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指导 写观察日记
随着国庆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同学们即将迎来一段美好的假期时光。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可以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去感受、去记录。不妨在家里种下几颗豆子,养几条小鱼,一只小乌龟,用我们的双眼和心灵去捕捉它们成长的每一个瞬间,用笔记录下我们的观察所得和自己的感受、思考。
一、回顾日记格式
三年级时,我们学习了写日记,大家还记得日记的格式吗?第一行,写上年、月、日,星期×,天气情况,一般是写在第一行的中间。第二行,开始写正文。
二、审题明意
本次习作是写观察日记,记录自己连续观察的收获。观察对象为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
观察日记,主要是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也可以写写观察的方法、观察的过程、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还可以附上图画或照片。
观察对象
我们观察的事物不同,观察的重点也不同。
观察植物:抽枝长叶、开花结果、颜色变化……
观察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活环境……
自然现象: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瀑布峡谷、风雨雷电
场景变化:校园操场、公园广场、家里客厅……(人物活动、环境的不同)
人物变化:喜怒哀乐、做事的过程……
科学实验:实验过程中事物的变化
观察记录
观察方法:
我们应该怎样连续观察,记录收获?让我们从课文中找方法:叶圣陶爷爷对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叶子和脚的观察非常细致;法布尔则深入研究了蟋蟀的住宅,包括它们的结构和建筑过程;而比安基则对燕子窝的特点和客人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他们通过连续的观察,不仅记录了观察对象的特点,还揭示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通过这样的记录,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界的奇妙。
在观察时充分调动多种感官进行重点观察。
眼睛看:观察对象的形状、颜色、大小、生活习性……
耳朵听:观察对象发出的声音。
鼻子闻:观察对象的气味。
嘴巴尝:观察对象的味道。
手摸一摸:感受观察对象的温度、质地等。
记录方法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也可以使用表格式记录下观察对象的变化。
下面的就是图文结合式记录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这个是用表格式记录小乌龟的活动情况。
写作方法:
观察日记就是把观察到的内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我们进行了仔细观察,并把观察发现记录下来后,怎样把观察记录变成观察日记呢?
记录转换为日记:
加入日期和天气:首先,在日记的开头写上具体的日期和当天的天气情况。
2.描写观察过程:把观察记录中的事实信息转变成日记中的叙述。比如,把“豆子很小,绿绿的硬硬的”变成“我观察到豆子很小,绿绿的,硬硬的”。
3.加入感受和想法:在描写观察的同时,加入你的感受和想法。比如,你可以写“我好奇这些小豆子会变成什么样子”或者“我期待着它们明天的变化”。
4.使用形象的语言:让你的日记更加生动有趣。比如,把豆子形容成“小绿豆宝宝”,把豆壳裂开说成是“豆宝宝在对我微笑”。
明确重点:
写观察日记时,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明确的重点,这样你的日记才会有吸引力。就像我们观察绿豆发芽的过程一样,我们可以把日记的重点放在绿豆变化最明显的部分。
1. 选择重点观察时间:
比如,在9月25日,绿豆还是“圆圆的,小小的,硬硬的”,这是绿豆发芽的开始,我们可以把这一天作为观察的起点。
2. 描述形状的变化:
到了9月26日,绿豆“开始膨胀”,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我们可以详细描述绿豆是如何慢慢变大的。
3. 记录颜色的改变:
颜色的变化也很吸引人,比如9月26日绿豆“裂开一道小缝,颜色变浅”,而到了10月1日,“芽瓣是嫩黄色的”,我们可以把颜色的变化作为日记的重点。
4. 描述最有趣的变化:
9月30日,绿豆“破皮,露出小芽”,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时刻,我们可以把这一天作为日记的高潮部分。
内容重复,没有明确变化,可略写或不写。重点写变化大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时间顺序:
写观察日记时,条理性和时间顺序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观察的过程和变化。
1. 使用时间标记
在日记的每个部分前明确标注日期。这有助于读者跟踪观察的进展。
2. 运用时间顺序词语
使用如“刚开始”“随后”“之后”“最终”“几天后”等词语来指示事件的顺序。
在每篇日记或每段话之前,可以添加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如“经过三天的等待”“刚才”“睡觉前”等,把观察的过程衔接起来。
把观察所得写具体
让我们看看叶圣陶爷爷在《爬山虎的脚》中的描写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作者抓住爬山虎形状变化、运用数字说明和形象化描写来把观察所得写具体。
描写形状变化:
描述了爬山虎的“脚”(细丝)在接触墙面前后的形状变化。最初,这些细丝是直的,但一旦接触到墙面,它们的顶端就变成了小圆片,并且细丝开始弯曲。这种形状的变化说明了爬山虎是如何附着在墙上的。
运用数字说明:
文中提到“六七根细丝”,这里的数字“六七”给出了细丝数量的具体范围,让读者对爬山虎一次伸出多少根细丝有了明确的认识。
形象化描写:
作者通过比喻,将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这种形象化的描写让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形成生动的画面,增加了描述的趣味性和易读性。
使用动词“巴住”和“拉一把”来描述细丝的动作,赋予了爬山虎以生命,使其攀爬的动作更加形象。
除了上面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加入多感官的描写
如:观察蒜苗的生长变化……
蒜苗长得很快,昨天的蒜苗才 5厘米左右高,今天最高的已经有 15 厘米了,最矮的也有 8 厘米。颜色也慢慢由嫩绿变成了深绿。蒜苗的茎摸起来滑滑的,软软的,凑近一闻,一股淡淡的蒜香味调皮地钻进了我的鼻子!
语段中除了描写蒜苗的颜色变化,运用数字说明蒜苗的生长情况外,使用了视觉观察(高度和颜色的变化),还加入了触觉(滑滑的,软软的)和嗅觉(淡淡的蒜香味)的描述,使得描述更加全面和生动。
当然,在描写中还要加入写清楚自己观察时的想法和心情,运用修辞手法描写观察对象的特点等。
如:
看到这些小不点儿一点点发芽,心里美滋滋的,比吃了蜜还甜。
绿豆露出了白白的小芽,像调皮的孩子探出了头,正在张望着外面的世界。
范文引路一: 4月10日 星期日 晴
今天,阳光明媚,我决定好好观察我家的小乌龟“慢慢”。
温暖的阳光照在阳台上,我将“慢慢”放在阳台上。它似乎很喜欢这里,慢慢地从它的小房子里爬出来,开始在阳台上探索。它的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是一个小型的装甲车。爬着爬着,“慢慢”在一块石头旁边停了下来,它用鼻子轻轻触碰石头,好像在确认什么。然后,它开始用前爪挖掘,不一会儿,它就挖出了一个小坑,接着它就趴在坑里,享受起日光浴来。好聪明的“慢慢”!
范文引路二:蒜苗成长记(节选)
10月9日 星期一 阴
昨天,我把大蒜放进水中,今天大蒜就起了变化:外皮颜色变浅了一点儿,皱巴巴的,像刚用洗衣机洗出来的衣服,身上露出了一条条细长的条纹。有的大蒜顶端还冒出了一点白色的尖尖儿,朝向中间的蒜梗。
我小心翼翼地摸了一下大蒜露出的白色部分,滑滑的、软软的,像婴儿的皮肤那样娇嫩。我连忙缩回了手,生怕把大蒜弄坏了。
大蒜明天、后天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真的好期待呀!
10 月 11 日 星期三 晴
大蒜的变化比之前更明显了,之前的白色小点变成了一个个胖胖的蒜尖,像小孩子刚长的乳牙,探出头好奇地张望着外面的世界。不同的蒜尖生长速度也不一样,高的长到了大约一厘米,底部微微泛着青绿,矮的还是一个小芽儿。我为长得快的蒜尖感到开心,也为长得慢的蒜尖默默加油。
所有的蒜粒都不似之前那般紧紧抱成一团,而是微微分开,像即将要远离妈妈,去寻找未来的路的孩子。
10 月 13 日 星期五 晴
蒜尖长高了,变成了小蒜苗,大蒜的底部也长出了好多根须,像老爷爷的白胡须,就是短了点儿,只有一两厘米。凑近点儿看,还可以发现,这些白色的根都围绕着蒜的中心长,我用手使劲拔都拔不动,可见它们的根长得多么牢固。
大蒜的颜色更淡了,蒜苗已经进入了“高速生长期”,长达五到十厘米,越往上长,叶片就越薄,有的还分了叉,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像一个个小士兵,充满了生机。
写作方法小结: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