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方交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北方交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2-09 10:0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北京市北方交大附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0分)
1.一个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m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  )
A.n个 B.m个 C.(m+n)个 D.(m﹣n)个
 
2.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有拟核 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都有线粒体 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3.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4.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
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如:新陈代谢 繁殖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每个细胞独立完成
D.除病毒外,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组合是(  )
①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由于具有蛋白质和核酸
②细菌等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③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④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6.在低倍镜下观察标本时,物象十分清楚,但转换高倍镜后物象模糊,此时应(  )
A.移动装片 B.调节反光镜
C.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D.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7.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  )
A.达尔文 B.施莱登和施旺 C.胡克 D.列文虎克
 
8.2005年两位科学家因发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造成的,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呼吸作用
B.其结构有核膜、核仁、染色质等
C.细胞分裂方式与真核细胞相同
D.其结构与青霉菌和乳酸菌相似
 
9.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多样性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体中含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都是微量元素
B.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C.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含DNA,体现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
 
11.淀粉酶、纤维素和RNA都有的元素是(  )
A.C、H、O B.C、H、O、N C.C、H、O、N、P、Mg D.C、H、O、N、P、S
 
12.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的Na+参与(  )
A.调节渗透压 B.组成体内化合物
C.维持正常pH D.提供能量
 
13.下列广告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
A.××牌八宝粥由桂圆、红豆、糯米等精制而成,不含糖,适合糖尿病病人食用
B.请放心饮用××系列饮料,该饮料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服用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您的宝宝骨骼健康,促进骨骼发育
D.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14.下列有关实验的目的、操作、结果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彻底水解产物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
B.煮熟的鸡蛋清滴加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
C.麦芽糖溶液中先滴加NaOH,再滴加CuSO4后,水浴加热呈现砖红色
D.甘油中滴加苏丹Ⅲ呈现橘黄色
 
15.食欲素是一种小分子多肽,是由下丘脑外侧区合成并分泌、具有调节人体食欲的信号分子.在饥饿的人体内,可测出血液中食欲素的浓度较高.下列有关食欲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食欲素最多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和一个游离的氨基
B.食欲素中加入斐林试剂,经沸水浴一段时间后可见紫色
C.食欲素和抗体、血红蛋白、胰岛素一样,都是信号分子
D.研究食欲素传递的途径,可为厌食症和肥胖症提供可行的治疗措施
 
16.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会(  )
A.通过扩散作用吸水 B.通过扩散作用失水
C.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D.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1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有叶绿体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
C.能合成糖蛋白的细胞一定有细胞核
D.能进行蛋白质合成的细胞一定有内质网
 
18.如图所示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内的某些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这些结构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内的结构
B.以上五种结构均参与了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构成
C.含有DNA的结构有a、b
D.在a内能合成葡萄糖,而在b和c内能将葡萄糖分解
 
19.关于细胞中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无线粒体,有核糖体
B.水稻叶肉细胞有叶绿体,也有液泡
C.酵母菌没有叶绿体,也没有线粒体
D.小鼠肝细胞有线粒体,也有内质网
 
20.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B.帮助细胞完成细胞分裂
C.形成大分子物质,有水生成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2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C.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
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22.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见图)进行探究:
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
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形成对照
D.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
 
23.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
B.核仁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C.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DNA、RNA等可以穿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D.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
 
24.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分子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且具有流动性
B.有的蛋白质镶嵌在膜上,且是静止的
C.线粒体膜与细胞膜组成成分完全一致
D.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有关,且具有保护作用
 
25.人的心肌细胞中,明显比腹肌细胞多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26.细胞核最重要的功能是(  )
A.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B.进行能量转换和代谢的主要场所
C.分拣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D.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
 
27.如图是溶酶体发生过程及其“消化”功能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高尔基体
B.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e是包裹线粒体的小泡
C.溶酶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e内的d提供
D.b和e融合为f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8.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
B.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C.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D.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29.下列关于酶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
C.酶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
D.酶的数量在反应的前后会发生明显变化
 
30.能正确反映温度和酶催化效率关系的是(  )
A. B. C. D.
 
31.如图甲表示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在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pH=c时,e点为0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
 
3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可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B.ATP转化成ADP的过程中需要酶的参与
C.ATP 的分子结构简式可表示为A﹣T~P~P
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处于动态平衡
 
33.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关于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组成ATP的元素只有C、H、O、N、P
B.人在饥饿时,ATP可水解为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
C.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D.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34.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
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35.有氧呼吸中,形成ATP最多的时候是(  )
A.形成CO2 B.形成[H]时 C.形成H20 D.形成丙酮酸时
 
36.高等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它们分别形成于(  )
①细胞质基质 ②叶绿体 ③核糖体 ④线粒体.
A.②④ B.③② C.①④ D.④①
 
37.在一定时间内,同一株绿色植物在哪种光的照射下放出的氧气最多(  )
A.红光和绿光 B.红光和蓝紫光 C.蓝紫光和绿光 D.蓝紫光和橙光
 
38.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
C.二氧化碳→乙醇→糖类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39.在下列实验中,试管内容物变成蓝色的是(  )
试管号 试管内容物 条件 检测
1 2mL浆糊+2mL纯唾液 37℃ 10min 3滴碘液
2 2mL浆糊+2mL清水 37℃ 10min 3滴碘液
3 2mL浆糊+2mL稀释10倍的唾液 37℃ 10min 3滴碘液
4 2mL浆糊+2mL纯唾液 95℃ 10min 3滴碘液
5 2mL浆糊+2mL纯唾液+2滴浓HCl 37℃ 10min 3滴碘液
A.1、2、3 B.2、3、4 C.2、4、5 D.3、4、5
 
40.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二、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50分)
41.如图为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结构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      ;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      .
(2)图中含有RNA的结构有      (填序号).
(3)图中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但能释放CO2的结构是      (填序号).
(4)为制备酵母菌原生质体,需用酶解法除去结构①,但应在      溶液中进行.
 
42.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
①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
A B C D E
来源 猪血 马肝 蛙表皮 棉花 霉菌
水溶性 + ﹣ + ﹣ +
友分 + ﹣ + ﹣ ﹣
染色反应 甲基绿溶液 ﹣ ﹣ + ﹣ ﹣
斐林试剂 ﹣ ﹣ ﹣ ﹣ ﹣
苏丹Ⅲ溶液 ﹣ + ﹣ ﹣ ﹣
双缩脉试剂 + ﹣ + ﹣ +
碘液 ﹣ ﹣ ﹣ ﹣ ﹣
注:+:有(溶解);一: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③将适量的E溶液加人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      ;B、      ;C、      ;D、      ;E、      .
 
43.凝乳酶能催化乳汁凝固,常用于奶酪的生产.为探究温度对凝乳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若干试管,分为A、B、C、D、E、F六组,每组两支试管,其中一支试管放入2mL凝乳酶,另一支放入2mL乳汁.
②将六组试管分别置于不同温度水浴15min.
③将每组试管中的凝乳酶和乳汁混合后在原温度下继续水浴,记录凝乳所需时间,结果如下表.
组别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 7.0 4.0 1.5 4.0 不凝
请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结果中,凝乳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表明酶的活性越      .
(2)A组中乳汁不凝固的原因是      .F组中乳汁也不凝固,若将其温度冷却至40℃,乳汁将      (会、不会)凝固,原因是      .
(3)通过以上实验,      (能、不能)得出“凝乳酶的最适温度是40℃”的结论.
 
45.为了研究ATP合成过程中能量转换机制,科学家利用提纯的大豆磷脂、某种细菌膜蛋白(Ⅰ)和牛细胞中的ATP合成酶(Ⅱ)构建ATP体外合成体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科学家利用人工体系模拟了在叶绿体中的      和线粒体内膜上合成ATP的能量转换过程.
(2)科学家利用人工体系进行了相关实验,如表.
组别 人工体系 H+通过Ⅰ的转运 H+通过Ⅱ的转运 ATP
大豆磷脂构成的囊泡 Ⅰ Ⅱ
1 + + + 有 有 产生
2 + ﹣ + 无 无 不产生
3 + + ﹣ 有 无 不产生
注:“+”、“﹣”分别表示人工体系中组分的“有”、“无”
①比较第1组和第2组的结果可知,Ⅰ可以转运H+进入囊泡.进一步研究发现,第1组囊泡内pH比囊泡外低1.8,说明囊泡内的H+浓度囊泡外      .
②当第1组人工体系加入丙酮后,不再产生ATP,其原因可能是丙酮破坏了囊泡膜,导致囊泡内的H+      .
③比较第1组和第3组的结果可知,伴随      的过程,ADP和Pi合成ATP.
(3)上述实验表明,人工体系产生ATP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      →ATP中的化学能.
 
47.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囊泡,用于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乙      (细胞器名称).除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      ,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
(3)COPⅡ囊泡负责从甲      (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      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48.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      .
(2)图中半透膜模拟与成熟植物细胞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      .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0.3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      (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标号,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      ,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      .
 
49.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      .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试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      ,可用      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      .
③为了控制试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      中以保持恒温.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      .理由是:      .
 
50.如图示某高等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请回答问题:
(1)在图中0﹣A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      的增加而增加.该因素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      阶段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全过程,细胞中进行这一阶段的具体场所是      .
(2)由图可知,光照强度大于B时,温度较高时光合作用速率较快.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      进而影响各种生化反应.
(3)如果用同位素180标记参与光合作用的水,则光合作用产物中含有180标记的是      .
 
52.如图表示苹果果实在不同外界氧浓度下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问题:
(1)当外界氧浓度为5%时,果实进行      
呼吸.此时,呼吸作用除放出能量和产生CO2外,还有      和      生成.
(2)由图可知,无氧呼吸强度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是      .
(3)实线与虚线交于C点,则C点表示植物      .
(4)根据植物呼吸作用的特点,说出苹果果实储存的最佳条件有(至少2条)      .
 
54.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分布在      .
(2)A阶段的化学反应产物①是指      .
(3)B阶段的化学反应发生在      .若其他条件都正常,停止CO2供给,则图中的三碳化合物含量将会      .
(4)若在黑暗环境中,A、B两阶段首先停止的是      .
 
 
2015-2016学年北京市北方交大附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0分)
1.一个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m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  )
A.n个 B.m个 C.(m+n)个 D.(m﹣n)个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此题从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和蛋白质的水解入手,蛋白质水解后为氨基酸.脱下的水分子数=肽键数目=氨基酸数﹣肽链数.对于一条肽链来说,“至少”应有的氨基和羧基数都是一个.若有m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n条肽链,则可形成(m﹣n)个肽键,脱去(m﹣n)个水分子,至少有氨基和羧基分别为n个.
【解答】解:一个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m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代入脱下的水分子数=肽键数目=氨基酸数﹣肽链数,脱去(m﹣n)个水分子.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知识,蛋白质的脱水缩合的知识是考查重点,一定要掌握牢固.
 
2.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有拟核 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都有线粒体 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中的一种,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
【解答】解:A、蓝藻有拟核,酵母菌有细胞核,故A选项错误;
B、蓝藻和酵母菌均能进行有氧呼吸,故B选项正确;
C、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故C选项错误;
D、蓝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不能,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蓝藻和酵母菌为载体,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之间的异同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能力,难度不大.考生要能够识记原核生物中的一些特殊实例,如:蓝藻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但是它的细胞结构中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3.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解: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原子、分子和细胞器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A错误;
B、人体为个体层次,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B正确;
C、元素、无机物和有机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C错误;
D、题干要求从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因此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与人体生命活动无直接关系,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人体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审题能力和识记能力.
 
4.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
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如:新陈代谢 繁殖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每个细胞独立完成
D.除病毒外,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单细胞生物体靠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病毒也必须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在细胞外无生命活动.
【解答】解:A、病毒必须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在细胞外无生命活动,A正确;
B、单细胞生物体靠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如:新陈代谢、繁殖,B正确;
C、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C错误;
D、除病毒外,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组合是(  )
①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由于具有蛋白质和核酸
②细菌等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③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④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生物包括非细胞生物和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就是指病毒,病毒属于生物的原因是病毒能够代谢和繁殖;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病毒随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它的代谢和繁殖离不开细胞.
【解答】解:①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病毒能够产生后代,①错误;
②细菌等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②正确;
③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③正确;
④病毒属于生物,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④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体的基本特征以及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简单题.
 
6.在低倍镜下观察标本时,物象十分清楚,但转换高倍镜后物象模糊,此时应(  )
A.移动装片 B.调节反光镜
C.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D.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本题设计的知识点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后,物镜镜头与装片很接近,物像显得模糊是由于焦距不适.
【解答】解:A、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目标,换至高倍镜后如果移动装片会使得观察目标被移走,故A错误;
B、换至高倍镜后视野变暗,调节光圈大小可以控制进光量,但对调整物像清晰度的作用不大,故B错误;
C、细准焦螺旋的螺距较小,调节时既可以改变焦距使物像清晰,又可以避免将装片压碎,损坏镜头,故C正确.
D、粗准焦螺旋的螺距较大,高倍镜物镜镜头与装片很近,调节不适可能使物镜压碎装片,甚至损坏物镜镜头,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学生清楚换为高倍镜后物像模糊是因为焦距不适而不是光线强弱这一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从而避免错选B.
 
7.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  )
A.达尔文 B.施莱登和施旺 C.胡克 D.列文虎克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 虎克(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 列文胡克(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
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解答】解:A、达尔文提出了进化理论,A错误;
B、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的,B正确;
C、胡克发明了显微镜,但没有创立细胞学说,C错误;
D、列文虎克发现并命名细胞,但没有创立细胞学说,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8.2005年两位科学家因发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造成的,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呼吸作用
B.其结构有核膜、核仁、染色质等
C.细胞分裂方式与真核细胞相同
D.其结构与青霉菌和乳酸菌相似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能进行二分裂增殖;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部分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如蓝藻.据此答题.
【解答】解:A、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含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也能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
B、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B错误;
C、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分裂方式为二分裂,而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C错误;
D、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生物,而青霉菌是真核生物,两者的结构不同,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以幽门螺旋杆菌为素材,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9.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多样性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考点】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分析】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解答】解:A、肽键的结构是﹣CO﹣NH﹣,不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A错误;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B正确;
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C正确;
D、组成蛋白质的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蛋白质多样性的熟练识记.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体中含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都是微量元素
B.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C.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含DNA,体现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糖类的组成元素.
【分析】1、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大量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Fe、Zn、B、Mn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虽然极少,但其作用不可替代.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解答】解:A、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但生物体中含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不一定是微量元素,A错误;
B、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不能被其他元素替代,B错误;
C、细胞中的微量元素虽然含量极少,但其作用不容忽视,C错误;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存在差异,但两者都含DNA,这体现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明确微量元素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很重要;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11.淀粉酶、纤维素和RNA都有的元素是(  )
A.C、H、O B.C、H、O、N C.C、H、O、N、P、Mg D.C、H、O、N、P、S
【考点】糖类的组成元素;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糖类是组成元素是C、H、O,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
【解答】解: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其组成元素是C、H、O、N,纤维素属于多糖,其组成元素是C、H、O;RNA属于核酸,其组成元素是C、H、O、N、P,因此淀粉酶、纤维素、RNA共有的元素是C、H、O.
故选:A.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和组成元素,蛋白质的元素组成,酶的本质,核酸的分类和元素组成,对于糖类、蛋白质、核酸的组成元素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2.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的Na+参与(  )
A.调节渗透压 B.组成体内化合物
C.维持正常pH D.提供能量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阅读题干信息,“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说明无机盐能提高液泡的渗透压,促进细胞吸水.
【解答】解:无机盐在细胞或生物体内以离子形式存在,其功能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3)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
根据题干信息“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能促进细胞吸收水分”可见液泡内的Na+参与维持渗透压平衡.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液泡的功能和无机盐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审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属于容易题.
 
13.下列广告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
A.××牌八宝粥由桂圆、红豆、糯米等精制而成,不含糖,适合糖尿病病人食用
B.请放心饮用××系列饮料,该饮料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服用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您的宝宝骨骼健康,促进骨骼发育
D.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利用排除法,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解答】解:A、糯米含淀粉,属高分子糖,在人体内最终可水解成葡萄糖;A错误;
B、饮料中不可能不含任何化学物质,如水;纯净水中有钙离子等离子;B错误;
C、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储存及利用.则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您的宝宝骨骼健康,促进骨骼发育,C正确;
D、N、P是大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设计新颖,以科学广告为载体,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以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14.下列有关实验的目的、操作、结果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彻底水解产物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
B.煮熟的鸡蛋清滴加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
C.麦芽糖溶液中先滴加NaOH,再滴加CuSO4后,水浴加热呈现砖红色
D.甘油中滴加苏丹Ⅲ呈现橘黄色
【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分析】本体结合生物体内各种化合物的检测方法来分析解答.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可以使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产生紫色反应;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与苏丹III产生橘黄色反应,与苏丹Ⅳ产生红色反应.据此答题.
【解答】解:A、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H2NOC﹣NH﹣CONH2)结构相似的肽键,所以蛋白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存在.蛋白质彻底水解产物不含有肽腱,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A错误;
B、煮熟的鸡蛋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正确;
C、麦芽糖属于还原糖,可以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但是双缩脲试剂需要先将两种试剂混合均匀再使用,C错误;
D、脂肪与苏丹III产生橘黄色反应,与苏丹Ⅳ产生红色反应,甘油是脂肪的组成单位,不能与苏丹III发生反应,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较为基础,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的能力.
 
15.食欲素是一种小分子多肽,是由下丘脑外侧区合成并分泌、具有调节人体食欲的信号分子.在饥饿的人体内,可测出血液中食欲素的浓度较高.下列有关食欲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食欲素最多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和一个游离的氨基
B.食欲素中加入斐林试剂,经沸水浴一段时间后可见紫色
C.食欲素和抗体、血红蛋白、胰岛素一样,都是信号分子
D.研究食欲素传递的途径,可为厌食症和肥胖症提供可行的治疗措施
【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
【分析】本题是对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多样性、蛋白质检测方法的综合性考查,回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多样性、蛋白质检测方法,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一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肽链的R基上也可能有游离的氨基或羧基,A错误;
B、由于食欲素是多肽,可用双缩脲试剂来鉴定,不能用斐林试剂,B错误;
C、血红蛋白不是信号分子,C错误;
D、研究食欲素的传递途径,可以为肥胖症和厌食症提供治疗措施,D正确.
故选:D.
【点评】对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多样性、蛋白质检测方法的综合理解应用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6.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会(  )
A.通过扩散作用吸水 B.通过扩散作用失水
C.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D.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外界溶液中具备渗透作用的条件:半透膜(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和浓度差(细胞液和外界溶液之间),因此该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渗透作用.
【解答】解: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时,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溶液浓度,此时细胞会发生渗透作用失水,从而发生质壁分离,即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分离.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有叶绿体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
C.能合成糖蛋白的细胞一定有细胞核
D.能进行蛋白质合成的细胞一定有内质网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于细胞中各细胞器、细胞核功能的认识和理解,细胞器有8类,分别是: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中心体、核糖体.
【解答】解: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除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以外,还有蓝藻等一类不含叶绿体但含有光和色素的细胞也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A错误;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除了含有线粒体细胞外,还有一些好氧性细菌没有线粒体却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所以B错误;
C、糖蛋白的合成需要细胞核中基因指导,所以C正确;
D、能进行蛋白质合成的细胞除了一些含有内质网的细胞外,原核生物也可以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却没有内质网,所以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需学生很好理解各细胞器功能及存在哪些细胞,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
 
18.如图所示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内的某些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这些结构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内的结构
B.以上五种结构均参与了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构成
C.含有DNA的结构有a、b
D.在a内能合成葡萄糖,而在b和c内能将葡萄糖分解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专题】模式图;细胞器.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内的某些结构,其中结构a为叶绿体,b为线粒体,c为内质网,d为高尔基体,e为中心体.
【解答】解:A、图中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错误;
B、e为中心体,无膜结构,不参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B错误;
C、含有DNA的结构有a叶绿体和b线粒体,C正确;
D、在a内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而b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c内质网也不能将葡萄糖分解,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几种真核细胞的细胞器简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分工和合作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9.关于细胞中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无线粒体,有核糖体
B.水稻叶肉细胞有叶绿体,也有液泡
C.酵母菌没有叶绿体,也没有线粒体
D.小鼠肝细胞有线粒体,也有内质网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细胞器分布的归纳:
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低等植物细胞也有);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和液泡;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
原核细胞:只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解答】解: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只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正确;
B、水稻叶肉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含有叶绿体和液泡,B正确;
C、酵母菌没有叶绿体,但含有线粒体,C错误;
D、小鼠肝细胞有线粒体和内质网,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及分布,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明确原核细胞只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20.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B.帮助细胞完成细胞分裂
C.形成大分子物质,有水生成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
【分析】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由此可见该细胞器只含RNA一种核酸,应该为核糖体.据此答题.
【解答】解:A、能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器是线粒体,不是核糖体,A错误;
B、能帮助细胞完成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是中心体,不是核糖体,B错误;
C、核糖体能将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大分子物质),该过程有水生成,C正确;
D、吸收并转换光能来完成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不是核糖体,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部位、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要求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及其主要存在部位,能根据题干中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判断出该细胞器为核糖体;其次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能准确判断各选项.
 
2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C.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
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在真核细胞中,线粒体是细胞内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线粒体内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和“发送站”.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主要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转运有关,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
【解答】解:A、不同种类功能的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如含有叶绿体的真核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含有线粒体的真核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
B、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真核细胞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B正确.
C、每种细胞器都具有自己特定的空间结构,核糖体是由r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C正确.
D、蛋白质合成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主要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转运有关,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线粒体、核糖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2.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见图)进行探究:
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
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形成对照
D.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据图分析,该实验存在相互对照,自变量是有核的一半和无核一半,因变量是有核一半正常分裂、分化;又存在自身对照,无细胞核一半挤入细胞核,接着开始分裂分化;因此该实验不能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只能说明细胞核与细胞增殖与分化有关.
【解答】解:A、有核或植入核的部分能分裂、分化,无核的部分则停止分裂,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A正确;
B、a部分相当于去核和重新植入核,是实验组,故B正确;
C、实验②中,a部分植入核,与实验①中的无核形成对照,故C正确;
D、整个实验并没有涉及细胞的寿命,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核功能的实验分析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实验和得到结论的能力,解题时抓住单一变量.
 
23.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
B.核仁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C.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DNA、RNA等可以穿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D.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 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DNA和蛋白质.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答】解:A、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丝状结构,在分裂期缩短变粗,A错误;
B、核仁与核糖体、rRNA的产生有关,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B错误;
C、蛋白质、RNA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DNA不能通过核孔,C错误;
D、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分子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且具有流动性
B.有的蛋白质镶嵌在膜上,且是静止的
C.线粒体膜与细胞膜组成成分完全一致
D.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有关,且具有保护作用
【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专题】正推法;生物膜系统.
【分析】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
(2)膜结构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生物膜是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与镶嵌着的球蛋白按二维排列组成.
(3)膜的功能是由蛋白与蛋白、蛋白与脂质、脂质与脂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2、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解答】解:A、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A错误;
B、蛋白质大多可以运动,B错误;
C、线粒体膜与细胞膜组成成分不完全一致,细胞膜上有糖蛋白,C错误;
D、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有关,且具有保护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难度适中.
 
25.人的心肌细胞中,明显比腹肌细胞多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人的心肌细胞比腹肌细胞的代谢旺盛,需能多.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解答】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一般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数目较多,故A错误;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人的心肌细胞比腹肌细胞的代谢旺盛,需能多,故B正确;
C、内质网在合成分泌蛋白的细胞中数量较多,故C错误;
D、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器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6.细胞核最重要的功能是(  )
A.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B.进行能量转换和代谢的主要场所
C.分拣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D.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对细胞核功能的考查,回忆细胞核的功能,然后根据选项描述进行判断.
【解答】解:A、合成蛋白质 的场所是核糖体,不是细胞核.A错误.
B、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B错误.
C、蛋白质的加工和分类的主要场所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错误.
D、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代谢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应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核的功能,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功能,主要考查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掌握和运用.
 
27.如图是溶酶体发生过程及其“消化”功能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高尔基体
B.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e是包裹线粒体的小泡
C.溶酶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e内的d提供
D.b和e融合为f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分析图获知,a是高尔基体,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e是包裹线粒体的小泡.溶酶体发生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解答】解:
A、由图中各细胞器的形态可以看出,a是高尔基体,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由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形成.故A正确.
B、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e是包裹线粒体的小泡.故B正确.
C、溶酶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不是由e内的d提供,而是由细胞质中的线粒体提供.故C错误.
D、b和e融合为f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结构特点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8.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
B.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C.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D.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正推法;生物膜系统.
【分析】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
(2)膜结构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生物膜是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与镶嵌着的球蛋白按二维排列组成.
(3)膜的功能是由蛋白与蛋白、蛋白与脂质、脂质与脂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2、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解答】解:A、细胞核是生物新陈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A正确;
B、肽链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
C、线粒体将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分解葡萄糖,C错误;
D、水解酶在核糖体合成,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难度适中.
 
29.下列关于酶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
C.酶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
D.酶的数量在反应的前后会发生明显变化
【考点】酶的概念.
【专题】正推法;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少数酶的本质是RNA,A错误;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正确;
C、酶在体内体外都会发挥作用,C错误;
D、酶的数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不会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30.能正确反映温度和酶催化效率关系的是(  )
A. B. C. D.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等.温度(pH)能影响酶活性,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不会使酶变性失活,但高温、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变性失活.据此答题.
【解答】解:酶的催化效率与温度关系为: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其催化效率逐渐增大;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此时催化效率最高;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其催化效率也逐渐降低.由此可见,能正确反映酶的催化效率与温度关系的是C曲线.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要求考生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及相关曲线,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1.如图甲表示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在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pH=c时,e点为0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
【考点】酶的特性.
【专题】正推法;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分析】H2O2在常温下分解非常缓慢,在生物体内H2O2酶能将其快速分解.
分析曲线图: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pH=b时,该酶的活性最强;pH=c时,H2O2酶变性失活.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a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e点表示化学反应的平衡点,d点表示到达平衡点所需的时间,能代表化学反应的速率.
【解答】解:A、乙图表示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pH=a时,酶的活性减弱,酶促反应速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A错误;
B、pH=c时,酶变性失活,但H2O2在常温下也能缓慢分解,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B错误;
C、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下降,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C正确;
D、底物(H2O2量)增加时,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升高,到达化学反应平衡点所需的时间延长,即e点上移,d点右移,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要求考生掌握温度、pH等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题干信息“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分析曲线图,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3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可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B.ATP转化成ADP的过程中需要酶的参与
C.ATP 的分子结构简式可表示为A﹣T~P~P
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处于动态平衡
【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专题】正推法;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分析】ATP全名叫做三磷酸腺苷,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细胞中ATP和ADP的含量不多,是不断的相互转化,维持动态平衡的;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
【解答】解:A、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正确;
B、ATP转化成ADP的过程中需要酶的参与,B正确;
C、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C错误;
D、细胞中ATP和ADP的含量不多,是不断的相互转化,维持动态平衡,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ATP的结构和作用,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33.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关于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组成ATP的元素只有C、H、O、N、P
B.人在饥饿时,ATP可水解为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
C.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D.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分析】ATP元素组成:ATP 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
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ATP合成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答】解:A、ATP中A代表腺嘌呤核苷,P代表磷酸基团,则元素只有C、H、O、N、P;故A正确.
B、人在饥饿时,ATP可水解为ADP和磷酸,释放能量;故B错误.
C、ADP转化为ATP的能量可来自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或呼吸作用释放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TP可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故C正确.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均能形成ATP,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4.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
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考点】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ATP的有关知识.
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
【解答】解: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故A选项错误;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是胞吞,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故B选项错误;
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不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故C选项正确;
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脂肪是生物体中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生物体中主要的能源物质,ATP是生物体所需能量的直接能源物质,根本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35.有氧呼吸中,形成ATP最多的时候是(  )
A.形成CO2 B.形成[H]时 C.形成H20 D.形成丙酮酸时
【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还原氢与氧气结合生成水.
【解答】解:A、形成二氧化碳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释放的能量少,形成的ATP多,A错误;
B、还原氢形成与于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释放的能量少,形成的ATP少,B错误;
C、水形成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阶段释放大量能量,产生的ATP数量最多,C正确;
D、形成丙酮酸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释放的能量少,形成的ATP少,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产物和释放能量的多少,对于有氧呼吸过程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36.高等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它们分别形成于(  )
①细胞质基质 ②叶绿体 ③核糖体 ④线粒体.
A.②④ B.③② C.①④ D.④①
【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高等植物无氧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解:ABCD、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场所是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
 
37.在一定时间内,同一株绿色植物在哪种光的照射下放出的氧气最多(  )
A.红光和绿光 B.红光和蓝紫光 C.蓝紫光和绿光 D.蓝紫光和橙光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产生氧气最多即要光合作用强度最大,由于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植物能利用的光最多,因此光合作用最强.据此答题.
【解答】解: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故在一定时间内,同一株绿色植物在红光和蓝紫光的照射下放出的氧气最多.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要求考生掌握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光质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明确白光包括7色光,其中植物能利用的光最多,因此光合作用最强.
 
38.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
C.二氧化碳→乙醇→糖类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吸收CO2,二氧化碳的固定:CO2+C5→2C3(在酶的催化下),二氧化碳的还原:C3+[H]→(CH2O)+C5(在ATP供能和酶的催化下).
【解答】解: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故选:D.
【点评】重点考查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也是高考的重点,注意识记.
 
39.在下列实验中,试管内容物变成蓝色的是(  )
试管号 试管内容物 条件 检测
1 2mL浆糊+2mL纯唾液 37℃ 10min 3滴碘液
2 2mL浆糊+2mL清水 37℃ 10min 3滴碘液
3 2mL浆糊+2mL稀释10倍的唾液 37℃ 10min 3滴碘液
4 2mL浆糊+2mL纯唾液 95℃ 10min 3滴碘液
5 2mL浆糊+2mL纯唾液+2滴浓HCl 37℃ 10min 3滴碘液
A.1、2、3 B.2、3、4 C.2、4、5 D.3、4、5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液会变蓝.酶具有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专一性(没可以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低温降低酶的活性,高温使酶失活;pH值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酶的活性)等特性.据此答题.
【解答】解:1号试管中浆糊中含有淀粉,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所以在37℃条件下10min后,淀粉被水解,所以滴加碘液不会变蓝.
2号试管中没有加唾液,清水中不含淀粉酶,所以淀粉没有被水解,滴加碘液会变蓝.
3号试管中的唾液稀释10倍,但酶具有高效性,所以在37℃条件下10min后,淀粉被水解,所以滴加碘液不会变蓝.
4号试管中浆糊中含有淀粉,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但唾液淀粉酶在0℃时基本没有活性,所以淀粉没有被水解,滴加碘液会变蓝.
5号试管中浆糊中含有淀粉,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但唾液淀粉酶在过酸条件下失去活性,所以淀粉没有被水解,滴加碘液会变蓝.
所以试管内容物变成蓝色的是2、4、5号试管.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酶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0.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本题是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水的存在形式、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有氧呼吸过程、光合作用过程最高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的综合性考查,回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水的存在形式、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有氧呼吸过程、光合作用过程最高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细胞中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故A选项正确;
B、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反应形成1分子的水和肽链,因此生成物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故B选项正确;
C、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产物,在线粒体内膜上,氧气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还原氢反应生成水,反应式为:O2+[H] H2O+能量;因此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和水的分解和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酵解,故C选项错误;
D、光反应过程中水光解产生的还原氢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形成有机物,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点评】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水的存在形式、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有氧呼吸过程、光合作用过程最高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的综合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二、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50分)
41.如图为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结构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 没有叶绿体 ;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 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成形的细胞核) .
(2)图中含有RNA的结构有 ②④⑥⑧ (填序号).
(3)图中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但能释放CO2的结构是 ⑥ (填序号).
(4)为制备酵母菌原生质体,需用酶解法除去结构①,但应在 等渗(或高渗) 溶液中进行.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分析图解:酵母菌细胞结构有①细胞壁、②细胞核、③内质网、④核糖体、⑤细胞膜、⑥线粒体、⑦液泡、⑧细胞质基质.
【解答】解:(1)菠菜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叶绿体,酵母菌细胞没有.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
(2)细胞核和线粒体中既有DNA,又有RNA;核糖体就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细胞质基质中含有转运RNA.
(3)线粒体是有氧呼吸二、三两个阶段的场所,葡萄糖要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中,因此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并且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4)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时,为防止形成的原生质体吸水涨破,应在等渗或高渗溶液中进行.
故答案为:
(1)没有叶绿体 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成形的细胞核)
(2)②④⑥⑧
(3)⑥
(4)等渗(或高渗)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核酸在细胞内的分布、有氧呼吸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识记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
 
42.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
①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
A B C D E
来源 猪血 马肝 蛙表皮 棉花 霉菌
水溶性 + ﹣ + ﹣ +
友分 + ﹣ + ﹣ ﹣
染色反应 甲基绿溶液 ﹣ ﹣ + ﹣ ﹣
斐林试剂 ﹣ ﹣ ﹣ ﹣ ﹣
苏丹Ⅲ溶液 ﹣ + ﹣ ﹣ ﹣
双缩脉试剂 + ﹣ + ﹣ +
碘液 ﹣ ﹣ ﹣ ﹣ ﹣
注:+:有(溶解);一: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③将适量的E溶液加人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 血红蛋白 ;B、 脂肪 ;C、 染色质(体) ;D、 纤维素(半纤维素) ;E、 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
【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
【解答】解:A、猪血中A为红色,其灰分中含有Fe元素,且遇到双缩脲试剂成紫色,说明A是血红蛋白;
B、苏丹Ⅲ染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马肝中的B能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说明B是脂肪;
C、蛙表皮染色质(体)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蛋白质遇到双缩脲试剂成紫色,DNA遇到甲基绿溶液成绿色;
D、棉花中富含纤维素;
E、霉菌中纤维素酶,能将D试管中的纤维素分解成麦芽糖(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故答案为:
A、血红蛋白
B、脂肪
C、染色质(体)
D、纤维素(半纤维素)
E、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实验,首先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及生物组织中化合物鉴定实验的原理;其次要求考生能正确分析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和结果、推理各化合物的名称.
 
43.凝乳酶能催化乳汁凝固,常用于奶酪的生产.为探究温度对凝乳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若干试管,分为A、B、C、D、E、F六组,每组两支试管,其中一支试管放入2mL凝乳酶,另一支放入2mL乳汁.
②将六组试管分别置于不同温度水浴15min.
③将每组试管中的凝乳酶和乳汁混合后在原温度下继续水浴,记录凝乳所需时间,结果如下表.
组别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 7.0 4.0 1.5 4.0 不凝
请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结果中,凝乳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表明酶的活性越 高 .
(2)A组中乳汁不凝固的原因是 低温导致酶的活性降低 .F组中乳汁也不凝固,若将其温度冷却至40℃,乳汁将 不会 (会、不会)凝固,原因是 高温导致酶的空间结构破坏(高温导致酶失活) .
(3)通过以上实验, 不能 (能、不能)得出“凝乳酶的最适温度是40℃”的结论.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分析实验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凝乳时间,凝乳时间越短,凝乳酶活性越强,因此可以确定凝乳酶的适宜温度为40℃左右.
【解答】解:(1)温度能够影响酶的活性,上述实验结果中,凝乳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表明酶的活性越高.
(2)A组中乳汁不凝固,是由于低温导致酶的活性降低.F组中乳汁也不凝固,这是由于在高温条件下酶活性丧失,若将其温度冷却至40℃,凝乳酶活性不会恢复,因此乳汁将不会凝固.
(3)通过以上实验,只能确定凝乳酶的适宜温度为40℃左右,不能得出“凝乳酶的最适温度是40℃”的结论.
故答案为:
(1)高
(2)低温导致酶的活性降低 不会
高温导致酶的空间结构破坏(高温导致酶失活)
(3)不能
【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有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实验分析能力,明确在低温条件下酶活性降低,但不会丧失,但是在高温条件下酶活性丧失,并且不会恢复.
 
45.为了研究ATP合成过程中能量转换机制,科学家利用提纯的大豆磷脂、某种细菌膜蛋白(Ⅰ)和牛细胞中的ATP合成酶(Ⅱ)构建ATP体外合成体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科学家利用人工体系模拟了在叶绿体中的 类囊体膜(囊状结构薄膜) 和线粒体内膜上合成ATP的能量转换过程.
(2)科学家利用人工体系进行了相关实验,如表.
组别 人工体系 H+通过Ⅰ的转运 H+通过Ⅱ的转运 ATP
大豆磷脂构成的囊泡 Ⅰ Ⅱ
1 + + + 有 有 产生
2 + ﹣ + 无 无 不产生
3 + + ﹣ 有 无 不产生
注:“+”、“﹣”分别表示人工体系中组分的“有”、“无”
①比较第1组和第2组的结果可知,Ⅰ可以转运H+进入囊泡.进一步研究发现,第1组囊泡内pH比囊泡外低1.8,说明囊泡内的H+浓度囊泡外 高于 .
②当第1组人工体系加入丙酮后,不再产生ATP,其原因可能是丙酮破坏了囊泡膜,导致囊泡内的H+ 渗漏 .
③比较第1组和第3组的结果可知,伴随 H+通过Ⅱ向囊泡外转运 的过程,ADP和Pi合成ATP.
(3)上述实验表明,人工体系产生ATP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 H+电化学势能 →ATP中的化学能.
【考点】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分析】分析图形:H+进入囊泡通过Ⅰ过程,需要光,说明该囊泡模拟的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H+通过Ⅱ出囊泡,形成ATP,说明模拟的是线粒体的内膜.
【解答】解:(1)根据图形分析已知该图模拟的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的内膜上合成ATP的能量转换过程.
(2)第1组囊泡内pH比囊泡外低1.8,说明囊泡内的H+浓度高,大于囊泡外的H+浓度.
②当第1组人工体系加入丙酮后,不再产生ATP,可能是丙酮破坏了囊泡膜,导致囊泡内的H+渗漏.
③比较第1组和第3组的结果可知,伴随H+通过Ⅱ向囊泡外转运的过程,ADP和Pi合成ATP.
(3)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人工体系产生ATP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H+电化学势能→ATP中的化学能.
故答案为:
(1)类囊体膜(囊状结构薄膜)
(2)①高于(大于)
②渗漏(与囊泡外无浓度差、不通过Ⅱ转运)
③H+通过Ⅱ向囊泡外转运
(3)H+电化学势能(H+浓度梯度势能)
【点评】本题考查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47.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囊泡,用于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乙 高尔基体 (细胞器名称).除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 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脂质 .
(3)COPⅡ囊泡负责从甲 内质网 (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 COPⅠ 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正推法;生物膜系统.
【分析】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
(2)膜结构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生物膜是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与镶嵌着的球蛋白按二维排列组成.
(3)膜的功能是由蛋白与蛋白、蛋白与脂质、脂质与脂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2、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溶酶体直接来自高尔基体.溶酶体还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依据的是相似相容原理,由此可知膜的成分中含有脂质.
(3)由图示箭头方向可知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甲内质网向乙运输“货物”,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COPⅠ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故答案为:(1)高尔基体 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2)脂质(或“磷脂”、“脂类物质”)
(3)内质网 COPⅠ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难度适中.
 
48.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 S1>S2 .
(2)图中半透膜模拟与成熟植物细胞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 原生质层能主动运输(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0.3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 X (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标号,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 蒸馏水 ,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 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 .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分析】据图分析,渗透装作用是指水分通过半透膜,从溶质浓度低的溶液向溶质浓度高的溶液的转移现象;漏斗内液面上升,则漏斗内溶液(S1)浓度大于漏斗外溶液(S2).
【解答】解:(1)一般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故两者浓度关系仍是S1>S2.
(2)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二者的不同在于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具有生物活性,半透膜无生物活性.
(3)①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KNO3能够通过半透膜,渗透平衡时装置X能出现液面差,装置Y不能出现液面差.
②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选洁净的载玻片分别编号,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蒸馏水,制作临时装片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初始状态.
(4)由于原生质层能主动吸收K+和NO3﹣,使细胞液浓度增加,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会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因此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
故答案为:
(1)S1>S2
(2)原生质层能主动运输(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3)①X ②蒸馏水
(4)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
【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49.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 幽门盲囊蛋白酶 .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试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 蛋白质 ,可用 双缩脲试剂 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 2、8 .
③为了控制试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 恒温箱 中以保持恒温.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 不能 .理由是: 在15℃~18℃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一直在增强,没有出现下降的拐点,所以不能得出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 .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分析】分析图1:胃蛋白酶、肠蛋白酶和幽门盲囊蛋白酶的最适pH依次是2、8、8,在各自的最适pH值下,幽门盲囊蛋白酶对应的酶活性值最大,催化效率最高.
分析图2:温度在15﹣18℃间,胃蛋白酶、肠蛋白酶和幽门盲囊蛋白酶的活性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解答】解:(1)从图一可以直接看出,在各自的最适pH值下,幽门盲囊蛋白酶对应的酶活性值最大,所以催化效率最高.
(2)①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干酪素为蛋白质类化合物,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②在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温度为自变量,pH值等位无关变量,为了使实验效果更佳明显PH值应调至最适PH值,胃蛋白酶最适PH值为2和幽门盲囊蛋白酶最适PH值为8.
③为了控制温度保持不变,底物和酶都应放在恒温箱中.
④在最适温度之前酶的活性随温度提高逐步升高,超过最适温度之后酶的活性随温度提高逐步下降,而图中酶活性随温度提高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所以不能判断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如果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脂肪就不能被分解,就会直接排放到海洋里,使得海洋里的有机质增加,从而造成海洋的污染.
故答案为:
(1)幽门盲囊蛋白酶
(2)①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②2 8
③恒温箱
④不能 在15℃~18℃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一直在增强,没有出现下降的拐点,所以不能得出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酶的本质、检测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及探究实验中无关变量的处理、因变量的观测、实验结果和结论的处理、曲线的分析等.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50.如图示某高等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请回答问题:
(1)在图中0﹣A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 光照强度 的增加而增加.该因素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 光反应 阶段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全过程,细胞中进行这一阶段的具体场所是 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 .
(2)由图可知,光照强度大于B时,温度较高时光合作用速率较快.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 酶的活性 进而影响各种生化反应.
(3)如果用同位素180标记参与光合作用的水,则光合作用产物中含有180标记的是 18O2(氧气) .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专题】图像坐标类简答题;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表示温度与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A表示10℃时的光饱和点,B表示30℃时的光饱和点,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1)据图分析,在图中0﹣A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光照强度通过影响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影响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2)光照强度大于B时,温度较高时光合作用速率较快.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各种生化反应.
(3)用同位素180标记参与光合作用的水,经过光反应后直接以氧气的形式释放,所以光合作用产物中含有180标记的是18O2(氧气).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 光反应 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
(2)酶的活性
(3)18O2(氧气)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2.如图表示苹果果实在不同外界氧浓度下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问题:
(1)当外界氧浓度为5%时,果实进行 无氧呼吸和有氧(即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 
呼吸.此时,呼吸作用除放出能量和产生CO2外,还有 乙醇(酒精、C2H5OH) 和 水 生成.
(2)由图可知,无氧呼吸强度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是 无氧呼吸随O2浓度升高而减弱.(负相关) .
(3)实线与虚线交于C点,则C点表示植物 苹果果实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完全被抑制 .
(4)根据植物呼吸作用的特点,说出苹果果实储存的最佳条件有(至少2条) 低温适当降低氧气浓度适当降低湿度 .
【考点】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分析曲线图:实线表示有氧呼吸速率随着O2浓度的变化曲线,且在一定范围内,有氧呼吸速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