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一)(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9 15:5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一)
一、书写(8分)
1.正确书写词语。


二、选择题(10分)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窗明几净(jī) 挑灯夜战(tiǎo) 百发百中(zhònɡ)
B.五彩缤纷(bīnɡ) 振振有词(zhèn) 凌乱(línɡ)
C.风卷残云(cán) 争奇斗艳(zēnɡ) 钥匙(shi)
D.湿漉漉(lù) 掠夺(luè) 雨靴(xuē)
3.下列词语有一处错误的选项是 ( )
A.蟋蟀 歌韵 吟诵 B.钥匙 缤纷 曾加
C.犹如 喇叭 寒冷 D.掠过 辽阔 水洼
4.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天到了,葡萄架上果实累累,非常诱人。
B.春天来了,油菜花开了,五彩缤纷。
C.老师看着我工整美观的作业,频频点头。
D.走在秋天的树林里,秋风习习,十分凉爽。
5.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秋天的一项是( )
A.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B.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C.秋天的田野是一座辽阔透明的音乐厅。
D.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三、填空题(18分)
7.比一比,再组词。
径( ) 规( ) 赠( ) 谈( )
经( ) 观( ) 增( ) 淡( )
8.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
(2)它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
(3)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
9.填一填。
秋( )气( )  层( )尽染 瓜( )飘香 天( )云( )
秋( )习习  果( )累累 一( )知秋 金( )飘香
五( )丰登 春( )秋( )
(1)我发现这些词语描写的都是 季的景色。
(2)请你再分别写两个描写四季景色的四字词语。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练习。
(1)客游在外的诗人叶绍翁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有小孩在拨弄蟋蟀,便吟诵道:“ , 。”
(2)深秋时节,满山的红叶可真漂亮啊!怪不得诗人杜牧也称赞道:“ , 。”
(3)《赠刘景文》是 代诗人 的作品,诗中从 写到 ,从 写到 ,“ ”一句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4)《秋天的雨》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 。你看,它把 给了银杏树, 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 ,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是 写的一篇散文。全文以 为线索,将秋天的众多景物巧妙地串起来,描绘出了一个 、 、 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 和 之情。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你还发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注意用上描写秋天的词语。
四、信息匹配(14分)
11.给带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店铺(pū pù) 掠过(luè lüè) 系绳子(xì jì)
印象(yìn yìng) 赠送(zèng zhènɡ) 挑促织(tiāo tiǎo)
1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如果……就…… 即使……也…… 因为……所以…… 不是……而是……
(1)( )今晚有世博园开幕式,( )我们全家人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候。
(2)( )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不能骄傲自满。
(3)( )来的是一个小男孩,( )一定让他进来。
(4)优异的成绩( )无缘无故得来的,( )长期努力取得的。
13.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只填序号)
(1)萧萧梧叶送寒声( ) ①雨声 ②风声
(2)知有儿童挑促织( ) ①捉 ②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3)停车坐爱枫林晚( ) ①坐下 ②因为
(4)一年好景君须记( ) ①君子 ②尊称,相当于“您”
五、语言表达(10分)
14.句子练习。
(1)改为“把”字句: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2)按要求扩句:菊花点头。
(3)照样子改变词序,意思不变。
例:小船在大海上勇敢地航行。
大海上,小船在勇敢地航行。
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
(4)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仿写比喻句)
(5)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仿写排比句)
六、现代文阅读(15分)
下面是关于秋的美文,请阅读并回答问题。
秋天的味道(节选)
李兴甲
①秋天是什么味道?秋天的味道,没有春天的嫩、夏天的辣、冬天的凉。
②秋天的味道是香甜的。秋天的甜味最浓在果园里。看吧,那圆圆的苹果被秋风擦得通红,像小姑娘羞涩的红脸蛋,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那团团的石榴儿一个个咧开了嘴,满脸的笑意迎接你,里面的石榴籽像无数个胖娃娃紧紧地抱在一起,等着你掰开。枝头的梨金黄金黄的,摘下来咬一口,像喝蜜一样甜。柿子穿上橘红的衣裳,像一个个小灯笼,那甜味儿浓浓的,一到嘴里全软了,全化了。又大又圆的桃子散发着浓浓的香甜,不时地挑逗着人们的味蕾,丰收的人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③秋天甜味聚集的日子是八月十五的夜晚。家家户户的桌上都摆着甜甜的月饼,有浓甜的,也有淡甜的,有豆沙的,有蜜味的,还有草莓味的。人们一边品尝着丰收的喜悦,一边欣赏着美妙的月光。
④秋天的味道是馥郁的,香味飘散在桂花丛里,飘荡在田野里。玉米金黄金黄的,吃起来又香又醇;炒花生吃起来脆脆的,香香的;红薯软软的,甜甜的,吃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⑤秋天的味道是安静的,大树悄悄地扔掉了它夏天时用的太阳伞,现在光秃秃的多可惜啊!没关系,明年百花盛开的时候它又会穿上新衣裳。蝉的叫声渐渐地平息了,聒噪了一个夏天,渴了,累了,该歇歇了。大家好像不约而同地酿造着一方沉默的清静味儿。
⑥秋天的味道是什么?是沉静自然的味道、是丰满厚实的味道、是丰富多彩的味道……
(选文有删改)
15.阅读文章,概括作者笔下所描写的秋天都有哪些味道呢?
16.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像小姑娘羞涩的红脸蛋,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羞涩”也可以用“害着”来替换,这样我就知道“羞涩”的大概意思是 。
(2)秋天甜味聚集的日子是八月十五的夜晚。
读到“聚集”这个词语时,我想起老师经常提醒我们不要去人员聚集的地方,因此,我认为可以用 的方法理解“聚集”,“聚集”的意思应该是 。
(3)秋天的味道是馥郁的,香味飘散在桂花丛里,飘荡在田野里。
联系上下文,我知道“馥郁”可以用来形容 。
(4)蝉的叫声渐渐地平息了,聒噪了一个夏天,渴了,累了,该歇歇了。
通过查字(词)典,我知道了“聒噪”的意思是 。
17.仔细阅读文章第②段,具体分析作者在描写苹果、石榴儿、柿子时,表达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18.秋天有着多样的味道,那春天、夏天、冬天的味道是什么呢?请你选一个季节(除秋天之外),并运用感官描写写出它的味道。
七、书面表达(25分)
19.作文。
日记可以记下当天的心情,现在请你写一篇日记,可以写哪天发生让你难忘的事情或者记录你高兴的时刻等等。注意:日记格式要正确,语句要通顺、有条理,字数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注意“案、邮、颜、霜、赠”字的写法。
2.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识记。
B.五彩缤纷(bīnɡ)——(bīn);
C.争奇斗艳(zēnɡ)——(zhēnɡ);
D.掠夺(luè)——(lüè);
故选A。
3.B
【详解】本题考查易错字辨析。
B.曾加——增加;
故选B。
4.B
【详解】考查词语搭配。
A.果实累累:比喻巨大的成绩或者荣誉。
B.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油菜花只有黄色一种,不能用“五彩缤纷”,可以改为“颜色鲜艳”。
C.频频点头:遇到同意的意见或者建议,表示附和的点头动作。
D.秋风习习:和煦的秋风暖暖地,慢慢的吹动的样子。
5.D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A.本题出自唐代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全诗: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意思是: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B.本题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赠刘景文》。
全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为了突出“橙黄橘绿,这一年中最好的景致”,诗人先用高度概括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残秋的图景。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C.本题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
全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意思是: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这首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D.本题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全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意思是: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诗句描述的是冬季的场景,这里的“梨花”并非指真正的梨树开花了,而是作者在看到满树的白雪时进行的联想,以春天的花朵隐喻冬季的白雪,充满了奇思异想,使人忽觉好似塞外边疆的风雪也不再那么冷清,还透露着点点生机。
故选D。
6.B
【详解】本题考查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比喻句不仅要有比喻词,还要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两个事物不能是同类。
A.本句把“梧桐树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本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C.本句把“秋天的田野”比作“一座辽阔透明的音乐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本句把“秋天的雨”比作“一把钥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7. 小径 规定 赠送 交谈 已经 观察 增加 平淡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径”可组词:捷径、曲径、途径、路径、石径等。
“规”可组词:规则、规律、规范、规模、法规等。
“赠”可组词:赠予、赠言、赠品、馈赠、赠别等。
“谈”可组词:谈论、谈判、谈心、畅谈、访谈等。
“经”可组词:经过、经常、经历、经营、正经等。
“观”可组词:观看、观点、观众、观念、壮观等。
“增”可组词:增强、增添、增长、增光、增值等。
“淡”可组词:淡水、淡忘、淡雅、淡薄、清淡等。
8. 增加 注意 打算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
(1)“增添”的意思是增加,添加,为原来的事物中增加了元素。它的近义词有增加,添加。
(2)“留意”的意思是留心,注意,与它意思相近的词有注意、留心。
(3)“打算”的意思有预先安排或筹划;打算;备用。与它意思相近的词有预备,打算。
9. 高 爽 林 果 高 淡 风 实 叶 桂 谷 华 实 秋 莺歌燕舞 桃红柳绿 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 秋风送爽
叠翠流金
冰天雪地 大雪纷纷
【详解】(1)考查补全词语。
秋高气爽: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
层林尽染:原意是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瓜果飘香:指瓜果在成熟季节(秋季)时散发的芳香。
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秋风习习:和煦的秋风暖暖地,慢慢的吹动的样子。用于晚秋的景色。
果实累累:成熟的果实多得无法计数。
一叶知秋:本义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后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金桂飘香:秋季里桂花盛开,花香馥郁,香飘四散。
五谷丰登: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后引申比喻文采与德行,亦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
上面的词语描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
(2)考查词语积累。
描写春季的四字词语:春暖花开、春色满园、草长莺飞、柳暗花明、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描写夏季的四字词语: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火伞高张、绿树成荫、汗流浃背、挥汗如雨……
描写秋季的四字词语:春华秋实、春兰秋菊、金风玉露、丹枫迎秋……
描写冬季的四字词语: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天寒地冻、鹅毛大雪、千里冰封……
10.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宋 苏轼 荷尽 菊残 橙黄 橘绿 最是橙黄橘绿时 颜料 黄色 黄黄的叶子 邮票 陶金鸿 秋雨 美丽 丰收 欢乐 喜爱 赞美 草坪片片染黄,草木像一队坚兵披着铠甲,在风雨中挺立。树木穿上了五彩缤纷的花衣,红、黄、绿、紫……犹如一位位美丽的少女站立在秋风中,美不胜收。落叶翩翩起舞,像蝴蝶一般,美丽极了。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1)本句出自宋代叶绍翁《夜书所见》,全诗是: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本句出自唐代杜牧《山行》,全诗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本题出自宋代苏轼《赠刘景文》,全诗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从“荷尽”写到“菊残”,从“橙黄”写到“橘绿”,“最是橙黄橘绿时”一句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4)本题出自课文陶金鸿《秋天的雨》,原句是: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全文以“秋雨”为线索,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瓜果飘香、繁忙、丰收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结合生活实际,写写自己发现的美景,注意用上秋天的词语,语句通顺即可。如:果园里,水果也都成熟了,黄澄澄的香梨,红彤彤的苹果,橙色的橘子……个个坠落在枝头,把树枝都压弯了。道路旁金黄的树叶,铺成了一条“黄金大道”,树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树枝,像蝴蝶一样在空中轻盈地飞舞。
11.pù lüè jì
yìn zèng tiǎo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掌握。
铺pū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铺开摊平。铺床。pù铺垫。商店:饭铺。肉铺。铺面。店铺。
掠过lüè guò:倾斜着从表面经过,且伴有一定角度向前。
系xì有联属关系的:系统。系列。系数。jì结,扣:把鞋带系上。 系绳子。
印象yìn xiàng:感知过的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里留下的迹象。
赠送zèng sòng:无偿地把东西送给别人。
挑tiāo扁担等两头挂着东西,用肩担着:挑土。挑的东西:挑担。tiǎo用竿子棍棒等的一头举起或支起:挑起帘子。挑促织。
12. 因为 所以 即使 也 如果 就 不是 而是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关联词的运用能力。
“关联词填空”学习方法:
第一步:熟记8种类型的名称、前半句与后半句的关系以及这个名称相对应的8种关联词。(至少背一个例句,例句背得越多越好。)
第二步: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一个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依据背的关联词,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
(1)“今晚有世博园开幕式”和“我们全家人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候”之间表示因果关系,故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
(2)“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不能骄傲自满”之间表示转折关系,故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即使……也……;
(3)“来的是一个小男孩”和“一定让他进来”之间表示假设关系,故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就……;
(4)“无缘无故得来的”和“长期努力取得的”之间表示并列关系,故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是……而是……。
13. ② ② ② ②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字义的理解。
(1)“萧萧梧叶送寒声”出自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句意: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萧萧:指的是风声。
(2)“知有儿童挑促织”出自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句意: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3)“停车坐爱枫林晚”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句意: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坐:因为。
(4)“一年好景君须记”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赠刘景文》。句意: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君:尊称,相当于“您”。
14. 那香味常把小朋友的脚勾住。 金黄色的菊花高兴地点头。 秋天金黄的叶丛间,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愉快地蹦跳着。 绿色是给春天的,看,春天像绿色的翡翠。 秋天的声音,在每一次秋风中,在没一场秋雨中,在每一地秋霜中,在每一队整齐的雁群中。
【详解】(1)本题考查“把”字句。
“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
即:把字句=主动者(那香味)+把+被动者(小朋友的脚)+动作成分(勾住)
(2)本题考查句子扩写。
补充修饰语,什么样的“菊花”,怎样“点头”。
例如:橙黄的菊花在秋天里频频点头。
(3)本题考查词序改变。
主干词语的位置调换,意思不变,改变词序。
将“两只棕红色的小鸟”与“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位置互换。即:秋天金黄的叶丛间,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愉快地蹦跳着。
(4)本题考查仿写比喻句。
比喻就是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和它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也就是把一个事物比喻成另一种事物,使之更加形象。例如:树上的苹果像灯笼死的又大又红。
(5)本题考查仿写排比句。
例句通过四个“在每一……”构成排比句式。缩写的事物,是秋天里所有拥有的,或者是特有的,让人可以联想到“秋”。
仿写例如:春的美丽,在每一颗破土而出的小草上,在每一朵盛开的西安华商,在每一根嫩绿的柳条上,在每一个小朋友的眼睛里。
15.秋天的味道是香甜的、馥郁的、安静的、沉静自然的、丰满厚实的、丰富多彩的。 16. 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联系生活实际 集合;凑在一起 花的香气浓厚 声音杂乱;吵闹 17.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文中将“苹果”比作“小姑娘的红脸蛋”,“石榴籽”比作“胖娃娃”,“柿子”比作“小灯笼”。 18.春天的味道是清香微甜的,就像吃到嘴里的青团。
【解析】15.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第②④⑤⑥段“秋天的味道是香甜的。秋天的味道是馥郁的,香味飘散在桂花丛里,飘荡在田野里。秋天的味道是什么?是沉静自然的味道、是丰满厚实的味道、是丰富多彩的味道……”这些文段中的内容中可知秋天的味道是香甜的、馥郁的、安静的、沉静自然的、丰满厚实的、丰富多彩的。
16.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这个句子中的“羞涩”被描述为小姑娘红脸蛋的特质,这种红脸蛋的状态显然是表示她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或难为情。“害羞”也是用来形容人感到难为情、不好意思的状态。当我们用“害羞”这个词来替换“羞涩”时,意义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通过这种替换,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羞涩”所表达的意思为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2)在句子“秋天甜味聚集的日子是八月十五的夜晚”中,当你读到“聚集”这个词时,可能会想起老师经常提醒你不要去人员聚集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来理解“聚集”这个词。首先,我们知道“聚集”一般是指人或物从不同的地方或领域汇合到一起。在这个句子中,“聚集”是用来描述“甜味”在某个时刻的集中情况。根据句子的语境,我们可以推断出“聚集”在这里的意思是“集中到一起”。
(3)在句子中,提到了秋天的味道飘散在桂花丛里和飘荡在田野里,这表明秋天的味道非常香浓,让人感到愉悦和舒适。因此,“馥郁”可以用来形容花的香气浓厚。
(4)我们通过对“聒噪”查字典可知,它的意思有几种:1、说话琐碎,声音喧闹,令人烦躁。2、江湖上打招呼用的习惯语。犹言打扰了,对不起。多见于早期白话作品。3、泛指打扰,烦扰。4、声音很烦躁。可用于蝉声令人烦躁。在这个句子中,“聒噪”一词用来形容蝉的叫声,暗示了蝉在夏天的时候声音很大、很吵闹,但是现在渐渐地平息了,不再打扰他人了。因此可以知道“聒噪”的意思是声音杂乱、吵闹。
17.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第②自然段“看吧,那圆圆的苹果被秋风擦得通红,像小姑娘羞涩的红脸蛋,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那团团的石榴儿一个个咧开了嘴,满脸的笑意迎接你,里面的石榴籽像无数个胖娃娃紧紧地抱在一起,等着你掰开。枝头的梨金黄金黄的,摘下来咬一口,像喝蜜一样甜。柿子穿上橘红的衣裳,像一个个小灯笼,那甜味儿浓浓的,一到嘴里全软了,全化了。又大又圆的桃子散发着浓浓的香甜,不时地挑逗着人们的味蕾,丰收的人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些句子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将水果形象地比喻为具有相似特点的其他事物。例如,将苹果描绘为“小姑娘羞涩的红脸蛋”,将石榴儿比喻为“咧开了嘴,满脸的笑意迎接你”,将柿子描述为“像一个个小灯笼”。这些比喻不仅使水果的形象更加生动,也赋予了它们情感和生命。
18.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题目要求选择除秋天之外的季节,选择春天、夏天、冬天中的其中一个,并运用感官描写出它的味道。因此在描写味道时,需要运用感官描写,包括视觉、嗅觉、味觉等。因此,我将从这些方面入手。
比如:冬天的味道是清凉的,就像品尝一口的冰淇淋。
19.例文:
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阳光明媚,心情也如这天气一般明媚无比。早上醒来,窗外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唱着歌,仿佛也在为这美好的一天加油打气。
下午放学后,我和几位好朋友相约去公园放风筝。一到公园,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五彩斑斓的风筝,在广阔的草地上奔跑起来。随着一阵阵风儿的助力,我的“彩虹风筝”缓缓升起,越飞越高,仿佛要触摸到蓝天上的云朵。我们轮流拉着风筝线,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公园。那一刻,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只留下纯粹的快乐和友谊的温暖。
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了橘红色的晚霞,我们依依不舍地收起风筝,踏上了回家的路。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心中却充满了满足和幸福。今天真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它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友情的珍贵。夜幕降临,我带着这份美好的记忆进入了梦乡,梦里,我的风筝继续在夜空中翱翔。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本题要求写一篇日记,注意日记的格式:
开头:依次写上日期(年、月、日)、星期和天气情况。
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转行要顶格。正文部分要分段书写,使内容清晰有条理。
根据题意,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详细描述事情的经过。包括开始的情况、中间的经历和最后的结果。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节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情景。比如在描述旅行时,可以描写风景、遇到的有趣的人或事;在描述表演时,可以描写自己的紧张心情、舞台上的表现等。在日记中明确表达自己在这件事情中的心情,是兴奋、激动、紧张还是喜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