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专项训练——阅读理解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阅读
_____________
①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②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霎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③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间。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像翻滚着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这时候,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器轰鸣。
④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果园。看,树上硕果累累。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⑤你悄悄地走来,走上山坡,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了一层金色;瞧那边的山上,霜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这一黄一红,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⑥我迷恋你啊,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用一个字为短文拟个题目:
2.短文写了 、 、 、 四幅秋景图。
3.用“——”画出相照应的句子。短文的结构是_________。
4.仔细读第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用“ ”画出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_______分别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味道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
请仔细阅读每一篇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美丽的漓江
①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②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③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和颜色各异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④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一串串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⑤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伏波山 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俊美。
6.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短文的主要意思,请用“ ”画出来。
7.请仔细读第③自然段,以下与“色彩斑斓”一词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
A.五彩缤纷 B.五颜六色 C.五光十色 D.万紫千红
8.请仔细读第④自然段,“美不胜收”一词的意思应选 ( )
A.美丽得不能胜任。 B.美好的东西太多,取得了胜利。
C.非常美丽,不能顺利收获。 D.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9.请仔细读第⑤自然段,摘录最能代表漓江四季特点的词语填写下图。
10.“小草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下面句子中,和这一句话写法一样的选项是(多选) ( )
A.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
B.走进田野,金黄色的稻穗弯了腰,亲吻着大地。
C.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伏波山
我也能用这样的写法写一句话:
写景散文阅读。
秋天的原野
①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②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它已经被秋风擦拭得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绿莹莹的眼睛,凝望这美好的天色。那塘边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悠闲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许是嫌这儿稍微有点儿寂寞吧,于是伸长脖颈“哦!哦!”有节奏地叫着,使水面荡漾起一圈圈的波纹,也为宁静的大自然平添了不少生气。
③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喝了过量的酒还是为了向秋天表达它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一团火焰似的呢?
④村前村后,等待收割的稻田,好似一片金色的大海,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一排排金色的波浪;稻禾深处,也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的欢笑声。
⑤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织锦时,村里屋顶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炊烟,跨在牛背上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⑥半空中飞过一队“人”字形的雁群,村里的孩子们立刻眯起一只眼睛,高举双手,做出再见的姿势,雁儿们“咿咿呀呀”,好像在说:“明年见,孩子们!”继续向暮色苍茫的天边慢慢地飞去了。
11.第2自然段描绘的景物按顺序依次是 → → → 。
12.阅读文中画“——”的句子,可以感受到“我”走到郊外心情很( )
A.平静 B.舒畅 C.生气 D.贪婪
13.“稻禾深处,也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的欢笑声。”以下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最合适的一项是( )
A.稻禾深处,农民们聚到一起讲笑话。
B.秋天来了,稻子熟了,把农民逗笑了。
C.稻田里,农民们看见丰收的稻子不禁笑了起来。
D.秋天给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欢笑声体现了他们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14.请把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填到后面的括号里。
(1)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一排排金色的波浪。( )
(2)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绿莹莹的眼睛,凝望这美好的天色。( )
(3)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一团火焰似的呢?( )
15.“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它已经被秋风擦拭得洁净而明亮。”句中把天空比作 ,写出了秋天的天空 的特点。表达了 之情。
16.仿照文中画“ ”句子的写法,写一写秋天的落叶。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城市绿化在装点生活的同时,其保持水土的功能亦不可小觑。一棵树龄61年的云杉树冠一般可阻留降雨量的24%-70.8%。实际上,所有树木和草本植物的根系都能够固定土壤,加上树下大量的落叶、枯枝、苔藓等覆盖物,它们既能吸收数倍于自身的水分,又能防止水土流失。绿色植物还是氧气的主要制造者,同时又可降低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吸尘器。据研究,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硫、氯气、二氧化碳、氨气、臭氧等多种气体。城市绿化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世界各国的花园城市、园林城市不胜枚举。
材料二:
近几年全国城市绿地面积及绿化覆盖率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城市绿地面积(万公顷) 336.8 342.7 352.8 367.0 378.6 392.1 404.7
绿化覆盖率(%) 49.6 49.7 50.1 50.2 50.3 50.9 51.1
17.材料一所表达的观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城市只有靠多种树木来保持水土。
B.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净化环境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C.世界各国出现了许多花园城市、园林城市。
D.绿色植物主要是制造二氧化碳。
18.根据材料二,请你对2023年我国的城市绿地面积做一个预测,你觉得以下哪个数据合适?( )
A.399 B.300.5 C.423.6 D.510.6
19.与上述材料中的“绿色植物”中“绿色”含义相同的是( )
A.绿色通道 B.绿色食品 C.绿色草地 D.绿色建筑
20.阅读以上材料后,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你想说什么?
参考答案:
1.秋 2. 花园 田间 果园 山坡 3.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总—分—总 4.①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 柿子、山楂、鸭梨、葡萄;小灯笼、玛瑙、葫芦、珍珠
②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5.喜爱与赞美
【解析】1.本题考查标题的拟写。
根据第⑥段“我迷恋你啊,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可知,文章围绕“秋”来写,中心就是“秋”,所以标题拟为:秋。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概括。
根据第②段“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第③段“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间。”、第④段“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果园。”、第⑤段“你悄悄地走来,走上山坡”可知,短文写了花园、田间、果园、山坡四幅秋景图。
3.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
阅读文章第①自然段“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中的“美丽的秋景”、“丰收的景象”和第⑥自然段“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中的“美丽的季节”、“收获的季节”意思相近,点明了秋季的特点,这是一个充满了美丽景象、带来丰收的季节,因此这两句相互照应。
根据文章总体结构来看,第①段总写了“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中间四段分写了四幅不同的秋景图,第⑥段以“我迷恋你啊,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为总结,可知文章结构是总分总。
4.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修辞手法。
①“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柿子、山楂、鸭梨、葡萄分别比作小灯笼、玛瑙、葫芦、珍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柿子、山楂、鸭梨、葡萄的不同特点。
②根据第④段“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可知,描写颜色的词语有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根据第④段“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可知,描写味道的词语有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5.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情感的分析。
根据第⑥段“我迷恋你啊,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可知,作者通过本文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6.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7.A 8.D 9.生机勃勃 热闹非凡
丰硕诱人 纯洁安静 10. AB 桃花在枝头绽放,舞动着绚丽的花瓣,在春雨的滋润下,正欢快地歌唱呢!
【解析】6.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可知,文章分别从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四个季节来描写漓江的美丽,具体阐述了漓江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色和特点,如春天树木换新装、小草嫩绿;夏天人们在江里游泳,色彩斑斓;秋天香蕉丰收,景色美不胜收;冬天纯洁安静等。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漓江的美丽展开,所以这句话写出了短文的主要意思。这句话是短文的中心句,统领全文。
7.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和颜色各异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可知,“色彩斑斓” 形容色彩灿烂绚丽、丰富多样。
A.“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
B.“五颜六色 侧重于颜色的种类多。
C.“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多用来形容光泽和色彩。
D.“万紫千红”主要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多用来形容花朵的色彩丰富。
其中“五彩缤纷”与 “色彩斑斓” 意思最为接近。
故选A。
8.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可知,该自然段中描述了岸边上的香蕉林虽枯黄但香蕉树上挂满一串串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说明景色非常多且美好,让人一时之间看不过来。故选D。
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可知,春天的漓江生机勃勃;夏天的漓江热闹非凡;秋天的漓江丰硕诱人;冬天的漓江春节安静。
10.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把小草当作人来写,说小草“从沉睡中醒来”,赋予小草人类“睡觉”和“醒来”的行为状态;“正朝漓江笑呢”又赋予小草人类“笑”的表情动作。通过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使小草具有了人的情感和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小草在春天里充满生机、活泼可爱的状态
A.“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树木当作人来写,赋予树木 “换上新衣裳” 这一人的行为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春天树木长出新叶、焕然一新的状态。
B.“走进田野,金黄色的稻穗弯了腰,亲吻着大地”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稻穗赋予人的“弯了腰”“亲吻大地 的动作,生动地描绘出稻穗成熟时沉甸甸的样子以及对大地的亲昵感,使稻穗的形象更加生动可爱。
C.“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伏波山”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漓江比作翠绿的带子,形象地写出了漓江的形状和颜色特点,给人以直观的感受。
故选AB。
仿写句子时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如:花朵在阳光下绽放笑脸,舞动着绚丽的色彩,在微风的轻抚下,正欢快地舞蹈呢!
11. 天空 小塘 芦苇 白鹅 12.B 13.D 14. 比喻 拟人 比喻、反问 15. 蓝宝石 干净、明亮 对秋天的天空喜爱 16.秋天,树上的叶子有的黄了,有的红了,还有的是绿色的,它们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一阵风吹过,便翩翩起舞。
【解析】11.本题考查写作顺序。
结合第②自然段中“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它已经被秋风擦拭得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绿莹莹的眼睛,凝望这美好的天色。那塘边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悠闲地在水面浮游着。”可知,第②段依次描写的景物有“天空、小塘、芦苇丛、白鹅”。
12.本题考查赏析词句。
观察划线句子可知,“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舒畅”,这里的“享受”和“说不出的舒畅”直接表达了“我”内心的愉悦和满足,说明“我”对郊外的环境非常喜欢,心情非常愉悦。与B选项中的“舒畅”最为匹配。
故选B。
13.本题考查理解内容。
结合第④段“村前村后,等待收割的稻田,好似一片金色的大海,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一排排金色的波浪;”可知,本段描写了稻谷成熟了,田野里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文中提到农民们看见丰收的稻子,这自然会引发他们的喜悦之情。由此可知,欢笑声体现了农民们对于丰收的喜悦。
故选D。
1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1)观察句子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随风飘动的稻田比作金色的波浪,传达了稻田随风摆动的生动画面,增强了读者的视觉感受。
(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塘比作一个有着“绿莹莹的眼睛”的生灵,正在“凝望”着美好的天色。这样的描写赋予了小塘以生命力和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小塘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它对这美好天色的喜爱和欣赏。
(3)观察词句可知,“红得像一团火焰”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枫叶的鲜艳色彩和热烈氛围。同时运用了反问的语气增强了表达效果。
15.本题考查赏析词句。
作者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把“天空”比作“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因为蓝宝石以其深邃、纯净的蓝色而闻名,与秋天晴朗、无云、蔚蓝的天空颜色相似,都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通过这个比喻,句子写出了秋天的天空“洁净而明亮”的特点。从中,也能够看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16.本题考查赏析写作手法。
观察原句可知,通过比喻和动态描绘,将稻田在微风中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因此,我们的任务是要找到与秋天落叶相关的相似元素,运用类似的比喻和动态描写手法,来创造出同样生动、形象的句子。
示例:林间空地,落叶纷飞,宛如一场金色的雨,轻轻洒落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一阵秋风吹过,带动着树梢上的落叶翩翩起舞,它们旋转、飘落,最终铺成了一条柔软而绚烂的金色地毯。
17.B 18.C 19.C 20.城市绿化的作用很大,越来越被重视,近几年全国城市绿地面积及绿化覆盖率不断在增加。我想说,我们要保护绿色植物,多种树,这样才能改善环境。
【解析】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 .材料中提到树木和草本植物在保持水土方面都发挥作用,并非只有树木;
B .材料中详细说明了树木和草本植物的根系固定土壤、覆盖物吸收水分防止水土流失,以及绿色植物制造氧气、吸收有害气体等,充分体现了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和净化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该选项准确概括了材料的主要内容;
C.“世界各国出现了许多花园城市、园林城市”,这只是材料最后提及的一个现象,不是材料所重点表达的观点;
D.材料中明确提到绿色植物是氧气的主要制造者,而非二氧化碳。
故选B。
18.本题考查读懂图表。
A.从图表看,每年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都是呈上升趋势,399较2022年的绿地面积反而减少了;
B.从图表看,每年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都是呈上升趋势,300.5较2022年的绿地面积反而减少了;
C.从图表看,每年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都是呈上升趋势,每年增加10-20公顷左右,432.6较2022年增加了近20公顷,故较为合理。300.5较2022年的绿地面积反而减少了;
D.从图表看,每年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都是呈上升趋势,每年增加10-20公顷左右,432.6较2022年增加了近20公顷,故较为合理。510.6较2022年的绿地面积增加了100多公顷,不太合理。
故选C。
19.本题考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材料一中“绿色植物”的“绿色”指的是自然界中植物的颜色,也常用来代指环保、生态等含义,但在此上下文中,它主要指的是植物本身的颜色属性。
A.绿色通道:这里的“绿色”并不是指颜色,而是指一种特殊、快捷的通道或途径,常用于形容某种便利或优先的服务方式,如机场的绿色通道、医疗急救的绿色通道等。因此,这个选项与材料中的“绿色”含义不同;
B.绿色食品:虽然“绿色食品”中的“绿色”与环保、健康有一定的关联,但它更多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等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保和健康标准,而非直接指食品的颜色。因此,这个选项的“绿色”含义也不符合材料中的描述;
C. 绿色草地:这里的“绿色”明确指的是草地的颜色,与材料一中“绿色植物”的“绿色”含义相同,都是描述植物本身的颜色属性;
D.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强调的是建筑在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充分考虑环保、节能、节水、节材等因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这里的“绿色”与环保、节能等概念相关联,而非直接指建筑的颜色。因此,这个选项的“绿色”含义与材料中的描述不符。
故选C。
20.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能力。
从材料一可得出结论:城市绿化具有保持水土、制造氧气、吸收有害气体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具有重要作用。
从材料二可得出结论:每年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都是呈上升趋势。
“你想说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要跟得出的结论有关,增加绿地面积,保护绿植。
示例: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每年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都是呈上升趋势。我想说:我们应该重视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的质量和水平,让城市更加美丽、健康、宜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