理解"趣"的内涵,培养学生以读书为趣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情感较丰富,但理性认识较弱,学习本文较困难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品读重点语句。
了解作者为人之”趣“并以此为参照思考自己的人生。
教学难点:理解“趣”的内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
4教学过程
【导入】导语
走进“真知”的天地,也许你看到的并非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梦幻的世界,那里没有绿茵铺地,没有繁花盈目,没有清越的鸟鸣声来引路,甚至,当你打开求知之门的那一刻会望而却步,脚下沟壑纵横,眼前一片混沌迷蒙,只有微弱的星光落在求知的苍茫前路,你一定会疑惑:这里何来真理之光的澄明,何来智慧之果的芳芬,何来创造之趣的奇妙?林语堂用他那特有的幽默开启了“趣”味之门,只要我们在“寻趣”的道路上播撒辛勤汗水,定会收获无尽喜悦;
【检查预习】
1、给加粗字注音
蒙昧 扈从 胼胝 癖嗜 掮客 无所不窥 摩顶放踵
熙熙攘攘 商贾 坐禅
2、理解、积累下列词语
扈 从 手足胼胝 摩顶放踵 熙熙攘攘 通脱自喜 适可而止 鞠躬尽瘁 癖嗜 灵犀一点通
掮 客
3、文学常识(学生查阅资料后交流)
林语堂(1895.10.3-1976.3 ( http: / / www.21cnjy.com ).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来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4、写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中国正处于特殊的政治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中。当时,文学失去了自由。作者针对当时的文化弊病,针对人们以“名、利、色、权”为人生动机的现象,写下了这篇文章,旨在告诫人们应培养情趣、兴趣,做一个与众不同的有趣味、有修养,保持本性的人
【梳理】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写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间为名来、为利往。为色为权熙攘都是人生的普通现象,是众生常态。能够不失本性,通脱自喜,做到适可而止,便是圣贤人的境界了。然而能够排脱名利,超凡脱俗最不容易。
第二部分(第4~7段):谈区别于名利心的另一种人生境界-趣。
【研读文本,整体把握】
1.在作者看来,“趣”是什么?作者又是从几个方面来谈“趣”的?(从文中找到相应语句)
作者看来:“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人生快事莫如趣”,“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
作者从三个方面来谈趣:
一在求知上要有“趣”。
“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凡在学问上有成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都由趣字得来。”这“趣”是于“名、利、色、权”无关的。作者认为“趣”可以与“好奇心”沟通,“所有科学的进步,都在乎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科学家发现光化电,都是穷理至尽求知趣味使然的。”
二在启发心智上要有“趣”
这“趣”与有多方面的内涵,“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名、利、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
三在教育、读书上要有“趣”。
“青年人读书,最难是动了灵机,能够知趣。”“必也废寝忘餐,而后又成。要废寝忘餐,就单靠这趣字。”
教师小结:
这一部分是此文的主体,写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及其三方面的表现。(也可以将第三方面分成两部分)
2.引用作用。
文章开头用“乾隆游江南”的传说,目的是什么?
明确:为了引出所要议论的话题:对名与利的看法。
作者列举大禹治水和墨子摩顶放踵并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理想和信仰,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作者认为“有时一人只想做官,不想做事,这就跟一般的商贾差不多了,只怕利禄熏心,就失了人的本性。能够通脱自喜,做到适可而止,便是贤人。”这是作者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的追求。
教师小结:
此为第一部分:从故事引出,写古今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般人有目的行为动机。文章本身写得很有趣。开头是一段不长的传说故事。作者由此转入议论,道出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名、利、色、权是人生中普遍的现象,引出另一种行为动机——”趣”。
3.归纳总结。正因为有了第一部分的对比,才显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趣”对于人生来讲十分重要而且难得。我们应万事以“趣”为行为动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并让自己在成功的道理上,且歌且行,快乐无比。
【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把你认为最关键的或者感触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师:有人评论林语堂散文的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说:“读他的文章,就像海中拾贝,不在乎把握全篇,将那些散落各处的好东西收拾起来就够了。”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下“拾贝”的工作。
生1:我看至少有四条船,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做名、利、色、权。世上熙熙攘攘,就为这四事。色是指女人,权是指做事的权力,政权在内。不爱江山爱美人,可见有时美人比江山重要,不能不说是推动人事行为的大动机大魔力。
(形象生动地说出了名、利、色、权都是众生难以抗拒的,但众生还是一头扎进去而不能自拔,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愚昧。)
生2:能够通脱自喜,做到适可而止,便是贤人。
(从陶渊明的脱俗贤者风范。我看到了一种大度乐观,在物质待遇上知足常乐的心态,看到了一种积极、洒脱、无功利的心态。)
生3:以前有位得道的大和尚,面壁坐禅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享有盛名,一日有一位徒弟奉承他说:“大师,像你做到这样超凡入圣,一尘不染,恐怕全国中怕算你是第一人了。”那大师不禁微微一笑。这也可见名心之难除也。
(一笑间,超凡之韵全无。经历了沧桑。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看破了红尘,淡薄了名利,不一定心如止水,“排脱”是一种新的考验。幽默地道出完全超凡脱俗是不可能的。)
生4:禅师有时只敲你的头一下,你深思一下,就顿然妙悟了。
(思考的豁然开朗仅是一瞬间之事,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味思考之趣,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思维的火花源源不断,这是人生的乐趣。这境界可不是一般人,也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这其中的趣味,固然有其一定的文化因素沉淀,但是在林语堂笔下,也多了一些“玄虚”的成分)
……
2.纵观全文,体会散文特点。
本文是一片小品文,小品文是散文的品种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段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
林语堂的散文语言富有哲理性、趣味性、知识性。
【拓展迁移、理解主题 】
(1)作者说“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由趣字的来”,想想古今人物,还有那些属于这一类?
瓦特发明蒸汽机、法布尔成为动物学家、肖邦成为音乐家……
(给学生以自我学习的空间,可以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2)好奇心就是“趣”。是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那么一切事都可以以“趣”使然吗?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设置此题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深入思考“趣”的内涵。
(3)学了本文后,你有哪些生活、学习中的启示?
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只要不断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在“趣”的动几下取得最大的成绩。
(本题设置也可以结合课后“思考与讨论”的第二、三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练习】直通写作
作者说“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由趣得来。想想古今人物,还有那些属于这一类?
结合你的学习收获,你能否将你找到的事例或名言作为论据,论述文瓦特发明蒸汽机中的一个观点,或你的一个观点。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由趣字得来。
这趣就是好奇心。科学发明就是靠这个趣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的好奇。沸水冲开壶盖谁都看见了,但对于好奇心极强的瓦特来说,这就不平常,要探究个为什么?这就有了蒸汽机的问世。
【跟踪测试】
1、给加点字注音
蒙昧 扈从 胼胝 癖嗜 掮客 无所不窥 摩顶放踵 熙熙攘攘 商贾 坐禅
2、解释下列词语
扈 从
手足胼胝
摩顶放踵
熙熙攘攘
鞠躬尽瘁
癖嗜
3.《论趣》的作者是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_、现代散文家。
本文选自________。他的著名小说有________等。
4.请品味下面的句子,说一下有什么语言特色。
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自由天趣。 ( http: / / www.21cnjy.com )顾凝远论画,就是以天趣、物趣、人趣包括一切。能够潇洒出群,景观宇宙人生,知趣了才可以画画。名、利、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
5、以《乐趣》为话题,写一段话。
以“读书之乐”为题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