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9 13:3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在中国历史上,
有这么一个时代,
谱写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标要求 :
1、通过了解隋唐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隋唐及五代十国时期民族交融的新成就。
2、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知道隋唐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就。
隋文帝与“开皇之治”
材料一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隋文帝杨坚……前后在位不过二十四年。经过他的苦心治理,隋王朝在短期内确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富庶局面。史载:“隋代资储遍天下” ,“比至(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竺培升:《略论隋文帝时期“国计之富”的原因》
★思考:概括隋朝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及表现
原因: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表现:国库丰实,国家富庶等。
(1)广设仓库,始设义仓。
(2)减轻刑罚,编订户籍,
统一币制,发展经济。
(3)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4)确立三省六部制,加强君主专制。
开皇
之治
隋炀帝与隋的灭亡开凿运河广建粮仓营建洛阳继续广设仓库,积储粮草。始设进士科,创建科举制。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三征高句丽。
复习总结:
京杭大运河
一个中心、两个端点、三个重要地点古今名称(涿郡、余杭、江都)、四段河流、五大水系;
隋炀帝于605年至610年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南到余杭,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隋唐大运河:功过得失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二首》
有人说,大运河的开凿牵引沿线城市和腹地经济;
有人说,此艰巨工程对劳动人民是一场灾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思路清晰,史论结合。)
①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②加速运河沿岸城市发展;
③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①过度役使民力,大量民工惨死;
②严重破坏农业生产;
③阶级矛盾被激化,导致农民起义。
材料二 是时(隋朝末年)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稿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
——王咨臣等译、虞祖尧等校:《历代食货志今译(晋·魏·隋)》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隋朝末年的社会状况并据此分析隋亡的原因。
社会状况:统治腐朽,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原因:统治残暴,国富民穷,不惜民力。
富而难守——超越社会承受极限
政治
改革官制
颁大业律
迁都洛阳
军事
攻灭吐谷浑
征讨占城
征讨契丹,大宴突厥
征讨流求
三征高句丽
经济
开凿大运河
文化
科举进士科
藏书事业
外交
巡视西域各国
新罗、倭国、赤土国
【思考】秦朝和隋朝有哪些相似之处

广
隋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简要分析隋朝对后世的影响
结束分裂,再造一统
制度创新,影响后世
开通运河,贯通南北
历史教训,惩戒后人
1.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
2.都建立了一些开创性的制度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如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以庸代役。
3.都有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如秦朝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
4.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政,导致大规模农民大起义,都是二世而亡。
5.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训。西汉接受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唐朝接受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而出现繁荣局面。
承基创业——强大的延续和创新
民族交融与边疆开发
隋唐王朝的统治者或多或少地带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其统治核心集团,即关陇军事贵族的主要成员,大多数也带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因而,隋唐王朝的统治者本身的民族偏见就比较少。
——《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上》
盛世荣耀,万世景仰——唐朝前期的繁荣与民族关系
材料四 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太宗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太宗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 。魏徵对唐太宗常常是面折廷诤,有时弄得他面红耳赤,甚至下不了台。一次罢朝后,太宗曾余怒未息地说:“会须杀此田舍翁。”又说魏徵“每廷辱我”。
——孙英刚:《灿烂辉煌的开放世界:隋唐五代》
1、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经济
用人
政治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文化
完善三省六部,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尊崇儒学,大办学校
唐太宗统治期间,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称为“贞观之治”。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思考:材料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政治品质?对唐朝产生了何种影响?
品质:虚心纳谏。
影响:有利于形成唐朝开明的政治局面,为“贞观之治”奠定基础。
武则天与“贞观遗风”
经济
政治
文化
武则天虽然任用酷吏,诛锄异己,但是在政治上却也能广开才路,不拘一格地 破格用人。她首创“殿试”,亲自面试考生;又开武举,选拔军将。开元名相姚崇、宋璟都是她这时发现提拔起来的,所以史称“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武周时期的农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国人口继续上升,在武则天统治结束时的神龙元年(705年)全国登记户口为615万户。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重视生产,继续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与武举选拔人才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郭沫若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经济
政治
文化
选贤任能、整顿吏治、改革兵制
发展生产,抑制土地兼并,增加财政收入
大兴文治,限制佛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忆昔二首》杜甫
开元年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史称“开元盛世”。
盛世繁华——经济发展
农业:曲猿犁—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标志着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
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手工业发展: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秘色瓷、唐三彩。瓷器大量输出国外。唐朝丝织技术高,同时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商品经济发展:
1.柜坊(银行雏形)飞钱(类似汇票)出现
2.唐朝中后期夜市已经出现,商业管理有所松动
化外之治——唐朝的民族关系
(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李鸿宾:《论唐朝的民族观念》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的民族观念,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观念:华夷一体,民族平等
原因: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交融的加强;唐朝国力的强盛。
★归纳:唐朝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及特点
突厥
吐蕃
回纥
靺鞨
册封
从战争到设置机构
会盟
和亲
政策开明 措施灵活
方式多样
连连看
灭东突厥
灭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册封靺鞨族的首领大祚荣为渤海君王
与吐蕃和亲(7世纪)、会盟(9世纪)
该图反映了唐代敦煌地区的农业生产的生动画面。而敦煌地区的人口也由新旧《唐书 地理志》所载的“户4265,ロ16250”增长为《通典》所载的“户6395,口32234”,人口几乎增长一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唐朝开明民族政策的历史意义
思考角度:①有利于推动民族融合
有利于祖国边疆开发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敦煌莫高窟第23窟壁画《雨中耕作图》
盛世疆域
根据地图,指出唐朝前期疆域的范围。
唐朝前期,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空前辽阔。南海诸岛及相关领域纳入中国的版图。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
1、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
——《旧唐书》
安史之乱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
756年,安禄山于洛阳称帝,国号“大燕”。
763年,唐朝平定叛乱。
黄巢起义与唐的灭亡
背景: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概况: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黄巢起义军的将领朱温降唐,被封为节度使。他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黄巢起义,逐渐控制政权。
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1、藩镇割据;
2、黄巢起义;
3、吐蕃入侵;
4、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
朱温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废唐称帝,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根据材料和所学,思考:哪些因素促使巍巍大唐走向灭亡?
四、梦回隋唐,掩卷深思——隋唐盛衰原因之探讨
活动设计:谈谈你对隋唐盛世的感受和认识
气势宏大壮阔的隋唐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在世界特别是亚洲发展史上占有特殊,辉煌的地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