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上第六单元第8课时 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上第六单元第8课时 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9-29 11:3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学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是在学习了商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涉及到两个例题。例9教学应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安排了两道小题:第(1)小题,教材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可以直接应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第(2)小题应用商的变化规律采用“凑整”的方法,将除数转化成整十数进行简便计算。例10教学在简便运算中余数的含义。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商的变化规律,会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进行一些计算,本节课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然后组织交流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应用意识,理解简便运算中余数的含义。
3.核心素养目标
(1)在具体的计算活动中,体验运用商的变化规律不仅可以使除法口算变得简便,还可以使笔算变得简便。(2)经历运用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探索简便计算的方法,并在运用中进一步理解商的变化规律,提高运算能力。(3)在探索学习中学会根据具体算式灵活选择简便计算方法,培养数学思维,感受运用数学知识带来的便捷,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有余数除法简便计算时余数大小的确定。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课件出示:学生活动1独立完成,交流汇报。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回忆所学的商的变化规律,为新知的学习作好准备。环节二: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整除的除法。教师活动21.教学例9第(1)题。(1)课件出示教材P88例9第(1)题。(2)组织学生自主计算。(3)组织学生展示交流。(4)学生交流后提问:第2种计算方法对吗?为什么?(5)对比方法,说一说哪种方法更简便。(6)即时训练。完成教材P88做一做第1题前两题。2.教学例9第(1)题。(1)课件出示教材P88例9第(2)题。(2)组织学生自主探究。(3)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计算方法。 (4)对比小结,说一说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发现。(5)即时训练。完成教材P88做一做第2题。学生活动21.自主计算。2.交流计算过程:方法一:方法二:3.在交流中明确:第2种方法是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10,商不变。4.对比交流,明确:当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有0时,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使计算简便。5.自主完成练习。6.观察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7.交流计算方法:方法一:方法二: 8.交流讨论,共同总结:除数不是整十数,可以将被除数和除数乘相同的数,使除数变成整十数进行简算。9.自主完成练习。活动意图说明:首先让学生自主尝试,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计算,然后在交流讨论中明确根据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可以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使计算更简便。环节三: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师活动31.课件出示教材P88例10。 2.组织学生用简便方法进行笔算。3.理解简便运算中余数的含义。(1)计算出来最后有余数,这里余数是多少呢?(2)展示两种不同的意见:提问:他们谁说得对?可以怎样验证?4.即时训练。完成教材P88做一做第1题后两题。学生活动31.自主计算并展示交流:2.自由交流讨论。3.交流讨论中明确:这里的余数应该是40。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10,商不变,但是余数变了,也除以10了,要求原题的余数就要用现在的余数乘10。4.自主完成练习。活动意图说明:先让学生自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简便计算,然后提出“余数究竟是多少”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与争论,在争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清算理,理解简便运算中余数的含义。环节四:当堂检测。完成教材P89~90练习十七第1题、第2题部分题、第3题、第8题。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环节六: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环节七:课后作业。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
6.板书设计
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当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有0时,我们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使计算简便。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但余数发生了变化,去掉几个0,余数末尾就要添上几个0。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