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上第四单元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上第四单元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9-29 11:3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单价、数量和总价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探索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最早在二年级学习乘法和除法的初步认识就已经开始出现,但之前是利用乘、除法的意义去解决问题,而本节课则是要归纳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利用这些数量关系,快速解决问题。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单价、数量与总价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教学时应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主动探究数学问题。
3.核心素养目标
(1)探索单价、数量和总价间的数量关系,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知道“单价×数量=总价”,并能运用相关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模型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构建“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的数学模型。 难点:灵活运用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活动1课件出示:师:你能看懂这张购物小票吗?学生活动1自由交流自己的想法。活动意图说明:从大家熟悉的购物小票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为新知的学习作好准备。环节二:探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教师活动21.结合实际问题,抽象数量关系。(1)课件出示教材P52例4。 (2)组织学生自主列式计算,解决问题,然后交流汇报。(3)观察这两道题,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2.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1)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①师介绍: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件商品的价格叫作单价;买了多少叫作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作总价。②思考:这三个数量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③提问:如果已知总价和数量,怎么求单价?已知总价和单价,怎么求数量?(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①提问:单价和总价都表示价钱,怎么区分呢?举例说一说。②师:回到我们课前展示的购物小票,指一指、说一说哪是单价哪是总价。学生活动21.自主列式计算,然后汇报:第(1)题,求3个篮球多少钱,也就是求3个80 是多少,80×3=240(元)。第(2)题,求4千克苹果多少钱,也就是求4个10是多少,10×4=40(元)。2.思考并交流:都是知道每件商品的价格以及买了多少,求一共用的钱数。都是用乘法计算,用“每件商品的价格×买了多少=一共用的钱数”。3.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4.汇报:单价×数量=总价。5.交流汇报: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6.相互交流,举例说明单价和总价。7.在购物小票中找到相应的单价和总价。活动意图说明: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来理解概念,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环节三:当堂检测。1.基础性作业。(1)完成教材P52做一做。(2)选一选。①王老师去商场买足球,要求付款多少元,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 )。 A.单价=总价÷数量 B.总价=单价×数量 C.数量=总价÷单价 D.总价=单价×单价②一盒5支装的钢笔售价70元,王老师买了4盒,付给营业员300元,他买了多少支钢笔?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的数学信息有( )。A.5支、70元、4盒、300元 B.70元、4盒、300元C.5支、70元 D.5支、4盒2.发展性作业。(1)根据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填写下面的表格。把相关联的两个条件连在一起,再选择其中一组,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我选第( )组,提的问题是: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环节四: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环节五:课后作业。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
6.板书设计
单价、数量和总价每件商品的价格,叫作单价;买了多少,叫作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作总价。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