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上第六单元第2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上第六单元第2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9-29 10:5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2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过程,在竖式与横式的比较中明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步骤。21教育网
2.基于具体计算经验的积累,概括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一位数中,培养概括与迁移能力。www.21-cn-jy.com
3.在算法优化的过程中,感悟追求简洁、合理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多位数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
12×2= 12×4= 23×2=
43×2= 33×3= 44×2=
师:直接说出得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1情境图】
1.学生读图,获取信息。
师:仔细看一看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已知有3盒彩笔,每盒里面有12支,要求的是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2.学生自主探究解题方法。
师:根据下面要求,进行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
(1)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
(2)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3.全班交流。
师:根据题意,你是怎样列式的?
预设:要求“一共有多少支彩笔”就是求3个12是多少,列式为12×3。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1:我用加法计算。
预设2:我直接口算,10×3=30,2×3=6,30+6=36。
在学生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提问:你会列竖式计算吗?
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并讲解清楚过程:
第二个乘数要与第一个乘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算2乘3,得数6写在个位上;再算10乘3,得数中的3写在十位上,得数中的0写在个位上;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结果就是36。
师进一步说明:在算10乘3时,可以把得数中的3直接写在积的十位上,末尾的0省略不写,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刚才的竖式简写成这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即时训练,强化新知,总结算法。
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2题。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能说一说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吗?(先让学生小组内讨论,然后汇报交流。)
预设:把一位数写在多位数的下面,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积就写在那一位下面。21·cn·jy·com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63页第1题。
(1)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63页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课后作业
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
12×3=36(支)
答:一共有36支彩笔。
【教学反思】
本节课开始,通过一系列的计算,让学生回顾了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以此为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关于“12×3”的结果,学生基本上可以借助之前的学习经验得出,因此我给予了学生充分交流和展示自己算法的机会,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列竖式计算“12×3”的过程中,更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从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21cnjy.com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