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熟读成诵。
(2)、合作学习,于诵读中把握文意。
(3)、探究学习,品读关键词句,感受作品诗情画意的意境,理解作者旷达微妙的心境。
2、学情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长春版教材八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级下学期的讲读课文之一,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又一篇颂月佳作,文中表达了作者赏月的欣喜、贬官黄州的的孤寂、漫步的悠闲,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全文仅84个字,却运用记叙、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文章起笔交代夜游承天寺的缘由,中间写所见美景,收尾抒内心感慨。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本句写月光月影却不见“月光月影”的字眼,形象生动,巧用比喻,化无形为有形,既写出了月光月影的“形态”,交错纵横的样子;也写出了月光月影的“情态”,像积水那样空灵。读者初一看,还以为是写水中景物,卒句显志,令读者倍觉妙不可言。结尾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个“闲”字,是本文文眼,运用反问句引发读者对“闲”的思考,兼有“闲身”、“闲情”两重含义,透露出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记承天寺夜游》是写景抒情类作品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品,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景物描写,陶冶性情,丰富文化积淀时,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感受作者的旷达情怀,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古文,提高古文感悟和鉴赏能力的典范之作。
学习本文,要求学生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前自主观看微课,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在课上,要求学生对文章反复朗读,力求达到熟读成诵;在小组的合作探究中品读关键词句,感受作品诗情画意的意境,理解作者旷达微妙的心境。
3、重点难点
(1)、于诵读中把握文意。
(2)、品读关键词句,感受作品诗情画意的意境,理解作者旷达微妙的心境。
4、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先来猜猜作者是谁?
一位了不起的学者为作者写了一部传记,名为《快乐的天才》,书中是这样评价他的:
屏示:
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一个悲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快乐的天才》
1、阅读语段,说说作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明确:乐观豁达、博学多才、勤政爱民
2、作者是谁呢?
明确:苏轼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名篇——《记承天寺夜游》。
二、学习目标解读
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
① 自主学习,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熟读成诵。
② 合作学习,于诵读中把握文意。
③ 探究学习,品读关键词句,感受作品诗情画意的意境,理解作者旷达微妙的心境。
三、介绍作者
1、学生先介绍。
2、教师补充。
明确:
展示一: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父洵、弟辙并称为“三苏”。
展示二: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词——苏辛(豪放派)
诗——苏黄(宋诗风格)
书画——宋四家之一
诗、词、文、赋、书、画都达到了那个时代第一流的水平。
四、朗读
1、作为一篇文言文,要读几遍?
介绍文言文四读法。
展示:
“文言文四读”:
初读通语句
再读明大意
三读品内涵
四读得启迪
我们今天就按文言四读的思路一步一步来学习本文。
2、自由朗读两遍。
3、指读——评价:
三个字要拖长音——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念、盖、但)
一个词要读出高兴——声调上扬。(欣然)
4、带着节奏,用我们洪亮的声音朗读全文。
五、理顺文意
1、接下来,我们要读懂文意,由我们小组共同合作来理解文章大意,并找到难点。把有疑难的字词在屏幕上圈画出来。
展示:
小组合作学习,来理解文章大意。
① 画出注释中的重点实词,尽可能背诵下来。
② 找到有疑难的字词,在屏幕上圈画出来。
2、师生合作释疑。
3、检测。
展示:
① 欣然:
② 念无与为乐者:
③ 遂至:
④ 相与:
⑤ 交横:
⑥ 盖:
⑦ 但:
4、齐读。
六、品读意境
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谁一起去夜游的?
明确: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
谁——张怀民
2、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① 欣喜——欣然
② 孤寂——念无与为乐者——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
补充: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诬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文中讽刺新法,而下狱,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年,他又以犯人的身份被贬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自离开安置所,没有薪俸,于是他在城外东坡租了50亩荒地,开荒种地,种黄桑,盖草堂,以此维生。
屏示:
《苏东坡突围》中是这样形容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
③ 悠闲——相与步于中庭(师生表演,体会悠闲)
3、作者夜游是要欣赏优美景色的,文中集中写美好景色的语句是哪一句?齐读。
展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屏示删改后的写景语句: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1)学生齐读。
(2)这句是关键句,如果删掉一些字句,变成了这样,与原句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① 如:
A:
1)如是什么意思?
明确:像。
2)像什么?
明确:像积水。
3)是不是积水?
明确:不是。
4)不是积水,那是什么?
明确:月光。(联系:a:欣赏起行的原因。b:与怀民夜游赏的是哪种景物?)
B:
1)月光是什么样的?
明确:空明澄澈
所以,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月光比作积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空明澄澈。
像积水一样,并非真的就是积水,是虚景而非实景,若是把“如”删掉就变成实景了。
② 盖:
1)盖是什么意思:
明确:原来是。
2)什么原来是什么?
展示:
原来是 。
明确:水中的藻、荇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3)竹柏的影子是什么样的?
明确:交横——疏影摇曳。
如果删掉了语句,不仅不完整,句子的意境也荡然无存了。
小结:作者运用了一个比喻句,带给我们一种很奇 ( http: / / www.21cnjy.com )妙的感觉,作者所看到的景色好像是真的,实际上是虚景,如梦似幻,却是真实的景致,这种虚实相生的方式,展示了月光的空明澄澈、竹柏的疏影摇曳,为我们点染了一个如真似幻的境界。
5、齐读写景句子,观看图片。
展示:月光图(三张图片)。
结合课前观看的关于《景物描写方法》的微课,运用想读法,展开想象,尽力用生动的语言为大家再现当时的景色。
明确:
图一:注意色彩。
图二:注意声音。
图三:注意动静结合。
小结:删读法、想读法。
这亦真亦幻的景色在苏轼看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仅是美,却更多的是对人世的思考。“假到真时真亦假”,真也好,假也好,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什么?——欣赏到景色之美,不由让我们想到苏轼的一句诗“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风雨——逆境,晴——顺境,逆境也好,顺境也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种平和的心态。
七、研读,体会作者心境
1、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此时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齐读最后一句)
明确:闲人。
2、“闲”字有怎样的含义?
明确:清闲、空闲。
3、课文中有没有表现作者清闲的语句?
明确:
① 夜,解衣欲睡。
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③ 相与步于中庭。
——有时间。
4、“闲”字有没有其他的含义呢?时间多就能成为闲人吗?
齐白石说:“一生只愿做闲人”。
苏轼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明确:闲情——有慧眼。
美景是慰藉苦闷的良方。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欣赏自然山水之眼,寄情于山水美景之心,要身闲,更要心闲,只有内心真闲。外境始清,触目即是佳境,否则直是穷山恶水凄风苦雨。身闲有时间,心闲则要有慧眼。有了慧眼,则明月清风在怀,利欲不熏我心,也便有了超越自我和世俗的清逸与豁达。忘怀得失,不为名利所困,不为物役所累。活得自在,活得旷达。
5、初读此文,我们都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此时的苏轼被贬黄州,正值人生的低谷,为什么还有闲情夜游赏月呢?他的闲情逸志源于怎样的心态?现在,我们找到了答案。
明确:就是他的乐观与旷达。
展示:
被贬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被贬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被贬杭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被贬海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八、总结
1、苏轼就中这样的乐观与旷达,无怪乎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
展示: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是月下的漫步者,
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
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2、我们学习苏东坡的诗文,更要学习他的为人,把乐观、旷达融入心胸,既可以月下漫步,深得其乐,也可以不惧忧患,一笑置之。
九、作业
1、熟读成诵。
2、景物描写——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