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用字母表示数(4)——例5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中的例5。例5是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含两级运算,且有三步,教学重点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化简。本例同样直接给出条件与问题。首先要求写出代数式,然后讲解怎样化简,最后要求代入求值。
2.学习者分析
现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并且对用字母表示数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学生是可以发现列出的两个式子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化简的。
3.核心素养目标
(1)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并能对式子进行化简;(2)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3)进一步体会数学表达方式的简洁性,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4.学习重点难点
(1)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并化简;(2)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激活经验,引入新课。教师活动11.提出动手操作活动: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正方形,并回答一下问题。(1)摆1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2)摆2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3)摆4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4)摆x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学生活动11.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2.学生举手汇报。活动意图说明:创设“摆小棒”的活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新课的学习作好准备。环节二:探究新知。教师活动21.课件出示教材P59例5。2.组织学生读题,获取信息。3.组织学生探究、解决问题。(1)提出自主探究任务:请你试着写一写、画一画,然后汇报交流。(2)这两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之间有什么关系?(3)x等于8时,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4.想一想:摆了x个三角形和x个正方形,摆三角形比摆正方形少用多少根小棒?学生活动2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2.学生独立探究,然后举手汇报:方法一:摆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摆x个三角形就用了3x根小棒;摆1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摆x个正方形就用了4x根小棒。一共用了(3x+4x)根小棒。方法二: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要用7根小棒。一共用了7x根小棒。3.学生对比、分析,发现:(1)都表示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可以用“=”连接这两个式子;(2)在3x和4x中,都有相同的因数x,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计算,3x+4x=(3+4)x=7x。4.学生代入求值,然后举手汇报:x=8,7x=7×8=56,一共用了56根小棒。5.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举手汇报:摆x个三角形用了3x根小棒,摆x个正方形用了4x根小棒。要求摆三角形比摆正方形少用多少根小棒,就用4x-3x,再通过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化简。 4x-3x=(4-3)x=x活动意图说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式子之间的联系,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三:当堂检测。1.基础性作业。(1)完成教材P61练习十三第7题。(2)完成教材P59“做一做”。2.发展性作业。(1)完成教材P61练习十三第6题。(2)A景区平均每天接待游客a人,B景区平均每天接待游客b人。①他们平均每天共接待游客_______人,今年3月份共接待游客_______人。②当a=450,b=510时,用第(1)题中的式子计算这两个景区今年3月份接待的游客总人数。3.拓展性作业。如图摆放餐桌和椅子。(1)像这样摆下去,摆n张餐桌可以坐_______人。(2)当n=15时,一共可以坐多少人?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各种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环节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环节五:课后作业。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
6.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4)3x+4x=(3+4)x=7x 乘法分配律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