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上第五单元第2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2)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上第五单元第2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2)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9-29 13:5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用字母表示数(2)——例3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计算公式,同时还教学字母相乘的习惯写法与代入公式求值,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语言的优越性。这节课安排了一道例题,但是包含了两小题。第(1)小题采用填表形式让学生回忆所学运算律,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同时介绍字母相乘的书写,并让学生体会字母表示的优点。第(2)小题以正方形为例,让学生回忆它的面积、周长公式,用字母表示,引出“平方”的读写法,然后再让学生代入公式求值。
2.学习者分析
现阶段的学生已经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并且掌握了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对于用字母表示数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本节课的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难,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符号语言的优越性。
3.核心素养目标
(1)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字母相乘的习惯写法与代入公式求值的方法,理解“平方”的含义;(2)在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符号语言的优越性,发展符号意识;(3)体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计算公式的简单美,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4.学习重点难点
(1)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计算公式,掌握字母相乘的习惯写法;(2)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复习旧知。教师活动1课件出示:学生活动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举手回答。活动意图说明: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知识,进一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美,同时为新知的学习作好准备。环节二:用字母表示运算律。教师活动21.提出学习任务。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1)谁来说一说我们学过的运算律,用字母怎样表示?(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表格补充完整。(3)教师介绍: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也可以省略不写。例如,a×b=b×a可以写成a·b=b·a或ab=ba。(4)表格中还有哪些运算律可以按这个要求进行书写?(5)教师小结: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简明易记,便于应用。学生活动21.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自主探究。2.学生举手回答。3.学生举手汇报:(1)(a×b)×c=a×(b×c)可以写成(ab)c=a(bc);(2)(a+b)×c=a×c+b×c可以写成(a+b)c=ac+bc。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让学生自学,一方面回忆了所学的运算律;另一方面,让学生感知字母相乘的习惯写法,体会了用字母表示的优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环节三: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教师活动31.组织学生回忆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2.课件出示教材P54例3(2),并提出:如果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请你试着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3.对比教材上的写法,你有什么疑问?4.教师介绍:a·a可以写成a ,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5.小组讨论:a 与2a有什么不同?6.想一想:运算律和计算公式中都有a,它可以表示哪些数?7.当正方形的边长为6cm时,请你们利用公式算一算它的面积和周长。学生活动31.学生回忆旧知。2.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然后举手回答:S=a·a C=a·43.学生对比,提出疑问:“a·a”为什么可以写成a ?4.学生讨论、交流,明确:a 表示2个a相乘,是a×a;2a表示2个a相加,是a+a。5.学生思考,然后举手汇报:在运算律中,a表示任何数;在周长、面积公式中,a取大于0的值。6.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举手汇报:活动意图说明:先让学生回忆正方形的面积、周长公式,然后鼓励学生用字母进行表示,进一步体会数学符号语言的优越性。环节四:当堂检测。1.基础性作业。 完成教材P56练习十二第6、7题。2.发展性作业。完成教材P56练习十二第9、10题。3.拓展性作业。下图是一个长方形,在长方形里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1)用字母表示剩下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cm 。(2)当a=18,b=10时,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各种练习,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环节五: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环节六:课后作业。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
6.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2)a×b=b×a,可以写成a·b=b·a或ab=ba。 a 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